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2023-05-25 明心见性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讲记:如何探问有疾菩萨已讲过了, 文殊菩萨又问:居士啊!有疾的菩萨应该怎么样调伏他自己的心呢?前一段是说去探望生病的菩萨应该怎么做,现在说被探望的菩萨、生病的菩萨,应该怎么样安住自心。 维摩诘菩萨说:生病的菩萨自己应该这样想,应该这样探讨:如今我生病了,而我这个病都是因为前世有种种妄想颠倒、种种烦恼,因此才会有这些病;可是病、色身、我的身心,都不是真实法,到底是谁生病了?要去探究它。假使知见正确,懂得好好去探究的话,就从这个病里面,也可以证得佛法。病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没有人不曾病过;很多人修学佛法,可是修学了佛法以后,他们在疾病当中有没有去探讨过:我这个病是从前世来的,因为前世累积了许多的烦恼,也因为种种的不如理作意,以及邪知邪见的熏习,所以产生了许多的妄想颠倒,就从往世的妄想颠倒及种种烦恼中生出了这一世而有这个病。如果不是前世的妄想颠倒与烦恼,今生不会有这个人身,就不会有病;而妄想颠倒也是虚妄,烦恼也是虚妄,色身也是虚妄,都都没有一个法是真实的;既然这些都虚妄、都不真实,到底谁在忍受这个病的痛苦呢?为什么要探讨这个呢?

由于四大假合,所以才方便说这叫作色身。如果不是有地水火风四大暂时和合,就不会有这个色身,而四大都不是主人。四大不是色身的主人,因为地大无所了知,也不能作主,怎么会是身的主人呢?水大、火大、风大也是如此,所以四大无主。四大既无主,色身本身也是无我,既然如此,是谁在受这个病的痛苦?原来还是觉知心在受;病得很难受,都是觉知心在受。但觉知心也是假合而有,因为觉知心得要有色身五根、也要有意根,然后再有这个如来藏来流注相分、见分种子,觉知心才能存在。并且还要依靠烦恼(见惑与思惑)才会有众生的觉知心存在。觉知心既然是种种众法假合而有,显然觉知心也是虚妄的。领受病痛的觉知心既是虚妄的,那到底是谁在受痛?谁在接受病苦的果报?

这样一想,心中也就开朗了一些,病苦不是好一些了吗?如果这也没有办法思惟,再教你一个最简单的:这个病也是无常。如果生命无常,你说不好;那么病也无常,好不好?当然好啊:原来病也会过去。万一病不会过去,死了怎么办?死了也是过去了!总是会过去的。如果没死,病也过去了,也就没病了。所以无常还真好,就把无常拿来对应这个病。

病的生起都是由于有我,如果没有色身这个我,病就不会生起;如果没有觉知心这个我,病也没有人领受;如果没有觉知心的妄想与烦恼,也不会有我来领受这个病苦;总而言之,病的生起都是因为执着自我。如果见、思惑都断尽了,十八界、五阴都不在了,还会有我来受病吗?所以病的生起,都是因为执着自我,因此从现在想到病的这件事情上,就开始转变:不要对自我生起执着。

既然已经知道病的根本是在哪里,就除掉了我想与众生想;因为病是从执着自我而来,自我如果不存在的时候,病就不存在了,我想因此就除掉了,就不会常常想着自我。因为我是虚假的、是假合而有的、是无我的:我不是真实存在的法,你是不真实存在,他也不真实存在,你我他都不真实存在,就没有众生想。我虚假,众生也虚假,众生相就不存在了。我相、众生相不存在,就没有寿命可说了,也没有人我的差别了;因为都是虚假相,所以我想、众生想除了,四相就除了。这时都无我了,是不是应该落在断灭中呢?那又不行,所以应该生起法想。换句话说,自我的存在是因为很多的法和合起来才能成就自己的色身,有了我这个色身才会有觉知心,然后才会有离念灵知、有念灵知,但是这个觉知心与色身都是众法合成,所以应该这样想:但以众法合成此身。

但就是只有。其实只是因为众法合成才会有这个色身,如果没有这个色身,我人的诸法也就灭尽了。法灭尽了就是无余涅槃。由哪些众法合成此身?由六根、六尘与六识合成此身,而这个五阴身如果不是六尘与六识在其中运作,这个身体就是死人,所以这个色身还是要具足十八界才能运作,所以真的是众法合成此身。所以这个色身生起的时候,其实也是依靠众法而生起的;这个色身坏灭的时候,也是因为众法灭失而而消灭的。因此色身的生起是靠众法:如果不是有众法,如来藏入了母胎,永远就在母胎中,不会生长色身而出生;因为有如来藏执持四大种子、无明种子、意根种子等众法的运作,才能在母胎中长成婴儿、出生色身,然后才会有离念或有念的灵知心。将来死了也是因为这些众法分离散灭,所以色身才会死掉。所以说色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有疾菩萨了知色身的虚妄以后,却应该对自己生起众法之想,不应单单落入色身无常、无我中。

起唯法起,灭唯法灭:法,函盖一切法在内。换句话说,除了如来藏以外,一切法都在这个法字里面;因为法是由如来藏生,无一法而非如来藏,所以法包括一切法;而一切法是如来藏所生,所以法是指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不能包含如来藏在内。但是有时又说一切法即如来藏,这是从转依后来说的:把一切虚妄法转依如来藏之后,一切法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一切法。也就是说,一切法其实都不离如来藏,其实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中的法,本来就应该附属于如来藏;所以从如来藏来说一切法时,把一切法汇归如来藏,因此有时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法与如来藏的关系得要先界定好,不然读经时会越读越迷糊。因为一切法汇归于如来藏,所以一切法本来就是如来藏的法;但是恐怕众生迷惑而随法逐流,就会随逐于种种法而不能了知实相,就错认诸法为真实法而流转生死。所以要把一切法加以说明,让众生了解:原来一切法都是虚妄的,都是缘生的。知道一切法虚妄以后才会懂得要找一真一切真的如来藏。

当他找到了如来藏,才知道一切法都从如来藏而生,原来一切法都不离如来藏,一切法都只是在如来藏心体表面上运作而已,所以一切法就变成虚妄。证实一切法虚妄以后,转依如来藏,而如来藏不生不灭,所以附属于如来藏的一切法也就不生不灭。在二乘法来讲,一切法都是虚妄,但那是世俗谛;到了大乘法来讲,一切法汇归于如来藏,如来藏既然不生不灭,当然一切法就不生不灭,由此缘故说一切法本不生灭,又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禅宗有一句很有名的问话,学人破参前去请问真悟的祖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万法归于一,那个一是什么?一当然就是如来藏。可是如果不懂的人就依文解义说:万法归一,万法就是多,多就是万法;这个多归于一,可是一还是有,所以要把它灭掉变成无,所以一切都无,所以就用多、一、无来作文章,讲出一大篇戏论。这就是不懂般若,真懂般若、真懂禅的人不这样解释。如果有人来问我: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我就劈面给他一掌,这样子,一归何处就清楚了。所以有人问赵州,赵州也是这种机锋;有人问德山,德山就一棒打过去;有人问临济,临济一喝就把人赶出去了。所以,进得门来才问八个字: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临济大喝:出去!就这么一喝,把他喝出去了。可是这里面有个道理,你若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找到如来藏而开悟明心了。一般人被喝出去以后,总是弄不清楚:临济禅师到底是什么心行?猜测不到临济义玄禅师心里是什么想法,根本就弄不清楚。可是等你破参了,你就知道:原来如此。可是在你说原来如此这四个字之前,一定要挨过很多棒、很多喝,才能够懂得为什么是如此,这时般若的智慧就出现了。

