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法的知见 (三) 

2023-05-27 如何参禅

上次说到,禅不是缘起性空、一切法空。虽然说蕴处界本来是缘起性空的,因为都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可是这得要在一个前提下来讨论,才可以说是佛法,那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本际第八识作为万法的所依。

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要接着跟大家来谈一谈说,假如否定了第七跟第八识,来阐述万法的缘起性空,以缘起性空解释中观,进一步以一切法空解说般若中道,那其本质本来就是双具无因、断见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万法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最前端不见了,所以称为无因唯缘而生万法的无因论;而万法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最后都无法再生起,所以称为断见。

龙树菩萨《中论》中有一段偈颂: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这一类的断见外道所最喜欢夤缘而用来支持他们的主张的,他们会这样说:龙树菩萨《中论》里面不是就已经说了吗:所有因缘所生的法,都是缘起性空,都是空无,也都是假名施设,这就是中道的义理;因为蕴处界的种种法,没有一法不从因缘所生,所以一切法缘起性空,一切法空。

假如这样来解释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那 龙树菩萨在他方世界恐怕也要有所埋怨,因为这绝对不是他的本意。这些人虽然口说中道、中观,却不能自外于断见,其实都是与外道法没有差别的。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乃是依于第八识的体性来作阐述。那在否定了第七识、第八识的六识论者,他们不但违背了佛的意旨,而别立了意识的细心作为涅槃的实际,竟然还自己认为说自己的中观见是龙树学!这种假借菩萨的威名来哄抬自己的作法,真的是太可笑了!

那么龙树菩萨在《中论》中的这一段偈颂,是什么意思呢?那是说:所有藉着万法本因如来藏以及诸缘出生的种种法,本来就是空性的一部分,但是单从蕴处界来看,却是假名施设而有,所以其实也是中道义;从来没有一个法不是从万法本因如来藏藉诸缘而出生的,所以说,其实一切法无不是空性如来藏的一部分。

所以,上求了义法的学人应当知道说,大、中、小品般若经中所说的般若中道,绝对不是一切法空,龙树菩萨《中论》所说也不是一切法空。二乘法的缘起观,假如离开阿赖耶识本际如来藏,否定了阿赖耶识就不是缘起正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者、没有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法缘起之因,那么一切法会变成无因而唯缘而现起,因为无因唯缘之法不是佛法,只是外道的无因论;再者、也没有办法证解脱果,因为阿罗汉在这种情况下,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就变成断灭了啊!甚至于说这样情况下,连初分的断我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定会落入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这个困境。那 佛所说的缘起法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样的说法,是同断见外道的缘起观,是没有丝毫的胜妙之处的。

接下来继续说,参究的时候应当离心、意、识来参。心、意、识这三者,诸经论中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其实都没有互相的矛盾,应当去观察它前后所说的,进一步了解文字中所要为众生叙述的真正的法义;而不是只是一昧的依文字上的表相,就说这里对那里错。

唯识学中所说的心、意、识,往往是以第八识为心,而以第七识为意,识则指的是意识,也就是第六识。但是禅师家的方便就不是这个样子。他所说的心意识,则是讲说已经过去的意识叫作心,现在正在现行的意识叫作识,而尚未现起的意识叫作意,这三者都是意识,只是依着过、现、未来,方便施设的名相。因为都知道众生贪着意识的自我,又分不清楚意识的种种相貌,所以才有这样的施设。意识都是在了别种种的尘境,有时候因为念心所的缘故,而忆想分别出种种的事物,这个时候叫作心,因为回想了以前过去有的觉知心跟祂所了知的种种;有时候众缘和合的时候,又因而生起了种种的觉观,这个时候称为识,因为正在了知种种的境界的觉知心;有时候又因为业力的牵引、变现,使得祂想起种种可能是即将发生的这些事物,这时候叫作意,因为是还没有现起的觉知心。这种种都显示出思惟了知境界、业行的种种差别,都离不开识阴的范围,那这样方便建立心、意、识作为区分。

