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5日)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今年的腊八节,杭州灵隐寺在照例发出30万份腊八粥之外,还奉献了一碗“思想暖粥”。当天下午,灵隐寺办了一场“恩报万千·腊八传承——2017杭州腊八节文化论坛”。
参加论坛的嘉宾和专家有:原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徐鸿道,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倪忠扬、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齐欣、腾讯儒释道频道主编张顺平、浙江大学教授曹立人等。他们围绕“公益”、“感恩”、“非遗”和“传承”等关键词,展开了精彩的思想碰撞。
光泉法师:继续推动腊八节申遗,给大家争取多一天假
腊八节是中国的古老节日,灵隐寺发腊八粥的传统历史悠久,苏东坡等历史名人都曾亲尝灵隐寺的腊八粥,并为这碗热粥所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所感动。
古时腊月,灵隐寺的僧人用多余的豆子、米面熬粥派粥,帮助穷人度过寒冬,并对百姓的恩情表示感念。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腊八粥救济穷人的意义逐渐消退,但其“感恩”的精神内涵却得到了挖掘和发扬。
近年来,灵隐寺一直在推动腊八申遗,2016年,“灵隐腊八节习俗”入选杭州市级非遗名录。在昨天的论坛上,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透露,“灵隐腊八节习俗”日前又升级成为浙江省一级的非遗项目。
光泉说,腊八节习俗是优秀的文化遗产,灵隐寺作为千年古刹,要承担起传承发扬腊八文化的历史使命。目前,灵隐寺正在为腊八文化申报国家级非遗做准备,今后还要申报世界级非遗。“从长远看,我们希望腊八节能够成为中国的公共假日,让大家多放一天假。”他说。
腊八节能否成为中国的感恩节?两位专家杠上了
在论坛现场,“腊八节能否成为中国的感恩节”这一网络议题被抛出,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无论是美国的感恩节,还是中国的腊八节,背后其实都是人性共通的“感恩”之情,而感恩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同样也是中国腊八节的重要精神内涵。那么,腊八节能不能成为中国的感恩节?为此,两位专家“杠”上了。
齐欣老师曾参与大运河申遗,他反对“打造中国的感恩节”这种提法,“把洋节日作为标签贴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矮化。”
曹立人教授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种表述虽然不准确,但有助于大众尤其是外国友人理解腊八文化。他举例说:“你请外国友人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完全看不懂。但如果你告诉他们这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就秒懂了。把腊八节形容成‘中国的感恩节’,道理跟把七夕节形容成‘中国的情人节’是一样的。”
更新于:2017-01-06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