因此,法归于一的时候,法就是指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法。可是大部分时候你得要跟众生说:一切法妄生妄灭。因为大部分的人是还没有悟入的,对还没悟的人应该要让他去找如来藏,所以要告诉他一切法虚妄,不要误认一切法或其中的某一法是常住不坏的如来藏。如果你告诉他一切法真实常住,他就想:我能见、能闻是真实常住,我所嗅的香、我所闻的声、我所见的色也都是常住,因为这也是一切法。那他就得轮转生死了。所以对未悟的人,一定要跟他讲:一切法虚妄,一切法缘起性空。等他知道一切法缘起性空,再来告诉他:空中有不空者,不空者谓如来藏。有时说:不空者谓一切法,因为一切法归如来藏。可是对一般人来讲,要告诉他:法有很多很多,最基本的是五蕴法、十二处法、十八界法。要让大家了解这些法虚妄生灭,因为是因缘所起,无常故空。

同样的道理,要跟一般人说的就是此法各不相知;你的眼识生起了以后,眼识能知耳识在干什么吗?当然不知道。你的意识能知道意根在干什么吗?也不知道。不说一般人不知道,连佛学泰斗的印顺法师,也不知道意根是干什么的,他也不相信有意根,他否定第七识,所以主张意根是头脑,所以说他不知道意根。如果知道意根在哪里,他当然就会相信有第七识,就不会再落入六识论中。连他都不知道意根,一般人的意识觉知心又怎能知道意根在干什么呢?不但如此,意根能知道如来藏在干什么吗?祂也不知道。等而下之,色尘也不知道眼识在做什么,声尘也不知道耳识在做什么,依此类推,诸位举一反三就知道了,所以诸法各不相知。再来,十八界出现以后就有纸、笔发明出来,后来就有书法,请问:书法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又如有人学花道,请问:花道知道你在做什么吗?花道也是法。又如人类发明飞机、中子弹、汽车、火车,这些也都是三界中的法,然而飞机也不知道汽车在干什么。你想出另一个法,这个法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它是你想出来的。所以说,辗转所生一切诸法都各不相知。

起时不言我起,当你在参禅时,你想出来很多参禅的方法,这也是法;可是你用这个禅法在参禅,譬如我们教导思惟观(离语言文字而参究),思惟观也是个法,当你正在参禅时,你的思惟观这个法,它不会告诉你说:我现在现起了。它从来不言我起。等它灭了(因为你找到如来藏了,就一脚把它踢开,参禅的法我不需要了,你再也不用参禅了,所以你就把它踢开了),你现在是要体验如来藏,将祂的体性不断的体验、领受、整理、思惟,你已不需要禅法的思惟观了,你把它踢掉了,它就不在了;请问:这个参禅的法灭了,它会告诉你说你现在不需要我了,我要灭去了?它不会啊!所以诸法灭时不言我灭。一切的道理,当你从娘胎中出生时,你也没有向妈妈说:我出生了。只有三地满心以上的再来菩萨才会向母亲说:妈妈好辛苦,终于出生了我。

所以你看:五阴十八界,没有一法说我出生了,死时也没有说我死了。因为死了以后诸法都消失了:觉知心都消失了,也都不知道自己消失了,只是昏沉、昏沉、昏沉,然后就断灭了,所以不曾有人死了以后说我终于死透了,因为死透的时候意识心已经不在了,而意根也不知道自己现在住在正死位中。那不然讲阿罗汉好了,阿罗汉是舍报一定入无余涅槃的,可是他入无余涅槃时,并不是以涅槃想而入。许多大师们都想:现在死了,我要入涅槃了。我告诉你:他就是入不了涅槃,他想要入涅槃是永远入不了的。阿罗汉入涅槃是以灭想而入,把想阴的了知性消灭了才能入涅槃的,就是灭了自己的了知性而使识阴灭尽才能入涅槃;所以入涅槃是无人入涅槃的,所以阿罗汉入涅槃时不是以入涅槃想来入的。这时阿罗汉入涅槃,十八界五蕴都灭尽了,还会有一个谁在说我现在灭了吗?没有啊!所以说:灭时不言我灭。

有疾菩萨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应该要灭诸法之想。要怎么灭诸法之想?应该这样想:这个法想也是颠倒。因为生病时,他说这病也是法,病这个法一直存在时也是颠倒想。其实病这个法也只是一个法,既然只是个法,这法当然是如来藏所生的,离如来藏就没有病这个法,所以有法之想,就是颠倒。所以菩萨如果病了,人家说:你不是悟了吗?你怎么也会病?你该怎么回答?好几年来,我一直跟你们讲一个公式,你们都忘了吗?所谓病者,即非是病,是名真病。因为病只是个法,病这个法是众缘所成,所以病本身这个法是虚妄的,病还是要汇归如来藏;事实上还是由于有如来藏出生了诸法,才会有病。

但是病固然虚妄,却不可说那就不用治了,你还是得要看医生,还是得要用药,还是要治疗;因为人身有病者,也有不病者:有一个会生病的,还有一个从来不会生病的。病的是和合的五阴,所以有病,可是你的如来藏从来不生病。从来没有哪一个有情如来藏生过病,你找不到这么一个有情。生病时其实是有病、也有不病者,所以病只是一个法。可是病,有一个禅门典故;禅师不论什么都可以拿来利益众生,德山宣鉴有一天病了,弟子们就问:和尚病!还有不病者否?他说:有!弟子就问:如何是不病者?德山就:哎哟!哎哟!(大众笑)所以你看:今天讲这个法,在会外是没有人会笑的,只有你们懂得笑啦!为什么笑呢?只为太分明。所以病是个法,但是病的本身虽然虚妄,背后却有另一个不病者;而一般人没有找到那个不病的,所以就把病当作真实,因此就有病这个法存在之想;有这个法想就是颠倒,颠倒就会产生大过失,一定会轮转生死。有的人甚至于把病当作真实,就骂起来:我每天供佛,佛都不保佑我,还让我生病!喔!供了佛就可以不生病,天下还有这种人?佛还真不好当。这就是颠倒,颠倒就有大过失;有大过失,就应该赶快离开,有疾菩萨应该这样想。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到底应该要离什么?答案是离我、离我所。自我要离,我所也要离。我当然就是五阴、十八界,因为众生所认为的自我,无非就是五阴、十八界,都以五阴来讲色身是我,受想行识是我。学佛以后特别执着以及贪爱不舍的,就是识阴离念灵知,将识阴离念灵知抱得紧紧的,始终不肯死掉,所以我见才断不掉,因此三缚结就紧紧的把他绑住。这三个绳结把他绑得紧紧的,永远绑在三界中,都是这个离念灵知自我死不掉。如果以十八界来讲,其实众生最执着的是六识加上意根。一般人执着六识,修行人执着意根;可是你说他执着意根,他偏不信:我哪有执着意根?若没有六识,要执着什么意根?其实是由意根把前六识据为己有而认为实有不坏,所以他断不了我见,更断不了我执,因此就得要永远轮回生死,这就是我不能离。

终于有一天这个我自己否定了、自杀成功了,怎么自杀呢?去作观行:哪个是眼识,哪个是耳识,乃至哪个是意识,又有哪个是意根?一一去观行。后来发觉原来都是虚妄法,都观行虚妄以后就不再承认自己是常住法了,这时我们就说他的我见断了,我见断了就是自杀成功了,大家就得要恭敬他了;因为三缚结断了,已经能在知见上面离我了,正是初果人。离我──否定自我──是第一等困难的事情,全球佛教的修行人现在找不到一个能离我的人;因为一个个都把离念灵知抱得死死的,一刹那都不肯放开,所以离我非常困难。好不容易终于有人可以把我见断了(我讲的是我们会里面的人,因为现在你在外面仍找不到断我见的人;前些时候也有人宣称南洋有阿罗汉,可是那些阿罗汉讲出来的法,连我见都没断,连初果都不是),才能说是离我的初果人。你们在同修会里,整整两年半的熏习与观行后,去到禅三共修时,怕你断不尽我见,我得要再杀你一次;用一个多钟头专门杀我见,杀完了再问你们:我见死了没有?死了。那你断了我见没有?断了。那到底是有没有断?还有人在断我见,对不对?所以有些人还是死不掉。

