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第二十七回 观自在南海清修 悯苦厄中原化度

2023-07-29 佛教故事:观世音菩萨传

第二十七回 观自在南海清修 悯苦厄中原化度

话说观世音菩萨自从脱却凡胎,辞了妙庄王一路足踏浮云,直向南海普陀落迦山而来,她此时身轻脚健,不消多少功夫,已到落迦崖下。此间毕竟是灵山胜境,不同凡俗,奇花异草,生遍四周,灵兽珍禽,迎人舞蹈,白莲池上,送来万缕幽香,紫竹林中,升起千般瑞霭,中间却是一座二品莲台,霞光万道,却是空著。菩萨到此,口说一声善哉,便跳上莲台,端身趺坐,其时正是九月十九日啊!故现在民间习俗,凡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这三天,一概认为观音生日。其实二月十九是转劫诞生之日,六月十九是舍身披剃之日,九月十九是证道正位南海普陀落伽山之日。习俗虽一齐视为生日,却也非绝对没来由的啊!再说观世音菩萨证果莲台,一心观自在法,渡化了妙庄王等一班人以后,与善财龙女,同居紫竹林中,讲清净大法,逍遥自在。有一天却有一个僧人,叫做沙门跋陀,他自西方佛国,受了菩萨戒,行大愿力,往东土传教。如来谅他道行末深,虽其志可嘉,明知此去定然徒劳往返,故曾劝阻,无奈这沙门跋陀立志坚决,执意要去,如来只好付了路引牒文,让他自去,这也是他数中应当有此跋涉。他费了几天功夫,才到了中土,云游各处,向众生说法,宣扬佛教,无奈一则因语言隔绝,中土人民,不知他讲些甚么,就没人去理睬他。二来那时中土人民,并不知有佛教,对于僧人,都视为异端左道,就算言语能通,也决不会有人信他说话。因此两个缘故。他虽然走遍中原各地,终是到处受人奚落,他当下便打算西归,一路上顺便朝名山。那日恰巧到得南海,闻得观世音菩萨在此,便志心往朝,请教一切。菩萨见他立志可嘉,便向他问起东土情形,沙门跋陀道:不可说不可说,那边刀兵不绝,灾障重重,人心险恶,争夺频频,弟子向他们说法,全然不悟,还把弟子当做恶人,到处受他们奚落,弟子生受这些,倒也罢了。只可怜那班芸芸众生,灾劫当头,还自执迷不悟,欲化渡也自无法,只得西归向如来请得妙法,再行东去点化他们了。在此经过,特拜朝菩萨,还望慈悲慈悲,用大法力感化这一班迷途众生,一来使他们脱离苦厄,二则来也可宣扬佛法。观世音菩萨道:善哉善哉,这是你功行未深,言语隔绝之故,如今你且归礼如来,改日再行东去,我本著寻声救苦之志,既然知道有此等事情,万不容坐视,只得待我往中原走一遭了。沙门跋陀拜谢过了菩萨慈悲,迳自西去。观世音菩萨便吩咐善财龙女,好生看守灵山,自己便化身为一老媪,离了南海,一路上向中原而来,化身丐妇模样,一路上沿门托钵,与一班下愚百姓异常接近。她看那各地的乡风,处处不同,善良的固然也有,顽恶的却占多数。那方的男子呢?到底受了圣人的教化,懂得礼义,但是妇女们却大大不然,可分高下两层说:高贵的妇女,自然出身名门,也一般的略谙诗书,但是颐指气使,平日间养尊处优,养成骄奢淫佚习惯,造下了许多恶业,难免轮回之厄。在下的愚夫愚妇,从不曾闻得圣人之教,一切行为,自然更不必说了,忤逆不孝,攘夺争杀,那一件没有!他们不知果报,更觉可怜。观世音菩萨大发慈悲,决计先向下愚说法,当她法驾一路到得中州地界,选了太室山一个石屋,做显化之地。夜间即示梦给附近百姓,说明日内观世音菩萨要在此经过,点化有缘法的人,拯拔一切苦厄,你得留心相待,不要当面错过,说罢便现出她的庄严宝相,悠然而隐。到了第二天,一班百姓互相谈论,都道昨夜得这么一个同样的梦,大家觉得奇怪,谈论纷纷,不外乎怀著万分的希望,专等菩萨的降临。又明知菩萨显化,决不会将本来面目向人的,但又不知今番她究竟化身何等人物,前来点化众生,因此又引起许多枝节。他们因认不得菩萨,凡是见了一个面生可疑的人,就指为菩萨,大家环著向他礼拜,往往把那受拜之人,弄得莫明其妙,直到双方说明真相,彼此付之一笑,如此一连闹了好几天,误会却发生了不少,只还是不见菩萨来临,反弄得大家心上疑云叠叠,就算见了面生可疑的人,也不敢冒昧拜认。那时观世音菩萨却仍旧化装为一个穷苦老媪,下山到得城市,一路求化饮食,大家反没有留意。那年正直亢旱,入夏以后,已有四十多天没有下雨,田中的禾苗,都呈枯萎之色,农人等吃尽辛苦,日夜戽水,终于无济,看看灾象已成,倘使天公再不下雨,行见颗粒无收。乡农们忧愁焦虑,自不必说,就是城市中人也愁著荒年。故观世音菩萨托了钵盂,向人家求化时,不约而同说道:天公如此亢旱,今年的收成,已经无望了,自己还愁著来日的难渡,那里更有余物,给你这老婆婆呢?菩萨长叹一声道:水旱虽然说是天灾,到底还是由人自肇,你等这一方百姓,若是尊敬天地,广行善事,改轻杀戮,归化佛祖,上天岂会降这灾祸,使你等受苦呢?就如我这么一个穷苦的老婆子,到此地半天,一路求化了数十家,兀自不曾化到一粒米,半粒壳,足见这一方的百姓,全无向善之心,人无向善之心,受这些水旱天灾,谁说是不应该的呢?当时就有一位姓刘名世显的老人,听了菩萨的一番话,心上就是一动,暗想这老婆娑遮莫是菩萨的化身了罢!待我来和她谈论谈论,便上前拱手为礼道:老婆婆见得甚是,但依老婆婆的话,此间百姓,因以前未曾积善,故有今日的旱灾,就算大家从此改过自新,今次的旱灾,也是救不得的了。菩萨道:这却不然,天心最为仁慈,福善之心比罚恶之心还胜三分,只要人肯诚心悔罪,上天决不会不容的。只要这一方的百姓,肯从今天起,发誓改过日新,一心向善,目前这旱灾,也未始无法可救啊!刘世显听了这一番话,不问情由,倒身下拜道:多承观世音菩萨显化指示,弟子俗眼,不识慈容,几乎错过。幸闻法语,心窍顿开,伏愿菩萨大发慈悲,广施法力,降霈甘霖,救得旱灾,弟子自当建庙供养菩萨,广劝愚顽,使他们改心向善,同归座下,还望菩萨慈悲方便。说著又连连叩头。菩萨道:姓刘的啊!难得你一片诚心,替众人求援,可见你无自私之心,我如何不答应你的请求?只是我看此方百姓,愚顽特甚,明天午时三刻,我将显化,施展法力,大霈甘霖,叫他们亲见我佛法无边,坚他们的信心,你再善为劝导,那便容易感化了。刘世显再拜而起,菩萨已隐身而去,他便将遇见菩萨的话,向众宣说。大家有些疑惑,都说青天白日的菩萨显身,怎样只你遇到,我们却都没有看见呢?刘世显道:看见或许都看见的,只俗眼认不出罢了。刚才那个托钵求化的老婆婆,就是菩萨的化身啊!众人听了果真见过这婆婆,只不当他是菩萨,当面错过,懊悔已嫌迟了,正是

