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心地的善因

2023-12-16 大安法师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行就是修行。下面,就是逐件事情来加以劝勉这些善事。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这是提纲挈领的两句话,都在阐明着如何培植我们心地的善因。

这个心地,你要培植的话:时时就是恒常,一切时不间断;种种,就是一切事情,无论是大事、小事,种种的事情。所以时时和种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开。方便和阴功:方便,你种种善巧方便;阴功就是不要让别人知道阴德。这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的方便之行,要想到每时每刻、无有间断地去作;阴德、阴功去作,要种种的功德无有遗漏。

以世间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可能作得到的。但是以佛法的立场来看,你只要发了这样的心,随分随力,就不会有什么困难的事。你要根据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就得勇往为之;力量现在还达不到的,你可以先发大愿,等到他生后世,力量充足了再来作,也是有功德的。

这里就提出发愿的重要性。《华严经》有一品叫净行品。净行品谈到: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那菩萨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发出善愿。我们每天念的三皈依,它也是净行品里面的语言。所以发愿就是我们先把这个心发出来,你发心、发愿的当下就有功德。所以这里讨论发愿。

首先我们从世间发出善愿:如果在朝廷作官,你就发愿,愿国君的恩德周遍海内外;如果在草野作百姓,就愿他人永远享受太平;见到他人父子,愿他们父子父慈子孝;见到他人的兄弟,愿其兄友弟恭;自己得到饮食,祈愿天下所有饥饿者都能吃饱;自己得到衣裳,祈愿天下之寒者都能得到温暖;经过市场的时候,祈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够家产富足;经行在田间小道的时候,祈愿年年风调雨顺;见到他人去渡江河的时候,祈愿不要遭受风波之险患;见到人穿越山间险阻的时候,祈愿他不要遭遇蛇虎之伤害;遇到贫穷之人的时候,愿他能够得到富足;闻到他人有疾病痛苦的时候,祈愿他身体康强;见到他人得到了福报的时候,为他高兴,就如同自己得到了福报;见到他人处在逆境、种种失败的时候,自己为他哀伤,就好像自己处在逆境、失败一样。这都是世间的善愿。

你这个善愿能够念念不间断,你的心量就会打开;你心量一打开,你真的感觉到四海为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使宇宙万物都跟自己同体:自他不二,依正不二,心境不二。那你就是这个世间的君子、大贤了。

那这个只是世间法里面善的愿。为什么呢?是由于他只知道有一生,有这一世,还不知道有多生多世。这些世间的善愿,只是忧患世间力量之不及。而不了解他生后世:你只要有今生发了愿的种子,必定要在未来成熟而成就。世间的善愿只是局限在人道,而不能扩大到天仙、地狱、鬼、畜里面。你善愿只是念:其他人怎么样,你还没有想到地狱的众生怎么样,畜生道众生怎么样。不仅如此,纵令他的世间善愿事事都如意了,六道都蒙他发愿的恩惠了,那也不过是人天的福报,还没有拔除轮回生死的根本。

所以大智慧人,就得进一步发出世的大愿出世间法。那么出世的宏愿,是体现在菩萨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么四宏誓愿:我们受三皈依,或者其他场合上都会念。

这个四宏誓愿,是从声闻教的苦、集、灭、道所升华出来的伟大的菩萨精神。从苦谛的层面来看,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无量劫以来八苦交煎,无有出离之缘,所以要发愿度尽众生;从集谛的角度来看,观察三界一切众生,遭受痛苦果报的原因是在于有烦恼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些烦恼无量劫以来如油入面,系缚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不得出离,所以要发愿断尽烦恼。

从道谛的角度来看,观察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他从生到死都是为了生计去奔波,没有因缘来听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学点东西也只是学世间的知识技能应试教育,不能在心性上产生感动和一种菩提力量的生发,所以要传播佛法的真理,我们要发愿勤学法门;第四,从灭谛的层面来看,观察三界一切众生不能相信即心即佛,一切众生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他不相信,既然不相信有佛性,更谈不上修行佛道,永劫以来都沉沦业海,所以要发愿必成佛道。

所以这个菩萨的四宏誓愿,是我们修行佛道巨大的动力机制。每一愿都包含着无量的妙义。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度众生?众生有人道的众生,有畜生道的众生,有阿鼻地狱的众生,要度尽,凭什么我要度他们?

