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听《慈经》认识自我

2018-02-06 其他文章

恭听《慈经》,开启认识自我的门

进入三级修学以来,每天的定课和小组共修、班级共修都有恭听《慈经》这一环节。刚开始,我并不明白仪轨中为什么会选择《慈经》,只是跟随师兄们毫无目的地听着而已。在听的过程中,也仅仅是觉得音乐好听,诵读者声音轻柔舒缓,让我产生一种放松、愉悦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看到介绍《慈经》的文章,我才知道,《慈经》是佛陀对一切众生无限慈爱的开示。《慈经》是广为人知的一部经文,在很多仪式中都会念诵。经中开示,修慈心可以减少违缘,帮助我们树立正气,使心安乐坦然。修慈心先从对自己的慈爱开始,推己及人,乃至爱长辈、爱恭敬的人、爱一切……

三级修学的院训是:悲智和敬。我想,每日恭听《慈经》,就是让我们在日常中修习慈悲心。原来,每天都听的《慈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愿力,而我却不自知,内心不禁惶然。反观自己这几个月的学习,尤其是在恭听《慈经》时的状态,我对此总结如下,以期记录、调整、改变。

一、了解《慈经》,产生恭敬心和稀有难得的心。刚开始修学时,对所学的一切都感到懵懂。班级共修、小组共修和自修中,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以至于听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慈经》的来历和功德。也正是因为不了解,所以,在修习《慈经》时没有生起恭敬心和稀有难得的心,有种错失福报的遗憾。

总结:深入了解和学习三级修学中的定课内容,带着恭敬心和稀有难得的心进行修学,珍惜学习因缘。

二、端正修学态度,不能把恭听《慈经》当做暖场音乐。进入书院修学初期,每次定课时间快到了,才匆匆上线签到。很多时候,在恭听《慈经》时,还在做别的事:泡杯茶、找支笔……走来走去不能安静下来进入状态,把仪轨中恭听《慈经》这一环节当做暖场音乐看待,更不要说随文入观了。后来,随着修学的深入,特别是法义中对态度模式的一再强调,令我也觉察到自己的这种学习状态有失偏颇,认识到不能以“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去修学是难有受用的。

总结: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修学,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保持“真诚、认真、老实”的修学态度。

二、恭听《慈经》时,要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我是网络班的学员,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上台诵读或分享,没人知道修学时自己的仪态是怎样的。所以,在修学初期,我存在穿着随意、坐姿随意的情况。随着修学的递进,特别是对《慈经》和所学法义加深了解后,我意识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的状态,但自己的心知道。修学佛法本就是向内观照的过程。恭听《慈经》是对一切有情众生表达慈心,随意的仪容仪表谈何“恭敬”?哪有“慈心”?念及此,不由羞愧不已……

总结:无论以何种方式修学,都要注意仪容仪表,学习法义及恭听《慈经》时要端身正坐、身具威仪。

三、恭听《慈经》时,要静心。经过上述种种学习之后,我逐渐开始重视恭听《慈经》的内容。端坐之后,听着音乐及经文,眼睛却不由东张西望。闭上眼睛,整个人又如进入一个纷繁侵扰的世界,各种妄念在脑海中盘旋穿越,思绪想拉都拉不回来。我在心中纳罕,怎么我的心如此不安静?越是想收回心绪,心绪反而更乱。《慈经》在脑海中断断续续,一曲终了,感到胸口烦闷异常。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听到一位资深师兄分享恭听《慈经》时也无法做到不生妄念,我忽然好奇自己在恭听《慈经》时,到底会产生多少次妄念呢?于是,我开始在听《慈经》时观照自己的妄念,每意识到一次,就计数一次。第一次计数,在9分钟的《慈经》里,我数到多达近百次的妄念。如此坚持下来,现在,每次恭听《慈经》,我还是能数到自己的妄念3-40次。虽然还是妄念重重,但感到心静了很多。

总结:修学时保持静心,不要惧怕心中的妄念,坚持静心恭听《慈经》。

四、恭听《慈经》时,随文入观。我在恭听《慈经》时,心中妄念太多,自然无法做到随文入观。但每次观照到自己的妄念时,也会收摄心绪,同时跟随经文的意思去感受,尽力做到随文入观。最近一次,我做到了随着经文的诵读,向在东方的、在南方的、在北方的、在西方的……十方微尘世界的众生表达了祝愿。随文入观的同时,我的内心流动着宁静平和、放松愉悦的情感。

总结:认识到慢慢修的重要性,做好修学的每一个环节,一步步按照要求进行修学。

回顾这几个月的修学,我对《慈经》由不了解,到逐渐了解;由不在意,到逐渐重视;由不能静心,到努力收摄心绪;由妄念丛生到渐渐随文入观。我开始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领会到法的精妙殊胜,也观照内心,看到自己的变化,内心的欢喜自是不可言喻!

慈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皈依修学手册:认识三宝_什么是三宝 皈依修学手册:认识三宝_什么是三宝

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对慈宗即弥勒法门的认识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先认识别人的心 先认识别人的心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自己就是佛 星云大师:如何认识自己就是佛

警惕欺骗,认识真正的佛宝与清净法身 警惕欺骗,认识真正的佛宝与清净法身

祖古乌金仁波切:“修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认识心性 祖古乌金仁波切:“修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认识心性

达真堪布:认识魔 达真堪布:认识魔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达真堪布:战胜自我的人才能真正随喜别人 达真堪布:战胜自我的人才能真正随喜别人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放下万缘,今生决定天上人间自我选择,做得了主

达真堪布:安忍中,自我放于最低处最为殊胜 达真堪布:安忍中,自我放于最低处最为殊胜

慧律法师:认识无常

李连杰:抛弃自我中心

宣化上人:真正认识生死无常,就能断YIN欲 宣化上人:真正认识生死无常,就能断YIN欲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酵素-我们认识晚了? 酵素-我们认识晚了?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确保您的权益-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

索达吉堪布: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索达吉堪布: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三:断臂求法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三:断臂求法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一:无生秘义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一:无生秘义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认识自己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达真堪布:如何认识教派之间合和的重要性?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四:法界眷属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四:法界眷属

做人的佛法:认识你自己 做人的佛法:认识你自己

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星云法师: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 星云法师:如何认识益友和损友

去掉私心杂念,多作自我批抨,争论自然无存 去掉私心杂念,多作自我批抨,争论自然无存

十七个鬼问前世因果,自我对比检讨、懊悔 十七个鬼问前世因果,自我对比检讨、懊悔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为何认识不到苦呢?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为何认识不到苦呢?

索达吉堪布: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索达吉堪布:不应该自我爱执,但为什么又要提倡利他呢?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五章 认识生命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五章 认识生命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六:古镜茶坊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六:古镜茶坊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七:生死思量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七:生死思量

佛教故事:摆脱无谓的幻想,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佛教故事:摆脱无谓的幻想,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成就自我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成就自我

了解人生的本来面目,抛开自我的所知障 了解人生的本来面目,抛开自我的所知障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一、我认识活佛的因缘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一、我认识活佛的因缘

田原:素食清爽 静心自然回归自我 田原:素食清爽 静心自然回归自我

我找到了提升自我、走向光明的人生之路。 我找到了提升自我、走向光明的人生之路。

星云大师宽心:生活中如何自我提升 星云大师宽心:生活中如何自我提升

初行者的自我保护 初行者的自我保护

放生十年的自我感受和神奇感应 放生十年的自我感受和神奇感应

末法时期,凡夫无法认识圣人,瞎起哄者终害己误人 末法时期,凡夫无法认识圣人,瞎起哄者终害己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