死不尽,在禅门中叫作髑髅里眼睛。髑髅是枯掉的头颅,髑髅里还有眼睛会转动,这就是我见没有真的死;心中自觉是断了,其实没有真的断。最后问说:那你们我见断了没有?断了。是谁断?终于知道原来这最后一分我见还没有断,才下死命把它断尽了。接着再问一次,就没有人答了,终于真的断尽了。可是我见断了,我所不一定能断,所以禅三破参回来以后,明知自己的贪嗔想法不对,却是难以舍掉,所以喜欢的东西还是会照样贪,这叫作我所不能离。

我所是个简称,我所是:我所有的身体,我所有的名声,我所有的家庭,我所有的财产,我所有的享受,这些都是身外的我所。我见断了,不一定能断我所,你不能要求一个初果人说:你既然断了我见,就应该永远离开贪嗔痴了。不可能!因为初果人还没有到二、三果。初果只断我见、断三缚结,名为见地:他对解脱道的见地有了,知道如何解脱生死了,但还没有付诸实行,贪嗔痴仍重;到了二果时还没有办法全离,但已淡薄了,所以二果人薄贪嗔痴,名为薄地;要到三果时才超过欲界地,已离欲界爱,已离五欲,所以叫作离地。所以阿罗汉如果退转,一定不是由于我见,而是我所没有断尽,所以才会有慧解脱的阿罗汉退转。但是他不久还会再成为阿罗汉,是因为我所断尽的缘故,配合无明漏的断尽而断尽内我所(六识的见闻知觉性)的执着,从此永远不退。因此说,我与我所的贪着都是颠倒所生的法想,颠倒想当然就有过失,有过失就应该远离。

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可是这个颠倒法想,要怎么远离?这个法无非就是两个:我以及我所。能了知我与我所的虚妄,能够离开我与我所的执着,才是远离颠倒,才能免除大过患。离我与我所的关键, 维摩诘菩萨说应该离二法。什么是离二法呢?就是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内法与外法是什么?咱们从不同的层次来说明内法与外法:以一般人的层次来说,内法就是讲自我蕴处界,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外法就是讲我所受用的诸法,包括山河大地、六尘等等,归纳为外法。可是从另一个层次来说,内法是讲十八界全部,六尘都是内法,外法单指山河大地及外面的五尘。

我们在早期(几乎有十年了)弘法时一直倡导说有内相分,也有外相分。意思是说:其实六尘也是内法而不是外法。我们很早时就这么讲了,可是有人不信,来质疑我说:经中也没有讲内相分,我怎么查都查不到内相分,老师您是否要收回这个说法。他们很坚持。这就好像说,有个人告诉某甲:你脸上有灰尘。可是某甲说:我拿镜子怎么照都照不到灰尘,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不到灰尘两个字。灰尘并不一定要用灰尘那两个字来指明,灰尘上面也没有写灰尘两个字,你只管把它抹掉就对了;但他想要在经中找到内相分三个字完全符合,才肯相信经中有说过内相分,我只能够说他傻得可爱,用台湾俗谚说:他太调直。我们老和尚听不懂,下课后请谁帮老和尚翻译一下。内相分这个说法有很多地方讲到,但不一定用这三个字讲;譬如四阿含讲的解脱道, 佛说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灭尽十八界,是说六尘也要灭掉,这就是在讲有内相分了。我们特地把它标明出来六尘是内相分,可是他们脑筋像石头一样转不过来;既然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把十八界都灭尽了,十八界里面有六尘,请问: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到现在已经二千五百余年了,请问世界中的六尘还在不在?我们放眼看去,外五尘及外五尘中所显示的法尘都还在,显然还没有灭掉;由此证明阿罗汉灭掉的是他们自己的六尘,不是外面的六尘,外面的六尘与他入涅槃所灭的六尘无关。

如果十八界中的六尘指的是外相分的六尘,当时人间就应该已经没有六尘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看不见也摸不着、嗅不着,请问诸位今天又怎么能来到正觉讲堂?显然阿罗汉们灭掉的六尘都是内相分,这不是很清楚的道理吗?所以从另一个层次来讲:十八界中的六尘是说内法,因为我们觉知心所接触到的六尘都是内相分,我们觉知心从来没有接触到外面的六尘。外面的五尘上也没有法,譬如说现在讲堂这个光线刚刚好,这光线刚刚好就是个法,可是你去看看光线中有没有这个法?没有啊!是因为你意根藉内法尘而领受到了外法尘,然后意识才能了知外法尘,所以法尘也是在你心中,不在外面,怎么会是外相分呢?因此,对一般人来讲,要说六尘是外法;但是对菩萨们来讲,五尘及法尘也都是内法,当然识阴面对六尘而有的见闻知觉性,也都是内我所,只是识阴六识的心所法。

十八界都是蕴内之法,对于十八界不应当贪恋,不应当念念执着,这叫作不念内法。外法,指的是你的五阴十八界共同拥有的外法;最直接的,譬如你藉着内相分而去摄取外面的五尘及法尘,那时内色尘与外色尘是同时并行存在的(内六尘与外六尘同时并行存在),你是藉着内相分的六尘跟外相分六尘连结在一起;所以外五尘及它所显示出来的法尘,都是外法,这是最直接的。睡梦中的六尘也都是内相分,也能证明确实有内相分;只有从眠熟位中清醒过来以后,你的内相分才跟外相分的五尘、法尘联结。当你还没有醒过来以前,都在你自己的内相分六尘中受苦或欢乐:作了个好梦,是在内相分中过好日子。南柯一梦不就这样子吗?遇到下雨不能上路时,在旅店中煮玉米,等着等着就睡着作梦了;在这一梦之间,他从考试中了状元、作到宰相,位极人臣,后来年老归乡,等到醒过来时刚好黄粱煮好了,原来只是个梦;在一个短短的梦中已经过完一生,可是他在梦中的一生还真的是几十年的实在感觉而一一过去了(这似乎也可以说是长劫入短劫吧!)(大众笑)(这当然是方便说啦!)

一般人在梦中喜怒哀乐其实是梦中梦,从眠熟位醒过来以后,只是换到另一个比较大的梦境中,叫作人生大梦,把虚幻的人生当作是真的。这就是说,用你的内相分去跟外相分联结,联结起来之后就在这里面贪恋不放,误以为都是在外相分中生活而舍不掉外法,名为心心念念想着外法。外六尘如是,我所有的眷属、家庭、财产、名声乃至所有的财产都是外法,这些都属于我所,因此说内法是我,外法是我所(已深入佛法实证的人,另有更微细的内外我所,这里暂且不说)。如果能够不念念记挂着内外诸法,并且把内法、外法平等看待:不论内法或外法都是虚妄法,既然都是虚妄法,就行于平等心来看待。可是你想要行于平等心真的很困难,因为在我执没有断尽以前,偏偏又没有找到如来藏可以转依,想要行这个平等心非常困难,因为即使是阿罗汉也无法行于平等心。

也许有人要抗议:乱讲!阿罗汉都可以出生死了,怎么会没有平等心?但我告诉你:他们就是没有平等心。你要是不信的话,你花六百万元台币买个绿翡翠佛像,弄个金项炼镶起来让他挂在胸前;或者买一条璎珞项炼,把翡翠佛像镶好挂到他身上去,你看他挂不挂?你还没有套到他头上,他就赶快把你拨掉了,因为他认为这个是外法,所以出家的持世菩萨,天魔来了:我把这一万二千位天女送给你。不要!不要!我不能接受! 维摩诘菩萨来了却说:好啊!好啊!送给我。他就接收过来了。所以你把那个翡翠佛像用璎珞镶起来送给大菩萨,大菩萨说:好,拿过来!他把头伸出来让你挂上去,挂上去以后菩萨说:你真的送给我了?真的,送啦!好,谢谢你!已经是我所有的。好!谢谢!谢谢!明天他就把它卖出去了:既然是我所有的,我有权利处理,你不能管。

