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应用

2023-09-14 其他文章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个角度说,经济学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财富的应用。而实际上,创造和分配财富同样是应用财富的活动。因为无论是生产、经营、分配等,都与财富的应用有关。财富包括精神和物质。

以佛教的观点,国家或个人的收入应该被分成四份来用:

1、一份应用到日常所需,如衣、食、住、行、医药等;

2、一份应用于储蓄以备急需;

3、一份应用于做功德,如福利事业等;

4、一份应用于投资,如农业、商业。

财富该用于人的最基本需求。人不是经济动物,是物质为人而活,而不是人为物质而活。人需要物质只是为了生存和幸福,没有其它的任何意义。

有了财富,我们应该应用财富做如下五件事情:

(1)使自己高兴;

(2)使父母高兴;

(3)使妻儿高兴;

(4)使同事、朋友高兴;

(5)供养遁世的修行者。

佛陀在《Vasala Sutta》中说,我们应该用财富照顾好父母,不能照顾父母者,不能繁荣。

另有巴利文典《Pattakamma Sutta》说,财富要被应用在亲戚、客人、公职人员,付税收给国家。

佛教认为,税收是需要的。因为国家可利用税收的资源去帮助穷人,做福利事业、公共事业。但税收不应拿去铺张浪费。佛陀就主张不该以税收用于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佛教还强调税收应不给百姓添加大负担为宜,要如蜜蜂采蜜而不伤及花朵,反对苛捐杂税。

在另一部经典《Dhammajani Sutta》中,佛陀说财富要用于自我的幸福、他人的幸福、自我防卫、付税收、积累功德。

什么是功德?一些人以为功德只是布施东西给修行者或寺院,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布施给宗教,只是功德之一种。凡是利人、合理的利己的活动皆可视之为功德,如一杯水浇树、一杯土培树,也是一种功德。

佛教经典中曾分析了三种人用钱的方式:

(1)一个人堆积财富,不用于自己,也不用于别人,也不做功德;

(2)财富用于自己幸福,不与别人分享,不做功德;

(3)财富用于自己幸福,同时与别人分享和做功德。

佛陀说,第二种人比第一种人好得多。第一种人空有财富,不用于己,不用于人,不做功德,枉费了财富。佛陀鼓励第三种用钱方法,既为自己,也为别人。佛陀说:一个人应该常怀与人分享财富之心。世界是因缘的,人无法单独存在,个人生存依赖他人的帮助。为此,个人考虑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该去考虑别人的需要,与之分享。

佛陀鼓励人们去消费自己的财富,而不要空堆积财富而成吝啬者。但这不意味佛陀鼓励人们去做无意义的浪费。佛教向来讲惜福,反对浪费,反对走两个极端。所以,佛陀曾教导说:应用财富不应该吝啬,不应该浪费,不应该用于罪恶,不应该用于潜伏的危险之中。

佛陀曾教诫人们,以下六种通道会将你的财富流失:

(1)饮酒;(2)时时游荡于街市;(3)赌博;(4)结交坏友;(5)懒惰;(6)沉溺于异性。

佛说,一旦这些活动流行于国土,则国将不国,走向衰弱。

在巴利文典《Dasaraja Dhamma Sutta》中,佛陀指出,一个国家或个人应当脱离各式困境,佛陀用了一个巴利文samma Jivikata来表达,以说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个人或国家应用财富必须据其收入的能力。佛教主张低水平的消费,高消费是佛教反对的。

佛教反对高消费,理由是:

(1)高消费带来社会不稳定。高消费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富人享尽荣华;穷人三餐不饱。于是,穷人对富人产生嫉妒和不满心理,而富人对穷人产生恐惧心理,想方设法保护他们自己,以致引起冲突。

(2)高消费导致对有限自然资源的快速用完。很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石油,一旦用完,也就没有了。

(3)当一个人被贪欲牵着走,那么,他会不惜用任何手段去满足他的贪欲。无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是如此。一些国家为了保持它源源不断的高消费资源,不惜动用武力,战争便是其结果。

