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俊法师:建心地大道场 展世间大行愿——献给圆光寺第十二届毕业青年比丘

2020-06-23 更多文章

大发大通大力学仁俊 人类的特征之一——「好大」,从佛法的观点看,所好的大:大心大量大风格,大风格中尽表显著大心量,大得消遣自我,摄涵(一切)众生,这个世界最为急需的是这么种大心量的人。佛法中所说的发大心,就是约这等人说的。许多人——尤其是宿根深厚的,一经善知识以正法点示,正行(思)提带,便能迈向佛法正轨。人类生命力能的大进发,气志与学品的真造诣,在佛德与法光的高瞻久照中,人心培护与人性觉发的一切,便与诸佛菩萨的心地贯联着。不着不了的开阔与彻舍(内外所有),大抵这么发力成行的。如实中兑现如说而行,这样的开阔而彻舍,才会坚行得必必真真。正法透过净心的体持、会入,念头之真与眼前之正,严明得不离而直用正法,正法从正闻中不断增上;愈闻愈行中的正法,则行得愈正愈真。最纯正最纯真的佛法大体——不伪不染的究竟净胜,就这么能令众生证得无余涅槃的。闻持正法的净胜力用常现、直现于心目,情见化得了,法智用得切;法智成为心目中的律准,最新的足目——法足法目,则开始在生死道中睁得透、举得(离)绝(障缠),迅迅端端地趣入佛法大路头。佛法的心地之门洞辟得灵豁遍通,缘头上的染净辨得不昧不隔,关头上的安危竦得能镇能当,佛法就这么使吾人练就绝地之光,化为活路之力,投入佛法之怀,迈向众生之群,将佛法甘露灌沾而涵滋群众,导提人群也能从业识之海渡入智愿大海,展开身心手脚顶荷着「菩萨胜事」的。 心,发得柔宁,运得广净,照得空平,一般的杂异与偏(颇)了(脱),不再于意念中盘旋、虑顾,菩萨胜事的楷模无间地显露当前,意象中所触、所会、所见的菩萨行,拟摹得热切恳到,气质与气象所存持与现行的,就会光正健全得永不堕入歧途险径,成人与成佛则获得决定性的保障。今生修学的要着与重点:保证自身决不堕落;活在、做在如此的坚强保证中,智思与行愿察运得「如影随形」、「如响斯应」,光的生活与力的生命,触处就都表显得昭昭充充的了。智观深确得形成行愿的导向者,行愿从智观中勘验得的凿切真,智的坚观与愿的猛策交相运循得融为一体,如此的明得愈明,增得益增,无记与恶念被对治得无隙可乘,善净的德性与德业,时时从待人接物中显示出朴淳、平正;平正到尽绝一切私图,便不为世俗的自我累着了。学菩萨学到大明大强的阶段,绝不让自我抬头作主、发号施令,苦难中的行愿则念念现前,一发而永发的绝大愿誓,则偿诺得决不扣减或怯退。菩萨不厌世间,人群不忘佛陀,全靠这么种绝大愿誓系联而摄护着。三界的永恒光源与力根,其补充品端赖智慧之电与悲愿之潮,我们必须责励自己,作成一群此电此潮的腾震与供应者,三界众生才能探举头面,拔脱脚根,跃出漆黑而热恼的巢窟,发解脱心学佛法。 发的特征:智观的彻底革变(汰绝腐旧),慈行的具体施舍(无着无畏),这样的发得必然而自然,自然得没一念触及自我,必然得与诸佛圣者明暗相见;诸佛圣者所证所诠的一切,从未与吾人隔绝过,只须吾人从智观中大变而彻变,诸佛圣者所证所诠的,就从我们念头上显现得分分明明的了。念什么就现(见)什么,念佛当然会现(出观想中相似的)佛陀印象,真理——诸法的如实圆证者,被尊称为佛,念佛能见佛,念法也能见法,任何时空心都与诸佛圣者相见相通,当然也就与正法相见相通;正法通得不离佛,把握着佛之所以成佛——遍觉诸法,我们面对诸法的当下,不昧而明持得精严谛审,不隔而深持得郑重崇敬,就这样能见佛也能见法;法,见得忘我而与佛相通,心目中这么见得一贯地上求下化,眼就睁得远,步也举得正了。人类的特征之一:知时知空,时间用得活络明切,刚正正地对治得断绝时弊,不挣世俗黑金虚誉,罄力创造、振发时代生机,让生机活畅得蓬勃盛旺,使得大众成为时代中最活醒而奋觉的人。学佛者最应迫切地荷践的一种天职:理性的活动——醒豁与彻变;醒豁得决不混糊,彻变得决定全变(创新整个身心与一切言行),从人类生命中蕴含的力质、价值与智能观察,的确能做到创新整个身心与一切言行的境域,所以,诸佛特地重视、倡说而叹励人身之可贵,因此,将人之理性培训、进扩到与佛法的(无我)智应合着,生命对惑业的消融与福慧的集积的力与志,则莫可估限或遮阻了。这么种人生命的鼓创与施展:时间用得成为无限的劲头之源,空间便行得化为无尽的脚底之路,生生世世于长时大空中,则活跃、昂进得以无限时间辟拓出无尽空间,豪凌也净悟得不落断常二边。究极与宽廓的成佛路头,勇决与雄沉的为人气胆,就这么迈赴得步步踏实,策锻得处处行空(不厌劣顽、不怖义苦),完完全全空得奉献一切,佛法之眼与佛陀之心,吾人就这么开始睁得亮投得进的。凡夫(僧俗)的心与眼能注视着佛与法,凡心则不离于佛心,凡眼见佛心的透明度,明得从寝馈语默中,鉴照得洞贯身心相物,所有的利名荣辱、人我得失,则一概消归佛法;佛法中消归得清凉寂静,世法上就出发得平实端 ;佛法与世法的总持不脱、互运不悖,就这样与一切佛及一切人,从此大通得了无区隔。修学的心境与心量、义务与德业,统统汇融在如此的无区隔中,佛法中所有的种种(净)能力(大)能事,才勘验、达练得真个无上、无量、无边的。 大乘佛法的核心:大心与大道,发无上大心,通无极大道,成为佛弟子的惟一天职与义命。如此的义命意涵:净心契应(第一)胜义(谛),骨概配顺(大)菩提(愿),从幻有中了(悟)得无所著,从空寂中(广)学得无所遗,所知所见透绝了世间的一切遮缠,所行所印握持着出世的毕竟正纯,弘诠佛法,体肯着这般宗趣,始能从佛法中获得最新的体会——「是(世出世)法平等无有高下」;从平等中,将大心与大道扣紧得永不松脱,*轮才会常转得辐射着无尽光辉。 