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2017-02-17 汉传法师

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条不杀生;第二条不偷盗;第三条不邪淫;第四条不妄语;第五条不饮酒。这五条是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佛教徒提出的五条要求。我们在生活里,如果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上,非常明确的知道有这五件事情,我们就会对自己有一个警戒;或者其中某一条在一时半刻做不到,比如不饮酒一时做不到,那起码会要求自己其他四件事情不要去做。

第一不杀生。首先是不要杀人。不伤害人的身体,不伤害其他生命的身体,中断他们的生存,这是不杀生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不会去杀人的。但是在生活里面,往往会无故地伤害动物。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意识,对自己没有约束,不知止,不知道这个界限,对于人与其他众生的生命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我们会随着无明烦恼去做伤害其他众生生命的事。

在佛教里面讲到,我们伤害其他众生的生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我们所发出去的最后我们会收回来。我们曾经发出去什么,就会收回来什么。比如我们往天上扔一样东西,它总会掉到地上来。可能我们以五公斤的力量扔上去,它会以十公斤的力量重新掉到地上来。我们人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也是这样,它发出去然后我们又会收获它。不是说发出去了与我们没有关系了,发出去了以后我们要为它负责任。

杀生的行为一旦发出去,给我们收回来的是什么呢?收回来的也是与生命存在相关联的结果。大处来讲,与我们生命的生和死相关联;小处来讲,与我们的生命健康和寿命长短有关。我们会收获这些果报。一般来讲,杀生多的人容易生病,容易短寿,容易没有安全感。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因为他使其他众生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也就没有安全感。而且他的朋友会很少。为什么呢?因为他伤害过其他众生,或者他习惯于伤害其他众生,其他的众生当然也就害怕他。所以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他有朋友的话,也往往是招感那些喜欢杀生的朋友。所以喜欢杀生的人就会有很多喜欢杀生的朋友。后面几条也都一样。喜欢偷东西的人会遇到很多喜欢偷东西的朋友;喜欢滥搞男女关系的人总是遇到种种会推动他堕落的那些环境和人;喜欢喝酒的人总是会有很多酒肉朋友。

这个道理就是佛教讲的苦、集、灭、道中的集,收集的集。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生活里的集,凡是喜欢踢足球的人,你注意观察一下他的生活,他的房间里一定有很多球星的照片,一定掌握了很多关于足球赛的信息,他一定认识很多喜欢观看球赛、喜欢踢足球的朋友。因此对他来讲,看一场球赛要比我们简单得多,因为他这方面的关系很熟。这就叫集。当然如果你们学佛的话,那又是一个集,我们就会发现房间里与佛有关的书很多,认识的人也是学佛的多。我们会认识很多法师,认识很多居士,我们跟很多寺院有联系、有往来。这也是集。

现在再回到不杀生这件事情上来说,它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所招集的,都是与生命的安危、生存、生死有关的一些恶的因缘。昨天我也讲了,喜欢杀生的人容易生在有战争的时代,生在有战争的国度,容易遇上战争。这是讲不杀生。这是我们应该知道、并在行为上面,现在就要停下来的第一件事。

第二不偷盗。不偷盗是关于财物的。财物也是用来维系生命的东西,所以偷盗财物有点接近于影响别人生命的生存。当然去撬人家的门、破窗而入这样的事,我们一般不会去做,正人君子不会去做。但佛教讲的不偷盗,它的意思很广泛,有很细的要求。不仅仅是不可以破窗而入,也包括你在单位里、在任何环境下,如果对方没有同意,属于他人或者集体的东西我们都不可以占为己有。比如打个电话呀,拿一张信笺纸,比如说用一次公车……这些应该都属于盗这一类。如果我们要维持行为的廉洁,必须要在这些地方注意。

如果我们做得好,慢慢地我们的气质会改变。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向别人去宣布,说我不偷盗;或者说我一向不杀生。其实不用说,你一出现自然会给人相关的信息。不偷盗这条戒持得好的人,给人一种特别值得信赖的感觉。如果是做生意的话,就会有很多人相信你。人家跟你谈判的时候,会特别放心,签协议时盖不盖章都无所谓,觉得你这个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心术不正。它有这种感染力量。这是讲在生活方面不偷盗。

