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多角度思惟的重要

2020-07-29 更多文章

多角度思惟的重要

第317期明觉 文:侯松蔚

学佛的人,往往会发觉不同老师、不同书本所说的佛学义理或修行方法,不尽相同,甚至互相矛盾,每每令人无所适从。由於人的心理畏惧不确定,部份行者会急於下定论,以求心安,造成武断臆测,甚至自赞毁他、以讹传讹之弊。

这些矛盾、疑惑,不一定是老师或书籍的问题,倒可能是自己的思考方法有误。其中一个最常见的思考陷阱,就是预设事物非黑即白,只有一个答案,没考虑中道或不同层面。以下举出笔者曾经遇见的几个例子:

人身好或不好?

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而不同的理解或许可以并存。例如个别经论说人身不净,另一些经论却说人身殊胜,到底人身是好或不好?

人作为六道众生之一,由业和烦恼招感此身,当然不净;但人同时是六道中唯一有机会修学佛法而得解脱(三恶道纯粹受苦,天道欲乐过盛,唯人道苦乐参半,才有此潜质),世间、出世间的利益都能藉此身成办,常被比喻胜於如意宝。因此,人身有缺点也有优点,不能简单断言好或不好。

从实修的角度看,说人身有血肉骨粪尿唾液等不净,是为令行者舍弃对身体的爱执;说人身殊胜,是为让行者珍惜八有暇、十圆满,把握现在修学佛法。了解此身不执得贪恋,以及学佛机会的可贵,同样能策励我们希求解脱、勇猛精进,故二说作用一致,并非对立。

究竟而言,轮涅平等,诸法本净;密乘更认为人身五蕴体性即五方佛、五大体性即五佛母。不过,只有上根者才能直接将此见地应用於修持,故佛陀对初机并未宣说。初入门者,应先转心向法,断恶修善;除障启智后,才进行形而上的观修。佛法有时看似自打嘴巴,正因为有不同层次的教法适应不同根器。

愿生为人或愿脱轮回?

同一行为,动机不同,可构成迥异的价值判断。若我们只看表相,便会误执某一行为永远是对、某一行为永远是错。例如有时说应发清净愿获得人身,有时却说六道皆苦,不应贪生人天。人们遂感到混乱,到底要不要做人?

诚然,三界之内处处皆苦,修行人最高目标是解脱轮回,而非贪求人天的短暂欲乐。然而,未必每个人都能马上发广大心,故佛陀先教他们皈依、因果(止恶行善),保证将来能重获人身,有机会进一步修学。

即使是发了出离心、菩提心的行者,也不一定能在今生内开悟。为了来世能享有适合修行的环境,故可发愿往生净土;但这其实也不容易,故同时也会发愿:即使未能得生净土,也要获得暇满人身。无论如何,发愿为人最终也是为了解脱。

此外,某些行者认为此世间有更多磨练及利益众生的机会,故会特地发愿投生人间;密乘的特点是转不净为道用,其中无上瑜伽部更需转化人身六大(皮、肉、血、骨、髓、精),故行者也会发愿往生清净空行刹土(只有此净土具足肉身,其他净土都是化生的)或再生为人。

总之,说莫贪生人天,旨在不为世乐而贪生;若是为了修学或弘法利生,则无违背佛法。

应否忆念死亡?

有时,我们之所以作出非黑即白的武断定论,是因为预设了前提。例如一法师鼓励念死,另一法师却谓不应经常想著死,怕死也不能扭转死亡,徒然令自己闷闷不乐。

第二位法师心中早已有了两个前设:念死等於怕死(念死本身是负面的),念死必然引发负面思想。事实上,死亡是必然的,但用甚么态度面对死亡,则是个人问题。她把自己的思想习惯套用到佛法,偷步将死亡与恐惧或消沉连结在一起。

佛法主张念死,不是去想死亡有多惨,而是思惟现生的苦乐并不究竟,无须过份介怀,而应追求更恒久的快乐;同时自我提醒光阴有限,要善用人生,尽速修持。

《菩提道次第广论》曰:「现须畏死,临终则须无所恐惧。我等反此,现在无畏,至临终时,用爪抓胸。」一般人现在不去想死亡的问题,到快要死时才懂得害怕,可惜为时已晚;修行人平日思惟死亡,已经坦然接受此一事实,加上受到念死策发,修持有素,面对死亡反而无畏无惧。

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1052―1135)正是一个范例。他自述:「我初畏死,入山静修,久观无常,今不畏矣!」又说:「我因畏死逃上山,通达本心空性理,今死纵临亦无忧。」

因此,宗喀巴大师(Tsong Kha pa,1357–1419)指出,若不念死,也就不会念修正法,即使修法而不清净、不殷重,迷於世间利害,临终追悔而殁;念死则相反,让我们毕生无悔,欢喜而终。

最初提及的那位法师,论点其实不完全错误,我们的确不应怕死或为之苦恼,但关键是念死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否定念死法门;当然,提倡念死的,亦必须说明清楚,否则很容易令人误会。笔者经常都遇到有人问佛教念死是否消极,这都是因为问者早就预设了面对死亡的态度――从另一角看,即是没有客观地研读经义所致。

※ ※ ※

谈到思考方法,似乎是从事学术研究才须要注意的繁琐细节。其实不然,吾人任何认知、学习、行动均倚赖思惟,不可能不重视思惟方法!思考有误,则可能连对佛法最基础的理解也不正确,导致基本的修行态度及方法亦出错。上文所举,只是简单概念的常见谬误,而且仅属冰山一角,仅愿让读者举一反三,从多角度思惟佛法,建立正确的见地。

更新于:2020-07-29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