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有情众生吗?

2023-02-09 素食

有人提到:你们佛教讲慈悲戒杀,应该一切的生命都不可以杀害,可是植物也有生命,那吃植物也是杀生,佛教为何不戒?的确!佛教特重慈悲,十善业道的第一善业就是不杀生;各种戒律中如五戒及菩萨戒,也都以戒杀为首重。例如《梵网经》菩萨戒十波罗夷重罪中的第一个重罪就是杀罪;经文说: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2)就是不可以杀害一切众生的性命。而梵网菩萨戒四十八个轻戒中,也规定不可吃众生肉;经文说: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2)从这些经文的记载可以发现,它所戒止的对象都是众生,因为佛教强调众生平等。释迦牟尼佛就说: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说一切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能成佛,只因还有妄想执着,所以不能证悟这个成佛之性。

既然佛教戒杀众生,但对一般认定为生物的植物并不戒止,这是什么道理呢?要探讨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知道:佛教中是如何界定众生。众生,梵语称为补特伽罗;《瑜伽师地论》解释说:补特伽罗者,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瑜伽师地论》卷83)是指能够辗转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也就是六趣中轮回,而受众多生死无有止息的,就是众生。佛法中又称众生为有情,是说他拥有情性、情爱;如 无着菩萨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说:何等有情生?即有情世间。谓诸有情,生在那落迦、傍生、饿鬼、人、天趣中。(《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3)这里所说的那落迦就是地狱,傍生就是畜生。整段论文的意思是说:有情就是生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五道中,因此说五道就是有情世间;又因为阿修罗是遍五道的,所以也可以说六道就是有情世间,就称为有情生。

这里所说出生于六道世间的有情,与前面所引《瑜伽师地论》中 弥勒菩萨所说在六道中辗转轮回的众生,显然所指称的对象是相同的;所以佛教中所说众生,又称为有情,也有合起来称作有情众生,指他是有情性、情爱,而在六道中不断辗转生死的。而有情性、情爱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有记忆、有感情,也就是能记忆曾遭遇的事情,然后会有喜怒哀乐等喜好及厌恶的反应。然而能够记忆及有好恶反应,当然一定有心识,也就是唯识五位百法中所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这八识心王;纵使不能具足八个识,也至少要有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三个识。有了心王,才会有各自相应的心所有法来协助、伴随心王运作,就是五个遍行心所法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别境心所法欲、胜解、念、定、慧,及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个善心所,还有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个根本烦恼,及二十个随烦恼,以及四个不定法。心王尤其是意识心,在这些心相应的所有法助伴下,才能够有记忆的作用及好恶的反应。然而末那识及意识都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出生,乃至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也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有情众生的前提条件,就是他一定是有一个第八识存在,也就是般若诸经中所说的真如心,能记存此世及过去无量世种种大小的事情,并且能够出生第七识末那识,进而再出生第六识意识,然后依着今生五色根的运作,而有了今生的记忆及好恶的感情反应;也就是必须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住在五阴或四阴身当中,因此而出现了意识等心的行为,才能够说是有情;假使没有如来藏,就不是佛法中所说的有情众生。

了解了佛法所说有情众生的意涵。我们再来看看,植物是不是有情众生?一般人看到植物有生命,又看到它也有一些分别性,例如植物的茎叶有向日性、向旋光性,根有向地、向湿性,好像也有心性、有意识,就会误以为植物有心识,也是有情众生。其实植物茎叶的向日性、向旋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湿性,都是植物的物性使然,这并不是有情众生觉知心的心性。依我们在前面界定有情众生所应该有的表现,就是有记忆的作用以及有好恶的反应来说,这都不是植物所拥有的,植物不会记取曾经遭遇的事情,也不会有喜怒哀乐的反应。或许有人会说:一般植物都有各自适应而喜好的生长环境,这不就表示它也有记忆、也有好恶吗?其实不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还是由于它的物性而来。它可能要经过十百千年,经历数十百个世代,使它的物性逐渐演化,才能适应环境的转变;这种经由演化而后才产生的适应,绝对不会发生在单一世代的植物身上。这就表示:植物对特定生长环境的偏好,不是因为它有记忆的作用和好恶的反应;反而应该这样说,如果它有这些记忆及反应的话,那它就不必要在原来的母株早已死亡,经历十百个世代的子株逐渐演化之后,才能发展出这种对特定环境的适应与偏好。