不偷盗还有更细的。除了财物以外,还有一些抽象的东西,我们也有可能偷盗。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有时不一定盗窃财物,偷一条信息也是偷盗,偷网站密码也是偷盗。黑客其实就是犯偷盗。为什么呢?他偷的是知识,破译人家的密码,他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偷。黑客就讲了,我没有偷,我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不错,那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但是人家设这个密码的意思,就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你在对方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你琢磨出来了,你专门用心研究出来了,这就是偷盗。就和门一样,你说我没有撬门,我就是琢磨出来了,把你这个门弄开了。所以黑客是偷盗。比如别人的帐号,因为现在在很多电脑上会有交易,有些人就偷偷把这些电脑的密码弄到手。这是抽象的偷盗。

还有的偷盗,不是盗知识,也不是盗财物,而是盗名。有一个成语叫欺世盗名。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你却说这件事是你做的,然后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是你做的,这就是盗名。古人还有句话叫不要掠人之美,盗名就是掠人之美。像写文章、搞创作的人,剽窃别人的创作作品为己有,就有掠人之美之嫌,也属于盗名。盗名在过去也许不算什么,但在今天的信息时代,盗名就不得了。名可以变成实际的经济利益,实际的种种财富,这种名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所以盗名的现象,我觉得现在比较普遍。如有一些假冒伪劣,那就是盗名。明明不是那个厂家生产的,贴上人家的商标,那就是盗名了。而且它既是盗名也是盗利,是通过盗名来达到盗利的目的。这些是讲的不偷盗。

第三不邪淫。不邪淫的意思是,在家的佛教徒可以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与自己的伴侣发生男女关系。因为要生儿育女,有社会责任。那么如果跨过这个范围,跟第三者发生关系,就叫邪淫。邪淫既伤害当事人的身心,也伤害各自的家庭,也伤害社会的稳定。这个伤害也是全方位的辐射。所以这件事情是我们特别应该知道要停下来的,要刹车。我为什么要用知止来概括这件事情呢?因为我们在生活里面开车,该刹车时必须要刹车。

有一次我接待一位女孩,她找我谈话。我说你有什么问题?她说:师父,我本来有家庭,现在我喜欢上另外一个人怎么办呢?我就很直接地跟她讲:不行。你有家庭,那么你对你的家庭就有责任,你不可以没有界限,让你的感情蔓延到其他人的身上去。那不仅是对你家庭的伤害,也是对别人家庭的伤害。

可悲的是,今天的社会在很多渠道、在很多舆论工具上所渲染所推动的,好像都是鼓励大家在感情上、在男女关系上毫无界限,随便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信息,把我们朝这个方向引诱,这是很危险的。现在科技很发达,信息沟通很方便。这一切方便的手段当然可以用来给我们谋福利,但要是用来作奸犯科也是很方便的。特别希奇古怪的是,现在听说有网恋,在网上组成家庭,在电脑上谈恋爱,后来两人走到一起。听说后果有很可怕的。因为在电脑上谁也不知道谁,走到一起原来还是认识的人。所以诸如此类的这些怪现象,都是我们社会不知止,没有界限,不知道刹车所造成的。

一个学佛人首先要知道在念头上、行为上面刹车。邪淫这样的恶行,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由很多的因缘促成的,它是由一定的时间作铺垫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作为在家的居士怎么样去避免这些错误呢?当然首先你要知道,有些界限是不可以逾越的。另外,应该多方面去建设自己的家庭,从正面去建设自己的家庭生活,建设夫妻关系,那么就能避免。有的夫妻在一起,他们的关系破裂了,已经疏远了,已经很冷漠了,有隔阂了,双方不愿意面对,都回避,假装不知,慢慢发展就容易恶化。

很多的青少年犯罪(包括很多犯罪分子),有人研究,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小的时候,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往往有一些缺陷。有些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父母关系已破裂,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使小孩子受到伤害。因为这样的家庭,不能给予小孩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怀,不能给他正常的关怀和家庭温暖,结果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面积压对社会对生活的不满和仇恨。因为小孩子不懂事,没有理解的能力,他是本能地会对社会对他人积压一种仇恨心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绝大多数是这样。

