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正受(三皈五戒十善)

2024-08-18 佛法初识

一、受持三皈依2

1 皈依的意义2

2 什么是三宝2

2.1 世间最初三宝的由来2

2.2 佛法僧的意思3

2.3 称为宝的意义4

2.4 三宝的种类5

3 所皈依对象的选择6

3.1 五处观察6

3.2 诸天神等非所皈依6

3.3 表相皈依8

3.4 实义皈依9

4、皈依者应具的认识10

5、皈依后的正行11

5.1 第一种四正行11

5.2 第二种四正行17

6 皈依三宝所获功德22

6.1 依经总说22

6.2 依论别说23

二、受持五戒25

1总说受戒功德25

2 略说五戒26

2.1戒的意义26

2.2别说戒相26

3 造作杀生等业的果报30

4 受持五戒的利益31

5 当满分持戒32

三、修行十善业33

1 深信因果33

2 明辨善恶33

3 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34

4修行十善是往生净土正因34

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35

四、受持三皈五戒的殊胜果报36

三皈正受

一、受持三皈依

1 皈依的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能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演道俗业给》中给孤独长得问佛:

初学道者,始以何志?

佛言:先习五戒,自皈于三。

何谓五戒?

一曰慈心,恩仁不杀。

二曰清廉,节用不盗。

三四贞良,鲜结不染。

四曰笃信,性和不欺。

五曰要达,志明不乱。

何谓三自皈?

一曰皈佛,无上正真。

二曰皈法,以自御心。

三曰皈众,圣众之中,所以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的问话也说:若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涅槃者,应当皈依佛法僧。

皈依是什么意义呢?皈是皈投,皈向;依是依托,依止;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是名为皈依。在所皈的境三宝方面来说,皈依即救护义。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救护义是皈依义诸有皈依佛法僧宝,不破学处,不犯律仪,不违法制,便能救护。彼破学处,毁犯律仪,违越法制,虽皈依三宝而不为救护。学佛的人,为了解脱三恶趣的怖畏,和流转生死的痛苦,皈依三宝,仰求救护,就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好好的学习佛陀,奉行教法,亲近僧众,就能得到救护。否则,如《毗婆沙论》所说,是不能得到救护的。

2 什么是三宝

佛法僧三宝,为学习佛法的人应该具有的根本认识,所以这里首先提出来解说。

2.1 世间最初三宝的由来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以后,连续二十一天,唯自受用解脱的妙乐。自念所证法理,寂静微妙,甚深难见,非寻思境界,唯智者所觉;众生深著我见,爱乐烦恼,虽然为他们说法,恐亦不能了解,徒劳无益,不如默住。后经大梵天王劝请说法,世尊才往波罗捺斯城外鹿野苑,为先前舍佛陀而来这里修苦行的五个侍者:阿若憍陈如、頞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说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五人听法以后,漏尽意解,成阿罗汉,于是世间开始有了三宝:大圣佛陀是佛宝,四谛法轮是法宝,五阿罗汉是僧宝。

2.2 佛法僧的意思

(一)佛,梵语佛陀,译为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究竟无余的一切智人。觉有正觉、等觉、无上觉三曾含义。

正觉,简别凡夫的不觉和外道的错觉。凡夫对于事物的真相不明,起种种颠倒,所以名不觉。外道依于寻思推度,或有限的定力和通力,见著了事物的某些部分道理,妄执为全部的、真实的,而建立种种的错误理论,自以为是觉者,实际上仍然是有意识心的错觉。佛陀以无漏无分别智亲证诸法的真如实相,对于诸法的事相理体无增无减地平等如实觉了,是真正觉悟的人,所以是正觉者。

等觉,即遍觉的意思,以区别于二乘圣人。二乘虽然是正觉,而未遍觉;因为二乘圣人自己虽然得了正觉,但不能起广大的慈悲心去觉悟别人,仅仅限于自觉而无遍觉。佛陀如大良医,自医医人,于众生施无缘大慈,以自觉去遍觉一切有情,所以把佛叫做遍觉者。

无上觉,以区别于菩萨。登地的菩萨,虽然是正觉者,也能觉悟其他有情,但因烦恼障和所知障还没断尽,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尚须进修,虽是自觉觉他的遍觉者,未到圆满无上。唯有佛陀,自觉觉他的悲智行愿皆已究竟圆满,无有过上,无有与之可比并的人,所以是无上觉者。

诸经中说,如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者。总起来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为佛。如《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觉醒,如莲花开,故名为佛。

(二)法,梵语达磨,译名为法,是轨则义。《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成唯识论述记》解释说: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这就是说:凡是一种事物,能固持自性,如花有花的体,树有树的体,而又能表现其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使其他有情见之即可了解其为何物,合此任持自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故这个法字,实即概括了宇宙间一切的东西。

佛法的法,是指佛陀依如实所觉而宣示于世间众生的善巧教法;这些教法,有它的自体,可以为一切众生的轨则,与达磨的意义相当,所以名之为法。论其正体,应该是三乘无漏所摄的教、理、行、果。教即文字声音,理即二谛四谛等义理,行即三乘所修的二利行,果即三乘无学所得的二转依果。

若就所教化的对象来说,则法可以为五乘:为人乘说五戒法,为天乘说十善法,为声闻乘说四谛法,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乘说六波罗密多法。若就对治的法门来说,则有八万四千法;就修持的总纲来说,则只有戒定慧三学。

佛陀入灭以后,由大迦叶尊者为领导,召集佛弟子们,把佛陀垂示众生的一切教法,由阿难诵出,结集起来,总分为三藏:即是经藏、律藏、论藏

又从如来对机说法的多种形式和事义的差别,分为十二类: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这十二分教中,契经、应颂、讽颂三种,约经文上的体裁而立名;其余的九种,是从经文所载的各别的事义而立名。从多分义摄来说,契经、应颂、记镃、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稀法,是为经藏;因缘是律藏;论议是为论藏。

(三)僧,梵语僧伽,翻译为和合众。比丘三人以上,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以这六和的和谐合聚的精神,团结生活在一起,叫做和合众。和合有两种意义:

(一)理和,同证择灭理故。

(二)事和,具有六种:

(1)戒和同修。即对于所受的戒法,善护受持,无杂无秽,称赞不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共同受持。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

(2)见和同解。即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法,能善巧如理的通达于如是见。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

(3)利和同均。即对于获得的如法利养(财物),个人不别藏隐,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平等受用。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

(4)身和同住。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身慈业,有疾病等违缘,互相照顾。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

(5)口和无诤。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语慈业,有善法功德互相赞叹鼓励,有过失互相善意的谏止举发。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无违无诤,和合共住。

(6)意和同悦。即对于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修习意慈业,念诸道伴,皆是替佛宣扬教法者,受行正法者,思惟正法者,是正法的住持人,是自己不容易得到的善友,是帮助自己成就道业的善知识。由此法故,发起尊重爱敬,欢喜悦意,和合共住。

僧的分类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主要修学的内容,分为声闻僧、菩萨僧。

(一)声闻僧,以解脱道为主修,剃发染衣,具足出家沙门的形相。

(二)菩萨僧,以佛菩提道为其主修,有出家和在家的形相。在家的菩萨,即使不剃发染衣,只要能够证悟第一义谛般若实相,便可以叫做僧。这种僧也叫做胜义僧,如观自在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

按照戒定慧的不同,可以分为凡夫僧、胜义僧、哑羊僧、无惭愧僧。

根据三乘菩提的不同,可以分为声闻僧、缘觉僧、菩萨僧。

2.3 称为宝的意义

佛法僧三种为什么称为宝呢?因为他是指示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的导首,极为尊贵,如世间的珍奇宝物,所以称之为宝,《宝性论》中,用世间珍宝的六种譬喻,来说明佛法僧称为宝的意义:

(一)稀有义。如世间宝物,贫穷的人不能得到;三宝也是这样,没有善根的众生,百千万劫不能值遇。

(二)离尘义。如世间的珍宝,体质上没有瑕秽;三宝也是这样,绝离一切有漏的尘染,最极明净,故名为宝。

(三)势力义。如世间珍宝,能除贫困,医治病毒等,有大势力;三宝也是这样,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

(四)庄严义。如世间珍宝,可以庄严世间,令世间美妙;三宝也是这样,具有无量的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

(五)最胜义。如世间宝璧,在一切物中最为殊胜;三宝也是这样,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极殊胜无上,故名为宝。

(六)不改义。如世间的真金,烧打磨等,本质不能改变;三宝也是这样,是无漏法故,不为世间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八风所倾动,恒常不变,故名为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以坚牢、无垢、与乐、难遇、能破、威德、满愿、庄严、最妙、不变十义说明佛法僧得名为宝的意义,结语说: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2.4 三宝的种类

所谓三宝,有三个层次,同体三宝、出世三宝和住持三宝。

第一层次叫同体三宝,或叫自性三宝。同体三宝系指真如之理,就是说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本佛心,一切众生的本心,这叫真如。真如是一切有情众生之最初,也是最后的一个皈依处,最究竟的皈依处。成佛就是要到这个地步来。真如本身不可说、不可现、不可示、不可形容。但他能出现于众生的眼前,众生修学实相念佛而得开悟,即能眼见各种真如的性用,称之为自性开解。所以真如是自性三宝的佛宝。

真如佛性显现之后,看见这个自性真正不虚,真实不误,并显现各种作用。佛性显现之后,自然不造各种恶业,在这里面能生各种法则,示现各种世出世间法,我们称之为自性法宝。

因自性清净的缘故,所以动无违诤,名为僧宝。真如佛性显现之后,这真如佛性不会起执著去跟一切有情众生起争执或诤论,这叫僧宝---自性僧宝。

第二层次称之为出世三宝。佛宝是什么?报身佛、应身佛、化身佛。应化身随类示现,众生有需要,他就示现。地上菩萨有需求,他就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庄严相的报身佛。菩萨四果、声闻四果有需要他就示现应化身。(法身是自性佛宝,如如不动而不可见)。畜生道有需要,他就示现为畜生模样和他们见面。乃至恶鬼道、天道、地狱道都有可能。这不是以物质世间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化身、报身的形象出现,这叫出世佛宝。

出世法宝是指四谛缘生、六度诠旨。四谛是指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谛即真实的义理。真理谓之谛。所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为佛陀所说的四种真实之道理,谓之四谛。

缘生是指十二因缘以及因缘生、因缘灭。十二因缘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因取所以有后有;有后有就有生;有生便有老病死忧悲苦恼。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绵绵不断。十二个环扣在一起,亦形成过去的念,现在的念与未来的念。念念相续不断,因此而有众生的轮迥。

六度诠旨:是指菩萨修行六度,与四谛缘生不同;四谛是声闻法,而缘生为缘觉法。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六度所显扬的,所解释的宗旨都能明白清楚,称为六度诠旨。前面所谓之四谛缘生是声闻法与缘觉法,六度诠旨是菩萨法,这些法若能实证,便得解脱,所以称为出世法宝。