以菩萨道为旨趣、作标徽、做典范的大乘法门,最重视的——广学与圆修,广学、正学得知见精纯,一念也不让杂异渗透,行与思都直直地向「三解脱门」印会、作(究竟)准(量);三解脱门出入得熟悉、谛明、的真,依之而引发的「三无漏善(根)」,则成为三业的庄严了。知见上所学的不离于三善根,内在调控得不让自我四惑(见、爱、慢、痴)作祟,意业净化得习近、接应圣洁,久久地流续无间,善业则净化得足满真淳。广平而圆该的无上佛道、无量法门,端凭这样的足满真淳,才通得过行得透的。一切佛法的慧业与法脉,离了正闻、正学,慧业与法脉,在我们身上就悟不上接不下了!古德说:「三世诸佛皆从学来」,我们听了要如雷震耳般的惊跃奋发,苦学笃修,才不甘作佛法门外的流浪汉! 现代中国两岸佛教的出家众们,发心致力认清佛法所说的学之义涵:缘有性空,从缘有中彻解(世俗)一切无不如幻如化,从性空中遍观世间一切,无不「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从缘生非实的正见中,将「理神」、「天神」或「性与我」等的虚诳妄见,举皆廓清得尽尽绝绝,能观能导与所知所行的,则绝不拖泥带水。这样的学得正、思得明、做得真;真得如虚空般清净、旷平,生死与寂灭融应得不了不证,大乘行者的德化、智鉴与慈(善方便随)顺,无不从如此的融应中流增得无量无边的;这与「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作略是一贯的。动得能通见一切生佛,静得能冥契一如法性(空寂)的菩萨,生与无生的界际消平得无彼无此,直直地将无上无极的佛陀心境,化为自觉觉他的戒轨与法幢,所以,必须具有菩萨们的卓特器品与牢强志誓,始能成为一群「如来学问念处」的继承与弘诠者。佛法中整体的学问——戒定慧,这是从有漏趣入无漏的「津梁」。戒正——不求生天脱苦,定明——不昧不慢,慧净——不着不了,这样的戒定慧,其内涵深邃广博,必须随从善知识参询,始克决断难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佛法以智慧为本,慈悲为用,能断能作的智观配合着能舍能济的慈行,菩萨的心肠与力德,才热切真淳得愈发(十)足整(全)的。在这般心境中做得必然而自然的菩萨,没一个不学得忘我,行得念(念效)佛的;效佛效得全忘掉我,智与慈从三业上才自然而必然的流露得活络而通摄。与诸佛与众生永远不分开的菩萨,心地与形象存持与策发的,生死安危从未忘却这么种活络通摄。因此,菩萨的一切学与种种行,无不出发而归结于此。真实而周遍的活络通摄,乃是佛法的活力与通德之源;我们所学的不能直破自我,所修的不克深通佛法,则怎也不能活在一切佛与一切人之中,请想想:后生到何处去?!这样看,学慧断与修慈行,是多么重要啊!所以诸佛殷勤地策劝登地菩萨免堕空寂之难,总是说:「此是学时,非是证时」!大乘法特重于净学、久学、广学而遍学,忘记了这,就等于忘却一切佛法,我们直下惊觉、奋跃吧! 肯认着:佛法乃是学与觉的综合体,惟有从正闻、正学、正行中正得透底超边的体握而会悟着它,一切时处才会触见得坦朗净怡,脱尽挂络络粘搭搭的世俗相态与性习。暗地里见佛见得极明,明地里为人为得最真,都是以所学的持印于觉,以所觉的提引着学;这显示出佛法必藉学而后能觉,必以觉而扶导于学,决非抛却深经大论,光参参禅或念念佛;福缘大了,热热闹闹地从事道场庄严与门庭体面,就能将佛法真义弘宣开去的!面对着这,佛教中凡有心就得立刻大声疾呼:参禅不离于教(达摩禅的本旨:「藉教悟宗」),念佛不离于(念)人,学教更要学得净落明达、严整卓端,佛法从我们身心透显出的一切,给人间世所形成的影响与印象,才能触会到佛法本质的清净高旷,体念着佛陀本怀的深醇悲智。学大乘法的惟一宗趣:大通(摄)大发(达),学得尽力摄取诸佛功德,从佛德中将自家根性着力改造得彻变而全新,众生见到这样的标徽,也才认真地摹效,久之,凡俗根性则逐渐转为圣真根性,真理的深确体现与广大通达,即是这么发端的。正闻、正学与正行,成为此种发端的导因。 人身最可贵、最有作为处:大发大通,发得以慧断惑而(彻)明真(理),通得以悲成(佛)德而(普)度(流)俗,大乘道的聚点在此。如此的大缘、大愿与大行,从最初发心到最后完成,最最急需的:精诚、坚韧、振策着大心力学。心,发得忘我而不忘佛、忘法、忘僧、忘世,念念处处都不离佛、法、僧、世,都存着也行着以佛、法、僧的智慈而济世,抱定着不离世不染世的观行,无限无偏地一味力学;力学得念念觉己处处觉他,佛、法、僧、世无间得直现念头心底、眼前身后(人事),力学的功底与态神,则能健全得苦不闪缩而拯苦,乐不耽逸而舍(五欲)乐,志性中具有这么种力概与气势——抗绝艳魅,承顶逆拂,所觉的佛法即能尽从世法上显露其净力大用。凡是对出世法称得上学致其用者,大都能与(察)觉配应得直觉直用,净力大用就这么络续而来的。我们必须学得能发挥这样的净力大用,今生才不孤负十方三宝、虚诳一切众生;无尽的未来际才会迈入大发大通的光明坦途;大心中的智观慈行学得足、用得(平)遍,才能健稳地迈入这样的光明坦途咧!佛历二五四四年五月三日于新州惊危室完稿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这一部经一说,连5000个比丘都走了,无法相信这个东西 这一部经一说,连5000个比丘都走了,无法相信这个东西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海涛法师说故事6:巧匠比丘 海涛法师说故事6:巧匠比丘