简单的来说,为什么禅师家要说离心意识参,主要就是要说要离开所知境,也要离开能知的心;那么若要进一步去说明心意识,就要详细的去了解五蕴十八界。但是离心意识参的意思,并不是要你舍却意识,而反而是要以有见闻觉知的妄心,来寻找一向离见闻觉知的真心。换句话说,要有净念相继的定力,而不是要落入一念不生的定境之中。那以这个有离开语言文字的观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中来寻寻觅觅,才有可能一念相应。因为如来藏的体性是无异、无变、无生、无诤,祂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却又不妨碍从祂所生的种种法是有生生灭灭的外相。因为诸法在过、现、未来生生灭灭的同时,心意识也伴随着运作,而如来藏却不在心意识之中;乃至说非色受想行识,不离色受想行识,非地水火风大,不离地水火风大。所以说,如来藏不在心意识,不离心意识,是要以这样的知见去参究。离心意识参不是要保持在无念的状态,不是要把心意识丢掉,而是要以心意识,往离开心意识的方向去参究,因为心意识是我们参究的工具。

前面所说,每一个人不会少于八个识,也不可能多于八个识。因为没有办法舍离虚妄的心意识的关系,都会落在意识以及其所相应的境界,很少会去想到第九识、第十识。因为他连第七识跟第八识都否定,或者是根本没有办法观察到第七识,更不要说可以去亲证到第八识。那这样就会落在意识跟祂所相应的种种境界,就会产生很多歧路。那这里也方便的来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种状况叫作常见,执取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心,虚妄的认为说,这个心是轮回的根本识,是一切法的根源。因为执持意识心为常不坏心,所以称为常见外道。但是,外道这个词并不是骂人的话,是因为说在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才称为外道。乃至于说佛门之中,也有很多所谓的佛门外道。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明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思惟妄想的灵知心,来作为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这已经又落在意识,又加上末那的执持了);乃至还有另外一种是执持没有分别的明觉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这可能是因为打坐而不起语言文字妄想,他就误会说,这个就叫作无分别心,其实还是意识心哪);还有一种是执取说,专心课诵、专心作事的心,那把祂当成常住不灭者;还有一种是执取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把祂当作常住不灭者(那这个是执取了意识能了知尘境,又再加上说自我想像了一个叫作遍满虚空的一个妄想,所产生的一个状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执取一念不生的觉照心,作为常住不灭者(那一念不生的状况,我们前面就已经说明过了);还有另外一种状况,他执取打坐入定以后,没有见闻觉知的心,作为常住不灭者(当然这一种状况,多半是在未到地定过暗之中,很少有人是在四禅之后入了无想定意识断灭的情况)。常见的部分就略说到这里。

第二种情况叫作断见,是依于五阴、十二处、十八界,而只是去观察,了知了蕴处界无常无我;然后进一步去思惟说,蕴处界既然有生,生必坏灭,有生有灭的法就是败坏无常,那么败坏无常之法而能够有生,一定是别有一个,另外有一个可以生之法,所以才会使蕴处界才会有生;可是,努力探寻的结果却得不到,所以就说蕴处界无因而生,只是依众缘而有,缘散则归于坏灭,所以一切有情没有前世,没有后世,死了以后都归空无。当然断见论者,也常常会是无因论者,因为会在此世依于蕴处界探寻前世后世不可得的缘故。

第三种状况说叫作自性见。这一类的众生,在探求生命实相的时候,依然是依着观察五蕴十八界的幻有;但是在寻觅本际的时候,依然遍寻不可得,所以就起了不如理的作意,施设蕴处界是由自身不可知的冥性所生,这个冥性有其恒常不坏的自性。虽然是这样的施设,可是碰到有人来问说:你们讲的冥性到底是什么呢?他却又说冥性的自性是不可知的。这个部分在古印度的数论外道,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乃至于说,今时也有佛门之中人,因为不证本际,却又希望有大名声,然后就施设种种名相,令它有恒常不坏的体性,又能连贯三世,可是说的却与佛说的本际又了不相干。甚至也有施设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成为常住不灭的心;可是,意识细心不论粗、细,从凡夫乃至四空定中的境界,都是佛所说的意法因缘生的心,那当然就不是常住不灭的心。自性见的状况先说到这里。

当然还有种种的邪见所以说,假如没有办法了知蕴处界的内涵,参究的过程中,一定是有很多歧路的;因为一直都会落在蕴处界之中,而没有办法自己去发现,因为不肯舍离一向贪爱的心意识的缘故。现在略说一二供养诸方。希望对学人而言,还是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而进一步来修学。假如说你求悟是为了智慧,是为了要利乐有情,而不是为了名闻利养,那当然还必须有一些知见是你应该知道的;在听闻思惟了以后,就不会使你在悟后目空一切,反而增加了慢心,成为悟后起修的障道因缘。