出世僧宝为四向五果之菩萨及十地菩萨,称为大乘菩萨僧。四向为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五果是指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和缘觉(即辟支佛),十地菩萨是指别教初地至十地的菩萨。四向四果之中有出家、有在家者。声闻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出家相,菩萨初果到四果大多现在家相。缘觉、辟支佛只有出家相而无在家相者,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此四向五果及十地菩萨不论是现出家或在家相,皆为出世僧宝,名为大乘菩萨僧。

第三层叫住持三宝:所谓世间住持佛宝;凡是泥塑、木雕的佛像,以黄金珍宝璎珞等种种庄严,用做我们修行的工具,称为世间住持佛宝。黄卷赤轴,三藏十二部经典称为世间住持法宝。剃发著染衣,离世俗的家,住进佛寺者,即为世间住持僧宝。

三宝名数的决定和次第,在经论中说有多义,今总取经论中说: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病人,故此三宝不增不减。

3 所皈依对象的选择

3.1 五处观察

作为一个追求宇宙人身真理的人来说,皈依对象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皈依的对象,也叫皈依境,就是皈依的处所。所皈依境既然是我们发心皈投依靠的处所,那我们就必须慎重的选择,观察它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真正的皈依处。否则,若是一个三业不净,有诸过失的人,他自救之不暇,他们以他为皈投依靠,那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真实的好处的。《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选择皈依处,应当从五方面去观察,如彼论说:谓由五处观察所皈,乃可皈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清净故,三、由意业清净故,四、于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无上法故。

三业不清净的人,必有过失;没有大悲心的人,必有偏私;没有成就无上法的人,于自利利他就不能究竟圆满。故不符合这五种观察条件的人,我们就决不应该皈依他。

依据经论中说,只有诸佛如来才经得起这五方面的观察,因为在有的十八不共佛法中,说如来的三业,皆以智为导首,随智慧行,所以三业清净。就是如来的现行身业,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皆是妙善清净,勿须覆藏。为所化有情说正法时,现种种胜相,调伏众生,能以胜力折伏摄受一切徒众,是为如来身业清净。如来一切意业,与智俱转,入大众中,生起清净心为大众说法,除来众生的无明烦恼,是为意业清净。又说如来具足大悲,于一切众生,平等化度,于任何一个众生,未有不简择了知而暂时弃捨者,故如来究竟不捨有情。除了诸佛世尊,没有任何人证得一切种智,故亦无成就无上法者。如上所说,唯诸佛如来经得起五法观察,可以作我们的真正皈依处。

3.2 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这中,天趣最高,所以很多的人,都以天神为皈依处。但彼诸天,由于能力不够,本身具诸障碍,不能为诸众生作大利益,故不能作我们真正的皈依处。《瑜伽师地论》七十四卷,与《显扬圣教论》卷六,都说由五种因缘,诸天神等非是所皈依处。

(一)由形相故,诸天非所皈依。此有五义:

1、谓诸天神,世不现见,无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诸天神等与人趣类别,非人类肉眼所能见,因此诸天不能与人类相见,亦无交谈,故不能与人宣说法义。

2、容色奋发,有怖畏故;诸天神等,容貌色相奋发时,形相暴恶;现前虽然受乐,恐惧当来生苦,故有怖畏。

3、染习放逸,有贪爱故;诸天由有贪爱,于妙欲境,染习放逸。

4、捨他利益,无悲愍故;诸天神等,于一切有情所,无悲愍心,故不能平等饶益,而弃捨利他。

5、不能解了,作与不作,不达定义故;诸天神等具有烦恼,于应作不应作的诸业不能了知,以于善不善业能招爱非爱果的真实义未现证觉,未能通达故。

由此五种道理,诸天不可皈依。返观如来,由形相故,可作皈依。

1、世间现见,有谈论故;(《显扬论》卷六文)佛在世时,世间现见,为众生宣说正法,与诸人等有所谈论。

2、容色和静,无怖畏故;如来容貌慈祥,清净无欲,和悦安静;具四无畏,心无怯劣,无所疑虑,所以都无惊惧恐怖。

3、远离放逸,无贪爱故;如来于贪等烦恼,永害习气,于欲尘无染,具无忘失法,故能远离放逸。

4、不捨利他,有大悲故;如来以大悲心昼夜六返观察世间众生的善根增减,于利乐有情事业,无时暂捨。

5、善能了解作与不作,能达实义故;如来已通达善恶业决定招感爱非爱果的真实义理,故于应作不应作的善恶业和作而有受,不作无受,皆善了知,以此教化众生断恶修善,进趣解脱。如是五相非诸天所有,故如来是真皈依处。

(二)由自性故,诸天非所皈依。由诸天神等烦恼随逐,具诸有漏,性非清净,尚不能自己调御,岂能调御他人?故非皈依。如来永断诸漏,永害习气,具三(身、语、意)不护,性极调善,亦能调御一切有情,故可皈依。

(三)由作业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诸天神等,安住受用众妙五欲中,恒为歌舞等声之所牵引,故于诸欲安住为业;又诸天常与非天互相战斗,或被诸天自类陵蔑驱摈,起如是等损害有情的恶业;故诸天神非所皈处。如来安住地广大无垢、寂静等业;因为如来于天住中多住第四静虑,依此静虑领受捨乐,超胜下地,故是广大;第四定捨念清净,寂静无动,故名无垢。又如来能作有情利益为业。故如来是所皈依处。

(四)由法尔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即依诸法的本来如是的道理来讲,世间的长寿、相好、财富、安乐、辩才等功德和出世间的无怨对、无灾横、无烧恼、断后世大苦,得大解脱等功德,皆有自己勤用功力修诸正行而获得,并不由于事天神等而可得彼恩赐。若不勤奋用功力,虽于天神等极申敬事,亦不能得。此即说由法尔道理,一切功德皆依自力成办,非他力赐予,故知天神,非是所皈依处。

(五)由因果故,诸天神等非所皈依。以供养诸天,信解诸天为缘,祈求诸天摄受,招感天体,招感富乐,摧坏怨敌,出生天趣,及生天后常住彼处求不终殁,皆不能满其所愿,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受因缘果报的支配,天人也无力干预。所以天人非是皈依处。

由上述五种道理,故知诸天神等,非是真实的皈依处。诸天尚不皈依,其余鬼神则更不足道了。

3.3 表相皈依

佛法中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三种:即佛、法、僧,除此以外别无皈依。

《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问:皈依有几种?答:皈依有三种,谓佛法僧。四缘故,有尔所皈依:一由如来性极调善故,二于一切种所调能调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供养乃生欢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众,皆可皈依。

(1)初学佛者归依三宝时,应先归依表相三宝。表相三宝者即是世俗三宝也,依世间蕴处界身及相应法而说三宝故。世俗三宝者所谓:泥塑木雕,黄卷赤轴,剃发染衣(如前三宝的种类一节所述)。此有大小乘表相三宝之不同。

(2)归依出世三宝者,谓修学佛法以后,已能理解出离生死轮回之义理,虽未能作深入观行,已知出世间法之义理,如是归依出世三宝,亦名归依表相三宝。所谓出世三宝者谓:释迦化身,四谛八正,证果圣僧。此唯小乘法中有之,即是归依二乘三宝。如是,义如文辞,有智之人思之可知,不作语译广解。

(3)归依胜义三宝者,谓修学大乘佛法以后,求证法界实相,欲得般若实智,非唯解脱智之实证;如是闻法已,心爱乐之,愿欲随从修学,先行归依,犹未得证,是名归依胜义三宝之表相归依。

胜义三宝者谓:法报化身,十度种智,大乘圣僧。此唯有大乘。佛宝中之法身佛者谓本师毗卢遮那佛,报身佛者卢舍那佛;法宝中之十度种智者,谓十度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函盖二乘菩提之一切智故;僧宝中之大乘圣僧者,谓一至十地菩萨,以及等觉菩萨。归依此等三宝者,方是归依胜义三宝者。

唯有大乘法中,方有在家相之圣僧,谓之为胜义菩萨圣僧,即是初地至十地心;然出家之已证悟菩萨,亦属胜义菩萨僧。二乘法中之在家人,虽亦偶有证得四果者,虽可名之为圣,然犹不得名之为僧;以二乘菩提法中,必须舍世俗家而身披僧衣者,方可名之为僧故。大乘法则不然,譬如华严五十三参之初地至十地菩萨,多现在家相,少现出家相;非为不能舍离贪欲、名闻、眷属、财富,实乃因为一切种智妙法之亲证者,皆须在此中修学实证故,若离世俗烦恼则不能发起一切种智之亲证因缘故,则无一切种智妙法可证故;亦为求断习气种子,以在家相为之,多有逆增上缘,故易于地地修除烦恼障中之习气种子。

初地以上在家菩萨云何亦得名之为僧?此因初地以上菩萨皆是经中所言生如来家,是真佛子之菩萨故;既名真实佛子,当然摄属圣僧,不论身现出家相或在家相。除大乘法中一至十地菩萨以外,别无在家人可名圣僧。此如 释迦在 燃灯佛为其授记成佛时,亦如大乘经中起首之在家菩萨等,亦如弥勒、文殊、普贤、维摩诘、观音、势至等,虽现在家相,头戴天冠、身著宝衣、胸佩璎珞、身有种种宝物庄严,迥异出家圣僧,然皆同得名为圣僧;故于大乘一切种智妙法中,但得入地,皆成 佛之真子,名为生如来家、住如来家之真实佛子;既是真实佛子,即不论其为在家身或出家身也;意谓:纵使出家为僧,若未悟入诸地中,仍非真实佛子,唯是表相佛子尔,唯除证悟而入诸地。非唯《大方广佛华严经》之诸种译本中皆如是说,其余大乘经中亦皆如是说;故说初地至十地之菩萨,不论身现出家相或在家相,皆是大乘法中之胜义菩萨圣僧。在家人而名为菩萨圣僧者,谓必须大乘别教法中之诸地菩萨,方有在家相之胜义圣僧也;若是未入地,则唯有出家人可谓为贤位僧,在家人虽已悟入般若而入菩萨数中,可名大乘通教圣人,然于未入地之前仍不得名之为僧也,唯除已入诸地。于二乘法中则唯有在家圣人而绝无在家僧也,非是菩萨故,不证道种智故,未受声闻比丘、比丘尼戒故。如是应知。

3.4 实义皈依

上面已经说真正的皈依处,唯有佛法僧三宝。这里应该指明所皈依的主体,使我们明确的了解正所皈依的三宝体性。在大小乘的经论中,说到所皈依三宝的主体时,都说皈依佛宝,是皈依佛的法身。皈依法宝,是皈依清净寂灭的涅槃(灭谛)。皈依僧宝,是皈依圣僧自证的无漏无为法,以上皈依,也名实义归依。

