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2016-07-28 汉传法师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圆明。”我们讲的《华严金狮子章》,就是圆明、圆满、满教。

贤首国师说:“由圆明而证菩提。”只有圆明才能够被称为菩提。不管你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那都不是满月,都不能够叫菩提。

《起信论》中说,诸佛菩萨的大智有无量的方便,所以安了个假名叫“一切种智”。通过修行可以证到一切种智。

《华严金狮子章》说“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成菩提在论文当中,是取它的圆满之意。禅宗把假相后面的东西,妄念后面的东西称为无位真人、本来面目、真如妙心等等。名虽各异,度众生的妙用是一样的。

这样一来,我们在成菩提的时候,从最初发菩提心到不退菩提心,到修证菩提心乃至证到菩提心以后回向给芸芸众生,这其中是寂寥空性的,没有自我,没有私我。最究竟的菩提,必须是无形无相的才可以。如果有自我、有私我,为了自己清净,为了自己开悟,为了自己解脱而修道,那都不能够称为菩提。

下面我们要进入“入涅槃第十”这个部分的学习。

“见狮子与金,二相俱尽。”狮子是假相,金代表我们的佛性;狮子是众生,金是佛;佛和众生一体两面,缘起的妙有和佛性也是一体两面。

讲到入涅槃的时候,生死和涅槃二相俱尽,佛说生死和涅槃不过是黄叶止小儿啼。佛为什么说涅槃?因为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等到众生了生脱死了,不在烦恼里讨生活了,涅槃也了不可得。这个地方大家要透过去,从体相上说,涅槃和生死是一体两面;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佛讲涅槃是黄叶止小儿啼。

涅槃具四德:常、乐、我、净;常是法常,乐是法乐,我是真我,净是无形无相;这是佛在《涅槃经》里说的。

有很多二乘人和凡夫不理解佛讲的妙意,甚至会起疑问。他觉得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讲生老病死,讲苦集灭道,怎么讲到最后变成了常乐我净,于是他的脑袋瓜子就转不过弯来了。

大家一定要知道,涅槃是相对于生死而来的,涅槃是药,药到病除,药也不可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涅槃是黄叶止小儿啼。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见地、我们的修行就上了一个台阶。

也就是说,你不要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如果你心里认为有一个涅槃可得,那你就住在法相上了,住在法相上也不得解脱。

讲到涅槃,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四种状态。当年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于五月月圆之夜望启明星而悟道,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开悟了,但是父母给他的肉身还在,这就叫有余涅槃。

佛陀讲经说法三百余会,长达四十九年,活了八十一岁,在毗婆罗双树间,右胁而卧显涅槃相,那就叫无余涅槃。

火化以后,他的色身幻化成无量无边的随色身云,花草树木遍虚空界,都是他的法身,应不同的众生而显相。大家迷惑最多的地方就是,哪一天我们在五台山看到文殊菩萨显相了,大家在云端见到文殊菩萨骑一头青毛狮子,但有的人说是真的,有的人说是假的。我们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有人说真,也有人说假。那到底是真是假?

说来说去,还是看有缘无缘。这就相当于我们的手机,接通了运营商的信号,就能接打电话;你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运营商的信号再强,有也等于没有。说有说无都成了两端的话了,感通有缘无缘,有缘众生悉得度。

包括肉身不烂、舍利现象、诸佛菩萨的种种显相,众生总是将信将疑,想用自己的第六意识,用思维心去揣度诸佛菩萨。

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你就会猛然觉醒。就像乌龟在地上爬,它的眼里只有两种颜色,就是黑和白,它看到的世界就是长和宽。而人所看到的世界是立体的,有长宽高。但是,诸佛菩萨以及阿罗汉,证到了五眼六通,他们在虚空里飞行往来,不是你的肉眼所能够猜测的。你对他说有说无是没有用的。

如果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诸佛菩萨生活在十一维空间,他可以无中生有,也可以马上把有消失在你眼前。你如果不打开自己的意识界,你怎么能够理解五眼六通呢?

如果你修不到,那么你至少要意识到,你的境界是有局限性的。你看不见的事物,并不等于它不存在。就像电在电线里头,你虽然看不见,但你能说没电吗?无线电波你抓不到,你敢说没有吗?

芸芸众生千万不要以自己为坐标,去揣度诸佛菩萨的世界。这样的揣度只会让你迷加转迷,就是越来越迷。应当打开心结,与诸佛菩萨交流沟通,“二相俱尽,烦恼不生”才可以。能所俱空,能和所,生死和涅槃全部都空掉。就像前面讲到的,憨山大师在甚深禅定当中证到了海印三昧、能所双忘,达到了这种非常高的境界。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面对生死的两个极端 面对生死的两个极端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印祖故事:众坚请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20)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裸体迦叶的故事:误入外道难解生死遇佛陀证悟涅槃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大安法师: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净土法门法师: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生死无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体光法师:四处参学的你是为生死还是物质? 体光法师:四处参学的你是为生死还是物质?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范古农答: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中说金刚经……弥陀经……及地藏经等。斯时是否涅槃。如已涅槃。此后又常住于何 范古农答: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中说金刚经……弥陀经……及地藏经等。斯时是否涅槃。如已涅槃。此后又常住于何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死猪啃人肉,只因杀它命 死猪啃人肉,只因杀它命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父亲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父亲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吵架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吵架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梦参老和尚:阿罗汉没有一个不度众生的 梦参老和尚:阿罗汉没有一个不度众生的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人死了还有没有来世?让禅修拯救流转生死的众生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人死了还有没有来世?让禅修拯救流转生死的众生

佛说众生短命的苦报之因果 佛说众生短命的苦报之因果

了尽生死的竺佛调 了尽生死的竺佛调

第四十八节 涅槃 第四十八节 涅槃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是怎么样?02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净土法门法师: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 净土法门法师: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清远法师答:普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清远法师答:普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心存善愿,易度众生 心存善愿,易度众生

佛能以万国语言巧妙为众生说法 佛能以万国语言巧妙为众生说法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仁焕法师:落实好信愿念佛,愿众生回归极乐 仁焕法师:落实好信愿念佛,愿众生回归极乐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佛陀讲法,是给众生开药方 佛陀讲法,是给众生开药方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厚观法师:空之探究 第三章 第二节 法空性是涅槃的异名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佛源法师:生死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佛源法师:生死这个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细微之处,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细微之处,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随顺众生,慈悲喜舍 随顺众生,慈悲喜舍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智能机器人”会是六道轮回的哪一道众生 “智能机器人”会是六道轮回的哪一道众生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看破生死,放下执着,早日学佛以求解脱成就! 看破生死,放下执着,早日学佛以求解脱成就!

见忍法师: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就是我的使命 见忍法师: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就是我的使命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七、涅槃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四十七、涅槃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什么在主宰命运?看看我两位兄长的生死轨迹就明白了

本焕法师答:怎么看待生死? 本焕法师答:怎么看待生死?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印祖故事:不得已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 印祖故事:不得已讲经一座,为生死闭关六年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佛学启蒙:第八课、佛陀进入涅槃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放生因果:【涅槃】_涅槃是什么意思?_涅槃怎么读 放生因果:【涅槃】_涅槃是什么意思?_涅槃怎么读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长久生死中,我们的福报都哪里去了? 长久生死中,我们的福报都哪里去了?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第54集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第54集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