只有一个情况下,他不会接受,就是说你有个附带条件:菩萨证量那么好,让我种福田,我这一串璎珞镶的翡翠佛像请你挂在身上。他就不接受了,因为只能挂在身上,不能用来利乐众生。你若发大心而要求只佩挂一段时间,菩萨就会接受;但接受了十天、半个月以后就卖掉了;他拿去做什么呢?你管不着,反正他不是放在自己口袋里。为什么菩萨能这样做?因为内外法都平等。阿罗汉就不行,他心中不平等:这个挂上身去,还得了?菩萨却没有关系,挂两串也没关系;所以你们看诸大菩萨出家以后却是头戴宝冠、长发披肩、璎珞悬胸,有的菩萨还佩戴臂钏、手镯,天衣飘飘,这就是出家弘法的在家相菩萨,他根本无所谓,再豪华也无所谓。但是菩萨有时又只穿着一席布衣,都无所谓,内外平等。阿罗汉就不行,一定要穿布衣,并且要染成灰色,所以阿罗汉对外法与内法不能平等。阿罗汉因为厌恶五阴,一定要把它灭掉,所以心中有内法。为什么他会这样?因为他没有证得如来藏,才会有这个现象。菩萨则是平等看待内外诸法,所以菩萨都无所谓:穿布衣也没关系,穿丝绸锦绣也没有关系,价值百千两金的宝贵衣服也可以一样穿用,因为其心平等。

可是实际上是怎么平等的呢?我等,涅槃等。什么是我等?我们前面一开始就讲过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不论把它分为五个法界、六个法界、十二个法界、十八个法界,不论分成几个法界,这些法界中的我,其实都是如来藏,明心以后现前观察时确实是这样。这个我只是在如来藏心的表面出出没没而已,都属于如来藏,所以我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我;所以五阴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五阴。但是要先提示一下:这句话是真悟了以后才能讲,若是悟错了,可不许讲这一句话,否则问题就严重了。正因为现观五阴全都附属于如来藏,本属如来藏的一部分,才可以说:我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我。因为你现前观察到自我其实都在如来藏表面运作,我其实与如来藏是同一个,是不可分离的。

可是如果没有证得如来藏,也学人家这么说,就有大过失,因为我明明是虚妄的;阿罗汉就是因为没有证到如来藏,只看到十八界都是虚妄,所以一心要把它灭掉,老是在等候舍寿的时间。慧解脱的阿罗汉一天到晚想:舍寿的时间怎么还没有到?他急着要把蕴处界自己杀掉,所以有的阿罗汉后来忍不住了,就把衣钵卖了,用那些钱请人家拿棍子把自己打死,这样提前入涅槃,这是恐怕被内外法诱惑而退失慧解脱的阿罗汉。就是因为他觉得我与诸法不是平等的,觉得自我是虚妄的,永远都有生死,能跟哪一个法平等呢?所以一定要找到如来藏时,诸法才能平等:原来一切法中的自我跟如来藏是平等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法,我们时间不够就不谈它。

菩萨现前观察到五阴十八界这个我,跟如来藏是平等的;而所有有情的如来藏其性平等,如来藏的无漏有为法种子都没有差别,功德也都一样。既然是这样,那又无妨跟蚂蚁平等,无妨我跟诸天天主平等,也无妨我跟诸佛平等,所以是我等。但是阿罗汉没有现前观察到如来藏的存在,他要跟什么法平等?他的五阴十八界没有一个法可以拿来平等的,所以才会念内外诸法,想要把它们灭尽去取证无余涅槃。菩萨却不然,菩萨现见我平等,如来藏平等,我与如来藏也平等,所以我虽然在人间当人,其实我不比天界的天主差,所以平等平等。

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我等已经说过了,什么叫作涅槃等?刚才有说过,说入无余涅槃就是灭掉十八界、灭掉自我;可是十八界灭了以后是不是断灭空?这个问题大家都得要探讨。不但是我们要探讨,特别要呼吁印顺学派的学人们要探讨。那些在推崇印顺思想的佛学学术界,也得要探讨这个题目: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是不是断灭空?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六识都灭尽了,意根也灭尽了,是不是断灭空?他们应该要探讨这个问题。你们来到正觉同修会学法,都已知道入了涅槃不是断灭空;因为亲教师都教过了,我在书上也写过很多遍了: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十八界灭尽了,只剩下第八识如来***存,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也不会思量,所以不分别也不会作主,没有六尘也没有自我存在,只剩下如来藏空性离见闻见知独存,所以涅槃寂静。所以涅槃不是印顺法师所认知的:不可说、不可想像。

如果你亲证如来藏了,这涅槃中的境界,你不必想就知道那是什么了。你如果还没有亲证如来藏,你也可以想像一下:啊!原来把我的十八界灭尽了,只剩下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也可以想像一下,怎么不能想像呢?可是成为阿罗汉以后,他要取证无余涅槃以前,早就想到这一点了;所以在四阿含中,阿罗汉们早就向 佛讨教过了,所以 佛才会开示:入了无余涅槃以后有本际常住不变。有时候说祂叫作如,有时候说祂叫作实际。那个本际、如、实际或者真如,有时候 佛说是我、寂静、清凉、常住不变。五阴十八界无我,灭尽了以后却有实我常住不变,那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众生暗地里都执着这个如来藏心,却都不能自觉,所以南传阿含里面还有讲:第八识叫作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这是从不同的层面来说不同名称的阿赖耶识。既然南传佛法的阿含经里面也说有此心,显然入了无余涅槃灭掉十八界以后不是断灭空,因为阿赖耶识如来藏不属于蕴处界所摄,所以无余涅槃面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改名异熟识)独存。

菩萨证得如来藏,证明无余涅槃里面独存的是如来藏,就已经很清楚证知了,从此以后他看待涅槃时:涅槃与我五阴平等,与我十八界平等。一般人会说:你这个人乱说话。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但是我没有乱说,事实是如此;等你证了如来藏,你就知道确实如此:涅槃跟五阴十八界平等。因为涅槃的证得是要五阴十八界存在当下才能证得,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灭掉十八界以后,阿罗汉自己已经不存在了,无余涅槃怎能说是他的所证?他根本证不到。说他证得无余涅槃,那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当他五阴十八界灭了,人不在了,怎能有一个人证得涅槃?所以,如果要说证无余涅槃,是我们明心而不断思惑的菩萨们才能证无余涅槃,究竟说中以及法界中的实相本来就是如此。当你五阴十八界还在时,才可能证到如来藏;然后现前观察:自己若从如来藏剥离了,如来藏自己本身就是无余涅槃;而这个涅槃说穿了只是个名称,涅槃的名称只是在显示如来藏自住的境界,这就是自心如来现量境界。所以,涅槃是由谁证得的?是五阴证得。离了五阴就没有无余涅槃可证、可住。必须要人活着时才能证如来藏,才能现观如来***住的无余涅槃境界,才能依如来藏的涅槃境界安住。如此,请问:你这个五阴跟涅槃是不是平等、平等?(众答:平等。)

当然平等嘛!若没有五阴就没有涅槃可说,当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阿罗汉不存在了,完全空掉自我而灭尽了,这时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如来藏自己不知道自己正在无余涅槃中,哪有涅槃境界可说?就好像你睡着无梦时完全无觉无知,请问那个时候有谁知道自己正在眠熟的境界中?根本就没有自我来返观自我正在睡觉。同理,涅槃境界是你活着时有觉知心在领受,才能说是住在涅槃中;可是阿罗汉未证如来藏识,他们无法领受涅槃境界,所以说他们的证涅槃只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所以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只有真正证悟的菩萨才能领受,我们观察自己五阴十八界除掉后,只剩下如来***住的境界,那就是无余涅槃;所以如果从真实义来讲,只有明心的菩萨才能实证无余涅槃。