实义归依之义,谓须亲证法性;如是归依三宝者,方是实义上之归依三宝;非唯信不退故,亦是证不退故。于二乘法而言,必须实际观行,确定离念灵知心为虚妄法,为依他起性心,如是而断我见、断三缚结,即是初步之实义归依出世三宝,已对声闻教之释迦佛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之解脱法义生起证信故,已对声闻教中之出家圣僧生起证信故,是名声闻教中之实义归依,名为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乃至不论在家、出家而证得二果、三果、四果者,皆是出世三宝之实义归依者;唯彼等在家而证果者,皆因不现僧宝相故不受供养、不以住持三宝自居尔,然不得因其在家身相便言其非为二乘圣人。

于大乘法中之实义归依者,亦谓须有实证,然后始能真正归依于胜义三宝,譬如:《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四》云:尔时平等行梵天婆罗门大婆罗子,白文殊师利法王子言:文殊师利!云何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答言:善男子!若优婆塞不起二见;云何名为不起二见?谓不起我见,不起他见;不起我见,不起佛见;不起我见,不起法见;不起我见,不起僧见;是名优婆塞归依佛、法、僧。

复次善男子!若优婆塞不以色见佛,不以受想行识见佛,是名优婆塞归依佛。

善男子!若优婆塞不分别诸法,不戏论诸法,是名优婆塞归依法。

善男子!若优婆塞信无为法僧,而不离有为法、信无为法,是名优婆塞归依僧。

复次善男子!若优婆塞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名优婆塞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此即是证悟实相心之后,归依胜义三宝之境界。

此谓优婆塞、优婆夷归依三宝时,若欲超过表相归依,而入实义归依之列,则须能通般若真义;欲通般若真义,则须亲证法界之实相;所谓亲证法界之实相者,即是亲证万法根源之心体,即是阿赖耶识也!证得阿赖耶识心体者,即能现观所应转依之真如法性;真如则是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之如所有性。上所举般若经文所说归依者,即是此理。如是,亲证阿赖耶识心体者,现见阿赖耶识心体离见闻觉知、离一切六尘万法,无我亦无人,无我亦无佛,无我亦无法,无我亦无僧,何况能有三宝可见可得?如是归依于第八识心体之清净真如自性,则如此段般若经文中所说:无我、无佛、无法、无僧,如何尚有所归?现见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皆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显示故,都以如来藏为体故。如是归依如来藏、归依自性三宝者,实无任何一法而可归依。于如是无所归依之智慧境界中,却以无常有为之身心归依胜义三宝者,方名实义归依。如是实义归依已,无妨转入表相三宝中,而为众生宣示表相三宝之归依;无妨转入表相三宝等表相中,而度众生同入如是无所归依之实义归依境界中。能如是者,是名实义归依。

所皈依的主体,如上所说,都是以无漏无为法为体性;这是指究竟的皈依正体来说的。若佛报身化身等功德,与道谛法,(证灭时法尚应捨,故非皈依正体)和预流等 圣僧功德,虽然不是所皈依的正体,但从救护义与助道缘来说,仍然皆是殊胜的所皈依境。至于我们现前见到的佛像、经书、比丘僧尼,是住持三宝的形相,虽然不是真实的三宝,但他在现时环境之下,代表了三宝,故我们从其跟前承受皈依,即应于佛像作大师想,于经书作法宝想,于比丘僧尼作圣僧想,依之为师,尊重恭敬应如佛宝、法宝、僧宝。

还应该知道,皈依佛,是皈依一切佛;皈依法,是皈依一切佛所证的涅槃法;皈依僧,是皈依一切佛弟子。如《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说:

问:皈依佛者,为皈依一佛?为一切佛耶?

答:应作是说:皈依佛者,皈依一切过殑伽沙数量诸佛。

问:皈依法者,为皈依自相续诸蕴灭耶?为皈依他相续诸蕴灭?为皈依无尽数诸蕴灭?

答:应作是说:皈依自他相续及无尽数一切蕴灭。

问:皈依僧者,为皈依一佛弟子?为皈依一切佛弟子耶?

答:应说皈依一切佛弟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皈依三宝品》也说:皈依法身者,即是皈依过去未来现在诸法。说到所皈依的法宝,是殑伽沙等诸佛菩萨三无数劫六度万行所证之果。说到皈依的僧宝是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由上经论所说,故知皈依三宝是皈依一切三宝。但是应该知道,若约依止和出家来说,则唯以一佛一僧为师了。

4、皈依者应具的认识

律部《萨婆多毗尼毗婆沙》云:

问曰。若受三归。或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

答曰。若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突吉罗。亦不成三归。

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宝。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

答曰。不成三归。

故知三皈依者,首当皈依佛,次皈依法,后皈依僧,次序颠倒也不成三皈依;若只皈依佛法僧中一个、二个,也不成三皈依。

《优婆塞戒经》云: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

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

若人至心,信其(天神)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若闻诸天有曾见佛功德胜已,礼拜供养,是人不失归依之法。

若时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如是之人,亦复不失归依之法。

如果三皈依之外,还有另外的皈依,也失去三皈依。如四皈依、皈依天魔外道等,便失去三皈依体,不再名佛弟子。如果这个天人是护持佛法的善神,供养和礼拜,则不是去三皈依。另外,受了三皈依之后,礼拜天人等,应该如在俗世间礼拜父母、长者、有德之人那样,这是起尊敬想,而不做皈依之想,此行不违背三皈依。

5、皈依后的正行

5.1 第一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可以得其救护,但必须修习正行,才能真正得救护。正行有两类,各有四种。

第一四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皈依,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这里分别略述如下:

5.1.1亲近善士

5.1.1.1善知识的德相

善士即善友的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的亲近善知识。园满的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园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园满。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能利,意善寻思,见善能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捨;戒预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脱等;是名为能有所证。

4、性多哀愍,即于诸众生,常起哀怜悲愍,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安稳;如是名为性多哀愍。

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行,善能赞叹鼓励;性勤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辞劳倦;是名心无厌倦。

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他弄不报弄。于诸逼迫事,自推已过,以业之成熟为所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陵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等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善能堪忍。

7、无有怖畏,处大众中,说正法时,心无怯劣,声无战掉,辩无误失,腋不流汗,身毛不竖,不为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无有怖畏。

8、语具园满,即成就极美妙的语言,其显了的语言,容易悟解的语言,众生乐欲听闻的语言,善辩善说,如是名为语具园满。

但此时际,具足这样园满德相的善知识,实不可得,若有具此十分之五德,或十分之三德,我们即当欣庆求为亲近依止的善士了。

5.1.1.2思念善知识的功德

善知识是指导我们修善断恶,离一切苦,得一切乐的导师,故他于我们的恩德极大,能够依法思念其功能和恩德,则能引起我们对于善知识如法亲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承事的坚定意念。否则,虽然遇着了具德的善知识,亦不知如法亲近,自己的善法功德亦无由增长,故于善知识念恩念德极为重要。这里引证几段赞叹善知识恩和德的经文,以启发我们对于善知道知恩知德的善净意乐。

《增一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说: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是赞说善知识是具足全梵行功德的人。

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今发心,求菩萨道,为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解!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这是说欲求成佛的人,当勤求善知识,但应恭敬,勿见过失。一个依止弟子,假若以寻求过失的心去观察善知识,则唯见师长过失,覆障其清净信心,而于善知识这敬信退失,自己善法功德亦不复增长了。

又说:一切佛法,如是皆由善知识力而得园满。以善知识,而为根本,从善知识来。依善知识生。依善知识长。依善知识住。依善知识为因缘。善知识能发起。

以上两段经文,都是所说善知识于亲近的弟子有大恩德,作弟子者应当正念恩惟,如法亲近。余诸经论中,所说善知识功德者甚多,这里不繁引了。

5.1.1.3于善知识如法亲近

学佛者寻求善知识时,在未亲近和请示为依止以前,可以尽量的观察其有德无德,是否可以亲近依止;若经过观察以后,认为是有德的善知识,确可为自己亲近的师长,而后正式亲近依止,那就不应当再观察师长的过失了。故遇着了具德的善知识,要如法亲近,当弟子的善法功德,才可以新生和增长。否则,以观察过失的心去亲近依止,自己的心先有烦恼成见,对于善知识的言行,不会虚荣心接受和体行,那么,自己的善法功德,也就不会生长了!佛法之中,非常重视如法亲近善知识。要做好如法亲近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三件事:一、认识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三、园满亲近的方法。

一、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在小乘经论中,多说父子想。在大乘经论中,则多说弟子于师作佛想。如《宝云经》第六卷说:我今依怙师僧增广善法,以是因缘,于和上所,若持戒,若破戒,若多闻,若聪明,若无智,悉皆恭敬,生世尊想。于诸世尊恭敬、供养、信乐、欢喜,于和上亦复如是。如八十《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更具体的说明了于师于法于已于修行所作的心念,如彼经说,于已身生病苦想,远行相,求度想,儿子想等。于善知识生医王想,导师想,船师想,父母想等。于所说法生良药想,正道想,舟楫想,家业想等。于所修行生除病想,远达想,到岸想,绍续想等。如经七十七卷广说十类四十种想应知。学佛人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主要的是要从善的教授教诫和他的实践生活中,来改造自己杂染的三业,丰富自己清净的生活,使自己一天一天的生长着善法功德,故善知识是自己黑暗中的灯塔,从恶趣中救护自己的大恩人,是自己法身慧命的除障者和源泉,故对于善知识应当于经所说而作念恭敬承事。

二、应该发什么心来亲近。对亲近善知识的发心相,《华严经》七十七卷《入法界品》说: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何负重任,无疲倦故。应发如金刚心;志愿坚固,不可坏故。应发如铁围同心;一切诸苦,无能动故。应发如给侍心,所有教令,皆随顺故。应发如弟子心;有所训诲,无违逆故。应发如僮仆心;不厌一切诸作务故。应发如母心;受诸勤苦,不告劳故。应发如佣作心;随所受教无违故。应发如除粪心,离憍慢故。应发如已熟稳稼心,低下故。经中所说为十种心,这里只节录了前十种,足以显示弟子对于善知识的亲近意志之坚毅、诚厚、任劳、无动;这是因为自己彻底了解,一切佛法,皆以善知识为根本而生、而长、而住,而园满。故能发起一切恭敬承事的心意来亲近善知识。但是,应该知道,这是指对于具足园满德相的善知识而说的,若不是一个具德的善知识,我们则不应当毫无观察简择地尽弃主宰而任其支配。而应该依照世尊所说的依法不依人来作为依止的标准对于所承侍的善知识,所说符合经律论的,应该加以如法信受,对所说不符合经律论三藏,不符合四法印的,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依止师,而加以盲目地接受。一切佛弟子当牢记此正理。