二十亿比丘的故事 二十亿比丘的故事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没有学到真佛法,出家也易盲修瞎练 ——壹乘比丘出家 30 年的感言 没有学到真佛法,出家也易盲修瞎练 ——壹乘比丘出家 30 年的感言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 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青年学佛三遇鬼妻 最终发现恐怖真相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第024集 为什么佛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觉? 第024集 为什么佛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觉?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佛教故事: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教故事:佛为病比丘洗浴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时下青年学子诸多沈迷,应如何接引亲近佛法? 时下青年学子诸多沈迷,应如何接引亲近佛法?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佛教故事:前世嬉笑比丘像猿猴自己转世为猿猴,少开玩笑为好 佛教故事:前世嬉笑比丘像猿猴自己转世为猿猴,少开玩笑为好

修福延命的比丘 修福延命的比丘

虚云法师开示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虚云法师开示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和鬼的辩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和鬼的辩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被车撞倒安然无恙感佛慈悲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被车撞倒安然无恙感佛慈悲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找回耳环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找回耳环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电梯里的10个禁忌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电梯里的10个禁忌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伤胎救回母命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伤胎救回母命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男子全身泡冰中一百分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男子全身泡冰中一百分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虔诵圣号,终获雪冤无罪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虔诵圣号,终获雪冤无罪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挑粪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挑粪人

宽运法师:慈悲道场 庄严佛事(水陆法会开示) 宽运法师:慈悲道场 庄严佛事(水陆法会开示)

献给素食者的补铁宝典,你吃对了吗? 献给素食者的补铁宝典,你吃对了吗?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间的事情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间的事情

第092集 如何从世间与出世间入不二法门  正贤老师 第092集 如何从世间与出世间入不二法门 正贤老师

简体注音|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妙枚恭诵) 简体注音|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妙枚恭诵)

第046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四)  正元老师 第046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四) 正元老师

第045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三)  正元老师 第045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三) 正元老师

第044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二)  正元老师 第044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二) 正元老师

第043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一)  正元老师 第043集 绝待实相、无垢不二之道场(一) 正元老师

第042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四)  正伟老师 第042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四) 正伟老师

第041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三)  正伟老师 第041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三) 正伟老师

第040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二)  正伟老师 第040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二) 正伟老师

第039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一)  正伟老师 第039集 于理于事谈道场(一) 正伟老师

赞佛偈因缘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赞佛偈因缘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在凡圣同居的世间,还有这么一种感应

培植心地的善因 培植心地的善因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世间相的不平等是从哪里来的

以出世思想做世间事 以出世思想做世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