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将军
禅师的幽默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时,又配合回纥兵收复了长安、洛阳,因而升为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然而,这位功盖天下,权倾朝野的郭子仪,却又以一个平凡、卑微的佛教徒自居,常去佛寺拜望禅师,聆听禅师说法。
有一天,郭子仪像往常一样探访禅师,问了如下一个问题:
“请问师父,佛教是如何解释‘慢’(傲慢)的?”
禅师听了这句话,忽然变了面孔,眼一瞪,嘴一撇,以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态度对这位宰相喝问:“你这个呆头在说什么胡话?”
一霎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郭大人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这和尚怎能用这种口气说话?显然,郭子仪也无法忍受这种蛮不讲理而突乎其来的“侮辱”,他的脸上开始出现一种虽颇轻微但却严肃的愤怒表情。
就在这时候,禅师又恢复了往昔那慈祥的面容,微笑着说道:“大人,这就是‘傲慢’。”
这位禅师知道,像郭子仪这样位高权重的大官,早已习惯于发号施令了,其左右部下无不俯首听命,没有一个敢顶撞违拗的。要让他懂得什么叫傲慢,最好的办法,不是字面上去解释傲慢的概念,而是让他亲身被人家“傲慢”一次,实实在在地尝尝“傲慢”的滋味。这种“幽默”常常胜过一大套空洞的说教。
郭子仪转世
宋道悟禅师,号佛光,陕西兰州溪氏之子,他出生的时候,牙齿、头发就已经长成了,具备大人之相。到十六岁时,请求出家,父母不肯,他就绝食抗命,几至于死。双亲扭他不过,准许他在附近寺庙出家。
过了两年,有一天,他偶然在临洮县的湾子内,宿了一晚,夜梦一梵僧,振声大呼。醒来忽然又闻马嘶之声,因而豁然大悟,喜不自胜,当时就说偈道: 见也啰 见也啰 遍虚空 只这个。
他跑回家告诉他妈妈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东西,我好高兴啊!”
母亲问他拾的什么东西?
他说:“无始来不见的东西。”
他妈妈打他一下说:“这有什么可欢喜的?”
他说:“我要去参访。”
母亲问他去那里?
他答道:“水流须到海,鹤出白云头。”
转世出家驱除盗贼
熊耳山上任住持
熊耳山上有位白云海襌师,虽然住持了很大的佛剎,可是还没有一个入室弟子。有人问他:“和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法嗣呢?”他说:“芝兰秀花,独出两奏。”
又问:“此人何时能到?”海师说:“已经开始行脚了。”
当悟师将到山时,海和尚使者鸣钟集众道:“我关心的弟子来了,我住的这个寺,原来郭子仪所建,现在他本人来自任住持,你们大家要去迎接他啊!”
悟师方进山门,海襌师便遥见招呼道:“相公来何迟?”悟师近前致礼道:“未为晚也。”海襌师大笑,马上授其衣法,令继法席,自己则退隐寺侧,拓关房独居。
郭老令公人人知
在熊耳山上有强盗盘踞,到处抢掠人民。有人请法师怜恤民命,设法捕盗。海师说:“此事非老僧所能,不久,郭令公自然会来降服他们的。”乡民都不解其意。
后来悟师在此住了三天,就开始率众捕盗,直捣其巢穴,一个个都给缚捉住了,悟师故意动怒道:“全部推出去斩首!”
贼众一听杀头,个个哀泣饶命。师从容的说:“汝等劫财害命,罪不容赦。”贼众叩头流血,愿从三宝之戒,誓不为非害命!
悟师见他们已经有回心转意,改过迁善之意,于是便为他们宣说佛法后,释放而去,自此以后,这地方路不拾遗有数十年,由于海禅师的说话,大家也都知道悟师就是郭令公转生,远近的乡民也都知道郭令公又来了。
生也自在 去也自由
宋大定二十四年,海公去世,悟师出主郑州的普照寺。后来又迁三乡竹阁庵。从此他身着白衣,跨白牛,吹短笛,随缘放旷,游于洛中,真是度着逍遥物外,毫无拘束的闲人生涯。他曾说:
“道我凡耶?却自圣位中来。
道我圣耶?又向凡位中去。
道我非凡非圣耶!
却自昆仑顶上别有行处。”
泰和五年,在临洮大势寺结夏,讲圆觉经,将及半,悟师告大众道:“时刻已到,我当行矣!”
到了五月十二日晚上小参,为众开示毕,次早天未亮就呼侍者:“我病了,为我寻药去!”侍者尚未出门,悟师便坐化了。当时在寺院的上空,有五色祥云如盖,又有红光如日,弥塞虚空,三日不散。时年四十五岁,弟子们为他全身建塔供养。
大迦叶闻那罗王三次奏乐,则三次起舞,此乃宿习使然。过去郭令公为国讨贼,威之所至,无不德服。而悟师住寺三日,便摛获群盗,这也是宿习使然也。
更新于:2017-02-08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