三、园满亲近法,园满亲近善知识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有四种,如彼论说: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园满亲近善友: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发敬净信。二于善友,随时敬问、礼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养。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薛敬承事,请问听受。这四种亲近相中,前三事容易了解,不必再加解释。这第四义是说,于正所依止的师长,如其所说的教授教诫的法义,有与旧说相同的名合,或依经论而说的名合;不与旧说相同名离,或不依经论而别说自己见解的名离。作弟子者,如师所说法义,无论其与经论或旧说,若同若别,凡师所说,若开许的,若庶止的,皆应无倒随顺信受奉行;如所开许的进取修持,如所庶止的止息不作。随师所说自在,不为一切异论所引夺倾动。若有违犯,师长如实显发时,无恼乱之心,唯欲进求了解,作奉教心,到师长跟前,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5.1.2听闻正法

5.1.2.1广学多闻的重要性

皈依者的第二正行,是听闻正法,并且还要广学多闻,不要得少为足,执一非余。什么是正法呢?即佛世尊,或佛弟子宣说开示的法义,是至正善士丈夫所说,至正的教法,故名正法。即契经、重颂、记别等十二分教,如第一章第一节佛法僧三宝中已说,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应知。皈依三宝者,对于十二分教法,听闻其文,听闻其义,并受持读诵,是为听闻正法。学佛的人为什么须要听闻正法呢?因为我们凡夫,愚迷疾暗,对于善恶法认识不清,在作为一切事的时候,是非不明,善恶莫辩,因此于善不知取,于恶不知断,现前三业,多成颠倒;虽然以好心作事,反成恶行恶因,这都是由于不知法义的过失。如来在十二分教中,很清楚明白地开示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善如何修,恶如何捨,有漏法怎样断,无漏功德如何修证,皆说尽无余。学佛的人,为了断恶修善,捨有漏而取证无漏,必须清楚地认识善恶,认识有漏无漏,故须要听闻正法,依之起行,使自己的所行成为正行而招感胜果。如《大宝积经》卷五十说:

如人入暗室,复蔽绝光明,虽有众色像,非明眼所见。

如是虽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正法,善恶何能晓。

我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多闻捨无义,多闻得涅槃。

善听增长闻,闻能增长慧,慧能修净义,得义能招乐。

聪慧得义已,证现法涅槃。净觉法相应,证的第一乐。

菩萨闻法已,正法善安住,为世大光明,行菩提妙行。

此经前两颂说不听闻正法的过失,后三颂是说听闻正法的义利,其中第三颂总赞多闻的功能。

《华严经普贤行品》说: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资欲心,人形畜无别。前颂是说多闻的好处,由听闻正法,可以了知一切法,而知道断除恶因恶果捨弃无义有漏,证得寂静安稳的涅槃。后颂是说,不听闻正法的坏处,还三因果的事理也不会知道,心识中除了知世间的财宝之外,一点法宝也没有,这样的人,在享乐衣服饮食以外,什么高尚的意志都没有,等同于畜生;因为他只知道愚迷的生活,而不知善恶的三世因果和有漏无漏法的过失和功德。

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对于少学的过失说:

少学或心高,易满如牛迹,如鼠手持物,自谓已能多;

智海广难量,不测及增谤。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

智学成菩提,愚学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学过。

由此论所说多闻的胜利,不闻与少学的过失,可以知道听闻正法的重要了。

5.1.2.2恭敬说法师

知道了闻正法的重要,其次就是实际地从善知识跟前去听受。但要使自己听闻正法能得殊胜的利益,对于说法师与所说的法和听法的心理,都应该发起恭敬心,正确的思想,和清净的心理,才能得到真实的听闻利益。这晨先说对于说法师的心念。

对于说法师,经中往往说应作医生想,极应恭敬,唯纯净心属耳听法,不起不正确的作意,在《瑜伽论菩萨地》四十四卷中说名为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即于戒行有损坏的说法师,不应起这样的观念,他是坏戒者,不住律仪,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就是有些说法师,出生的族性不高贵,听法者不应心想:这说法师是卑贱姓家庭出身,我不应当从他听法。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即说法师色相容貌不庄严,不应嫌其丑恶,而不从其听法。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文词不美妙,不应嫌其鄙欲,而不从其听法。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即说法师的言语不好,不应嫌其粗陋,而不从其听法。

听法的人,若于说法师,用意寻求上述五过,则自然不愿从其听闻法义了。故听法者,应于已作病人想,于法作药物想,于说法师作医生想,但应恭敬,听受正法,不应于说法师追求过失,影响闻法善心,而退失胜慧利益。因为有的善知识的却相貌不庄严、文辞、言语不美妙,但是于甚深法要深得善解,如果因为执着表象则有可能失去亲近真善知识的机会,故学佛人不能执取在家出家相,不能执取表象而生轻慢,失去修学正法的机会。

5.1.2.3尊重正法

诸经中多说于法存药物想,为疗治烦恼业病,于正法药极应尊重。《瑜伽论》说,听闻正法时,于法师所说的正法,应作五种想念:

一、作宝想,我们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生死流转,最缺的是善法财,佛法是能够于生死中求拔我们出离三界的宝物,百千万劫难遭遇,现在遇着了,任借他的力量,就可以超脱生死,证大菩提;故佛法是无上的至宝,今得听闻,应生极大的尊重心。

二、作眼想,我们在三界中轮转,得善趣果报的时候少,随诸恶趣的时候多,更不知解脱生死,这都是自己愚痴无智,于善法恶法,不知取捨,如盲人无眼,于正道险道,无能辨别,今得听闻正法,得到了辨别是非善恶的妙慧,如盲人眼开,应生无比的庆幸。

三、作明慧想,听闻正法,即已得广大慧眼,于一切所知境界,能如实不错地了知,如光明照了诸物,现在自己得着这正法光明,照彻事理,不再为所迷,应知恩怀感。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正法是得涅槃大果的因性,是证得声闻独觉佛果三种菩提胜果的因性,听闻正法,就是已经得到菩提涅槃殊胜果法功德的因性,应生无上欢喜心。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所闻的正法,是证得菩提涅槃的因,现有自己虽然还未证得涅槃及三乘菩提,但是已得正法慧眼,能于诸法如实简择而修习止观,现世中可得远离欲界粗垢罪过的静虑大乐,因性已得,应生适悦的大乐想。

5.1.2.4闻法乐意

听闻正法时,对于说法师和所说正法,有清净正确的想念外,还必须澄清自己的心念,发起纯正的闻法、意乐;即应该以无杂染心,无散乱心,去听闻正法。如《瑜伽师地论》三十八卷《菩萨地力种姓品》说:往法师所,无杂染心,无散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杂染心听闻正法?谓听法时,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其心远离怯弱杂染。由六种想,其心远离贡高杂染。由四种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由一种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谓所法时:应时而听,殷重而听,恭敬而听,不为损害,不为随顺,不求过失;由此六想,其心远离贡高杂染。又听法时,恭敬正法,恭敬说法补特伽罗,不轻正法,不轻说法补特伽罗;由此四相,其心远离轻慢杂染。又听法时,不自轻蔑;由此一相,其心远离怯弱杂染。菩萨如是无杂染心听闻正法。云何菩萨无散乱心听闻正法?谓由五相:一者,求悟解心听闻正法;二者,专一趣心听闻正法;三者,聆音属耳听闻正法;四者,扫涤其心听闻正法;五者,摄一切心听闻正法。菩萨如是求闻正法。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开示利悟于他。论文中所说的不为损害,即于说法师不作障碍违缘。不为随顺,就是于听闻的正法有未了解的意义,或有疑惑,不唯顺师说,必须以求其悟解的清净心而真诚请问。若自己于正法义不能悟解,或复怀疑,终不讥诮于师,是为不求过失。这些意义,如《瑜伽师地论》八十四卷摄异门广说应知。

5.1.3如理作意

亲近善士与听闻正法的目的,在以所闻法义引起如理作意。因为发动三业最初有力的心所是作意,故欲求三业清净,必须于所闻正法中所说的应修应断的善恶法义,与真实非真实的道理,依所闻法师引起如实不谬的作意,此即名为如理作意。有此作意,则知见自能清净,不起颠倒邪见,而引起如理的正行。如《法蕴足论》第一卷说:云何名为如理作意?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佛所说灭,实为真灭;佛所说道,实为真道。彼由如是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引摄其心,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观察深妙自义。如是名为如理作意。

这如理作意总有两种,即不增益非真实的有的作意和亦不损减诸真实行有的作意。

常、乐、净、我四种妄执,非所知事上真实所有,是愚夫于所知事上不如实知所引起的增益倒执,故是非理作意。如里作意,是如其所闻正法理而了知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身器不净,人法无我。于所知事不起四种非真实有的颠倒见,故是如理作意。持戒生天,布施招感大福财,乃至修无漏行可证阿罗汉等,皆真实事,邪见的人,毁谤无有,这是损减真实有的非理作意。听闻正法的人,于布施持戒等有果报的真实事,如正法理思惟信受,不损减为无,是名如理作意。

如上所说两种如理所引,是名如理作意。学佛的人,应依教奉行。

5.1.4法随法行

皈依三宝者的第四种正行是法随法行。法是指所证的涅槃,在一切法中,涅槃最胜,故得名法。随法即四圣谛里的道谛,它是能证涅槃的方法,随顺于涅槃,故名随法。行是学佛人的自心中受持此法,为求涅槃精进精进修行圣道,是名为法随法行。

又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的诸胜善法,皆名为法,于此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进,随法义行故,如是名为法随法行。(见《集异门论》卷六)

又世尊《摄大乘论释》说:如教行故,名法随法行。即一切学处名法,随顺学法修行,是为法随法行。

此如教法,略有五种:即身业、语业、意业三业如教奉行,无倒随转;于所闻之正法正确思维,于听闻的正法如法修行,合为五种。

5.2 第二种四正行

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除了学习前面所说的四种正行之外,还有四种正行。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当知复有四种正行:一:诸根不掉,二、受学学处,三、悲愍有情,四、应时时无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这里分别略说如下:

5.2.1诸根不掉

诸根不掉,就是根律仪。根是眼等六根,掉是掉举,不让诸根在色等境相上掉动,是为诸根不掉。六根如门,为出生六识了别一切境界的增上依托处,要想使内心不生烦恼或少烦恼,就必须从密护根门作起,故修行用功最初的下手处,应该修行根律仪。根律仪修法的简单说明,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声闻地》说:云何根律仪?谓即依此尸律仪,守护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见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眼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眼根,依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行者,耳闻声已,鼻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随好。恐依是处,由不修习意根律仪,防护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贪爱恶不善法;故即于彼,修律仪行,防护意根。依于意根,修律仪行。是名根律仪。

