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如洗,远远地就能看到洞口的五彩经旗。从台顶到那罗延窟有 666米吉祥路,上师拉着达瓦嘉措活佛的手缓步走下台阶,随后带领弟子们来到了洞口前开阔的空地上。这里有一尊白色的文殊菩萨像,手持宝剑,注视着前方层层叠叠的峰峦,仿佛守望着永恒,如如不动。
洞口上方是法王如意宝和列绕朗巴上师的像。上师凝视着法王的像,显现上非常欢喜。其时蓝天白云,和风吹送,经幡飘舞,让人莫名感动。上师还未开口,我的眼眶却已湿润,虽然在末法年代,我们却如此幸运。弟子们自觉迅速地围绕过来,和上师一起念诵《八圣吉祥颂》和《大自在祈祷文》。念诵声中,土登喇嘛和聪达喇嘛已经进入洞中,为洞中的诸佛菩萨像上香,供水,供灯。
上师并未着急进入那罗延窟,而是站在这块空地上,为弟子们开示那罗延窟的殊胜:
“佛经记载,印、汉、藏公认,五台山是没有争议的清净刹土—文殊菩萨的道场。释迦牟尼佛祖在华严经中说过,文殊菩萨就住在五台山。那罗延窟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明确授记文殊菩萨安住的山洞,是文殊菩萨长期与金刚手菩萨等一万菩萨转法轮的地方。凡夫会有疑惑,这么小的山洞怎么容纳一万菩萨。一个小小的微尘可能容纳无数的净土,凡夫无法看到;我们这个小小的范围也有无数的空间,所以你们一定不要有疑惑。
“1987年法王如意宝莅临五台山,来到了这里。那罗延窟‘风气凛然,盛夏有冰’。即使在最热的季节,里面的温度也很低。现在是7月,外面阳光灿烂,非常温暖,而在洞窟里面我们可能五分钟也呆不住。而87年春天,法王他老人家在窟内闭关了整整十四天,非常不可思议。法王亲口说过:‘在此期间,我日日夜夜都处于光明境界之中。’
“《文殊静修大圆满引导文—手中赐佛》等法要就是法王在那罗延窟时,于光明境界中流露出来的。写下来之后,一个字也没有修改过。此后法王两次在这里赐予弟子们《手中赐佛》的传承。法王在五台山期间所做的大部分金刚歌,包括《生生世世摄受文》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法王如意宝最重要的两个心子,嘎巴堪布和晋旺堪布也在这里为其他弟子传讲了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
“大家一定要认真地发愿。到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一定要观清净心。佛经记载,大家来到五台山一定可以见到文殊菩萨。但是文殊菩萨以什么形式显现我们却不知道,所以观清净心非常重要。”
末法年代,慈悲的上师没有舍弃我们。他来到我们中间,示现在弟子们眼前。那罗延窟洞口,上师耐心细致的开示中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让所有的弟子欢喜、感动,信受奉行。一定是因为感念和文殊菩萨无二无别的上师对我们的恩德,泪水挂在不少弟子虔敬的脸上。
希阿荣博堪布带领弟子们在那罗延窟内举行文殊菩萨会供
“帕巴将华云呢杰巴拉香擦洛......”在《普贤行愿品》的念诵声中,上师手执哈达,来到洞外文殊菩萨像前,朝着文殊像和洞口顶礼后移步洞中。弟子们也跟随着上师在洞外顶礼。
那罗延窟呈狭长形延伸,不是很高,上师身姿挺拔,经常需要稍稍弯腰。地上简单地铺设了一些砖块,随意但并不凌乱。洞窟两侧是诸佛菩萨和密宗传承祖师的汉白玉佛像,最里面是普贤王如来,而文殊菩萨、莲花生大士和法王如意宝像陈设在离洞口不远处。洞内,一盏盏供灯摇曳生辉,光亮相互接应,氤氲成一片光的柔波,映照着白色的哈达、彩色的经幡与鲜花。石壁潮湿润泽,虽是夏日但却凉爽得沁人心脾,棱角起伏处偶见夹杂的泥土,光洁平滑处则不断滴下甘露。洞的尽头有些隐隐的光亮,斜照在凹凸不平而又湿润的岩壁上,随视线而律动,好像夜幕远天闪闪的星光。这是凡夫俗子眼里的那罗延窟。而在没有分别的成就者看来,正如上师在开示中所说,“一个小小的微尘可能容纳无数的净土,这里就是文殊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等一万眷属常转法轮的地方。”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罗延窟的殊胜是超越语言表达的。上师在洞窟左侧离洞口不远的佛像旁坐下,和随行出家僧众一起修法、安住并做文殊会供。
一个简易的纸箱充当了上师摆放经文的桌子。汉白玉的佛像前面,端放着法王的照片,前面供着一个小小的白色朵玛、些许饮用矿泉水、几盏油灯和上师为法王金刚心特制的金盒。
上师手持铃杵,会供间偶打手印,极其柔和,温润优雅,透露出内在的沉静、祥和与力量。上师“语言清净,音声和美”,所以他念诵经文的声音非常好听,辽远而深邃。在会供中,上师曾长时间地安住。有时上师会从洞中石壁上取下些许潮润的泥土,放入自己嘴里,也分给随行僧众。
弟子们则依上师教言,在洞外念诵《普贤行愿品》,一边发愿,一边供灯。这时,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儿抱着很多酥油灯,跑到一个可以稍微避风的地方,认真地点起来。有师兄慈爱地问:“小师兄,你多大了啊?”他扬起小脑袋,自豪地说:“阿姨,我四岁了。”这是此次朝圣最小的随行弟子,虽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却对上师三宝具足信心。
——文章节选自菩提洲《清凉山上》
更新于:2017-03-30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