除非有一些人他很有天赋,是有来历的。他过去世的积累很好,心理素质很好,虽然小时候没有得到爱,但长大后却知道更好的爱别人,也有这样的人。绝大多数人是小时候得到了什么,长大后就把他得到的放大了还给社会。小时候如果他得到过爱,长大后他就会放大这个爱还给社会;小时候他得到的是冷漠,冷遇、被抛弃、没有人理睬,同样地他也会把这些放大再还给社会。人有时候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所以在男女关系上要知止。

另外,有一些场合不要去。像一些非法的娱乐场所,什么洗浴中心之类的地方不要去。本来有些名堂我并不知道,但有时我在寺院也曾接待这方面的人。有一次有位洗浴中心的负责人,他愁眉苦脸地来找我。我问他:你有什么事?他说:我最近很烦恼!我说:怎么烦恼呢?他说:经常有人来找我的麻烦,要跟我打仗,拿刀子要杀我,我经常忍不住要出去跟人打架,忍不住拿着刀子去跟人干仗。我说:你知道吗?你做这个事本身是个缺德的事情。我直接跟他这么讲,我说:你做的是损德的事,你那洗浴中心是不是色情服务?他说是。我说:这就是损德的事,损德的事招惹这类事情,那是当然的。如果你不停下来,不把你那个地方整个停下来,恐怕还不仅是打架,还有更严重的后果。后来跟他讲,他下决心说回去改。

所以有些场所不要去,要知道停下来,走到那里时要停下来,把脚步放慢一些。你们要是读了《地藏经》,就知道《地藏经》里面有很多鬼。什么吸人精气的鬼,吸人精血的鬼,吃胎卵的鬼,三目鬼王、四目鬼王等等。我们不要以为鬼就是青面獠牙很凶的。不是的。黄色书刊、黄色录像、黄色电影、网站上的黄色画面,那就是啖精气鬼。你看的时候,你的精气就耗散了,那就是那些魔鬼精心设计的圈套。现在人们都往这个圈套里跳。啖精气鬼活动最多的地方,就是那些娱乐场所。一些人的生活过于放纵,比如说饮酒无度,这些事情就是啖精气的鬼。还有一些活动,像毒品,就是魔鬼的化身,可以说是死魔。

所以我们不要把鬼神秘化。鬼并不神秘,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我们不要去碰它,我们要有一个界限,有一个人行道。我们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我们在人行道上走,鬼拿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佛经是在过去记录整理成文,所以它有时在语言表达上,会用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用来描述我们的社会生活。佛经里面讲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都有都存在。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不要坑蒙拐骗。如果是修行的人,在自己修行的境界上,保持诚实就可以了。

第五不饮酒。酒会伤害我们的理智。今天下午我们上殿的时候,就有一个喝酒的人在外面大吵大闹。喝醉了酒的人,他的人格是破碎的,他没有健康的人格。在人格不健康、理智受损的情况下,他往往会做很多蠢事。他会杀生,会偷盗,会邪淫,他会骗人等等。所以酒精应该受到控制。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不饮酒这条戒律,还包含不要吸食毒品。像海洛因、吗啡,这些都会让人上瘾的、接触了以后难以摆脱的东西,都不要去碰它。

如果讲到上瘾的话,除了有物质的,也有精神上的麻醉品。精神上的麻醉品我们也要远离。因为精神上的麻醉品会使我们不能振作精神,使我们不能关注现实,使我们不能奋发向上,使我们远离现实。有些文学、影视作品,就是这种精神上的麻醉品,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会伤害我们的理智。这些我们都要远离。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大寂尼师: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宣化上人:在家人为什么不可批评出家人? 宣化上人:在家人为什么不可批评出家人?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高清大图】

沉香的基本种类 沉香的基本种类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明真法师:释迦牟尼佛与神造论者辩论的故事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宣化上人: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出家是最彻底的布施”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的佛?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达真堪布: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达真堪布: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大安法师:地狱五条根 大安法师:地狱五条根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董群:董群论禅宗创新的基本类型 董群:董群论禅宗创新的基本类型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18、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

