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这是序文的第二部分,就是考察历来的注疏这样的背景。有鉴于《阿弥陀经》的重要性,所以从古迄今,历代的注经家对《阿弥陀经》的注疏代不乏人,就是每一代都有人大德在这里进行这项传播的工作,但随着时代的久远,有很多都淹没了。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个特点,很多很好的文献、典籍,包括文物,一些建筑的成就常常是毁于战乱。我们很多的经典也是世远就湮,所以所存下的就没有多少。其中有几种是对于蕅益大师启发甚深的,一个是云栖和尚,云栖和尚就是莲池大师,他的寺院是在五云山的云栖寺。
那么古人对一个祖师的尊称,不直接称他的名字,称他所住的地名,就叫云栖。那么和尚是利生的意思,就是他有道力,能够使学人哪,能够开发智慧。一般的,和尚是很尊贵的称呼,不是一般的比丘都能称和尚的。那么为什么蕅益大师称莲池大师为和尚呢?确实在蕅益大师一生当中,他跟莲池大师的那种法上的因缘很深。从他开始不谤佛,受到感动,是从莲池大师著作下手。然后开悟之后,他请古德法师,古德法师是莲池大师的弟子,就做阿阇梨,他就在莲池大师的遗像前受比丘戒,也是在莲池大师遗像前受菩萨戒的。所以他就恭称莲池大师为和尚。
那么莲池大师一生,他也是非常自行化他、德业卓著,其中重要的著作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这疏钞真的是广大精微,蕅益大师这四个字都用得非常到位。如果说蕅益大师著的《要解》更多具有天台的学术背景的话,那么莲池大师注解的《疏钞》就具有华严的那种恢宏的气度。蕅益大师是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来注解,那么莲池大师是用华严的十门开启来展开的,他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广大,表明它义理的这种恢宏,精微是表达它阐述的精细、微妙。
莲池大师那个《疏钞》确实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述,可以说是净土宗的小百科全书。我原来讲《疏钞》讲了两次都没有讲完,可能就是部头太大,但愿以后有个机缘完整地把它讲完一下。广大精微。
幽溪师伯述《圆中钞》,幽溪属于天台山的,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称为师伯呢,是这个幽溪大师又叫传灯大师,传灯大师他就是传天台无尽灯僧,他常常是这样表述,有时候就称他叫传灯大师,就是幽溪大师。他是蕅益大师的师父雪岭法师的师兄弟,所以就称他叫师伯。蕅益大师在出家以后也曾经去参学幽溪大师。幽溪大师他对天台教理非常有造诣,对净土也一往情深。他对于明代的苏州一位大师写那个《弥陀略解》,是有个《弥陀略解》,对这个大佑法师又叫蘧庵法师的《弥陀经略解》,用天台的教理,就是圆中之理,来对这个《弥陀略解》进行一个解释,就叫《圆中钞》。那么幽溪大师他从开始弘法,就常常去讲述这个《弥陀经略解》,所以以后他就有体会了,讲了几十座了,他就开始做了个疏钞,这个钞。还做了一个《生无生论》,《净土生无生论》。
据记载,幽溪大师升座讲《净土生无生论》的时候,整个天空都有音乐,天乐鸣空,直到讲完之后这个音乐就没有。那么,幽溪大师也是求生净土的,所以做的这个《圆中钞》也是高深洪博,义理高深,境界洪博。这是《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莲池大师的《疏钞》、幽溪大师的《圆中钞》以及蕅益大师的《要解》。能够把这三本注解能够深入,能够融会贯通,那么,对《阿弥陀经》就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
更新于:2023-12-14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