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境界:与生活相融

2016-08-18 其他文章

日常生活是“茶禅一味”的基石:“茶禅一味”,是日常生活的升华这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1、茶叶与农禅

佛门的茶事活动,与新式的禅林经济为特定的“农禅并重”密切相关正是农禅,为茶、禅的结合提供了物质基础。约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其弟子百丈怀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约九世纪中叶,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2、饮茶与做禅

佛教僧众坐禅饮茶的文字可追溯到晋代。《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镇守药”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唐代陆羽曾在寺院学习烹茶术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经》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佛教僧众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终使僧人饮茶成风,有的甚至达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饭后三碗茶”成为禅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中唐后,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出现了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就记载了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饮茶为禅寺制度之一,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召集僧众饮茶。

3、茶事活动与禅宗仪礼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早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真圆法师答:关于生活中佛教的学习问题 真圆法师答:关于生活中佛教的学习问题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如何在生活中消业积福 如何在生活中消业积福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 星云大师: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

健康生活,从体检开始 健康生活,从体检开始

那一种诗一般的生活 那一种诗一般的生活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费尽心机骗低保,600 元炸燃了我的平淡生活 费尽心机骗低保,600 元炸燃了我的平淡生活

海云继梦:佛陀成道的那个境界 海云继梦:佛陀成道的那个境界

秋风吹过那片白桦林,我忆起生活的苦 秋风吹过那片白桦林,我忆起生活的苦

新疆齐善素食销售中心:倡导轻肉重素的健康生活 新疆齐善素食销售中心:倡导轻肉重素的健康生活

施恩的最高境界 施恩的最高境界

回归“素生活”,回归更健康的自己 回归“素生活”,回归更健康的自己

生活中最适合你的减肥法 生活中最适合你的减肥法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与生活的每个过程中

记住这些生活细节,您的举手投足都在慈悲护生 记住这些生活细节,您的举手投足都在慈悲护生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六) 教团生活的准则

真信因果了吗?在生活中检验 真信因果了吗?在生活中检验

一切的幸福都不是理所当然─疫情下我的观心念、正行为修行生活 一切的幸福都不是理所当然─疫情下我的观心念、正行为修行生活

放生心得: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放生心得:把慈悲用在生活之中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吃素有五重境界 你在哪一重 吃素有五重境界 你在哪一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生活从来没有欺骗过谁 生活从来没有欺骗过谁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生活中最益于排毒的食物 生活中最益于排毒的食物

如何让佛法改变生活?一个胃癌患者诉说心路历程 如何让佛法改变生活?一个胃癌患者诉说心路历程

生活不容易,别再期盼《如果岁月可回头》 生活不容易,别再期盼《如果岁月可回头》

“素缘”引领生活新境界,5月4日全新上线 “素缘”引领生活新境界,5月4日全新上线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第52集 佛法和生活间的关连与应用? 第52集 佛法和生活间的关连与应用?

第47集 物质生活、现代科技,与修持佛法是否有冲突? 第47集 物质生活、现代科技,与修持佛法是否有冲突?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佛陀教戒不杀生——我的素生活之边素边想 佛陀教戒不杀生——我的素生活之边素边想

第022集 什么是直心 要如何在生活上行此直心呢? 第022集 什么是直心 要如何在生活上行此直心呢?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金山活佛神异录: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 金山活佛神异录: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

在人群中修行,在生活中悟理 在人群中修行,在生活中悟理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佛教故事:过真正快乐的生活

简单生活,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 简单生活,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

生活中会遇到逆境,您用何种心态面对呢? 生活中会遇到逆境,您用何种心态面对呢?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工作生活忙碌,怎样达到念佛三昧

慈诚罗珠堪布:空性的境界,只有靠修行去领会! 慈诚罗珠堪布:空性的境界,只有靠修行去领会!

寂静法师:工作和生活中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 寂静法师:工作和生活中比能力更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