高消费是建立在狂热的贪欲上,不是基于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它背离了佛教经济学的原理。佛陀一直教诫我们不该吝啬,但也不该浪费。我们不该使消费超过收入,就如一把秤,应该平衡。

佛教还说财富应该小心保护,防贼、防火、防水、防敌人、防不良居心的亲朋,小心不触犯权威机关。

佛陀劝导人们去储蓄四分之一的收入留于未来。这不仅为了保证基本需求,也为了预防不可测的水灾、干旱、瘟疫、病变等原因。

为了未来的需要,储蓄是必须的。但这储蓄金的来源该是避免高消费的结果,而不是从克扣最基本需求物中产生。换句话说,储蓄金的来源关系到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假如制造生产最基本需求物品,那么,高消费可以降温,象军火毒品等不必要的消费品就可消除,市场就不会出现生活必需品缺乏或高价等问题,民众和国家也就有钱储蓄。

佛教认为,储蓄金该用于最基本之需,不应用于生产武器、麻醉物、毒品、色情物等有害之物。储蓄金要用于发展人本身和经济。

谈到储蓄,必然想及债务。关于债务,佛教认为,四种幸福中,没有债务是其中之一。认为落入沉重债务是一种灾难。所以,国家或个人均应避免负上沉重的内外债,借债要尽量减少。假如借债已是必须,那么,一定要用之于最基本的需求物品。

债务与贫穷经常连在一起。此世间,不管穷国或富国,穷困总是存在。在富国中,物品的增长高速,并没有消灭贫困。就以美国为例,即使在今天,还有几十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佛陀说,贫困是灾难,应被消灭。

贫困的根源是什么?佛教认为,不外三大原因:

(1)自然资源的不平衡分布。当某些地方极缺少自然资源时,则穷困产生。这是自然的原因。

(2)一些人的穷困源于其自身。因为沉溺于酒色等不良行为,或懒惰等,这是个人的原因。

(3)国家的错误政 策。尤其是错误的经济政策,这是导致贫困的最根本原因。

在巴利文典(Disha Nikaya)中,就例举了一些君王采用错误政 策,或一无所用的政 策,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

消灭贫困是可能的。毕竟,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地区或国家间的合作分享利用。人的不良行为可以通过精神的发展而得改正。而且,错误的政策亦可被减少到最少量。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邪淫的你为何发不了财?深度解析邪淫与财富的关系!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海涛法师:因为钱财带不走,聪明人懂得将它化为坚固的财富 海涛法师:因为钱财带不走,聪明人懂得将它化为坚固的财富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亲手创造的财富 亲手创造的财富

佛陀箴言: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箴言: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世智聪慧的人极力追求财富,却走向了末途 世智聪慧的人极力追求财富,却走向了末途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寂静法师:毕业美国往印度,发现生命大财富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看电影《西虹市首富》感受无奈世界,善良才是最大财富

拒绝应用神通传教的佛陀--学佛网 拒绝应用神通传教的佛陀--学佛网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寂静法师: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愿望你剥我的皮做鼓,把我的名字写在鼓上,供僧众礼诵时应用--学佛网 愿望你剥我的皮做鼓,把我的名字写在鼓上,供僧众礼诵时应用--学佛网

第65集 佛教法门求财富得财富,那因果何在? 第65集 佛教法门求财富得财富,那因果何在?

第52集 佛法和生活间的关连与应用? 第52集 佛法和生活间的关连与应用?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善念善缘增财富:当年助任正非渡难关,而今是每年获得回报一亿多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应用

世界上最名贵的财富是什么? 世界上最名贵的财富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拒绝应用神通传道? 佛陀为什么拒绝应用神通传道?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财富源泉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财富源泉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财富与幸福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心灵的财富

李嘉诚: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 李嘉诚:真正的财富存在于内心

达真堪布: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达真堪布: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星云法师中大讲“财富” 称不应只向钱看 星云法师中大讲“财富” 称不应只向钱看

索达吉堪布:福报大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可是他们往往不幸福 索达吉堪布:福报大的人拥有财富、地位,可是他们往往不幸福

星云法师:这些也是财富 星云法师:这些也是财富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人生最初的财富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人生最初的财富

索达吉堪布: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索达吉堪布:内心具有智慧比拥有财富更重要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不应该追求财富?

