真忍辱是平等,不分别是君子

2017-02-13 汉传法师

一信徒问师:阿弥陀佛,师父好,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小人让自己当众难堪是应该远离加检讨自己的过错,还是应该至之不理,任其陷害修习忍辱呢?最重要的是不是你看对方是小人自己也成小人了呢?请您慈悲开示,无限感恩您。祝您新春快乐!

师答:小不小人的先别管,先确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符合标准,是不是对得起你自己的信仰和良心。若自己觉得自己努力了,尽责了,问心无愧了,那你肯定不会在乎别人对你的批评指责,也不会觉得难堪。万一面对这些指责甚至刁难后,心里有了不舒服,那就还需要继续改正自己,完美自己,这就是修行。所以,修行不是消极,不是逃避,也不是自责,是坦然的接受一切,不加分别,不加拣择,冤亲平等,顺逆平等。

我们习惯性的总喜欢选择和分别,对于我们认同的人和事,不管怎样,都是好的。对于不顺应我们习气的东西,我们都认为是坏的。对人称之为“小人”,对事称之“违缘”,不管我们如何解释,都是自私心在作祟。真忍辱是平等,不分别是君子,如能这样思维,当下就会解脱,若不然,道理说的越多,你会越迷茫!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六日(一):当下一念平等安心

宣化上人:切记不要得罪修忍辱的人,他若发火不得了 宣化上人:切记不要得罪修忍辱的人,他若发火不得了

静波法师:君子不会犯第二次过失 静波法师:君子不会犯第二次过失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智海法师答:当下,“无分别识”与“无分别慧”如何抉择?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显密一家了无分别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显密一家了无分别

大安法师:用平等广大心拜佛 大安法师:用平等广大心拜佛

刘素云:怎么样检验你忍辱功夫到什么程度? 刘素云:怎么样检验你忍辱功夫到什么程度?

净土法门法师:用她做挡箭牌,守护着自己的清净平等心 净土法门法师:用她做挡箭牌,守护着自己的清净平等心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世尊开示:长寿王行忍辱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什么方法修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什么处是分别 什么处是分别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二十 差别功德品---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功德品 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二十 差别功德品---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功德品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佛法是最平等的 佛法是最平等的

“根本无明”与“一念无明”的分别? “根本无明”与“一念无明”的分别?

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人生要知枯荣,更要无分别

五种忍辱 五种忍辱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说吉话祥:忍辱 Khanti 说吉话祥:忍辱 Khanti

无始无明之贪爱色欲:人君子柳君风雨寒夜凉亭艳遇记 无始无明之贪爱色欲:人君子柳君风雨寒夜凉亭艳遇记

忍辱源于“恕” 忍辱源于“恕”

请修善业,不杀生而行放生,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请修善业,不杀生而行放生,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真情故事: 丈夫家暴阻妻学佛, 忍辱十年终缔和谐 真情故事: 丈夫家暴阻妻学佛, 忍辱十年终缔和谐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宏圆法师:垢与净是妄心的分别与执着,清净本心不垢不净 宏圆法师:垢与净是妄心的分别与执着,清净本心不垢不净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选择法门不是分别心 选择法门不是分别心

时时身披忍辱衣,不放过任何一个逆境修忍辱 时时身披忍辱衣,不放过任何一个逆境修忍辱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了知咒语和佛像平等一味的道理,咒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摄十种分别心 总摄十种分别心

第030集 破除邪妄分别 何正珍老师 第030集 破除邪妄分别 何正珍老师

第017集 分别与无分别 林正才老师 第017集 分别与无分别 林正才老师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不要用分别心来看这些事情

第080集 佛说一切诸法平等、非男非女  正元老师 第080集 佛说一切诸法平等、非男非女 正元老师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拥有忍辱的心态,背着“黑锅”又何妨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水牛忍辱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水牛忍辱

佛教故事:禅·看开:忍辱的白隐 佛教故事:禅·看开:忍辱的白隐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法语

寺、院、庵有什么分别吗? 寺、院、庵有什么分别吗?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平等的智慧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对境来时,忍辱便是修行 对境来时,忍辱便是修行

君子有九思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消除分别是彼岸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消除分别是彼岸

星云法师:不起分别心 星云法师:不起分别心

做人的佛法:忍辱是种大修养 做人的佛法:忍辱是种大修养

星云法师:君子的风度 星云法师:君子的风度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7: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 念佛法门如此殊胜7: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

达真堪布: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 达真堪布:念咒的时候有妄念或分别念,是安住觉知它还是立即转念?

对父母的孝顺和忍辱行 对父母的孝顺和忍辱行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六度,即六波罗蜜: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般若

达真堪布:怎样理解“自他平等”? 达真堪布:怎样理解“自他平等”?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忍辱太子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忍辱太子

星云大师:佛心平等 星云大师:佛心平等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忍辱的力量:将军的忏悔!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忍辱的力量:将军的忏悔!

静波法师:慈悲与平等 静波法师:慈悲与平等

忍辱故事:闻谤 忍辱故事:闻谤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58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58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一节 住在豪华的楼房或狭窄的马棚,对我并没有什么分别。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一节 住在豪华的楼房或狭窄的马棚,对我并没有什么分别。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九节 结平等缘,恩及禽兽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九节 结平等缘,恩及禽兽

富人的四个妻子,她们分别都是谁 富人的四个妻子,她们分别都是谁

吃素1年、吃素3年、吃素5年的人分别是什么样? 吃素1年、吃素3年、吃素5年的人分别是什么样?

不必思索他人言语,只须培养自己的忍辱力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金融街女民工奋斗史:潜规则中忍辱前行 金融街女民工奋斗史:潜规则中忍辱前行

[拉珍文集] 上师与众生是否平等 [拉珍文集] 上师与众生是否平等

择善人而交,择君子而处 择善人而交,择君子而处

佛教名词:【忍辱】-佛教所说的忍辱是什么 佛教名词:【忍辱】-佛教所说的忍辱是什么

请修善业, 不杀生而行放生, 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请修善业, 不杀生而行放生, 因为生命本原平等

功德天与阴郁女 除去分别执着 功德天与阴郁女 除去分别执着

修忍辱并非仅是忍受别人的侮辱

忍辱波罗蜜分为四种忍 忍辱波罗蜜分为四种忍

忍辱的层次---世间忍、无生忍、悲忍 忍辱的层次---世间忍、无生忍、悲忍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

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什么是忍辱波罗蜜?

忍辱的四个层次 忍辱的四个层次

菩萨在住位所应修学的戒行与忍辱行 菩萨在住位所应修学的戒行与忍辱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