这要思惟: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未来佛,我们要帮助他;同时,这些六道众生,生生世世跟我们互为父母、兄弟、师长,为报恩故,为孝道故,我们要度他们;再思惟,一切众生都跟我们同体,有一众生不能得度,我们也不能究竟圆满。一个菩萨,是要把度众生作为头等大事的。成佛倒驾慈航,为报众生恩故,必须要来度众生。

所以这每一个誓愿里面,都包含很多微妙的道理。每个人能够体会这四句话,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念念不绝,心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种性,就是菩萨了。也就是菩提心了。

经典所云:修行佛法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就好像你耕田不下种子。你耕田不下种子,最终就没有收获。你修行不发菩提心,最终就成不了佛。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这样,就要从世间的善愿,进到发出世间的善愿。你纵然时时刻刻只是发世间的善愿,经于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都不如暂时一发菩提心的功德来得大。所以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佛弟子,一定要发菩提心。

具体到我们念佛法门,你能发念佛往生、成佛度众生的心,就是无上菩提心。念这个名号是为什么?是为成佛的;成佛是为了度众生的。我怎么样成佛?先往生净土,去成佛。所以这个佛号,千万不要把它作为人天福报的手段了。

所以念佛者,一定要把往生净土作为最大的事情去办。一到净土,就一定能成佛。不怕不度众生,就怕不成佛;你成佛,一定会去度众生。因为这时候,你现量亲证到跟众生同体的境界。你这时候去度众生,是法尔自然的。就好像一个母亲要帮助她的子女,是不需要去劝勉的。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心地功夫

好坏善恶都会从心地之中感受出来 好坏善恶都会从心地之中感受出来

莲华世界诗 发明心地第七 莲华世界诗 发明心地第七

美味四季番茄新问世,培植方法引争议 美味四季番茄新问世,培植方法引争议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满深法师:人人心里都有个心地宝藏开发的唯一方法在这里 满深法师:人人心里都有个心地宝藏开发的唯一方法在这里

心地的垦植 心地的垦植

美国培植“琉璃玉米”,看全球五大最怪异果蔬 美国培植“琉璃玉米”,看全球五大最怪异果蔬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心地_心地是什么意思_佛教心地的意思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心地_心地是什么意思_佛教心地的意思

布施不仅是培植福德的方法,也是断除我见、消除我执的行门 布施不仅是培植福德的方法,也是断除我见、消除我执的行门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培植善念-童子改命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心地是相貌的根本

用心守护心地的田园 用心守护心地的田园

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心地的耕耘

心地犹是莲开地 心地犹是莲开地

广钦老和尚: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清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 广钦老和尚:舍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清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

一个心地邪恶的妇人,就因为临急对菩萨诚信求救而逃过了杀身大祸 一个心地邪恶的妇人,就因为临急对菩萨诚信求救而逃过了杀身大祸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蔡礼旭老师: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蔡礼旭老师: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慧光法师:善根、福德皆自心地培植 慧光法师:善根、福德皆自心地培植

仁俊法师:现代学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场,培身心道德 仁俊法师:现代学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场,培身心道德

仁俊法师:建心地大道场 展世间大行愿——献给圆光寺第十二届毕业青年比丘 仁俊法师:建心地大道场 展世间大行愿——献给圆光寺第十二届毕业青年比丘

常善法师般舟步法:87-念佛的心地 静下心来念佛 小声法则

一首《四季圣莲》心地开,非常好听、殊胜极了~

常善法师般舟步法:73-20141202音声自心地起 心地念佛

净空法师:天人都是没有意念,心地清净的。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哦。

常善法师:心地念佛 常善法师:心地念佛

常善法师:心地决定心念:如何心地念佛 常善法师:心地决定心念:如何心地念佛

传喜法师: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

佛教教育短片:心地与命运

心地不常扫不净 心镜不常擦不明 心地不常扫不净 心镜不常擦不明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人生需要一些心地的简单 人生需要一些心地的简单

圣空法师:在寺院里培植福德,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依然有各种问题? 圣空法师:在寺院里培植福德,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依然有各种问题?

延参法师:心地新秩序 延参法师:心地新秩序

妙江大和尚:佛种能否开花 关键在心地 妙江大和尚:佛种能否开花 关键在心地

【禅心莲语】扫心地  点心香 【禅心莲语】扫心地 点心香

心地与命运 心地与命运

每日一禅:佛法不在灵山,在心地 每日一禅:佛法不在灵山,在心地

一日禅:照顾好自己的心地 一日禅:照顾好自己的心地

每日一禅:照顾好自己的心地 每日一禅:照顾好自己的心地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心地好,为何会有冤亲债主? 心地好,为何会有冤亲债主?

如何才能更好的培植功德福田 如何才能更好的培植功德福田

虚云大师:参禅不为扬名立万是要明白自己心地

骄慢是心地必除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