都因缘法异对面不相亲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2024-02-04 21:53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原来观世音菩萨就在家中 原来观世音菩萨就在家中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现代感应 观世音菩萨现代感应

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的名字是哪一位佛授记的 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的名字是哪一位佛授记的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宣化上人:你要时时刻刻都念观世音菩萨,诸恶鬼没有法子可以害得了你 宣化上人:你要时时刻刻都念观世音菩萨,诸恶鬼没有法子可以害得了你

怎样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有感应 怎样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有感应

宣化上人:你有麻烦吗?麻烦就怕观世音菩萨 宣化上人:你有麻烦吗?麻烦就怕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 齐白石 观世音菩萨 齐白石

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 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功德利益?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无尽功德~华严经节选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无尽功德~华严经节选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观世音菩萨灵应故事 观世音菩萨灵应故事

范仲淹诵经救母,观世音菩萨示现 范仲淹诵经救母,观世音菩萨示现

人生六种观自在,看看你做到了几种? 人生六种观自在,看看你做到了几种?

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第五篇 广劝惩 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第五篇 广劝惩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与四种无作妙德 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与四种无作妙德

观世音菩萨传:众庸医都无丹鼎药 怪修士指说雪山莲 观世音菩萨传:众庸医都无丹鼎药 怪修士指说雪山莲

观世音菩萨赐莲花、示正法——参加观音大悲加持法会纪实分享 观世音菩萨赐莲花、示正法——参加观音大悲加持法会纪实分享

别逗了!烧几柱香供几桶油就要观世音菩萨赐个媳妇? 别逗了!烧几柱香供几桶油就要观世音菩萨赐个媳妇?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吉日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吉日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 过目增福,功德无量! 农历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 过目增福,功德无量!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加持法会,见证佛法真实不虚受用匪浅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加持法会,见证佛法真实不虚受用匪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胆小的出家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胆小的出家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理入和行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理入和行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上善若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上善若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缠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缠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醒谁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醒谁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强盗弟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强盗弟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汤解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汤解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难化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难化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菏泽神会:身缘在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菏泽神会:身缘在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没毛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没毛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优婆夷发愿并子成道缘(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优婆夷发愿并子成道缘(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立地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立地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净国土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净国土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永嘉玄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永嘉玄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有老婆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有老婆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作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作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茶饭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茶饭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叶县归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叶县归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以头为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以头为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万里无寸草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万里无寸草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冷暖自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冷暖自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洁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洁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山是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山是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像牛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像牛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楚圆慈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楚圆慈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弥勒下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弥勒下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做一个最好的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做一个最好的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三界谁为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三界谁为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灯芯将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灯芯将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与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与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未到曹溪亦不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未到曹溪亦不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宗公案妙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宗公案妙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善积福得升天(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善积福得升天(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要到哪里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要到哪里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留平常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留平常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出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出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求不死之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求不死之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定上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定上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无道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无道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观音菩萨在念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观音菩萨在念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多捡一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多捡一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棺两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棺两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救蚁延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救蚁延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色即见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色即见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自悔自恼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自悔自恼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咸淡有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咸淡有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愧对禽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愧对禽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皮肉骨髓(菩提达摩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皮肉骨髓(菩提达摩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潭崇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潭崇信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牛杀三人——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牛杀三人——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小蛇感恩救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小蛇感恩救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俱胝竖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俱胝竖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坦山与醇酒美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坦山与醇酒美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和衣钵传承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和衣钵传承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要之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要之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信为真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信为真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郭子仪转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郭子仪转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画饼成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画饼成禅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松云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松云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有伎俩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有伎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