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等,他每一个都第一嘛,为什么每个都第一呢?优波离持戒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多闻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这位弟子,在这方面最突出;那位弟子在那方面最优秀,第三位,在另外一个特长上最好舍利弗从小就非常聪明,长相呢,也非常庄严。他很小的时候,对印度的各种学说,都非常精通。十六岁的时候,同人家辩论,大家都比不上他,都是认输了,他从小就跟自己的邻居目犍连很要好、好朋友。他们两个有一天到王舍城,去参加祭祀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非常混乱、嘈杂,在开玩笑,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就产生了无常这样子的一种感受,世间无常,那么他们两个就在六师外道那里出家,仅仅过了七天七夜,六师外道当中的这些学说他们都精通了。当时,六师外道那边有两百五十个人,舍利弗最精通七天的时间,就非常的精通。但是呢,舍利弗还感到自己不满足还没有究竟解脱。
当时释迦牟尼佛成道不久,他在王舍城,有一天,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叫做阿说示,他在城里托钵乞食的时候,舍利弗看到他威仪具足,步行非常稳重,就深深被折服了。舍利弗就问阿说示说,你的师父是什么人?你学的是什么法?阿说示就告诉他,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我学的是因缘所生法。这样子呢,舍利弗、目犍连,各个带了两百五十个人,就到竹林精舍去皈依释迦牟尼佛,舍利弗皈依佛陀以后,就经常亲近、追随佛陀,帮助佛陀弘扬佛法。在所有的弟子当中,智慧第一、聪明、才智,又非常有能力。
佛陀晚年的时候,有一个提婆达多,他另立僧团,带领五百个比丘,到伽耶山当中去。那舍利弗、目犍连,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到提婆达多的另立僧团当中去劝导,慢慢慢慢他们悟到所做的错误,重新皈依了佛陀。舍利弗起初在外道当中,他能够带这些外道来皈依佛门;进佛门以后,提婆达多另立僧团,他也能够劝导复归到僧团当中去,复归到释迦牟尼佛门下,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非常有智慧的表现。而不是说舍利弗自己去另立僧团,自己去另外搞一套,舍利弗这样子的所作所为,在僧团当中,备受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受到佛陀的赞叹。
当时有一个比丘,罗睺罗,他刚刚出家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委派舍利弗,为他受沙弥戒,就是拜舍利弗为师,就是让罗睺罗拜舍利弗为师。罗睺罗是佛陀的儿子,他没有拜佛陀为师,而是拜舍利弗为师,让舍利弗为他受沙弥戒。有一次,罗睺罗他到外边去托钵回来,释迦牟尼佛看到罗睺罗有点不高兴的样子,他就问罗睺罗,到底是怎么回事,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因为那些信众们对罗睺罗,以及对那些比丘、大比丘,佛陀的大弟子,有分别心,供养得不一样:小沙弥供养得比较差一点,供养得比较少一点;那些上座弟子,就供养得比较好,佛陀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告诉舍利弗,僧团是六和敬、六和,那么六和僧团,作为长者,作为上座,作为佛陀的大弟子,应该如何来关怀、照顾、爱护年少的比丘和刚刚出家的沙弥。舍利弗听以后,非常受教育,他也没有一点的情绪他对佛陀的教法感恩戴德。
本来这些问题是信众的问题,是居士们分别心所产生的问题。但是释迦牟尼佛,他没有去批评信众,他只是告诉僧团当中的上座比丘说,你要好好照应初出家的沙弥,照顾好年幼的比丘,这什么意思呢?释迦牟尼佛人天师表、三界导师,他怎么去管这些这么小的事情、这么微细的事情呢?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从这点,恰恰说明佛陀的伟大。罗睺罗回来的时候,脸色有点不好看,佛陀他就能够觉察得出来,就知道说信众以及僧团当中的六和敬有问题。那么有问题,我们要怎么去改进呢?我们在不同的层面,要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而不是说,我们所有的问题,都要让佛陀去处理。因为我们下面很多的问题,是我们下面人造成的,是我们下面的人引起的,那我们要不要想办法去解决呢?我们要想办法去改进,我们要想办法去突破。
又有一次,舍利弗受到另外一个比丘的诽谤,当释迦牟尼佛要那个诽谤的比丘进行忏悔的时候,舍利弗非常客气地说,佛陀,我从小到大,到今天已经活了快到八十岁了,在我自己的记忆当中,从来没有起过杀生的念头,没有说过假话,没有因为自己的利害得失和他人说长论短,去跟人家比较,去嫉妒别人,去给别人过不去,我自己只有天天忏悔,根据佛陀的言教修心、用功,这就犹如大地一样,大地能够承载一切所谓承载一切,是好的,他能够承受;是不好的,他也能够承受;是轻的物品,他能够承载;非常重的东西,它也能够承载他是不分的,所有的境界,对大地来讲,他都甘受如饴。舍利弗以大地的这样子的一个境界,来比喻自己,所以呢,他就对诽谤他的那个比丘说,他说,比丘,忏悔在佛陀的教法当中效果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没有任何一个法,可以同悔过相比,如果知道改往修来,就是很大的善根、很大的功德,我自己呢,也愿意接受你的忏悔,只要你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好。这个比丘,对舍利弗也非常地感动,觉得舍利弗确实非常了不起,对同行这样子地接纳、关照、爱护,那么舍利弗对其它的比丘,都是一样地照顾,一样地付出,一样地给大家帮助。
