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总持咒是 平实导师以 世亲菩萨所著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作为构架所造,内容极为殊胜,义理极为深广,涵盖了一切世出世间法;单单一个【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导师说就要讲上几天。末学持诵这个咒将近十四年的时间,对其中的二所现影故印象尤为深刻。这里面还有一段由此句引发的殊胜感受,未来有机缘的话,末学再来写这事。今天主题是有关张志成、琅琊阁这几个前师兄的事情。这几个前师兄很肯定地说,在会里学习没有功德受用。好奇怪!一个禅净班就必须上两年半,学了两年半,毋庸置疑,正觉总持咒一定会背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禅净班所熏习的基本知见一定会有,即使没有证到如来藏,相似转依也是有一定受用的;要在忆佛的净念相继下,才有定力来作相似转依,但他们怎么会越学烦恼越来越多呢?这是末学想不通的地方。
单单一个忆佛的定力,就可以伏住烦恼,何况还有观行的功夫呢!那请问您们平常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呢?单拿末学举例,自从学佛以后,前几年忆佛功夫不很好,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末学一直在作观行,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作观察、思惟。虽然只是很粗略的观行,但发现在历缘对境时,面对烦恼可以一触即止。末学也是走过了一段很辛苦很难熬的日子,但一直崇尚心不放逸是真苦行。而您们在台湾,有亲教师每周为您们上课,若忆佛或观行有疑惑,还有机会接受亲教师的指导,怎么会没有受用哪?难道您们学佛的功德受用,都被外星人拿走了?
记得文章里有说,张志成前师兄好像认为自己是某某菩萨再来。其实是谁再来有什么关系呢?导师说的有道理,对于我们这些弟子而言,无论前世是谁,不过都是如来藏色而已,有何关系?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真的是菩萨再来,那就要与过去世的修证早点连上,为的是早日利益大众,让更多的有缘之人得到法的受用,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因知道自己是某菩萨再来,对此喜乐而增长慢心,进而引起人我是非,引发贡高我慢,那只是徒增世间的烦恼而已,毫无意义。最后还得要花费很多时间,一点点把这些烦恼伏住,甚至因此退失,那就更加得不偿失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的每一个心念,只要跟如来藏的体性不相应的,就要马上处理,要牢记「心不放逸是真苦行」这句话。
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很忙 ,末学是说心里的忙,并非说事相上的忙。可是几位前师兄怎么会有时间东张西望,捕捉一切可能的道听途说,难道没有发现自己的染污心行而任其发展吗?只因为误解护法神的林林总总,为一些事相上的问题纠结不已,就看出这些前师兄真的没有在法上用功,否则必能详尽的说明自己如何忆佛、如何伏住烦恼的。如果末学说错了,请几位前师兄指正喔。
另外就是有关平实导师前世的问题,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毫无悬念!导师的证量哪由你我作弟子的来评价,真的是没有世间规矩,没有佛法的尊师重道,还谈什么学佛。末学举出两件事情,是末学因一个机缘,看到了往世在觉囊派时候的少分事情。第一件末学看到两代觉囊派的法王多罗那他与笃古巴,看到这两个人时,末学就知道他们是末学的恩师。另一件就是看到径山寺,末学看到一个年轻的僧人,背着行囊失落地走下山,知道这个年轻的僧人就是末学自己。经过查询得知:那时候大慧宗杲禅师与一些高僧被掠到金国,经大慧宗杲禅师毫不畏惧地据理力争,金国将领被禅师所折服,终于放了这些高僧。径山寺内部在大慧宗杲禅师离去后,发生了内乱,很多僧人不得不离开径山禅寺,末学看到的就是下山的那段,能体会到当时的感觉就是特别伤心,无奈地离去。
所以,您没看到,并不等于没发生,要定力没定力,要慧力没慧力,要神通没神通,却敢乱说一气地信口雌黄。当矛头指向平实导师,只能被哂之,被有智之人所摒弃。实修者就不会说跟法没关的事情,当然不会在事相上用心,用功要把烦恼断除都还来不及呢!单凭几位前师兄说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就想把这个法否定掉,乃痴人说梦也。未来世苦果来的时候,真的是哭都来不及。
接着来谈有关福德的事情。好像有篇谈到被明心绑架的,这是某位前师兄的文章。他提到为了要明心而去修集福德,所以被明心所绑架了。末学以为修福德这件事,如果被明心所绑架,也没有什么不好;就是为了要明心,才去作要到彼岸的六度万行,这有何不好?纵使出现了一些事相上的纷争,也属正常,不足为奇,总比世间人为了世间的权利、金钱去争好太多了。在修学的路上,重要的是福德,若福德欠缺,就是佛教中的流浪汉穷人,连钱都没有,船都看不到,要拿什么往上走,怎么到彼岸呢?
记得 导师讲过,佛菩提道的每一个阶位,一定要有相应的福德作支撑,可见累积福德是重中之重。可您们只看到事相上种种的问题 ,落入 释迦世尊所说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当中,还不自知,没有看到福德,就好比蚂蚁跟大象理论谁的身体大一样,真的是好悲哀,不知说什么好。远离四相是我们学人务必要做的。切记!切记!
接着我们来谈伏除烦恼的问题。末学很疑惑,这几位前师兄有这么多烦恼,为何不愿找亲教师小参呢?有那么多亲教师可以帮我们解惑,却不去求教,而让自己的烦恼堆积成山。有如托着金碗到处要饭,却看不到金碗,那跟世间人有何差别?想做一件事情,下了决心一定能做到;若根本不想做,就有太多借口了 。例如末学有忆佛的功夫在身,通过历缘对境的观行,虽然大部分的烦恼都能伏住,但是嗔和慢的习性却还是老犯。深知嗔和慢都会障道,必须下决心作彻底的对治。藉由以下所发生的一些事,让末学的嗔与慢逐渐远离,受用很大。
在盂兰盆节,末学依据习俗给父母烧纸钱,看到父母亲站在离末学5米前方,悲从心来就大哭起来。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没报答,亏欠父母真是太多太多了;为此,眼泪不禁又掉个不停。但忽然想到,我不能只想到这世的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每一世的父母不也是一样辛苦哺育我,那我不知亏欠多少世的父母,是无量世、无量劫啊!释迦世尊说:「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那我的无量世的父母,不就是有缘的众生吗?他们都有恩于我,我亏欠多少众生啊 !我要去报答他们的恩德都来不及,怎能对众生起嗔心、慢心哪?想到以前对众生的种种伤害,不免悔箭入心,当时就发愿一定要对众生好;对父母怎么样,就要对众生怎么样。回家后末学就在佛前发愿:弟子发愿永远不对任何众生生起嗔心及慢心,对待所有的众生都如对待父母亲一样恭敬有礼。想尽一切善巧方便接引他们,为他们种植善根、增长善根,想尽一切办法接引他们早日皈依、受戒,早日修学正法,早得解脱!当然这个大愿是至心发愿的,好多次都泪流满面地、至诚地发愿。在 释迦世尊的加持下,以及末学的努力下,嗔和慢的恶习真的减轻好多了。
我们的修证之路,之所以进行缓慢,是因为福德不够。自己不想修学,却找出子虚乌有的事相来抓大家的眼球,所以离正法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相应。修行不入心,怎么能有受用呢?几位前师兄,希望有机缘看到这篇文章,祈愿对您们有所触动。至于想离开的人 ,您们就默默地走;要留下的,请继续加油努力。佛菩萨时时在护念着我们,正是应了: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只是您没有相应到而已。加油,我的同学们!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