三贤菩萨因为不断思惑而不入无余涅槃,又已亲证如来藏识,所以能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境界,才能次第往上进修诸地果德。为什么能往上进修?还是基于涅槃与我平等。基于这个基础才能在断尽思惑时不会想要把自我灭掉,这就是前面讲的说色身无常,而不断灭色身。菩萨因为现前观察到五阴十八界我与涅槃平等,就不急着灭除五阴十八界,所以菩萨不会想要入无余涅槃;因为无余涅槃的实际境界,在自我还没有灭尽时,还活着的当下就已经现前证得了:无余涅槃就是自心如来现量境界。既然我等、涅槃等,就不必急着入涅槃。因此菩萨可以继续往上进修,断尽思惑以后进入到八地时仍继续进修菩萨道,才能广利众生永无穷尽,最后终于能够成佛。

所以我是空,涅槃也是空;因为,所有三界众生的我都是缘生法,是缘生法所以其性皆空,缘生故空。但是这个空从哪里来?还是从如来藏来。可是我与涅槃其实都只是假名而说,蕴处界种种我都是暂时存在的。但蕴处界我也是好像涅槃一样:事实上没有涅槃这个法真实存在,只是假名言说,是依如来藏识独住的境界来施设涅槃境界,所以涅槃也是空;而如来藏也不自知自己是涅槃境界,所以如来藏自身的涅槃也是空,涅槃就只是在显示如来藏自心的境界而已,只有名字而无实质;而蕴处界我也是一样依如来藏而有,我这个名词只是在显示蕴处界及六入诸法,所以我也是空,同样属于如来藏,所以我与涅槃都只是名字。

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这个我与涅槃都没有决定性,因为十八界我灭尽了就没有我了,这个我怎么会有决定性?都是因为十八界存在,所以才说有我。涅槃也是一样,正因为有如来藏存在,才说有涅槃可证;如果不是如来藏存在,就没有涅槃可证。从我与如来藏平等,从涅槃与如来藏平等,这样来看时还有什么病可说呢?若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空性;因为如来藏也是空,没有形色,既没有任何物质,又不像觉知心有见闻觉知而能觉知自我的存在,所以你不能说祂有,所以说祂也是空。

可是这个空,加上一个性字叫作空性;虽然是空,但有蕴处界我以外的真实自性,所以能生万有,所以如来藏的真正名称应该叫作空、有性,或者叫作有、空性。可是因为众生一向病在有,不病在空,所以就为众生说:如来藏叫作空性。如果遇到了断见外道,要向他讲:如来藏叫作有性。因为万有从祂而来,祂不是断灭空的空无。因此从如来藏来看待一切法,没有一法不空,任何法都是缘生法,都是从如来藏中生起的,从来只是在如来藏表面变异而存在,然后又消失掉,仍然是在如来藏之内生住异灭;所以生住异灭,都是如来藏对蕴处界万法在生住异灭,因此说万法是空,涅槃也是空,涅槃依如来藏的自住境界施设故。

可是证得这样的空时仍然是病,如果说我已经空掉自我了,那就是还有我。般若经不是讲了吗:阿罗汉不说他是阿罗汉,如果他说他是阿罗汉,那就不是阿罗汉,这样才是真的阿罗汉。所以,如果证得如来藏了,般若经的真实义你才能通;不证如来藏的话,般若经的真实义就不能通,只能依文解义。因此说空其实也是病,当他自己知道自己住在空里面,那其实已经不空了。如果证得空以后却说:我现在住在空里面,空是真实有。那就成病了!当一个人坚决的执着一个观念,说一切法都空,并无实相心存在,他这个一切法空就顽空,正是佛法大病。

所以有疾菩萨如果是以无所受(一切法空)而受诸受,这个人是未具佛法的菩萨。这样的人在大乘法的别教中是还没有见道的;因为他纯粹从缘起性空来证空,只是观察世俗法的五尘及法尘全部缘起性空,所以不受六尘诸法。但他以不受六尘诸法的见地来安住在法上,继续在人间领受一切六尘受时,前提仍然是要认知另一离受的本识确实存在(编案:详见平实导师《阿含正义》所举证的佛语圣教);即使不违解脱道的如是认知而确实是断我见的初果人,仍然不是真正具足佛法的人,他只是大乘通教的菩萨,不是大乘别教中的真实义菩萨,所以不灭受而取证。换句话说,他不灭掉五阴在人间的种种受,却仍依悲愿而继续受生于人间,只是大乘通教的见道菩萨(断我见);他修的法仍是世俗谛解脱道,未证如来藏,不是佛菩提道,所以不是真具佛法者。所以真悟的菩萨真具佛法,他既不灭受而同时领受种种受;因为于五尘六入诸受当中还有另一个不受六尘境界受的本识如来藏,他已亲证而入般若实相智慧中,是别教中的见道者,才是真具佛法的菩萨,不像通教菩萨只修习二乘解脱道而无法证得如来藏。当你证得如来藏时,现观如来藏不受一尘、不受一法,却无妨证得如来藏的你──见闻觉知心,照样在领受六尘;这样才是真具佛法的菩萨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这时所取证的正是阿罗汉所不知的涅槃中的本际,却无妨仍有觉知心的六尘受存在,而不违背涅槃寂静的圣教。

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不管是通教菩萨或是别教菩萨,都应该怎么样住心呢? 维摩诘菩萨开示说: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要生起什么大悲心呢?应当自己这样想:我既然证如来藏以后,如今已经调伏了,因为自己已经证得无所受的如来藏了,所以既不起涅槃贪,也不起五欲贪,只是随缘而行,所以心得调伏;我自己既然已经调伏了,也应当教导众生同样的调伏自心不堕断灭空中,也不会去断灭自己的十八界,但是也不对十八界生起贪着;这样调伏自心,并且教导一切众生如此调伏自心。所以有疾菩萨看见疾病现起时,他只是去医治;把自己的疾病除掉,但是不除诸法。菩萨不会像阿罗汉一样,俱解脱的阿罗汉若是病重了,他想:我不要再麻烦的医治这个病了,我就入无余涅槃好了。他就以证得俱解脱的证量提前入涅槃了,他不愿意让那个慢性疾病在身中拖上一年、半年的;他不想医治,干脆提早走了;这样就是除病亦除法,把十八界法也除掉了。可是菩萨不然,因为现观身中既有病者,也有不病者,所以但除其病,不除其法;自己如此,也这样教导众生,为断病本而教导之。菩萨告诉众生:你学我的法,而不要像阿罗汉一样,病重了就想要入涅槃;即使将来有一天能证无余涅槃,也不可以去取涅槃;生病时就把病治好,治好了,其余诸法不需除,不用入无余涅槃,继续行菩萨行。要这样去教导众生。然而病是有根本的,病从哪里来?得要去探究它,所以接着要探究: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病的根本在哪里?就是攀缘。由于攀缘于人间的人身,所以就有病;如果不攀缘于人类这个色身而生欲界天中,就没有这个病。为什么会攀缘这个人身呢?是因为烦恼(贪爱欲界人间的烦恼),不想生在欲界天中,喜欢继续当人;由这个烦恼而起了攀缘,就攀缘于人身。有些人也许觉得奇怪:能生欲界天,为什么不要到欲界天去?偏偏要来当人?这个不奇怪,以前不是有董永与七仙女的神话吗?七仙女很想要来嫁给他,为什么?因为她们的欲贪粗重,所以就爱上了人间的董永;欲界天的欲触比较微细,男女间的贪爱也比较轻微,她们不喜欢;她们看见人间夫妻互相爱得要死,由于羡慕,于是喜欢上了董永,其中一个仙女就下凡来人间了。

人间正是欲界中最贪爱、而欲触最粗重的地方,越往上去,贪爱越少越轻而欲触也越微细;由于贪爱人间的五欲境界,就会因为这个烦恼而起攀缘,所以这个攀缘就是人间众病的根本。同理,攀缘于三界就有种种不同境界的烦恼病,所以攀缘于人间的境界就会有病菌的感染、流行感冒等等多种病苦;可是生到欲界天还是有病,欲贪及五衰是他们的病;生到色界天还是有病,色界天就是嗔与定境变异的病;生到无色界也有病,无色界的病就是无常的行苦,还是有病。大约来讲,欲界的大病就是贪。而色界的大病就是嗔:只要你不恭敬天主,他就脾气大发。如果有人证得第三禅,当他出定了,你对他否认:你这个不是第三禅,你乱讲。那时他脾气会比你大。

