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忿怒本尊的角色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不容易解释。我想它的基本哲学是指人的七情六欲,像是愤怒等,通常是以一种力量的方式呈现,而能引发迅捷的行动。所以有关忿怒本尊这一方法背后所蕴含的一般原则就是,在人类陷入愤怒或其他伤害性情绪状态时,会出现一种独一无二的产生能量现象。而当人经历强烈情绪起伏时,内心就生出能量迫使人采取迅捷的行动,这是极有力量的诱因。而这个事实也是运用忿怒本尊修行法门者所必须了解的。
另外还需明白的是,佛教教义对此所谓的伤害性情基本立场为何?若由大乘佛教系统以外的观点来说,它们所追求的修改终极目标,只是为了使个人能脱离轮回的苦,得到一己之解除。这些教义并不重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只要弃绝所有身,语,意方面的负面行为,如此而已。
然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一位修菩萨的人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服务他人,因此在个人行为和言语方面就容许有些例外情形;但却不允许他心中生起恶念,因为恶念本身不可能对人类有任何益处。在修行菩萨道时,如果当时情况能够裨益大多数的人,那这位菩萨可稍有执着心,但并用于求道,而是做为道路上的辅助因素,做为达成帮助他人目标的辅助性手段。但这里面却不允许菩萨内心产生嗔恨或愤怒情绪。
密乘佛教包含了独特观想空性法门,此修行方式是以本尊瑜伽为基础,在观念过程中,修行者将平常的知觉和见解放空掉,然后刻意采取一种完美和神圣的身分。此基础上的修行手段方面,也能容许运用愤怒为动力。所以在密乘观想里面的忿怒本尊,就是出现于此脉译之下。
当一个人藉由怒气来利益众生时,当然会觉得忿怒本尊要比比慈眉善目的神祇来得容易观想。
更新于:2017-01-18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