既然植物没有记忆的作用和好恶的反应,就证明它没有心识,最根本的就是没有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真如心;因为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就不能现起第七识末那识,也就不能进而生出第六识意识,因此不能藉由心所有法的助伴来协助意识运作,而有记忆的作用和好恶的反应;植物没有第八识、没有意识,就不能叫作有情,也不能叫作众生,而是跟石头、岩块一样都是无情,正如一般人所说木石无情、草木无情,或者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都是把植物称为无情。因此植物虽然是有生命的,但是它叫作无情生;它这个无情生又是从哪里来的?其实是从大家的真心如来藏来,是由于共业众生的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业种的势力感召而共同产生的。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然生芽呢?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成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中,都有出生植物的种子也就是出生植物的功能差别,唯识经论称祂叫大种性自性;这种共业种子会感应而生出了无情生的植物,也会感应而使得植物在适当的时候发芽,也会长大、开花、结果,结果以后,它会自动烂坏、会掉下来、又会腐化掉回归大地。无情生有这一些运作,不是凭空而有、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自然而有,都是由于共业有情众生如来藏中所有的共业种子感应,所以它就会变成那样。如果那一些植物与果实不按照这一个规则运作,世界就没有办法让有情生命存在;所以,植物的生长以及果实的成熟与烂坏,都是为了有情的存在而变异成熟,由共业有情的如来藏所含种子而变异及成熟、烂坏。

我们再进一步来加以说明:山河大地世界的形成,也是从大家的真心如来藏来的。有缘的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心中的业种感应,会在虚空中产生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到了可以居住的时候,这些共业有情就开始往生到这里来,在这个世界中,一方面受业报,一方面造新的业。有情众生既然出生到这个世界来,当然要食物才能生长;如 释迦牟尼佛开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仰食存,所谓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在人间的有情都要有抟食才能生存。抟食就是一团一团的食物,也叫作段食一段、一段,譬如青菜拿来切成一段一段。抟食、段食都是属于有物质的法,这一些东西如果不咀嚼就吞下去,如果不烂坏,经过小肠、大肠又排出去,这样一定不能够成就有情众生饮食这个法。所以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说:段食变坏为相;谓欲界系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成唯识论》卷4)就是说:段食是以烂坏为食相;欲界众生的食物都系着于香、味、触三尘,如果这个东西不烂、不坏,就不能成就有情众生饮食的功德法相。就因为植物会生长、成熟、会烂、会坏,所以吃下去,它就开始变烂、发酵、分解,众生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然后剩下的在大肠里再发酵以后,把它排泄出去回归大地,让植物可以重新吸收。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成就了欲界尤其是人间有情众生的饮食的功德,让众生的色身能够成长、能够运作以及持续地存在,也让食物循环不绝不虞匮乏。这就是有情众生最根本的食物植物这个无情生命的由来。植物既然是有情众生如来藏的共业种子感应而化现出来的无情生,所以吃无情吃那些植物没有杀业,因为它们没有真心与妄心,吃植物不是把众生的五蕴加以杀害割取来吃,没有使得有情众生生命受害。所以佛教中,把有情众生拿来吃的时候,才叫作杀生;如果吃无情,不是杀生。而且此一世界的无情生,是生到此世界一切有情众生的共同资财,共同的资生之物,是为了滋养此一世界有情众生的生命而存在的。

探讨到此,虽然确定植物不是有情,不是佛教戒律中杀戒的对象,但或许有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会再提出质疑:你们佛教不是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有情与无情一样都可以成佛吗?依我们前面所引 释迦牟尼佛开示: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说: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皆能成佛。也就是说,成佛的条件就是有真如佛性、成佛之性,就是如来藏心。有一个如来藏,就会有七个识出生来修行成佛,所以一个有情成为一尊佛,不可能成为两尊、三尊佛。如果说无情也能成佛,那表示无情的山河大地也有如来藏,可是山河大地有几个如来藏?可成几尊佛?因为实际可看得到的是,高山会崩塌成为小山,大石头会碎裂成为小砂砾;如果还没有碎裂之前的大石头可以成一尊佛,碎裂后的每一颗小砂砾,也都可以自己成为一尊佛,那是不是说如来藏可以被切割?如此一来,显然就违背了真如心如来藏不增不减的圣教。其实正如前面所说的,山河大地是由共业有情的如来藏依据共业种子所共同变现出来的,属于器世间色法。山河大地没有真如心如来藏识,当然也就没有由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第七识末那识,及第六识意识等七转识陪同如来藏来运作,不是有情众生;因此,山河大地没有妄想执着,也不可能有智慧德相,要如何修行成佛呢?所以佛教祖师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乃是方便的说法,不是真实义,不应该从字面的表相上生起执着,而产生种种不如理、不如实的臆想。

除非说,如同我们前面从唯识种智论述的角度来进一步演述说:山河大地草木植物都是有情众生共业种子所变现,因此自己相应的一分器世间,在你断除我所执与我执以后,不再接受后有了,于是你本有的那一分器世间就消失了,整个法界中就少了一分清净土。如果已经能离三界了,后来又发菩萨大愿说:我还是继续在器世间度众生。愿意发起受生愿,继续再来人间利乐有情,那么所感应的那一分世界、那一分器世间就会继续出生。将来当你圆成一切种智成为究竟佛,在你示现成佛的那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的山河大地与草木植物,也有一分是成佛的你的自心真如所变现的;也就是说,当你成佛时,你的佛国世界中的山河大地草木植物等一切无情,都有你的自心真如一分在其中,那你真如所变现的一分山河大地草木,也可以说在你成佛的时候,它也是同圆种智啊!因为这时你所相应的五蕴世界及各类法界世间,也同时成就了无上知觉了,因此才说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啊!可是不应该说是无情成佛,而是你这个有情成佛了,那跟你相应的那一分无情世间也应念化成无上知觉而不消灭了。有关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这部分的法义,在正觉同修会 平实导师所着作的《宗通与说通》一书之中,已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了详细地开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菩萨,不妨到各大书局去请阅,然后就可以了解。