可是生到无色界,还是有个大病,不单是无常,同时也有愚痴,正是阿含道中说的有漏与无明漏。生到无色界去能干什么?那里不能学法,不能修行,永远是一念不生。如果生到空无边处天,一万大劫的生命(如果不中夭),这一万大劫中都是一念不生,都不能进修,你要不要去?如果生到非非想天,若不中夭,可以有八万大劫的寿命;可是八万大劫中也都是一念不生,这个境界你想不想要?愚痴人才想要。所以那个境界痴,就是他们的大病,无色界就是这样一念不生。在色界中若有因缘时,还可以学一些佛法,无色界中就不行;因为无色界天人的人字,是方便说;你既不知道我存在,我也不知道你存在,大家都一念不生而无色身(大众笑),那叫作白痴啦!所以痴跟无常都是无色界的大病,可是他们喜欢攀缘一念不生的境界而安住。为什么会攀缘?因为有漏、无明漏的烦恼。所以攀缘是三界的大病,三界的大病都是因为攀缘三界境界而来:攀缘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所以三界是众生所攀缘的境界。

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要怎么断攀缘呢?证无所得就能断攀缘,但是无所得很难实证。阿罗汉们都是有所得,他们唯一的无所得就是无我,把三界攀缘断掉;但是他们的无所得、断攀缘也是方便说,他们攀缘于无我。然而菩萨不是这样证的,菩萨现观自己的本际从无始劫以来都无所得,现观自己如来藏识(不说过去世,光说这一世就好),从现在来观昨天、观前年、观出生、观出生前在母胎、观上一世,一直往前推无量劫,都无所得。阿罗汉灭掉自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人间是有所得的,每天中午搭衣持钵去乞食,是有所得;吃了饭有所得,入了定有所得,入定了还是有我,所以他要灭掉这个我。他认为什么才是真的无所得呢?把我灭尽了才是真的无所得。所以他决定在舍寿时要把我灭掉,这就是他的断攀缘的方法,都是以世俗法蕴处界的无常作为观行内容。

可是菩萨不一样,菩萨断攀缘是不断攀缘而断攀缘,因为有一个五阴十八界我攀缘于人间的境界、攀缘于佛法、攀缘于菩萨道的行门,但是同时有另一个如来藏永无攀缘:当我得到佛法的证悟时,如来藏还是没有所得;当我生起般若智慧时是我有所得,可是如来藏还是无所得。是这样的无所得,所以菩萨不需要赶快把自己灭尽:当我有所得的当下,我仍然是无所得的。这时他就敢说般若经了:所谓有所得,即非有所得,是名有所得。大乘佛法就这样得。你刚刚讲的是有所得,那么无所得能不能也这样讲?也可以啊:所谓无所得者,即非无所得,是名无所得。因为实际理地从来都无所得。佛法就在无所得中恁么得,这才是真正的无所得法,不是像二乘解脱道一般灭掉攀缘、灭掉所得以后才无所得。正因为菩萨是这样的无所得,所以菩萨不必攀缘三界境界。假使有一天 佛说:你去地狱度众生。菩萨立即答应说:好,我去。 佛说:你去天上度众生。菩萨也说:好,我去。就只是单凭 佛的一句话,不需要自己在那边想:去度地狱众生好辛苦,那境界多恶劣,每天看到都是那种凄惨的境界,我才不要去。菩萨不然,菩萨一样可以去;因为去到那边,如来藏还是无所受;无妨在无所受中,我觉知心为众生承受一些,就这样在无所受中为众生承担苦受。菩萨就这样受命而去,不然你认为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常常在地狱中?都是从这个证量来发心的。

所以无所得时,他无所攀缘,无所攀缘时就可以统统攀缘:缘于色界、欲界或地狱、旁生的境界都可以。只要 佛交代了,菩萨就去,就是从这个无所得而无攀缘的实证,因此可以十方世界到处去,不必像声闻圣人一样一直想要紧跟着 佛。声闻都是紧跟着 佛,声闻人都是依佛座而住,所以佛座旁边都坐满了声闻人。菩萨不然,十方世界来来去去,菩萨不依佛座而住的, 佛交代他:你下辈子到某处去。虽然离 佛那么远,好几个世界以外,菩萨也无所谓;等到舍报时,他知道 佛又会交代他领受任务,于是他又去受生了;他不必一天到晚跟着 佛,这就是菩萨。可是声闻,如果 佛不在,阿罗汉就想得要死:现在佛在那边不晓得怎么样?舍卫城离鹿野苑这么远。他就想啊!菩萨却没有关系,无妨想着 佛,但他不难过,这才是菩萨;因为他无攀缘,无攀缘是由于他亲证了无所得的境界。

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什么叫作无所得?无所得就是离二见。离哪两见呢?离内见与外见。所以说蕴处界是内法,山河大地、我所都是外法,世界是外法。可是菩萨离内法、外法──不对内外法生贪。因为内法与外法都摄归如来藏了,根本平等,不需要执着,不需要攀缘,平等平等看待,所以离内见、离外见,这就是真实的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病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 维摩诘菩萨说到这里,他又呼唤说:文殊师利啊!你不是问我说有疾菩萨应该如何调伏其心吗?我说的就是这样,这就是有疾菩萨调伏自己的心。他这样调伏自心(找到如来藏以后要这样调伏),这样调伏自心的目的是为了断除老病死苦。所以当你问到真悟的禅师:请问禅师,贵庚几何?他说:我不知道。这么有智慧的禅师竟然不知道自己几岁?因为确实不知道。你要问我几岁,我也不知道:这个如来藏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你要叫我怎么算祂几岁呢?你我都没办法算。等你悟了,你去算算看,你的如来藏几岁了?就知道真的没办法算。如果要问说:那不然这样好了,你的如来藏是几劫?用劫来算岁数好了。也没办法算,因为无始,要怎么算?你如果来问我:请问萧老师,您几岁?说真的,要让你知道我几岁,只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然间给你一巴掌,你就会知道我几岁了;因为你这一悟,就会知道我几岁了,这是最好的办法,否则怎么说都说不清楚。让你自己去现前观察如来藏,当你证如来藏了,这一掌之下就知道我几岁,也知道你自己几岁了:原来你的岁数跟我一样。

所以如果你已经八十好几了,你就知道我跟你一样也是八十好几。如果你今天只有五、六岁,等你悟了,你也知道我跟你一样只有五、六岁;假使有人年纪二十岁,他来问,我就回答他说:我二十岁。虽然五阴我已经六十几岁了,但我这个答覆确实没有错,所以才叫作法无定法。今天终于听到,法无定法也可以这么讲,可是事实上确实如此。菩萨这样子把心调伏了,老病死苦就断除了,这时还会有老吗?英文说:你有多老?以英文问人家几岁时,其实就是问你有多老嘛!这时老这个法已经先断了,你证得如来藏时就没有老了。再来看看还有没有病?如来藏有没有病?祂从来不生病。我们病时祂不病,你转依祂,你就无病:无妨色身继续病歪歪的,结果却说:我没病。

假使哪一天有恶因缘被灌醉了酒,你仍然可以说:我没醉。确实也没醉,走路晃啊、晃啊,明明是醉了,你却可以说:我没醉。因为如来藏确实没醉,这样一来,生死不就了了吗?因为五蕴十八界可以有死,可是如来藏永远不死,也是打不死的;祂最厉害,三界中没有一个法比祂厉害。三界中任何法都可以打死,就只是如来藏永远打不死。这样,死的苦也断了。死的苦断了就没有生,一定是死了以后才会有生,没有死就不会有生。如来藏从来不死,永远不死;怎么打也打不死,因为你永远打不到祂,所以打不死祂;你也杀不到祂,怎么能杀死祂?你说:不然我用烧的好了。禅师就跟你讲:火烧不着,水泼不湿。所以你没有办法奈何得了祂,所以祂不死;因为祂不死,才会有你生生世世不断的生死;所以经上说生即是不生,道理就是这里,不能像那些人乱解释。生是从哪里来的?从如来藏来。只有能生的才是不生的,所以生即不生。