尸罗即戒,义译清凉。律仪就是轨则。守护正念即于闻思修所得念,正勤修习,不息加行,于时时中善能防守,是名防守正念。常委念就是恒常委细的修习正念。行平等位,即住于善捨心位,戒无记捨心位。不取相,即于色等境界中不执取其相。不取随好,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随附于境上的可爱等相。即由眼根色境为缘生起眼识,眼识无间生起分别意识,由此分别意识,于眼所缘色中,执取其相已,更取可爱不可爱等的随逐相,于可爱的种种色境相,生起染着,于不可爱的种种色境,生起憎恚,由此生起种种烦恼亚行。修行的人依戒律仪,时时以正念防心,令根于色境远离,虽见亦不执取其相。于色境界正现前时,不取随好,分别意识于可爱色等将生染着,于不可爱色等将生憎恚。即以正念增上力,能防护此非理分别的烦恼相应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是为防护眼根,于眼根修律仪行。如是乃至意根法尘为缘,生起意识,即此意识有与非理分别俱行能起烦恼,由此意识于可爱的色法将生染著,别将生烦恼的意识,令其不生所有烦恼,令住于平等舍位,如是名为正念防护意根,于意根修律仪行。

修根律仪行,略有五种差别相:

一、能防护,即防守正念,及所修习常委正念,能防护诸根,令不掉动。

二、所防护,即眼、耳、鼻、舌、身、意根。

三、从何防护,即从可爱不可爱的色境中防护,乃至于从可爱不可爱的法境而正防护。

四、如何防护,即于色等境上不取其相,不取随好。若于色等境相上,将发生种种恶不善法,令心流漏,即于此境处修行律仪,防守其根。

五、正防护,即由正念防护意根,于一切境住平等舍位。这样精勤修习根律仪,如其所有防守正念,如是即于念能不忘失;如其所有常委正念,如是即于无忘失念获得任持力;即由功能势力,则能成办着摩他毗钵捨那进趣所证。

如上据说的意义,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应知。

5.2.2受学学处

受学学处,就是戒律仪。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在受皈依以后,随其自己的能力,应受学如来所制的学处;既受学学处,为了保证清净,无有垢染毁坏;就必须修行戒律仪。修戒律仪应该注意的事,总略地说有在方面:

一、安住净戒,即于自己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损身业,不亏语业,于身语二业防护清净,无缺损,无穿漏,是名安住净戒。

二、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别解脱律仪,即七众弟子所受学的别解脱戒。于此别解脱善能守护,是名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此应修行:

1.轨则园满,即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成就轨则,随顺于毗奈耶,不为世间人之所讥嫌毁谤,不为持律者,学律者之所呵责,见者闻者,皆生欢喜赞叹,说名轨则园满。

2.所行园满,即不行于五处:一、唱令家,二、淫妇女家,三、酤酒家,四、国王家,五、旃荼罗(译屠者)羯耻那(译断狱官)家。守护别解脱律仪者,于此五处不行,于余清净无罪处行,是名所行园满。五种非所行处,虽是如来为比丘而制,但皈依三宝受持五戒的人,也应去远离。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捨。故于此五处善能远离,亦是最殊胜的所行园满。

3.于微小罪见大怖畏,即于诸小随小学处,若有毁犯,应见为生起大罪恶的根源。如《大般涅槃经》说:昔轻小罪,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且受报不爽。又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故不应轻小罪,若有所犯,急速忏悔,令其还净。于三事能够如法而行,是名为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

三、受学学处,即于一切所应学处,皆发心受学。受别解脱戒者,虽从戒师所获得别解脱律仪,得闻少分学处,但于学处未能多知善巧,复应于一切所应学处,自誓皆当修学。从亲教师、轨范师,诸善知识,听闻学习,求得善巧,求得晓悟,并如所教诲,复能受学。是名这受学学处。

5.2.3悲愍有情

前面说五处观察所皈依境中,如来由具大悲故,成所皈依处。此大慈悲,亦是如来与外道差别不共功德之一。

如《大般涅槃经梵行品》赞佛说:大慈愍众生,故令我皈依。

又如《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力品说: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

故皈依三宝的,应学如来,于诸有情,断除损害而修悲愍心。于诸有情,先修悦意慈,见诸有情,皆其可悦意;复修行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欲拔苦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令心调柔自在,于诸有情生起拔苦与乐的堪能意乐。这有三种修相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一、有情缘慈,即普缘一切有情,发起与乐的增上意乐,修慈俱心,当知是名有情缘慈。二、法缘慈,即善于一切有情,住唯法想增上意乐,不起有情相,正观唯于法上假说有情,修慈俱心,当知此名法缘慈。三、无缘慈,修慈行者,复于诸法,远离分别,不起法相,修慈俱心,当知即此名无缘慈。如有情缘、法缘、无缘三慈差别,如是菩萨普缘一切有苦有情,发起除苦增上意乐,修悲俱心,即是有情缘悲。唯住唯法想,修悲俱心,即法缘悲,若不起法想,住于无相,修悲俱心,即无缘大悲。

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梵行品说: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如是义故,名众生慈。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捨心,亦复如是。

修慈悲心,能断嗔恚,是成圣的种性,而且所得福报,无量无尽,如《大般涅槃经》卷十四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一切众生中,若起于悲心;是名圣种姓;得福报无量。设使五通仙,悉满此大地;有大自在主,奉施其安乐,象马种种物,所得福果报,不及修一慈,十六分中一。皈依三宝的弟子,为了成就证圣的种姓,和获得殊胜庄严的广大福报,应急起修行慈愍有情的心行。

5.2.4于三宝所勤修供养

5.2.4.1总说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随已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的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的庄严因行,所以应该欢喜虔诚地时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若未广设供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这就是说,若无财物设供,即以身语意三业供养。《宝云经》中,很具体地指示了对于三宝的供养方法,如经第一卷说:

云何名菩萨恭敬施具足?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香花伎乐绕如来塔,涂扫佛地,若诸朽故崩落,修治严饰;如是名为恭敬佛。

恭敬法者,听法、读育、受持、书写、解说,思惟其义,如法修行,不颠倒取义,是名恭敬法。

恭敬僧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种种杂物,供给所须,奉施于僧。乃至贫下无所有时,当用净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

如能如是供养三宝,是名菩萨恭敬施具足。

5.2.4.2供养差别相

供养有十种差别,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当知供养,略有十种:

一、设利罗供养, 二、制多供养, 三、现前供养, 四、不现前供养,

四、自作供养, 六、教他供养, 七、财敬供养, 八、广大供养,

九、无染供养, 十、正行供养。分别略释如下:

1.设利罗供养,设利罗旧译为捨利,这里是指如来的色身,设利罗供养,就是供养者亲身现前供养如来的色身。

2.制多供养,制多义翻塔庙,就是于为如来所造的一切塔庙前,无论为新为旧,设诸供养,是名制多供养。

3.现前供养,就是供养者,于如来色身,或于如来的塔庙,亲身面对其前现见而设供养,是名现前供养。

4.不现前供养,即供养者,于不现前一切如来,及如来塔庙,作如是的观想:我现前普为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十方如来塔庙,施设供养,当知是名唯供不现前如来及塔庙。又若于佛涅槃后,为供养如来故,为如来造立形像,或塔庙,或龛台;随已能力,造一造二,乃至百、千、万、亿,而设供养,亦是不现前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唯供现前佛及塔庙,获得广大福果。若唯供不现前佛及以塔庙,获得大大福果。若俱供养不现前佛及制多,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5.自作供养,即供养者,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为了恭敬,唯自己亲手作供,不使人代作或帮供,是名自作供养。

6.教他供养,供养者为令所余有情皆能培植福慧,发心供养三宝,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欲设供养时,于诸供品,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朋友等,令于如来所,或如来塔庙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教他供养。若于贫苦无力兴办供养的有情,兴慈愍心,将自己供品,布施与他,令其于如来前及如来塔庙前持用供养,愿其招感福乐果报,但自己无所供养,是名唯教他供养。若自己于佛及塔供养,亦施他令供,是名自他俱共供养。

《瑜伽师地论》说,若唯自己供养,应知获得广大福果,若唯教他供养,应知获得大大福果。若能自他俱共供养,应知获得最大福果。为无有上。

7.财敬供养,若于如来及如来塔庙,以诸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熏香、末香、华鬘、伎乐、幢、盖、幡、灯、金、银、琉璃、真珠、玛瑙等而为供养,是名财物供养。

8.广大供养,即于前面所说财物供养,长时施设。此复七种,若众多、若微妙、若现在前、若不现在前、若自造作、若教他造作、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而为供养。即以如是供养所种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广大供养。

9.无染供养,这有六种:一、自手供养,即于施设供品,不怀轻慢心,令他代供,为虔诚恭敬,唯自手供养。二、殷重供养,即令他供养时,自己不住于放逸懈怠,而住于恭敬供养心。三、不散漫心供养,即于供品,不轻弃掷,而善陈设。四、无杂染心供养,即施设供品,不染贪等烦恼而为供养。五、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得财位等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六、以清净物供养,不以三宝不受用的东西,如葱蒜等,及一切有毒之物设供养,唯以清净物品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无染供养。

以上所说财物供养,于诸财物,若自力所集,或从他求得,由胜解心,从具自在所得等,能为供养,录作观想化身千、百、万、亿于十方一切如来及塔庙供养,恭敬礼拜,则能获得广大福德资粮。又若自己无力集诸财物,亦无从他求得,及无众具自在,而可施设供养,以净信胜解心随喜一切有情供养一切如来及塔庙的功德,如是少用功力,亦能集获得摄受菩提的无量福德资粮。学佛的人,于此善巧方便,应勤修学。

10.正行供养,依正法修行,以此正行为供养,是为正行供养。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忍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正法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园证无上菩提。

上来所说十种供养,是以如来为供养境说,如是于法于僧,亦应修学十种供养。如《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由此十相,应知是名具一切种供养如来;如供养佛,如是供养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

5.2.4.3供养的重心

已说十种供养差别其中应该注意两点:

第一、修财物供养,应以至诚恭敬,及广大菩提心为主,物品丰盛美妙,则其次要。如《阿阇世王授决经》中,某贫妇女要饭讨来两个钱,现前供佛一盏灯,此灯常住不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尽其神力不能灭之,如来因为此妇女诚心供养一盏灯的功德,而受其将来必定成佛之记,即是最好的例证。

第二、应该知道,诸供养中,以正行供养为最上。正行供养,也就是即诸经论中所说的法供养。

如《宝云经》卷六说:菩萨要依众生修诸功德,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无众生,终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为具佛道,以法供养为最第一,不以财施为真供养。善男子!具此十事(法供养),是名菩萨能善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在说完十种供养以后也说:如是供养,(正行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去所说具一切种财物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此去数极义微细义)倍。

