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2023-08-20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第五十三回拜普贤菩萨

善财经过弥勒楼阁的证悟,须臾之间,即到一百一十城以外的普门国苏摩那城。城门高大无比。善财立于城门,思维文殊师利童子。忽然一只巨手按在善财头顶上,善财顿然感到遍身清凉,心地舒畅无比,听到文殊师利童子的声音:善男子,不要因为有了智慧,有了神通,有了技艺的一小点资粮,就心满意足,不求上进了。不求上进就要退后。赶快去求普贤菩萨的大行法。

说话声完,手没有了。善财学到这些都是因为文殊师利的指导,几年的劳累奔波。又听到了文殊师利的声音,感到恩师重逢,分外亲切,当然听从,再从寻找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没有说地方。到那儿去找普贤菩萨呢?善财两眼凝视着高大的城门。看着看着,那城门就变成一个庄严的菩萨,坐莲花宝座。宝座在白象背上。白象鼻头高卷。威武慈祥。菩萨头戴天冠,身披缨络,光芒四射,善财急忙倒身下拜。

菩萨伸出右手摸善财头顶,说道:善男子,你跋涉千山万水,参拜善知识者,虽然学得众多知识,现在还是功未圆而果未隧。目的还是如何将这些用到行动上,这比参拜善知识者还要难啊!

菩萨收回右手,身上方大光明,善财也在其毛孔之中。一毛孔之中又现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又现出菩萨化度众生,舍自己的头目髓脑而救众生,与众生快乐。善财逐一看去。

一个青年双目失明,上有老父老母无人供养,全家悲啼。医生诊断,有不嗔人眼可救之。菩萨挖出左眼与医生合药,青年双目复明。

一军士追逐一人,取其首级献长官,免杀身之祸。被追者乃忠义之士,满门皆诛,唯一字未诛,即被诛者。菩萨隐其被诛者,以自首级付军士回衙交差。

一猎人追赶母鹿,母鹿大肚将临产,菩萨隐蔽其鹿。猎人怒而戳菩萨,菩萨舍去生命。

两军交阵,杀喊连天,无数生命倒下,菩萨化为金刚巨人于其中,劝其息兵,和睦相处,众军感动,放下兵器。其将军怒甚,箭射金刚,金刚来不及提防,当即丧命。

一老者于林中跏趺正坐,修练禅功。一王者带领众军几宫娥彩女游猎,彩女见老者静坐,众结围观,王者误以为老者戏弄彩女,怒割其耳,断去臂,老者不嗔不怒,端然正坐,王者感动,敬佩其坚忍,向老者悔过。老者并不责怪,其耳臂复生。

一块宝地,忽遭天旱,粮食遭毁,群民饥饿。菩萨时为长者,尽舍家中粮食财帛布施饥民,自己饥饿,奄奄一息。

如此种种舍己利人之事,无量无边,善财看不尽,念不完。自己身临其境,也在做这些事,手忙脚乱的动起来。

菩萨见善财如此虔诚,当为佛子,入如来家,快到成熟的时候了,说道:功德不是自己的,是一切众生的,没有众生,就没有功德。说完又把善财引到另外一毛孔中,看到善财过去劫中,不求正果,放纵情欲,作诸恶业,造无量罪,落入地狱饿鬼受无量苦。恶业报满复生人中,无衣无食,受诸苦恼。看着自己不孝父母,不尊师长,遭恶道报,看见自己在天堂享乐,不思爱惜生命财物,天福享尽复堕畜生。这一幕幕,一幅幅,震动心弦,感动得痛哭流啼。

菩萨见此,已引发善财宿慧,又对他道:善男子,既知过咎,必须忏悔,不忏悔三业就不清净,不能生大悲心。没有大悲心,不会有众生度尽方证普吐的菩萨行。你还要学观世音菩萨大悲心,才能悲智双运。