禅门有一句话很有名:明知生即不生之性,为何却被生之所拘系?说学佛法的人读了经典以后,明明知道生就是不生的自性,为什么你还会被生所系缚而继续生?所以你悟了如来藏以后,应当进一步证知生死要怎么了,这包括什么?包括将来断了气以后怎么死的过程,你也得知道,所以不是悟了就没事了;因此当你证得如来藏以后,这样一步一步的调伏其心,目的就是为了断尽老病死的苦。所以当你证得如来藏以后,每周二来听经,我就教你一步一步把它们断尽,这样把老病死也断尽了,却不妨老病死还在而没有老病死。菩萨的菩提如果不是这样修,那么所修、所对治的方法都是没有智慧、没有利益的行门。这不是我讲的,而是 维摩诘菩萨讲的,所以你得要依着菩萨这么学、这么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菩萨道的佛菩提,才是真正的行于菩萨之道,这样自己所修以及所对治,才算是对自己、对众生都有智慧、有利益。接着 维摩诘菩萨又说:

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打个比方说,什么叫作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就是能够胜过怨家的人。胜过怨家并不是用打压的力量去强行压制,而是你的心量确实胜过怨家,让他不得不从心里面佩服你(不管他口中服不服,心中已确实佩服你),这样才说你是勇士。有的人好比死鸭子嘴硬,有的人不然,他会承认你确实厉害;但是有的人嘴实在很硬,嘴巴继续诽谤你,其实他心中已经佩服你。因为心中佩服,所以他才不敢公然出来骂你,不敢写文章来骂你,但是口中仍然不会认同你。

这种人纵使敢当面来骂你,他的嘴唇还是会抖动的;或者写文章出来骂你的时候,他的手也是抖动的。如果有人写文章骂你或当面骂你,手在抖、嘴角在抖,那你就是勇士了,你已经胜过怨家。当他嘴角会抖、手会抖,就表示他心中由于无法胜过你,所以惊惧或者生气了,那你就是胜过他了。不管他口头上承认或不承认,事实上都是如此;这样子胜怨家,才算是勇士;不是凭着自己势力大,不是凭着自己有强大后盾作依靠;而是凭着你确实有实相智慧,让怨家不得不心中佩服或恐畏你,才真是勇士。可是菩萨胜过怨家,这个怨家指的就是老病死苦。当你能够胜过老病死苦的时候,你就胜过一切怨家了,连死都不怕了。

阿罗汉胜过老病死苦,是把老病死苦灭了,入无余涅槃去了,他是这样胜怨。菩萨不然,菩萨的胜怨是有一个勇士存在的;阿罗汉胜了怨家,但是勇士不在了──他灭掉自己了。菩萨胜了怨家以后,菩萨还在,这样才是勇士;这样来兼除老病死苦,不是灭掉自我以后,使自我不在而除掉老病死苦,那就不叫兼除了;菩萨是自己仍然存在,但是老病死已不在了。换句话说,菩萨无妨老病死苦继续存在,继续让它生生世世延续下去,但是所证的实际本就没有老病死,这样的人才是实义菩萨。不但如此调伏其心,那位有疾菩萨还应该这样想:譬如我这个病不真也不假,非真非有。病确实存在,但是这个病不真,而这个病的不真实不是因为它不是真实有,而是因为病从生死烦恼而有。同样的道理,众生病也是一样,不是真实的,也不是常常一直都存在的,所以它是假有。所以经文说: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菩萨这样现前观察时,不可以对众生起爱见大悲;可以有悲,但不可以加上爱见。怎么是爱见大悲?是因为对众生有贪着,那就成为爱见大悲了。如果你悟了以后,发愿说:这里的众生太可怜了,我绝对不离开这里,我要永远在这里度他们。这也是爱见大悲,与爱见相应了。所以你应该学我, 佛如果说:你现在要舍报了,七天后我带你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度众生。你要当场答应,不可以说:这些众生跟我有缘,这些众生好可怜。那也是爱见大悲,因为你对这里的众生有了眷属感:这些是我度的,我好不容易度了多少人悟了,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呢?那就是眷属欲了。

那你如果说:没有啊!我不但想要继续利乐这些已被我度的人,那些还没有被我度的人,我也要度。但问题是,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说我就是要度这个地球的人?难道别的星球众生你不愿意度呀!不可以因为说:那些众生过去世都没有跟我结过缘,我不想度他们。那你就是有爱见大悲了,所以如果有人说:这个世界的众生跟我有缘,我要一直度他们,我舍不了他们。当然就是爱见大悲,这个也要舍离。所以到了舍寿时, 佛提前来告诉你:你接下来要往生去某世界。你就要马上答应,不然你就是没有离开爱见大悲。

不过你如果离不开,我仍然不怪你,因为你一直愿意留在三贤位中,我也无可奈何,当然不能怪你。但是应该要有大心,要把眼界拉高一点,不要老是从三贤位的层次去看。所以一切都没有关系, 佛交代如何,你就如何,不要固执己见而向 佛讲理由:这里的众生好可怜。 佛叫你去别的世界,一定有祂的道理,你就随着 佛告诉你的去做,你的眼界与证量就可以拉高,不必一定说:我好不容易才把正法在这里延续起来,接着就要走了,都还没有验收成果来喜乐一下。只要能利乐众生,去哪里都一样,不必一定执着说:这里的众生是我的徒弟,我下一辈子还要来当他们的师父。那就是有我在作祟了,这就是爱见大悲。

有了爱见大悲,得要赶快舍离,因为菩萨应该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关于客尘烦恼,第一种是对内的,是我见、内我所与我执;第二种是外我所的执着,都是客尘。客尘的烦恼断了以后,生起大悲心,对于一般的我所都不执着,却又对于众生起了执着。这个爱见大悲如果生起了以后,在生死上面就有了疲倦厌恶之心,因为总是会想:跟我有缘的人,我没办法生生世世度他们,又要去度一些跟我无缘的不认识的人,这样子叫我一世又一世,又生又死,我不太乐意。因为不太乐意,所以就对生死疲厌了,不愿再受生人间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在某一些状况下叫他做事,他很愿意做,换一个状况时他就不想继续做事了。你说:你做的这件事情,现在换个方式来做。他就拒绝你了。但是当菩萨不应该如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方式,你都愿意做,全无爱见之心,就不会对生死有疲厌心。如果能够离此爱见之心而无有疲厌,在在所生当然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以大家都应该离开爱见大悲,对什么环境、什么待遇都无所谓,只要能利乐众生、摄受众生来摄取佛土,何必起爱而执着? 佛交代了,你就去做;下辈子要去哪里度众也都没意见,不必一定要在这个地球上;娑婆世界还有很多星球,不然也有他方世界,因为 释迦世尊并不是只有在这个娑婆世界度众而已;《阿含经》里面有说,祂还在其他很多世界度众生;那些世界众生需要你,你就去,别被爱见之所障覆,才不会对生死有疲厌;对生死没有疲厌,你的菩萨道不管到哪里去都可以行,自度度他的事就不会有所遮障。