由上经论所说,可知正行供养之殊胜。故佛弟子,应该以修学正行供养为主,尤其出家佛弟子,为住持佛法,教化众生,成办自己的道业,更应该特重修学正行供养。

6 皈依三宝所获功德

6.1 依经总说

皈依三宝的功德,其殊胜广大难可校量。如《希有校量功德经》中,阿难请问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几所功德?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阎浮提纵广七千由旬,形如车箱,南陕北广,假使善男子善女人,满一百年,持于世间一切所有娱乐之具,尽给施与,复以四事具足供养,恭敬礼拜;乃至灭度之后,收其捨利起七宝塔,一一塔庙,皆以香花酥油灯烛,作倡伎乐,缯彩幡盖,种种供养。于汝意云何?彼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否?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阿难,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淳净作如是言: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得功德于彼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法华经》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大悲经》卷三礼拜品说:阿难,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披着袈裟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何以故?阿难,如是一切诸沙门中,乃至一称佛名,一生信者,所作功德,终不虚设。

第一种经,是总说皈敬三宝的功德,后三种经,是各别赞说皈敬佛,皈敬法,扳敬僧的功德。诸经中赞叹皈敬三宝的文句很多,这里仅引四经,以作皈依三宝所获功德无量的圣教证据。

6.2 依论别说

6.2.1第一四德

皈依三宝的功德,在《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中,说获两类四种功德。第一四德如彼论说:受皈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

一、获广大福,即皈依者,由供养现前佛,不现前佛,及塔庙,与法僧,当知获得无量大福德果报,摄受无量广大梵福,由此能于无量大劫中不堕恶趣,园满无上正等菩提的资粮。

二、获大欢喜,即皈依者,于佛法殊胜功德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皈依三宝故,了知世出世间道,于此事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皈依三宝故,能远离众苦及苦因,引发众乐,及与乐因,如是思惟,发生欢喜。又思惟随顺修道,便能证得速疾通慧,发生欢喜。如是等无量欢喜灌溉其心,数数作意思惟,心常欢喜住,故为获大欢喜。

三、获三摩地,这有三种差别: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园满。三、三摩地自在。皈依三宝者,由发起希求证得殊胜功德的善法欲,具足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常勤修止观,正知而住等,对治障碍三摩地的所治法已,创获初静虑未至定,是为得三摩地。其次,由已得三摩地,于少分微妙定中,不生喜足,于殊胜的根本定,见胜功德,更起希求意愿,勇猛精进,策励而住,依正方便,获根本静虑,得离生喜乐,遍诸身分,无不充满,无有间隙,无离诸欲,远离一切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园满五支具足安住,是名三摩地园满。复次,行者虽然已经证得根本三摩地,但其心中犹为三摩地生起爱、慢、见、疑、无明等烦恼之所染污,其心于入住出未能随意自在,未名园满清净鲜白。为了使诸烦恼不现起故,为练心调心故,誓证心自在性,定自在性,依乐断乐修,正勤方便,常勤修习。由如是正修行故,于三摩地获得自在,依止彼定自在性,其心清白,无有瑕秽,乃至获得第四静虑,及能引发,神通智能,是名三摩地自在。这得三摩地,三摩地园满及三摩地自在,总名无上的世间一切种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应知。

四、获大清净,这是说获得出世间一切种清净,此略有五种:1、入圣谛现观。2、入圣谛现观已,离诸障碍。3、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4、修如所得道。5、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⑴现观,就是明了现前观无戏论界境,此境是圣无漏无分别智所证真实,故名圣谛。明了现前观此圣谛境,故名入圣谛现观。入圣谛现观时,光明的无漏智能生起,如黑暗的有分别烦恼障碍,实时除灭。种种恶不善业,永不现起,于爱尽的寂灭涅槃界中,心善安住,无复退转,如是心安住时,名已入圣谛现观。

⑵入圣谛现观以后,为远离诸余障碍法,于行住坐卧中,勤修对治,于障碍法,随所生起,即使远离。如是名为远离障碍。

⑶复为证得神通智能,作意思惟诸欢喜事,如于佛法僧戒已得证净,即以证净为依止故,于佛法僧田作意思惟发生欢喜;由思随顺修道欢喜事故,更能证得速疾通慧,是为入圣谛现观已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

⑷由所生起广大欢喜灌溉其心,为断除余障,为征所余无漏功德,于少分殊胜所证,心无喜足,于诸善法转上转胜微妙处希求而住,复修脩习如前所得类道,由此修道,获得殊胜所证法,是名修习如所得道。

⑸由精进无间地修道故,所有烦恼无余永断,证得五无学蕴,即戒蕴(无漏戒),定蕴(无漏定),慧蕴(无漏慧),解脱蕴(无学胜解),解脱知见蕴(无学正见),名极清净道。由得无学清净知见,于无明爱永断无余。无明断故,于现法中证慧解脱;爱断尽故,于现法中证心解脱。入无学位,名为证得极清净道果,由证极清净道果,远离诸过,住圣所住处,名为功德。如是极清净道 及果与功德,总略说名证得极清净道及果与功德。

总上所说入圣谛现观等五种,皆是出世间清净,故说大清净。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卷所说。皈依三宝的佛弟子,现前虽然未得这些大清净法,但只要自己依教奉行,是决定可以证得的。

6.2.2第二四德

皈依三宝的第二类四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复获四德;

一、大护园满。

二、于一切种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善士众中,所谓大师同梵行者。

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谓彼天众心生欢喜虽如是言:我等 成就三皈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皈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一)大护园满,是说由皈依三宝,是说由皈依三宝故获得生园满。生园满依内有五,依外有五,合有十种。

依内五种是:

1、众同分园满,即生在人中,得丈夫身。

2、处所园满,即生在中国;(有四众弟子游行处)不生边地。

3、依止园满,即诸根具足。

4、无业障园满,即无五无间随一业障。

5、无信解障园满,即于圣教发生清净信解,不于邪恶处发生信解。

以上五种,都是有情内身上所具的园满相,故名内园满。

依外五种是:

1、大师园满,即值遇大师出世。

2、世俗正法施设园满,即佛正演说正法,依世俗相安立十二分教法。

3、胜义正法随转园满,即依大师开示的正法修行,于沙门果证得园满。

4、正行不灭园满,即世尊虽已入般涅槃,世俗正法未灭,可依之修行正行。

5、随顺资缘园满,即依正法修行,有信心善士奉施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

十园满义,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广说。

(二)于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有外道建立种种恶见,毁谤无有布施果报,无有后世,无善恶行因果,乃至无真阿罗汉,此为邪解,于此邪争信受,即成为听闻正法的障缘,故名邪信解障。由皈依三宝故,于正法信解领悟,这些障碍,即得轻微,乃至无漏慧生,邪信解障,即永灭不生,广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一卷中说。

(三)得入聪睿正行正至善士众中,聪睿即聪明睿哲。聪明即与引发慧相应。睿哲即与俱生慧相应。远离邪行的无颠倒行名为正行。已趣各别烦恼寂静,故名正至。善士即佛及弟子,或有具戒具德,善守好学,柔和质直的人,亦名善士。皈依三宝的人,由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成就引发慧,和俱生慧,行无倒行,趣闻行烦恼寂静处,故得入于聪明睿哲的正行正至的善士众中。

(四)为于圣教净信说教天欢喜爱念,诸天多由皈敬三宝,受五戒,修行十善而得生天中。故见有人皈依三宝,皆欢喜爱念,知道皈依三宝的人,死后必来生天上,为增加自己同类而欢喜。如《佛说暛蔑曩法天子受三皈依获免恶道经》说:有一天子名嗟蔑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现五衰相:一、身无威德。二、垢秽旋生。三、华鬘萎萃。四、身出臭气。五、两腋流汗。自知命终以后,堕阎浮提王捨大城,以宿业故而受猪身,由是之故,宛转于地,悲哀啼泣;后由帝释天主劝其皈依三宝,告嗟蔑曩法天子言:贤者!汝可诚心皈命三宝,应作是言: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时彼嗟蔑曩法天子,以死怖故,畏堕傍生猪身故,以至诚心遥念礼敬,皈依三宝,受三皈已,心不间断,以至命终,生覩史多(此云知足)天。受五欲乐,诸天天眼能见其下,不能观上,故帝释天子于嗟蔑曩法天子死后观其生处,因覩史多天在帝释以上,尽天眼力,不能观见,乃往世亲前请问,佛告彼已生覩史多天,帝释闻已,欢喜地赞叹以颂说:若皈依于佛,彼不堕恶道,弃捨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法,彼不堕恶道,弃捨人身已,当获得天身。若皈依于僧,彼不堕恶道,弃捨人身已,当获得天身。又说:诚心皈命佛,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佛心常忆念。诚心皈命法,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法力常加持。诚心皈命僧,彼人当所得,若昼若夜中,僧威常覆护。世尊印可帝释所说,而说言如是如是。由上经文所说,故知于圣教净信的诸天,见着皈依三宝的人,必欢喜爱念。

二、受持五戒

1总说受戒功德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其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诸酒五种戒法。

如《大宝各经》八十二卷《随长者会》说:复次,长者!在家菩萨,应受善戒,所谓五戒。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

《辩意长子经》说: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

一者慈心,不杀群生,善养物命,令众得安。

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

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

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

五者不饮酒,不过口行。此五乃得生天。

《最胜无比经》说: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皈依佛竞、皈依法竞、皈依僧竞,乃至复能尽形寿,受持五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日一夜八戒福慧,比尽形寿五戒神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佛答净饭王请求分别五戒可悔不可悔相说:憍昙!(即瞿昙)我本心念,久欲与优婆塞分别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缘当成佛道。

《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般。

论长行文中并说,譬如大地,为生长一切万物的依处,戒亦如是,为生长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依处。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天天上;上品持戒清净可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乃至证得无上菩提。故受持戒法的人,若守护无犯,则能远离一切灾难恐怖,具足一切善法顺缘,常为善神之所守护,三宝之所加持,可得之愿,随其所求,皆得成办,所以《大智度论》说: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2 略说五戒

2.1戒的意义

五戒,即从大德师长前乞受:尽形寿不杀生,尽形寿不偷盗,尽形寿不邪淫,尽形寿不妄语,尽形寿不饮酒。这五条戒,为得人天善趣异熟报身的根本,也是修行圣道与成就无上菩提的基础。所以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就应该受持五戒。戒是防止义,能防非止恶,故名为戒。

五条戒中,前四条是性戒。性是体性义,即杀生等四种事情,本性上即是一种恶法,不管受不受或,谁作了都是恶性的罪行,于此恶性是守护不作,故是性戒。最后一条,属于遮戒。就是在饮酒的本性上说,不是恶行,本性非罪,故饮酒不是性罪,但饮酒乱性,开不善之门,是生罪之因,可以导致罪性,障碍定等善法,佛陀为了防护修行人的净行,遮令不饮诸酒,所以制戒,故名遮戒。

2.2别说戒相

2.2.1杀生戒

不杀生戒相,生是有情的生命,杀是用刀枪木石毒药等东西,断绝有情的生命。这是一种残忍的罪恶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地实有的人;由于烦恼相应,内心里发起了断绝他生命的杀念,无论是自己杀,或教人杀;在方法上,用刀用枪,用毒药,势力逼迫等;只要自己蓄意想杀的人,因此而死了,即构成不可忏悔的根本罪。受戒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即是守持不杀戒。