做人的佛法:善缘就是财富 做人的佛法:善缘就是财富

股神巴菲特: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放生念佛速得大财富! 放生念佛速得大财富!

佛经中对于获得财富的方法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的财富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真正的财富

财富与荣耀 幸福的谎言 财富与荣耀 幸福的谎言

看见路上横死的狗、猫或者是车祸丧生的人,请问应如何做?念数声佛号或往生咒几遍?回向文偈应用哪种? 看见路上横死的狗、猫或者是车祸丧生的人,请问应如何做?念数声佛号或往生咒几遍?回向文偈应用哪种?

达真堪布:既然供佛后生生世世财富具足,如何理解人身难得呢 达真堪布:既然供佛后生生世世财富具足,如何理解人身难得呢

吃素,全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吃素,全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寂静法师:财富、地位、名声的三个要素

海涛法师: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 海涛法师:追求美丽、追求财富,不正是一种欲望、贪念吗?

菩萨既大慈大悲又拥有无量财富,为什么众生仍受种种贫穷苦恼? 菩萨既大慈大悲又拥有无量财富,为什么众生仍受种种贫穷苦恼?

真正的财富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   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  

如法财施,得财富自在受用 如法财施,得财富自在受用

佛教名词:财富_财富是什么_佛教如何看待财富 佛教名词:财富_财富是什么_佛教如何看待财富

懒惰让你跟财富无缘

《财富宝要》--改变财运圆满财富的原理与方法

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 贫生童子供佛斋僧后财富源源不绝

好人缘就是巨大财富

没耐心怎么能得到财富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今天”是我们拥有的唯一财富

苦难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

佛学修行:法量大和尚:学佛要放下什么?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 佛学修行:法量大和尚:学佛要放下什么?是放弃财富过穷日子吗?

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获得现世福报财富和出世间的功德利益。 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获得现世福报财富和出世间的功德利益。

佛陀教我们财富的处理方法

阿伽陀药的源流与应用考释研究 阿伽陀药的源流与应用考释研究

星云法师:求财富祈愿文 星云法师:求财富祈愿文

星云法师:究竟的财富 星云法师:究竟的财富

“非遗邱氏中医外治疗法技术理论与临床应用”获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立项 “非遗邱氏中医外治疗法技术理论与临床应用”获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立项

让财富主动找上门 让财富主动找上门

享受人生的应用权 享受人生的应用权

佛法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佛法便是最宝贵的财富

拥有财富,但并没有因此而幸福 拥有财富,但并没有因此而幸福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财富的秘密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   如何求财富得财富?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

如何才能求财富得财富,自在受用呢? 如何才能求财富得财富,自在受用呢?

财富从布施中来,如何有智慧的布施? 财富从布施中来,如何有智慧的布施?

财富从付出中来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

沉着冷静是人生永远的财富

人品即商品,人格即财富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把错误当成一种财富

广得财富而又不做惠施的人,来生会怎样? 广得财富而又不做惠施的人,来生会怎样?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财富从布施福业得来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菩提心可以增长寿命、增长财富 菩提心可以增长寿命、增长财富

有财富而没德行 祸福是相倚的 有财富而没德行 祸福是相倚的

李嘉诚给儿子的财富真经 李嘉诚给儿子的财富真经

曲折也是一笔财富 曲折也是一笔财富

经历,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 经历,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

好脾气,真财富 好脾气,真财富

为何财富会障碍修'行'? 为何财富会障碍修'行'?

原来,这才是财富丰盛的秘密 原来,这才是财富丰盛的秘密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