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净鬘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然而时至今日,地球母亲已然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是什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谁又应该为此埋单?作为她的子女们,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她不再继续受到伤害?在《佛教的环保思想》里,导师从佛法的角度为我们作了开示,一共分为五部分。
一、克服欲望和贪婪:欲望是人类永动机,贪欲会给人类和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佛陀开示对治欲望的方法就是——知足。只有通过净化心灵,克服贪嗔痴,才能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
二、纠正幸福的观念:财富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更不是幸福的唯一保障。佛教认为,幸福是众缘和合的,离不开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和自然的馈赠等诸多因素。保护自然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前提。
三、改变生活方式:我们要改变生存环境,就要懂得惜福,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佛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万物都是互相影响的。我们必须改变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像对待母亲一样去尊重大自然。这样,人类才不会走向毁灭。
五、培养良好的心态:想要拥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对待自然就应抱有感恩心、尊重心和爱心。佛教提出的“众生权”正是基于对一切有情的慈悲,杜绝杀生,积极放生、护生。这是对自然最有力的保护,也是实现人间净土的力量。
通过学习本课法义,我知道我们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其根源是人类盲目的贪欲。而贪欲就像是一台制造烦恼、制造环境污染的永动机,无所不在、永无止境。
反观自己,盲目的欲望似乎充斥了我的每一个细胞,生活中的我也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一点点地忘记了节俭的美德。刚结婚时,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一千多元,虽不富足却也比下有余。但我还是不满足,就想着以后条件好了房子一定要换个大点的,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觉得人生苦短一定要好好地享受生活。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房子换了两次;买的车觉得小也换掉了;买东西也不管能不能吃得完,喜欢就买很多,常常因为买得太多没来得及吃掉就过了保质期;有的食品只是尝一尝就不吃了,最后都被倒掉;买衣服也是这样,有的衣服一次都没穿,不喜欢了就直接送人;后来怕爱人批评我浪费,我就放在衣柜的最底层或者是悄悄扔掉。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我就是在这样无明、愚痴的状态中,在这种攀比心和欲望的驱使下,挥霍了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浪费了财富,也消耗了自己的福报。我以为财富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消费能让我获永久的满足,可是除了虚荣心获得了暂时的满足,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
直到两年前,我有幸进入三级修学。第一次学到《佛教的环保思想》,触动真的很大。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愚痴,深深地忏悔了自己的贪心和不良串习。以前,我总认为享受大自然给予的馈赠都是理所应当的,从未有过感恩之情和珍惜之心。现在,我明白了人类的幸福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我原有的错误观念和心态决定了我的错误认知和行为,而只有通过修学佛法,获得正知正见,净化心灵,才能帮助我克服心中的贪念。只有真正明白知足和惜福的意义,才能够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真正感恩地球无偿的馈赠,并爱护她所孕育的生灵。
学习完导师的开示后,我的贪心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衣服够穿就不买;以前常去的品牌服装店也不再光顾;把淘宝里收藏的不是必须的商品全都取消;生活中也尽量做到节约水、电和纸张这些自然资源;餐巾纸每次只使用一半;外出尽量自己带水,不饮用矿泉水;把用过的单面的纸张装订成本,带给同学使用。
再次学习本课,我更加体会到,有环保的心灵才能有环保的生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健康的生活家园。因此,我决心精进修学佛法、净化心灵。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能有一个持续发展的空间,为了我们自己,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到一个山川秀美、岁月静好的世界,我要远离盲目的贪欲,建设环保的心灵。我也要以实际行动感召身边更多的人修学佛法,建立佛教的环保观。我也要继续改善自己不如法的生活方式,做到少欲知足、节俭惜福,常怀感恩心、尊重心和爱心。
“让世界更美好”不应该只是心动,更应该是行动。为了拥有一方人间净土,让我们一起成为地球母亲的环保小卫士吧!愿世界清净祥和,众生喜乐安康!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大自然母亲,感恩同学们!
更新于:2020-04-19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