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法云法师文集
禅师与兰花
偶读禅典,其中一则禅师与兰花的故事,清新隽永,可为时代潮流中生活得焦躁不安的人们之借鉴。
从前有一位金代禅师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寺中庭院、道旁都栽植了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讲经说法之余,总是全心的照料。故人们都说,兰花好像是金代禅师的生命。
一天,禅师因事外出,有一个弟子接受师父的指示,为兰花浇水,可是一不小心,将花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给打得粉碎。小徒心里非常难过、忧惧,不知师父会怎样责罚。
师父返回寺里,小徒望着老人风尘仆仆劳累的样子,心里想:师父,你老怎样处罚我都不要紧,你老可不要生气啊。
金代禅师得知此事,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的安慰弟子:我之所以喜欢兰花,是为了以香花供佛,并且也美化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凡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不要执着贪爱事物而难割舍,因那不是禅者的行径。
我们之所以常感困惑、不自在,就是很难作到看破、放下,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借鉴禅师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禅语,遇到夫妻吵架,不妨想一想:夫妻是缘,是为了生活得美满,不是为了吵架才结婚的啊。如果公司的同事间有什么误会,何不想一想:同船过渡也前世修,大家为求生活相聚在此,不是为了生气才作同事的啊。便能打开心胸,包容他人。对心爱的东西能够割舍,对违逆的事物能够接受,渐能生活得快乐自在。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出于何种经典?哪些祖师的开示?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说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一个心来说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法师讲经,讲佛性恒守本性,始终无有改变,佛性不受薰染,出何经典?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每听人言,有很多和尚和在家人,坐着十天八天不吃饭,名为入定,是何道理?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照我解说,佛性是如如不动的,那里还有什么迷悟?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将一切思想灭尽了不起,如明镜现前,是佛性否?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清远佛眼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
隆波田禅师:第二阶段:对治自心修习阶段 (或看念头(心)修习阶段) WORKING WITH THE MIND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隆波田禅师:了悟平常心:三禅 Normality : the third Jhana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卧轮之断了,不免又起,起了又断,乃是轮回。是否?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用话头参禅,假如明心见性后,话头还用不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