有一次,舍利弗回来的时候,他的住处被六群比丘占了,精舍里面所有住的地方都满了。如果照我们来讲,会很不高兴的这本来是自己的床位,被六群比丘住了。他没有不高兴,舍利弗独自一个人,在树下静坐、打坐,风餐露宿,然后慢慢引起了生病、咳嗽,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召集所有的比丘,为他们讲法,讲什么法呢?讲了一个故事,猴子、大象、小鸟,这样子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说,有一天,大象、小鸟、猴子,他们一起出去游玩,他们三个动物在说话、讨论、,问候啊,就引起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他们三个都说,谁的年龄大谁应该走在前面年纪大的走前面,年纪小的走后面。大象就说我从小的时候,这颗大树和我一样高,现在这颗大树已经非常高、非常高了,就说明我这个岁数大;猴子就说,我小孩的时候,这颗大树才刚刚发芽;那个小鸟说,这颗种子呢,就是过去我在森林里面吃了水果然后叨过来的,丢在这里,长成今天的大树。这样子呢,大象、猴子就说,小鸟伯伯,确实你的岁数最大,你应该走在前面领导我们,所以呢,猴子就骑在大象的背上,小鸟就骑在猴子的头上,然后他们一起非常快乐地去游玩。那么旁边的其他的动物啊,其他的人啊,看到后也觉得很奇怪。释迦牟尼佛说,禽兽,它也是有伦理的,他也知道尊重长辈。他说怎么我们僧团的比丘,连禽兽都不如呢?我们的佛弟子,连动物都不如呢?
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比喻,使僧团当中的那些六群比丘们,感到非常惭愧,就是他不知道去用功修行,只知道占小便宜,只知道来争论到底谁的资历老,到底谁学佛法的时间比较长,到底谁比较高,谁比较低这本身就是不对的,这没有意义的,是与道相违背的。所以六和敬的僧团,他的表现,是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够体现的,他是一个表率的作用,他所有的行为是符合规范的。这种规范,不是说我自己认为说自己的行为是符合戒律的,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佛法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团体的行为;整个团体是不是依法办事了;整个团体是不是根据法在走了;根据法存在的,根据佛法在发展。而不是说你自己认为佛法应该怎么样子,他认为佛法应该怎么样子,另外一个人认为佛法应该怎么样子,这是错的。如果你佛法确实学得很好,那么你在僧团当中,就有责任去帮助后学的人、初学的人,让他去进步;你就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走邪道的人,把他们拉回来,这才能显示出有智慧的,才能够说明是代佛扬化、助佛弘化,才是佛的弟子,才是符合善知识的心愿。所以呢,舍利弗非常的了不起呢。如果从依师法上面来讲,他真正是能够按照佛陀的意愿来办事。
舍利弗的老朋友目犍连,在有一次弘法的途中,被裸行外道害死了。那个时候,释伽牟尼佛也知道,自己三个月以后,将要入灭了、要涅槃。舍利弗他也知道,有神通,他就跪在释伽牟尼佛的面前,他说自己不愿意看到佛陀入灭的情景,如果佛陀入灭了,自己会非常的难过悲哀,所以他自己就决定,比释伽牟尼佛早灭度,他一直在请求,最后得到佛陀的允许舍利弗比释迦牟尼佛还更早灭度,舍利弗灭度七天以后他所有的衣、钵等等,他的舍利啊,都建成宝塔,供以后的人朝拜。我们这次去印度,也看到了舍利弗、目犍连入涅槃以后所建起来的塔、墓。
我们从舍利弗的这个故事上,应该得到启示,应该得到启发。什么启示呢?启发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究竟我们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什么我们大家要来到寺院里头,我们这么多人,究竟我们要怎么样把他组织起来呢?有序地组织起来,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来学习佛法,而不是说,我们这些人在同一个道场当中学法,然后呢?来论高低了,来比长短了,来比一比,到底谁更有能力啊,谁更有学问啊,谁更会办事啊用一种世间的心态,都是不对的了。
我们在道场当中,我们都是替三宝做事,替师长做事的,不是自己给自己做事的,这个地方,不是自己给自己做事的地方,自己给自己做事,你自己的业跟共业不融合。不是说听不听谁的问题,不是说,如法不如法的问题,是不符合共业了,不符合整个业的走向,就不相应了。怎么我们这么多人,就是你一个人如法,其他所有的人都不如法呢?这是很大的问题这肯定如法了,他不如法,怎么能够有这么大的效果呢?我们这么多人,能够从那么远的地方,不畏严寒,一次又一次来到这里,条件如此的简陋,我们法师也没很好地款待大家、招待大家、帮助大家,但是大家的学法的热情依然有增无减,在这边长住的义工,更是如此了,一直在这边护持。如果在佛法上面没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是不容易坚持得下去的。因为我们只有真正得到佛法的快乐,才不会去追逐世间上面的五欲的快乐,他们两头绝对只能有一头,不可能说既要有佛法的快乐,又会有五欲的快乐,这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同五欲相应就远离佛法;如果同佛法相应,就远离了世间的五欲,这是不一样的。
更新于:2023-04-24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