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学会原谅自己,跟过去的错误告别

2025-01-15 大宝法王

只要我们还是人,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在我们学会完全掌控难以驾驭的情绪之前,我们依然会伤害彼此,也会伤害自己。因此,找到建设性的方法来回应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那些令人遗憾的状况,这是很重要的。

当别人犯错时,安忍让我们能够有建设性地去面对你这些过错。除了安忍之外,原谅过去的错误,对健康的人际关系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原谅”给了另一个人空间,让他们得以成长,而且能够从所犯的错误中走出来,继续前进。

同时,很明显的,过错从来不会只来自关系中的一方。基于这个原因,如果认真地想要创造出行得通的关系,我们也必须认出自己错误的态度,并且处理这些问题。只有在我们承诺要认出自己的问题并且转化自心时,才可能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我注意到,有些人会对自己非常严苛。当人们没有什么自信心,或是有严厉评判自己的倾向时,要他们去面对自己的过错,可能最后只会让不健康的自我定位,有更加强的危险。虚构出来的负面身份和特质,可能会因此而更加真实坚固,这会使得人们更难以去转化。

特别是对这些人来说(普遍性地对我们许多人也是如此),以全面的谅解精神来面对自己的过错,会比较明智。在人际关系中以及在自己的生命中,我们需要成长的空间,也需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是改变的有力工具。

对于通过养成我们姑且不那么严谨地称为“忏悔”的个人修持,来学习原谅自己,我想要提供一些建议。有一些基督教和佛教的传统,把正式的忏悔列入心灵的修持。

在藏文中,我们用来表达“忏悔”的词条,也有“分开”或“分离”的意思。在藏文的理解上,“忏悔”是让自己与伤害性的负面恶行分离。我认为关于“忏悔”的这个较为宽广的想法,也同样适用于无宗教信仰的人。

例如,如果我们说谎了,忏悔就可能包括公开揭露我们所做的事,并且承认我们已经知道那是错的。在传统的忏悔中,这样的坦白承认,会在有威望的宗教人士面前进行,但是,我想我们可以依照自己个人的状况来做调整。

我们可以直接在被我们伤害的那个人面前,或是在我们信任的朋友或第三者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甚至还想,我们可以一个人到自然环境去,对着树木、吹过的风,或是天空作忏悔。

无论用何种方式来做口头的宣告,重点是我们不会认为只是靠着言语就结束了这件事,我们反而应该升起这样的感觉:“这是错的。这样的行为会造成伤害,我不想再重蹈覆辙。我永远都不再做同样的事情。让我尽己所能地远离这些行为。现在,我将是个全新的人。”

如此,我们让自己和有害的行为保持距离,或是让自己与它们“分开”。这帮助我们去创造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变成像是全新的人,和先前那个制造伤害的人已经分道扬镳。我们知道,行为无法界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就能够领会到:我们可以把它抛在脑后,成为一个不同的人。

重点是要制造出能与自己的过错真正分开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如果我们只把忏悔当做某种制式化或公式化的事情来做的话,就不可能和我们的过错断绝关系。如果我们去寺院或是教堂说出了一些话,但是回家时却仍然带着同样的沉重负担,这就没有达到忏悔的目的。

一旦已经衷心而诚挚地决定要丢掉那样的行为,就不需要再自责了。你不需要再去回顾和重访记忆中过去的你所做的那些错事。你已经与它断绝关系了。

怀抱着罪恶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好的。“我真是糟,我充满了问题,我这个人真是糟透了。”如果我们执着这些对自己的看法,并且用我们的过错来界定自己,那么,在佛陀或任何人面前忏悔就没有什么意义。

抱持着虚构出的负面身份特质或自我评价,回忆自己过去的错误,在罪恶感和悔恨中越陷越深,只会让我们更困在负面的思考和行为当中。

这样的话,就错失了忏悔在个人修持上可以带给我们的利益。忏悔包含了转化——你决心要改变。这是你必须自己去做的事情,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你去做。忏悔是过去和未来的分离。你忏悔,然后放手,如此,你就可以继续前进,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十种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十种错误的喝牛奶方式

资源再度告急将告别虚假繁荣 资源再度告急将告别虚假繁荣

文玩行家教我这样选购沉香!你学会了吗? 文玩行家教我这样选购沉香!你学会了吗?