若于上说条件不具足,如所杀非人,或精神错乱,或不知是人,或无杀心而误断彼命,皆是可以忏悔的杀罪。若仅仅于人或畜生系缚、禁闭、打伤等,是杀方的方便罪而不是正罪。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这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简择。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是人系缚夺命。遣使者,语他人言:汝识某甲不?汝捉是人系缚夺命。是使随语夺彼命时,优婆塞犯不可悔罪。

经文是说,杀戒由五种因缘成不可悔罪:

一是人,即所杀的人,或人胎,非是畜生等。

二人想,即能杀者的想不错乱,意识上清楚地知道所杀的是人,而作人想,非作畜生等想。

三有杀心,即意识中是发起断绝其众生命的杀心。

四兴方便,即杀害的加行,如置刀、购枪、配药、计划等,为达到究竟断绝人命的种种方法,是为方便。

五被杀人命断,即被杀的人因能杀者刀杀,或枪杀,或毒药等而死了。

只要这五个条件具足,其被杀死的人,无论是自己杀的,或教人杀的,遣使杀的,被杀的众生命断绝时,杀者即犯了杀戒的不可悔罪,而失掉戒体,不复成为优婆塞了。

还应该知道,劝赞人死,其人因此而自杀了,也是不可悔罪。持戒者于此应该特别注意。若五个条件不具足,被杀者虽然死了,亦是可以忏悔的杀罪。余打伤,系缚等为方便罪,皆可忏悔,广如经说应知。于上说杀生事不作,就是守持不杀生戒。

2.2.2偷盗戒

不偷盗戒相,偷盗是不与取,即他人的财物等,不给与自己,自己以盗窃心,将其取离本处而据为已有,是为偷盗。包括教别人替自己偷盗,或以势用夺取,或以方法侵占,或借用抵赖不还,或拐骗、贪污、漏税等,皆是偷盗,只在价值满足数量,生起得心,即犯盗戒根本罪,成不可悔。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偷盗戒。若盗窃未成,或价值不满数量,或以破坏心而破坏他人财物等,皆是方便罪,可心忏悔。于上说偷盗行不作,就是守持不偷盗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以三种取他重物,犯不可悔:一者用心,二者用身,三者离本处。用心者,发心思惟欲为偷盗。用身分等滠他物,离本处者,随物在处,举着余处。

经中所说重物,即价值五钱。此盗戒,以六种因缘成不可悔罪:

一、他物,即所偷盗的东西,自己无主权。

二、他物想,即思想不错知,意识上清楚地知道偷盗之物是他人所有。

三、盗心,即由贪烦恼相应,于他人物生起偷盗心。

四、兴方便,即进行偷盗的种种方法。包括自取、教人取、遣使取。这三种取中,又有苦切取、轻慢取、诈称他人名字取、强夺取、受寄取六种。

五、值五钱,即价值满足;律摄中说五磨洒,古德说是八十小钱,或八分白银。

六、离本处,即将他人物取移原放处所。

六缘具足的偷盗事,即犯盗戒不可忏悔的根本罪,而失掉戒体了。若六缘不具,取了他人的东西,或以破坏心毁坏他人之物,皆是可以忏悔的罪,经中又说以七种因缘虽取他人物无犯。即:

一、已相,于所取物误认为是自己的。

二、同意,所取物的主人,与已亲厚,知已取用,其心欢喜。

三、暂用,取物时无盗心,只是暂时借用即还。

四、无主,即不知所取物有人摄属。

五、狂。

六、心乱。

七、病坏心。

最后三种,皆由神经错乱而取他物。盗戒可悔不可悔罪,《优婆塞五戒相经》中分别很详,应阅读参考。

2.2.3邪淫戒

不邪淫戒相,淫是两交会法,邪淫是指与非自己的妻子之外的女人行两交会法。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儿女亲眷等所守护,或者为国家法律所保护,出家修行女为戒法所守护等,与这些人行两交会法,乃至与畜生行交会法,都是邪淫。即自己的妻子,若受持一日的戒法中,戒有娠、乳儿及非时、非道、非处(地点如清净道场处)行两交会法,也是邪淫,作这些两交会的时候,自己的精神是清楚的,无错乱想,直爱乐心,即得根本罪。若只摩触,言语调戏等,是邪淫的方便罪。自己不作这样的事,就是守持不邪淫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一身中具有男女根的人)。

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

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

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

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

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小可悔。(远方便故)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故)

若优婆塞婢使已轻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中可悔。余犯如上说。

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缘,于中非道(即非三处)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口及大便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

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淫行,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

若优婆塞自受八支(一日一夜八关斋戒)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

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这邪淫戒,以三种因缘成不可悔:

一、有淫心,即行淫时,心极爱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

二、是道,道即口及大小便处,于此三处行淫是名为道。

三、事遂,正行交会。

经中仅说自受八关斋戒行淫犯不可悔,应知已妻受八关斋戒共彼行淫亦不可悔,以是破他梵行故。

2.2.4妄语戒

不妄语戒相,妄语即虚妄不实的语言,自己意识不错乱,意欲欺诳他人,对于能够了解语言意义的一人或多人,说自己得了禅定神通等功德,或说证得预流果等,这叫妄说上人法。即超过普通人的常识以上的法。只要听人了解自己所说的意义,不管其信与不信,即犯了妄语戒的本罪,这里面包括他人以如上所说的事来向自己询问,而自己用语言答认,或现相默认等,都是大妄语的本罪。假若自己说的话,听的人不了解所说语言的意义,或自己说的不具体等,虽是不实的语言,但只是妄语的方便罪。若平常小事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言不闻,不闻言闻,觉言不觉,不觉言觉,知言不知,不知言知,皆是可以忏悔的小妄语罪。自己不说如上诸妄语,即是守持不妄语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

是中犯者: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对法,自言我是罗汉者,犯不可悔。

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捨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诸龙、夜叉、薜荔、毗捨阇、鸠盘茶、罗刹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皆犯不可悔。

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余亦如是说。

若优婆塞,人问言:汝得道耶?若默然,若以相示者,犯中可悔。(未决定了解故言可悔)乃至言旋风土鬼来我所者,犯中可悔。

若优婆塞,实闻而言不闻,实见而言不见;疑有而言无,无而言有;如是等妄语皆犯可悔。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远方便罪)犯下可悔。言而不尽意者,(近方便罪)犯中可悔。

若向人自言得道者,便函犯不可悔,

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此中妄说上人法的大妄语,以五缘成不可悔:

一、所向是解义的人等。

二、是人等想。

三、有欺诳心。

四、说重事,即说是罗汉等。

五、听者解义。若向聋人、痴人、不解语人说、及向畜生等说,并属中可悔罪。

2.2.5饮酒戒

不饮酒戒相,酒是一种有刺激怀的饮料,喝了以后,扰乱人的神经,使人容易失掉本来平静的心行,引起躁动、烦恼、乃至使人颠倒狂乱,生事肇祸。佛陀意在令修行的人,不致放逸乱性,而造作恶行,所以制令不饮酒戒。这里所说的酒,包括一切可以醉人的酒;无论是粮食作的、果子作的、药物等作的、干的、湿的,都在戒禁之内。于诸酒不饮,即是守持不饮酒戒。

《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诸比丘、优婆塞不得饮酒者,有二种:谷酒、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用种子,诸药草杂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为酒。

若优婆塞尝咽者,亦名为饮,犯罪。若饮谷酒,咽咽犯罪。若饮醋酒,随咽咽犯。若饮甜酒,随咽咽犯。若噉曲能醉者,随咽咽犯。若噉滴糟,随咽咽犯。若饮酒淀,随咽咽犯。若饮似酒、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咽咽犯。若但作酒色,无酒香,无酒味,不能醉人,及余饮,皆不犯。

酒戒但是遮罪,为防护过患,所以与前四性戒同制,实是可以忏悔的戒。此酒戒三缘成犯:

一、是醉性,即饮之醉人。

二、酒想,即想无错乱,心知是酒,或酒和合的饮料等。

三、入口,入口尝咽即成犯罪。

咽咽犯罪,即结归可以忏悔的罪。若饮食不知有酒,或虽是酒煮之物,但以失去酒性,不能醉人,饮食之并皆无罪。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切精神类的药品、毒品等,不是身患疾病而遵医生建议服用,自取服用、吸食者,因此而迷失心智,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不得不慎。

3 造作杀生等业的果报

杀生等五事,是残忍、犯法、不道德、不诚实,放逸散乱的罪乱。犯之轻者,自心中常怀恐惧,疑畏,眷属不和,朋友不信,失事处悔等。为善人所呵,为法律所制裁,为舆论所声讨,为社会所憎恶,为智者所厌嫌等。从业果上来说,杀生种短命业因缘,偷盗种贫穷业因缘,邪淫种怨家业因缘,妄语种诽谤业因缘,饮酒种愚痴业因缘。若于杀生等事犯之重者,则成三恶趣因。未来人身尚不保,更想于善趣中得到康乐财富等善法顺缘,那是从梦想中也不会得到的。学佛的人,其最高目标,固在园证无上佛果,但能作此佛果因行基础的所依体,以人身为最善最胜。杀生等事既然是三恶趣的因,与学佛人应修的正行相反,而且于众生有大损害,于自己有很多过患,故必须戒除。

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受戒品》说: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

一切众生因杀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捨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饮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品瓜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已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捨此身已,随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悉心。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捨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饮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是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能,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捨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维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捨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大智度论》第十三卷中,依经所说,于杀生列举十罪,于偷盗列举十罪,于邪淫列举十罪,于饮酒列举三十五失。《出家缘经》,于饮酒说三十五恶。《分别善恶所起经》中,于饮酒醉,得三十六失。爱乐广详者,可取经论披读。

4 受持五戒的利益

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能受持五戒,则能渐断一切恶因恶果,生长一切善因善果,故经中说五戒行是世间庄严具中的殊胜庄严,是无上微妙的宝藏。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说: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

受持五戒,能远离修习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缘。如来在《灌顶经》里说,若持五戒,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在人左右,守于宫门宅户之上,使万事吉祥。故严持五戒的人,非人灾害等不能侵犯,因而能顺利地断除恶法;进修善法。如《法句譬喻经》卷四说:戒德可恃怙,福报常随已,见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戒慎除苦畏,福德三界尊,鬼龙邪毒害,不犯持戒人。双持五戒者,是于一切众生不作损害恼乱,清廉守正,贞洁不乱,诚实不欺,无迷乱误失。由此之故,心安理得,喜乐无苦。所以《大般涅槃经》十一卷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眨眼得安稳,寐则心欢喜。

