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舜法师
菩提书院
悟道因缘故事
曹洞宗
高僧大德
新闻资讯
【2024-01-19】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佛陀用很简单的比喻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
【2024-01-19】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场的吸引力。你的磁场吸引力越强,就说明了你越难往生。因为你跟娑婆世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你怎么往生呢?我们如果
【2024-01-19】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对于结果是采取认命,因为你逃避不了。所以这个地方是要你知,我们对痛苦的态度是了知,是觉悟,而不是要你去逃避
【2024-01-19】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心的问题;第二个处理外在众生的问题,你跟众生要怎么样保持互动。处理内心的问题这个部分我们先不谈,你在佛堂当中怎么用功这个部分我们先
【2024-01-18】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乐既谢灭,不动真定,与舍俱发。此时行者出入息断,苦乐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
【2024-01-18】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差别,就是这个善根它多了一份愿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智慧的观照。比方说布施,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受了菩萨戒你去救助慈善事业,你拿一百块
【2024-01-18】次年夏,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初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非父母所生也。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知
【2024-01-18】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无禅。只要你心中还有欲望,你就进不了禅定了。这个禅定的浅深有四禅:我们先看第一个初禅,看看初禅的相貌。初禅,亦名离生喜乐地,谓行者
【2024-01-18】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曾经五百世变成毒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明一下:在过去婆罗蔓国,有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这个人很会做买
【2024-01-18】二禅,亦名定生喜乐地,谓行者厌患初禅觉、观之浑浊内心,以种种因缘,诃责舍离,使令定境转深,内心凝然,豁尔明净,而生起微细之喜乐感受,是名二禅。二禅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定生喜乐地。也
【2024-01-18】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色如牢笼,不得自在,心欲出离,乃摄心谛观,加功用行,破于色故,思惟无边虚空之相。此定成已,如鸟出笼,自由自在,已无业果色法,惟存定
【2024-01-18】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就是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那么世俗菩提心是缘事相而发心,胜义菩提心是缘理性而发心。事相发心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缘人,一个是缘法。缘
【2024-01-18】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无所有处之无想,缘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诸想不起,如存
【2024-01-18】第二个,识无边处定。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此定成已,心定不动,清净寂静,名识无边处定。前面的空无边处定,它的修行特点叫作厌色依
【2024-01-17】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明了最微细的心识。识为初入胎识。即由过去惑业动力,使感异熟报体之赖耶识,遇缘托胎,以完成现实之生命体。
【2024-01-17】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尤其是调伏色身的爱取、调伏感受的爱取这两个。刚开始先调伏色身,因为我们所有的贪爱以正报最严重,所有的财富这些依报都是其次。你色身这
【2024-01-17】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是我们明了分别的心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我们是没有一个常一主宰性的,叫观心无常。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
【2024-01-17】在唯识学,它把我们每一个人--学佛人,分成五种种性:第一个定性声闻。有些人一接触佛法,佛陀说了无量无边的法,他什么法都没兴趣,只对苦谛的法特别好乐,特别欢喜修习无常苦谛,所以他经常思
【2024-01-17】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一个是思惟苦谛。我们要把娑婆世界的痛苦这一块参透,临终时的力量是不能勉强的,你没有力量就没有力量。就是佛
【2024-01-16】问:师父慈悲,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净界法师答:吃蛋稍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