这时代的业,跟错误的风水观念有关 这时代的业,跟错误的风水观念有关

宣化上人:他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他是过去七佛的译经师(宣化上人)

刚晓法师:《汉传因明二论》中的一个错误 刚晓法师:《汉传因明二论》中的一个错误

把这个咒学会了,这一生就没有白做人! 把这个咒学会了,这一生就没有白做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忘得了过去也许也会体会到空性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忘得了过去也许也会体会到空性

人生的三道门,您跨过去了吗 人生的三道门,您跨过去了吗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宣化上人:无论你过去造过什么重罪,诵此咒都可以灭除 宣化上人:无论你过去造过什么重罪,诵此咒都可以灭除

学会储存善根,不要让辛苦积累的善行空耗了 学会储存善根,不要让辛苦积累的善行空耗了

鸡飞狗跳辅导作业的日子即将过去,还是做个佛系父母吧 鸡飞狗跳辅导作业的日子即将过去,还是做个佛系父母吧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斋,主要就是清净心,把斋都看作素食是错误的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斋,主要就是清净心,把斋都看作素食是错误的

大宝法王:命运,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有机会改变它 大宝法王:命运,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有机会改变它

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十七世大宝法王:为什么我不吃肉 十七世大宝法王:为什么我不吃肉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大宝法王:内在的喜悦是究竟大乐的因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在药师佛灌顶法会上的开示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给自己时间做自己,它真的很基本、也很重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10种错误的润肤方法 10种错误的润肤方法

学会五招不做黄脸婆 学会五招不做黄脸婆

“赞叹他人”你学会了吗? “赞叹他人”你学会了吗?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一位禅修者看到的过去五世

净土法门法语: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如来,你才能遇得到这个法门 净土法门法语: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如来,你才能遇得到这个法门

学会知恩图报 学会知恩图报

8种毁容的错误洗脸法 8种毁容的错误洗脸法

夜间护肤四步 告别菜色脸 夜间护肤四步 告别菜色脸

喝牛奶的10大错误方法 喝牛奶的10大错误方法

抑郁的女人要学会放过自己 抑郁的女人要学会放过自己

人生之难,难在放下;学会放下,人生不难 人生之难,难在放下;学会放下,人生不难

放生心得:辨析七种对放生的错误言论 放生心得:辨析七种对放生的错误言论

还没学会专注吗?您将一事无成 还没学会专注吗?您将一事无成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找准人生的定位,女人学会为自己而活 找准人生的定位,女人学会为自己而活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错误的心念 错误的心念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学会这个好方法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有欲望就能快乐,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因过去业缘,未能见佛庄严相

第040集 三士道错误的建立基础 甘正祺老师 第040集 三士道错误的建立基础 甘正祺老师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先学会付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先学会付出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人一忙起来就会糊涂,过去的习气种子就会起现行

佛教故事:学会倾听 佛教故事:学会倾听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学会感染他人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学会感染他人

过去七佛,劝请称念顶礼 过去七佛,劝请称念顶礼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第050集 错误的三时教(二)、建立见、诽谤见(一) 第050集 错误的三时教(二)、建立见、诽谤见(一)

第049集 真实唯识门(二)、错误的三时教(一) 第049集 真实唯识门(二)、错误的三时教(一)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要消灭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我」是最重要的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佛要学会慈悲喜舍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学佛要学会慈悲喜舍

刘德华:皈依多年,学会放下 刘德华:皈依多年,学会放下

念佛三昧宝王论|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第十四 念佛三昧宝王论|念过去佛因果相同门第十四

让心先摔过去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星云法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星云法师: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索达吉堪布: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身为佛教徒,想澄清对方的错误观点却力不从心,怎么办?

达真堪布:因为自己过去的言论非常害怕下地狱,怎么样对治? 达真堪布:因为自己过去的言论非常害怕下地狱,怎么样对治?

人生要学会的七种本领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的公案:野鸭子飞过去了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的公案:野鸭子飞过去了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生气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学会征服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学会征服

佛陀教你不生气:我们的错误 佛陀教你不生气:我们的错误

星云法师:人间万事都会过去 星云法师:人间万事都会过去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达真堪布:应该指出上司的错误吗 达真堪布:应该指出上司的错误吗

陈柏达: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系列:第一、二章引言;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 陈柏达: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系列:第一、二章引言;宿命论的错误在那里?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在生活中要学会知足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在生活中要学会知足

同学去投胎,托梦来告别(真实感人,佛法太强大!) 同学去投胎,托梦来告别(真实感人,佛法太强大!)

阿罗汉都还有习气,学会不要指责他人 阿罗汉都还有习气,学会不要指责他人

父母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念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故不可说自己没有错误缺点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故不可说自己没有错误缺点

生西法师: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属于说他人过失吗? 生西法师: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属于说他人过失吗?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大宝法王转世的故事 大宝法王转世的故事

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过程 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过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求观音,一夜换头学会中国话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高僧求观音,一夜换头学会中国话

大宝法王特殊圣物黑宝丸之传奇故事 大宝法王特殊圣物黑宝丸之传奇故事

你真的学会了吃素吗? 你真的学会了吃素吗?

我好不容易学会了放下

学会放弃,活得洒脱

简单小动作 告别拜拜肉 简单小动作 告别拜拜肉

错误的思想引起行为的颠倒而错因果 破除邪见 错误的思想引起行为的颠倒而错因果 破除邪见

吃黄瓜告别黯然肤色 吃黄瓜告别黯然肤色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