菩萨一共有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假如过去生从来没有悟过,今世因缘成熟第一次明心开悟,只是这五十二个阶位中的第七住位;也就是说,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成佛之道,这个时候是第一阿僧只劫中的三十分之六刚过,那之后还要再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个阶位,才能够完成第一大阿僧只劫。而后面的初地到七地满心,八地以上,又要经过两大阿僧只劫。

所以,菩萨今世初次明心开悟,只是七住位而已。但不妨是真见道,这是说所见的真的是法界实相的如来藏,而不同于二乘法的见道,见的是蕴处界的虚妄不实,所以二乘人是无法思议菩萨明心开悟的时候所得的般若智慧。话虽如此,菩萨此时所悟的般若智慧,也只是总相智或者称为根本智。总相是说,大概只粗知佛法的智慧,没有办法跟上地菩萨的智慧相比较;而根本是说,这却是将来继续亲证一切了义佛法的根本。那根本智有时候称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你找到了如来藏以后,知道祂是不会分别六尘万法的,那依此而生出第一分的根本

所以,菩萨明心开悟之后,不是像一般人误会说,一悟即至佛地,从此修学事毕,不是这样的;而反而说,只是修学佛法的刚刚入门而已,所以才会说,以前都只是在外门修学。而悟了以后还要继续跟着上地的菩萨,进一步再修学差别智,那这个称为后得智、别相智。也就是说,真悟之后,还要再从蕴处界诸相显现的时候,再去观察如来藏,而进一步得到种种智慧,那有时候称为后得无分别智,道理跟前面所说的是一样的;那后得智能够成为修道方向的依止,其实还是在见道位,一直要等到别相智圆满之后,才称为得道种智进入初地,才是开始修道位。

阿弥陀佛!

-----正钧老师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不能缺少正知见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不能缺少正知见

学佛知见辩证:法脉传承如驾车 学佛知见辩证:法脉传承如驾车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三)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念佛就是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星云法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开示悟入佛知见

第24集 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知见 正伟法师主讲 第24集 理行之三:深解第一义知见 正伟法师主讲

第23集 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正伟法师主讲 第23集 理行之二:建立定慧知见 正伟法师主讲

知见如此偏斜,怎能引领众生学佛修行呢? 知见如此偏斜,怎能引领众生学佛修行呢?

布施知见 布施知见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知见_知见是什么意思_佛教知见的意思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知见_知见是什么意思_佛教知见的意思

佛教名词:禅法(佛教名词) 佛教名词:禅法(佛教名词)

什么是禅法 什么是禅法

定慧知见 定慧知见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星云大师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星云大师

“习气”知见集锦 “习气”知见集锦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当于佛所说知见作深入体验观行 当于佛所说知见作深入体验观行

关于断我见之知见 关于断我见之知见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知见立知”与“观行”的差异

禅法的知见 (一) 禅法的知见 (一)

禅法的知见 (二)  禅法的知见 (二) 

关于助念的知见合辑 关于助念的知见合辑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07 第五章 悟错的知见 07 第五章 悟错的知见

顿悟无生知见力 顿悟无生知见力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08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第三节 念佛圆通之精义(续谈知见之一)

06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修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应有之知见 06 无相念佛之 第三章 修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应有之知见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丛林及禅法 丛林及禅法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妄谈风水吉凶祸福,这都是颠倒知见 妄谈风水吉凶祸福,这都是颠倒知见

伍先林博士: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兼论真禅法师对中国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伍先林博士: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兼论真禅法师对中国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伍先林博士:神秀的禅法思想 伍先林博士:神秀的禅法思想

伍先林博士: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伍先林博士: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每个学佛的人皆需要知道各种佛法的知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每个学佛的人皆需要知道各种佛法的知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知见(续)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法知见(续)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法闻法师:正知见是生命提升的关键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 第06集 声闻菩提之总相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第18集 略谈缘觉所知所证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第14集 三果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第09集 识阴、非我非我所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 (二) 第39集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上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第10集 三缚结的内涵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知见(一)第12集 如何断三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