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也就是说,菩萨以其智慧与功德世世在人间度化,每一世在人间都不会被爱见所系缚、遮障;因为菩萨一定要每一世在人间修行利乐众生,成佛才会快。如果菩萨每一世都生到天界去,他成佛就要拖很久。既然在人间,当然就有种种爱见的境界伴随着菩萨,也正因为有这一些境界伴随着菩萨,所以菩萨在佛菩提道的修证上,可以很迅速达到他所要的目的;但重点是伴随着种种爱见的境界,当然要示同一般众生受用五欲,所以菩萨不论在家、出家同样吃好吃的,不会像声闻圣人一样恐惧五欲的诱惑。到这个年代应该要搭车子,就不能再坚持用两脚走远路;如果你坚持要依 佛世尊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来行菩萨道,像张老师这样,今天在这里听经,明天要去台中讲经、上课,后天又要赶到台南去,那该怎么去?半夜也得要走路、赶路。所以人间色声香味触五法你都不能离开,因为你既然和人们一样生为现代人,不是生到天界去,那你当然就要和现代人类一样处于当代五欲中,才能存在人间。

如果没有这色声香味触五法,你无法在人间存在。不谈别的,光说一个触觉就好;你如果没有触觉,连走路都会出事,不知道要怎么走。菩萨正因为有人间十八界具足的法,所以他很容易使佛菩提智迅速增长,成佛就很快,但重点是不能被爱见所系缚。所以菩萨在人间时有福报的缘故而有钱财,可以用来布施,但他不会作守财奴,因此显现出菩萨与众生有所不同,也与二乘圣人有所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二乘圣人恐惧爱见而远离爱见,菩萨处于爱见中而不被爱见所系缚、遮障,因此生生世世所生之处都没有系缚;因为能够如此,所以菩萨能为众生说法解缚。众生之所以轮回生死的原因,最低的层次就是三缚结;菩萨能帮众生断三缚结,让众生对我真实的恶见能够断除,就能分证解脱,让众生成初果人。菩萨也能帮众生亲证如来藏,让众生转依如来藏,了知法界的实相,这也是解缚。如是次第往上教授,让众生次第修学,同样可以断除三界中的人我系缚,乃至三界中的法执系缚;这就是说菩萨不但所生无缚,也能为众生说法解缚。

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佛陀开示说:如果自己有系缚而能够解除众生的系缚,佛法中没有这个道理;如果自己能够完全没有系缚,或者已分证无系缚的境界,表示他本身有离缚的功德,当然他就懂得教导众生如何解除系缚,这样才是有道理的。这也就是说,想要救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你得要先有能力游离生死苦海,才能教导众生怎么游离生死苦海。你若和众生一样在生死苦海中,自己还没有能力离开生死苦海,却说能够教导别人脱离生死苦海,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

常常会听到大师说:我有没有开悟,跟你没关系,重要的是我能帮你开悟。我想诸位都听过这种讲法,可是你想: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却说他能教你游泳。或譬如说:一个不会制造汽车的人,他说他能教你制造汽车。 佛说这种说法无有是处。譬如说,你已经去过纽约;说纽约也许太远了,我们讲近的,比如说台中:你出生以来都住在台北,你想要去台中,问人家去台中要怎么走,有个人告诉你说:我没有去过台中,也没有听人讲过怎么去,但是我知道要怎么去,你就往北一直走就到了。他可能会这样乱讲,其实是笼罩你。这样乱讲,偶然也会讲对;往北方去,虽然到不了;那就改从东方、西方走走看,再走不到,那就只有南方了,他就蒙对了。可是往南走,也许他走过台中市时,还不知道台中市已经过去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台中市。

同样的道理,开悟到底是悟个什么?开悟的内容与过程又是什么?你得要先知道,然后才能指导人家:开悟的过程如何,应该怎么修才能到达开悟的境界。如果自称是能帮人家印证开悟境界的人,而自己却说他还没有开悟,或者心虚而不敢承认已经开悟了,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帮人悟?问题就很大了。所以 佛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说那个人所说的法义都是胡说八道,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开系缚,怎么能解彼缚呢?所以无有是处,表示那人的说法不可信。自己无缚,能解彼缚,才是有道理。同理,一定要自己已经断结,才能教人如何断结。如今有很多人动不动就说:我能教你修到三果,很快就证三果。可是你问他:你证得初果没有?我有没有证得初果,跟你没关系。这算什么话!所以 佛这一句开示确实很重要。也正因为这一句话,所以有很多人不愿意讲《维摩诘经》;因为他不愿宣称还没有悟,又无法宣称自己开悟了。假使一百个徒弟中如果有一、两个人来质问:师父!您悟了没有?那怎么办?菩萨既然要在人间修行,才能迅速成就佛果,当然应该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所以菩萨不应生起了系缚;如果时间到了该走了,轻轻松松就走,没有留恋与挂碍。如果走的时候还在挂碍:某某人还没有度,我这个庙还没有盖好,这些徒弟们在我走了以后又该怎么生活,那都是有系缚,落在我所的系缚中,因此菩萨不应起缚。

可是缚,有解脱道上的缚,也有佛菩提道中的缚,这又跟方便善巧有关系,不一定是证悟了如来藏才能离缚,也不一定证悟了如来藏就能全然离缚。所以 维摩诘菩萨说:何谓缚?何谓解?接着就提出两个简单的开示来说缚与解。贪着禅的味道就是菩萨的缠缚,换句话说,对于证悟的境界若有所贪着,就是缠缚;对于禅定的境界有所贪着,也是缠缚。所以悟了也就悟了,不必一天到晚想着:我悟了,好高兴。那就成缚。因为悟了以后并没有什么所得,高兴作什么呢?至于贪着禅定,那就等而下之了;因为禅定是三界中的世间法,禅定的境界再怎么高,还是不能出三界;证得非非想定而起贪着,死后往生去非非想天,如果不中夭,八万大劫中一念不生之后还是得再下来人间,在天上过了八万大劫却是啥事儿也没干成,般若、解脱都没有成就,那就是贪着禅味,这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菩萨的解脱是从种种方便中出生的;为什么菩萨的解脱跟方便也有关系?为什么说不一定要开悟了才能得解脱?没有开悟无妨也可以得解脱,虽然仍不离三界。但那是什么道理呢?还是请 维摩诘菩萨再来为我们说: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药王菩萨是谁? 药王菩萨是谁?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佛菩萨大愿:菩提心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闭关修药师法成就的老菩萨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星云大师:那么多尊佛菩萨为什么观音菩萨知名度最高?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菩萨的修行方法(六度)

达真堪布:发个清净的大愿,让佛菩萨与阎罗无事可做 达真堪布:发个清净的大愿,让佛菩萨与阎罗无事可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我以此大陀罗尼咒保护《圣大解脱经》,保护你。”【狮子吼菩萨】 “我以此大陀罗尼咒保护《圣大解脱经》,保护你。”【狮子吼菩萨】

简体注音|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栴檀恭诵) 简体注音|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栴檀恭诵)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是佛菩萨不灵吗? 达真堪布:求来的福报为什么不稳定?是佛菩萨不灵吗?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不去看佛菩萨,佛菩萨就会不高兴吗?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

这4生肖女佛缘深厚,一生受菩萨扶持,旺财旺夫,今生注定享福! 这4生肖女佛缘深厚,一生受菩萨扶持,旺财旺夫,今生注定享福!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栴檀恭诵)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栴檀恭诵)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我一字一句教奶奶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后出现的奇迹 我一字一句教奶奶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后出现的奇迹

这么多菩萨在身边,你却选择视而不见 这么多菩萨在身边,你却选择视而不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肉身菩萨托梦开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肉身菩萨托梦开缸

一狂妄老赌徒竟在拉斯维加斯赌城与佛菩萨打赌,从此戒赌 一狂妄老赌徒竟在拉斯维加斯赌城与佛菩萨打赌,从此戒赌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

菩萨藏经一卷 菩萨藏经一卷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这位护法神,独护地藏菩萨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良药苦口 真菩萨的心行与作略 良药苦口 真菩萨的心行与作略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菩萨一生补处愿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欲海浮沉业障缠身的菩萨 欲海浮沉业障缠身的菩萨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摧邪显正,乃受持正法菩萨当为之行 摧邪显正,乃受持正法菩萨当为之行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当我自以为有佛菩萨加持时,无常正在逼近 当我自以为有佛菩萨加持时,无常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