在这一集之中,我们探讨了:植物乃至山河大地都没有第八识如来藏,没有众生成佛之性,所以都不是有情众生,而是属于无情,并没有犯杀戒的问题。我们就为大家说明到此。

阿弥陀佛!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宣化上人:现在所有众生肉里,都有一种毒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梦见千奇百怪恐怖形状的众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大安法师:惠以众生真实之利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如本法师:成佛之后还会变为众生吗?还有因果吗?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惟传法师:高等心灵世界众生的互动与凡夫的不同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杀害众生 短命多病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宣化上人:佛说〈如来寿量品〉时,有很多众生得到法的利益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请问没有一个佛'国可以接受造作严重罪业的众生,如舍法谤法罪?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魔扰文殊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鬼道众生的故事:夜判官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智者大师:达照法师:智者大师说的度众生的三个锦囊妙计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用清净心去报恩,不要有情执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众生比我们现在好度原因在哪里?他们神定气和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宋定伯卖鬼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鬼道众生的故事:赵泰地狱行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宣化上人:做布施要生欢喜心,也要令众生欢喜

无情因果有情天 无情因果有情天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快速救护自他众生脱离轮回痛苦的唯一窍诀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利乐有情」赞 圣严法师: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利乐有情」赞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大宝法王:佛与众生之别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黄念祖:“现在西方”都是为众生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梦参老和尚:对治众生的「十恶轮」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四品 佛陀品 圣人的出生 圣者带给众生幸福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郑石岩:悟·看出希望来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卢志丹: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宣化上人:众生为什么不停止生死轮回呢?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切为众生没有丝毫一念是为自己这叫学佛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叫度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净土法门法语:其它星球是否有众生居住?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梦参法师:鬼王念念不忘帮助众生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净土法门法语:回向给众生、回向给菩提、回向给实际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达真堪布: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呢?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金刚萨埵为何能帮众生消业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父亲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父亲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吵架 鬼道众生的故事:鬼吵架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梦参老和尚:阿罗汉没有一个不度众生的 梦参老和尚:阿罗汉没有一个不度众生的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人死了还有没有来世?让禅修拯救流转生死的众生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人死了还有没有来世?让禅修拯救流转生死的众生

佛说众生短命的苦报之因果 佛说众生短命的苦报之因果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 《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

净土法门法师: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 净土法门法师: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

清远法师答:普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清远法师答:普度众生是什么意思?

心存善愿,易度众生 心存善愿,易度众生

佛能以万国语言巧妙为众生说法 佛能以万国语言巧妙为众生说法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仁焕法师:落实好信愿念佛,愿众生回归极乐 仁焕法师:落实好信愿念佛,愿众生回归极乐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佛陀讲法,是给众生开药方 佛陀讲法,是给众生开药方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四月廿八|恭迎药王菩萨圣诞吉日!祈愿众生身心安康,平安顺遂!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佛陀规语:众生既然本来清净为何复生为众生

细微之处,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细微之处,用清净心的力量来利益众生

随顺众生,慈悲喜舍 随顺众生,慈悲喜舍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智能机器人”会是六道轮回的哪一道众生 “智能机器人”会是六道轮回的哪一道众生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彻悟禅师:彻悟大师揭开佛快乐而众生痛苦之谜

见忍法师: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就是我的使命 见忍法师: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就是我的使命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索达吉堪布:佛看众生都是佛,魔看众生都是魔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佛学基础:第六章 有情之身心 第五节 有情的出生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药师佛大慈悲摄受怨念众生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煮熟的饭能变为生米吗?”禅师妙喻说佛与众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放生问答:中药用动物众生算不算杀生?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放生问答:为何可以杀吃植物,但杀吃动物就造业?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阿弥陀佛摄生三愿是否是针对三种不同根机众生而发?这三愿的异同如何理解?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心得: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是自己的生命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放生:慈怀悯众生,大勇太子舍身饲虎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慈满中秋温暖福利院,孺尊圣僧率佛弟子探访关爱智障残疾众生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31)怎样才能做到众生平等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8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下)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第37集 佛教说众生平等,佛与众生有无差别?(上)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菩萨化身淫女度众生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这样做,不但使自己不造恶因,也救拔三恶道众生 这样做,不但使自己不造恶因,也救拔三恶道众生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腊八节,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佛光普照,众生安康!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病是众生之良药 病是众生之良药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与佛的差别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虚云法师开示录-众生的习气

补钙绝非奶唯一 盖世佳品属植物 补钙绝非奶唯一 盖世佳品属植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