刘嘉诚:五戒对基本人权的维护 刘嘉诚:五戒对基本人权的维护

刘嘉诚: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刘嘉诚:中观学的基本观点

杨维中:第六章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杨维中:第六章 唯识宗基本教义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净土法门法语: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的老师是谁?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释迦牟尼佛只是“他”的一个应身!与他站在一起竟不是C位!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须菩提对金刚经提出质疑,看看佛是如何回答的!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1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1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7 二善趣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7 二善趣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学佛这么多年,怎么都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八岁童女竟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 震惊全座 八岁童女竟向佛陀提出十大问题 震惊全座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三次出棺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三次出棺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济群法师:从禅宗式微看修学基本 济群法师:从禅宗式微看修学基本

智敏上师:出家人反不如在家人吗?! 智敏上师:出家人反不如在家人吗?!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看待文娱的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看待文娱的

释迦牟尼佛经中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释迦牟尼佛经中说的三千大千世界

阴历二月二十五日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阴历二月二十五日恭迎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达摩祖师:达摩佛学思想的基本涵义——文城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莲池大师: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大雁塔上的释迦牟尼足迹碑 -智悲佛网 大雁塔上的释迦牟尼足迹碑 -智悲佛网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学书籍:基本佛法:皈依三宝

佛陀不止释迦牟尼,原来有这么多尊佛 佛陀不止释迦牟尼,原来有这么多尊佛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人?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同一个人?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腊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食素的五大基本好处 食素的五大基本好处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鼎级彩绘(主尊释迦牟尼佛)三十五佛唐卡 鼎级彩绘(主尊释迦牟尼佛)三十五佛唐卡

馆藏级重器—鼎级彩绘释迦牟尼三十五佛 馆藏级重器—鼎级彩绘释迦牟尼三十五佛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虚云法师开示录-释迦牟尼佛 _ 出家 _ 戒律

释迦牟尼佛留下的最珍贵的咒语,您一定要终生牢记! 释迦牟尼佛留下的最珍贵的咒语,您一定要终生牢记!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佛法的基本内容都有哪些 佛法的基本内容都有哪些

念经咒或念佛的基本仪轨 念经咒或念佛的基本仪轨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 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基本动作

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47-350) 纯智法师:《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347-350)

寺院礼仪-寺院八种基本礼仪规矩 寺院礼仪-寺院八种基本礼仪规矩

达真堪布:在家人可以收出家人给的东西吗? 达真堪布:在家人可以收出家人给的东西吗?

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 基本吃素、每天散步、保持糊涂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索达吉堪布:出家人能否对在家人顶礼?为什么?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陈坚教授:“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 陈坚教授:“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

娑婆世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法相 娑婆世界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法相

释迦牟尼买佛像 释迦牟尼买佛像

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摩诃迦叶 佛教文化--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摩诃迦叶

释迦牟尼佛弟子阿难尊者施食焰口饿鬼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弟子阿难尊者施食焰口饿鬼的故事

阴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纪念日 阴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纪念日

释迦牟尼佛以前两次堕入地狱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以前两次堕入地狱的经历

释迦牟尼佛成佛今后背还疼痛的人缘! 释迦牟尼佛成佛今后背还疼痛的人缘!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南无释迦牟尼佛所传「了义佛旨」 南无释迦牟尼佛所传「了义佛旨」

释迦牟尼佛法相 --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佛法相 --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净界法师:精进的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应当吃素的两个基本原因 应当吃素的两个基本原因

人的基本礼仪

佛教纪录片-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佛教纪录片-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佛教故事: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佛门中最完美的女性

黄念祖居士: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居士: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药师忏》的缘起与基本内容 《药师忏》的缘起与基本内容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老居士: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黄念祖老居士: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拉珍文集] 基本文理都不通,难怪乱讲经义 [拉珍文集] 基本文理都不通,难怪乱讲经义

佛教名词:佛祖_如来佛祖的来历_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介绍 佛教名词:佛祖_如来佛祖的来历_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介绍

佛教名词:佛陀_释迦牟尼佛_佛祖 佛教名词:佛陀_释迦牟尼佛_佛祖

俱足众戒:对在家人而言,是指五戒及菩萨戒 俱足众戒:对在家人而言,是指五戒及菩萨戒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偷盗的意义何在?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偷盗的意义何在?

释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区域,是哪些地方- 释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区域,是哪些地方-

那么,释迦牟尼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那么,释迦牟尼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邪YIN的意义何在?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邪YIN的意义何在?

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