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善巧观察师
中间善巧依止师
最后善巧学意行
此人必将趋正道
如果自己具足法器德相,应当善加观察上师是否具足上述德相,应在具相上师座前受取法益。
这又有两种不同的传记,即善知识种敦巴和桑朴瓦依止上师的传记。
桑朴瓦有许多上师,凡是遇到有人说法,他便前去听闻。一次,从康区的回来,途中遇到一位居士正在说法,他也去听法。
弟子们说:“依止他听法,有损自己的威仪。”桑朴瓦却回答:“你们不要这样说,这次闻法我得到两种利益。”(可以理解为听闻的利益与随喜的利益)
相比之下,善知识种敦巴依止的上师很少,数量不超过五位,分别是:授居士戒的上师、教他念书的上师、舍准大师、班智达弥底、阿底峡尊者。除了在舍准大师前曾听受有关法相的经论外,在其中三位上师前,他只听受过一两次经教,主要是依止阿底峡尊者。
有一次,博朵瓦和公巴仁勤一起讨论这两种依师轨理哪一种更为妥善。
他们认为:在尚未修心、容易见上师过失而退失信心时,善知识种敦巴的轨理较为善妙,应按那样行持。
宗大师评论说:“现量见此说法相当实在,应这样修学。”
归纳:
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上师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的上师以少为好。
霞惹瓦大师曾说:
“现在所有学法者都说,某处有人传法,我们都到他那里去吧!可是种敦巴尊者师徒的宗风不是这样的。种敦巴一生只依止过五位上师……以善知识博朵瓦来说,他也仅依止过四位上师……说到我自己也是依止甘丹三昆仲,而此中主要是依止博朵瓦。”
——敬摘于《如何依止善知识》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更新于:2023-06-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