五戒的有漏果报,能招感殊胜的人天福报,如《辩意长者子经》说:不杀得长寿,无病常鲜肥,一切受天位,身安光景至。不盗常大富,自然钱财宝,七宝为宫殿,娱乐心常好。男女俱不淫,身体香洁净,所生常端正,德行自然明。不欺口气香,言语常聪明,谈论不謇吃,据说众奉行。酒肉不过口,无有误乱意,若当所生处,天人常奉侍。若其寿终后,二十五神迎,五福自然来,光影自炜炜。

又严持五戒,即为得一切戒的根本,证得一切无漏功德和圣界的所依器。如《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又说:善男子!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由持五戒有如是功德,故《大智度论》第十三卷也说:持戒之人,常得令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论中还用多种譬喻,赞叹持戒功德,呵责破戒过失,当检论披读,以广闻慧。

由上经论所说持戒功德,可以知道,无论求现世与后世的利益,有漏与无潜心的功德,皆当以清净受持五戒为根本,由此道理,凡是受了五戒的优婆塞与优婆夷,都应当严持净戒。

5 当满分持戒

经律论三藏中,都说对于五戒可心一分受持,多分受持,乃于园满受持。因为近士男女,居于在家,受世间乐,兼修福德戒行,限于自己力能环境等,难于园满受持五戒,故如来特地开许其发心受持一戒二戒,乃至园满受持。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曲说:若受三皈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皈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扳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皈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皈受持五戒,是名满分。《大智度论》第十三卷说:是五戒有五种受,名五种优婆塞:一者一分行优婆塞,二者少分行优婆塞,三者多分行优婆塞。四者满分行优婆塞,五断淫优婆塞。一分行者,于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满分行者,尽持五戒。断淫者,受五戒已,师前更作自誓言:我于自妇不复行淫。是名五戒。五戒之中,于杀盗淫不饮酒四罪不作,是身善律仪。妄语不作,是口善律仪。受一分多分,皆得戒律仪。如《成实论》第八卷说:佛说优婆塞有五或,问甲:有人言,具受则得戒律仪,是事去何?答曰:随受多少,皆得笃信但取要有五。

三、修行十善业

1 深信因果

佛法所说的义理,在世俗谛中,最重要的一法,就是业果决定。即世出世间的果报,都是由染净业力为缘而显现,依业流转,依业出离,此理决定不虚。业是身语意的造作,顺理利人的造作,是善业,违理损人的造作,是恶业。善业有生乐果的力用,恶业有生恶果的力用。善恶业招感果报的功能势力,如善业未为邪见损害,恶业未修善法对治,纵经百千万亿大劫,也不会消失,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决定感受果报不虚。所以佛陀在诸经中说: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业行是由自已造作的,果报成熟的时候,也是自己领受,决无他人能够代替。

如《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又如《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说: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

又《法句经身受品》说: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代。

又《佛般泥洹经》卷下说:善恶随身,父有过恶,子不获殃;子有过恶,父不获殃。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随其身。而且业力成熟了的时候,是无法避免逃脱的。如《有部毗奈耶》四十六卷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于前诸经所说善恶业果决定的道理,学佛的人能够信受不疑,即是于佛法中生起了世俗道理的正见(胜义正见即无我理)。得了这一正见,学佛就有了稳固的基础,知道掌握自己的业行,而断恶修善,乃至转染成净,园证无上的佛果、菩提。这也就是真正掌握了自己净化的命运。

2 明辨善恶

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里有明确的界定,而这个善恶的界定可能不同于世俗的认知。也即世俗认定的善法,可能在佛法看来,却是恶法所摄,故修学佛法当先明了善恶之相。

世尊在经中说,一切业行,以十业道为根本。十业道中有善有恶,恶的名十恶业道,善的名十善业道。

十恶业道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是身恶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这四种是语恶业,贪欲、嗔恚、邪见这三种是意恶业。

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无欲、无嗔、正见。

以身口意去造作杀生等,离杀生等,就是善业恶业。

3 护持十善业道的范例

初学佛的人,于十善业道,不知如何护持,这里钞录《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说菩萨护持十善业道的用心,作为学习的范例。经说: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蓄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

性不偷盗,菩萨于自次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木,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扩,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思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人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捨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曲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

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常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次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捨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

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陷,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4修行十善是往生净土正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否?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作为往生净土的三福净业,此十善业道与受持三皈五戒,乃是一切净土行人应该广修之福德。

5十善业道是五乘共法

《十善业道经》说: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以十善业道要根本而得成就。

《华严经十地品》第三十五卷,也说十善业道是人天声闻独觉菩萨及一切佛法成就的净因,如彼经说: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了解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其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捨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总上所说,可知十善业道,是世出世善法的根本,一切有漏无漏的功德,皆依十善而生、而长、而住、而成就。如《十善业道经》最后说: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业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提行一切佛法咸共依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诸佛弟子,欲就一切功德善法,于十善业得勤修学,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四、受持三皈五戒的殊胜果报

前面所说的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就能得到人天善趣的异熟果报身,并得殊胜的等流果,和殊胜的增上果,及成就殊胜的功德法,与园满未来世成佛的净土庄严,都是或顺现受、或顺生受、或顺后受的殊胜果法。现前将来,必能获得,不是这里所再要说的。这里所说的果法,是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而为求解脱行,修菩萨法,所必须获得的睱满人身,必须由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获得。所以为了获得睱满人身,能够顺利的修学佛法,就必须从皈依硬度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作起。也就是说,学佛人之所以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仰止虽在佛陀,但基本的目的即为获得睱满人身。睱是间睱,指远离修学佛法之障难的八种无睱。满是园满,指得人身,诸根具足,生在中国等十种园满。生在人趣中,远离八种无睱,具足十种园满,就是睱满人身。也就是能够顺利修学佛法的殊胜果报之身。

八无睱是: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诸根不具、五邪执倒见、六佛前佛后、七边地、八长寿天。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趣,因为报障和苦缘逼迫的关系,很难遇着佛法和发心修行。生在人趣中,倘若诸根不具足,如本性痴呆,生来的盲聋喑哑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或者诸根虽然不缺,但是内心里存在着邪执倒见,不相信因果、三宝、四谛等,也不能够听闻佛法,依理修行。纵然前面的五种障难都没有,但生在人趣的时候,是佛未降生以前,或佛入灭以后,(包括佛法已灭)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机会。又前面六种障难都没有,虽然生在有佛法的时候,但自己生在没有四种佛弟子游行化度的边地处所,也没有见佛闻法修行的因缘。长寿天,是说的无想天,这第四静虑的广果天中,寿长五百大劫。在这长远的岁月里,都在无想的异熟报中,人间有佛出世,他也不会知道,所以长寿天也是见佛闻法修行的障难处。一个有情,倘若遭遇到上说八种障难中的任何一种,就没有闲睱修学佛法,在学佛方面来说,也就叫落于八无睱中。远离了上说八种障难,就是闲睱的人身。

十园满,是说一个有情远离了八无睱,在修学佛法僧的因缘上还具有十种优胜的条件。有能够修学佛法的园满相,故名园满。依内有五种,依外有五种,即自园满与他园满,总合为十种园满。依《瑜伽师地论》第二十卷《修所成地》所说分述如下:

依内五种:一众同分园满,即生在人中,得人趣众同分的丈夫身,或得女人身,如是名为众同分园满。《声闻地》名善得人身。二处所园满,如一有情,生在趣中,又处在中车,不生边地。中国,是指有比丘、比丘尼、近士男、近士女四众佛弟子游行处所。边地,是指没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因为有四众佛弟子游行的处所,也就决定有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增上缘,生在这样的地方,即得到了处所园满。《声闻地》名生于圣处。三依止园满,依止就是所依根身,如一有情,生处中国,诸根具足,不缺眼耳随一支分,能见闻佛法。性不愚钝,亦不顽呆,又不喑哑,堪能了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能于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为依止园满。《声闻地》名诸根无缺。四无业障园满,如一有情,依上园满,而能远离五无间业,即于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和合僧,于如来所恶心出血,不自作、不教他作,是为无业障园满。若于五无间业有随一所作,即于现生中必非证得贤圣的法器,于现法中障碍转得般涅槃,障碍生起圣道故。《声闻地》说名离诸业障。五无信解障园满,如一有情,必不成就五无意业,不于恶处而生信解。不于种种邪天,及于种种外道,诸恶处所,发清净心。由彼有情前生中,于佛圣教善说法处,修习净信,长时相续。由此因缘,于今生中,唯于圣处,发生信解,起清净心。这就是无邪见倒执,故于圣教善说,能除一切所有烦恼垢秽的清净法,发生清净信胜解。是为无信解障园满。《声闻地》说名胜处净信。以上五种园满是有情自内所摄的修学佛学的殊胜增上缘,故是依内五种园满,《声闻地》说名自园满。

依外五种:一大师园满,即彼有情,具内五种生园满已,复得值遇大师出世。即有一普于一切诸有情类,起善利益增上意乐,修习千万难行的苦行。经三大阿僧祇劫,积集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获得一切智,于一切境界得无障碍,现证无上正等觉者,是为大师出世。值遇这样的大师是,为大师园满。《声闻地》说名诸佛出世。二世欲正法施设园满,即彼有情,值佛出世,佛又广开示善不善法,有罪无罪,乃至宣说四圣谛教,诸级起法等无量法教,及广分别: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与论议,诸佛世尊及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入是正法。如来为他宣说,依世俗语言文字施设安立此正法教,故名世俗正法施设园满。《声闻地》名说正法教。三胜义正法随转园满,复为他随转随顺教授教诫,由是他人能证得沙门果,及诸功德,由所证法量是离文字语言相的胜义正法,故名胜义正法随转园满。《声闻地》名说法住随转。四正行不灭园满,即如来虽然已般涅槃,但世俗正法还住在世间未灭,胜义正法也还没有断绝。就是文字教法还存在,依着文字教法所说的道理而修行证明果的人也还有,即是正行不灭园满。《声闻地》名说法教久住。五随顺资粮园满,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四种,是随顺修行办道的资粮,必须具备才能无挂碍的修行用功。于此四事,有正信居士布施供给,或自备无缺,是名随顺资粮园满。《声闻地》名说他所哀愍。以上五种园满,是属于修学佛法的外法殊胜增上缘,故名依外五种园满。《声闻地》名说他园满。这后五种园满,我们现在除了大师园满不具之外,其余园满还有相似的形相存在,也算是很幸运的了!

人身是最可宝贵的,最初发心学佛,与初证圣果,教以人身为最殊胜。如《显扬圣教论》卷十六颂说: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这是说最初生起现观;和佛陀出现世间,在三界中唯以欲界为依处。即唯欲界人天二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证得圣果。但欲天多放逸,不如人趣殊胜,故释迦世尊亦于人间示现成佛。我们了为生生世世教能够随遇佛法,修学佛法,就必须发起坚固的誓愿,直至菩提永远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修行十善,才能不失睱满人身,以致达到究竟成佛。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