正说到此,西方祥光灿烂,一菩萨带众弟子驾祥云而来。这菩萨瑞像庄严,头戴佛冠,身披缨络,手执净瓶杨枝,脚踏莲花而来。

东方祥光灿烂,一菩萨率众童子,骑青狮驾祥云而来,善财一见,是指导自己参拜善知识者,第一次拜见的文殊师利童子,好不欢喜,倒身下拜。文殊师利即忙扶起,说道:善男子,现在你不需要拜我,要拜观音菩萨,她才是你现在的依止师,她是以大悲为怀,闻声救苦。你发的愿也是净化有情,造福人间,你就是她的好助手了。

观世音菩萨道:我也不推诿,甘当此任。不过他是文殊菩萨化度,理应随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道:都是登地菩萨,还有什么相可执?不过为了广大佛子在度众生的途径中,还得有个依靠的准绳才行。

观世音菩萨对普贤菩萨道:你是大行的典范,这个准绳给你拟为妙。

普贤菩萨道:我也不客气,我的弟子都是这样执行的。又说道: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善财道:这个十法怎么解释呢?

普贤菩萨到:礼敬诸佛者,就是十方世界恒河沙佛都要礼敬。称赞如来者,如来功德,最胜、最堪称赞。广修供养者,一切上妙好香花普皆供养给一切佛菩萨罗汉以致于众生都要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胜。忏悔业障者,自念过去由身口意三业所起的业障都于众前忏悔。随喜功德者,凡财物以致头目脑髓,皆随喜于佛菩萨及一切众生。请转**者,凡十方世界所有妙法,皆转与一切众生共同修证。请佛住世者,为诸世间一切众生得度而劝请佛住世化度。常随佛学者,为度众生苦,而随佛学。恒顺众生者,凡众生一切疾苦,皆以离苦而随顺之。普皆回向者,凡所有之一切功德,完全回向给一切众生共同享受。

善财听完普贤菩萨的解说。法眼顿开,回忆自己几年的参拜,颂道:

百十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

堂堂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

沙劫智慧方满目,微尘行愿正圆时。

佛功德海重宣说,愁见波涛转沙弥。

文殊师利道:善财善根深厚,道行高超,既在众善知识引导下,已了悟真常,入如来家,现该发挥他的智慧,弘扬正法,普度众生,满足他造福人间的大愿。我已成就他五十三个善知识者的参拜。谁来成就他弘法大愿?

普贤菩萨道:我已成就他十大愿行,这是我能办到的。救度苦恼众生的行,就靠观世音菩萨成就了。

观世音菩萨想善财童子已拜五十三位善知识者成正果,道:我的大愿,是以大悲为怀,将娑婆世界的有缘众生,渡到极乐彼岸,正需要一个好帮手,就让他随我去吧。

观世音菩萨驾着祥云,善财随后,去作闻声救苦的大事。文殊普贤也各回原处。他们走后,石上还留下一首颂偈:

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

木童能抚掌,石女解烹茶。

云散天边月,春来树上花。

善财参遍处,黑豆未生芽。

善财童子为造福人间,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参拜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者,了悟真常,已成正果,随从观世音菩萨去作利乐有情,造福人间的大事。

2024-02-04 21:51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阿弥陀佛的简介 阿弥陀佛的简介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优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优婆夷

非人哉:善财童子火烧东海,龙女成海上霸主! 非人哉:善财童子火烧东海,龙女成海上霸主!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拜贤胜优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十六回拜贤胜优婆夷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四十五回拜遍友童子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四十五回拜遍友童子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回拜观自在菩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回拜观自在菩萨

宗舜法师简介_宗舜法师个人资料 宗舜法师简介_宗舜法师个人资料

泰国佛教文化简介和泰国佛教礼仪 泰国佛教文化简介和泰国佛教礼仪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染布师傅转儿讨债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太子割肉记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施僧得报的故事三则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三个瞎姑娘

紫水晶佛珠念珠简介 紫水晶佛珠念珠简介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慧远大师:慧远法师简介_慧远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智者大师简介_智者大师个人资料

佛教典籍简介:大般涅槃经 佛教典籍简介:大般涅槃经

佛教典籍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教典籍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

真禅法师:上海玉佛寺简介 真禅法师:上海玉佛寺简介

慧能大师简介_六祖慧能个人资料 慧能大师简介_六祖慧能个人资料

黄忏华:五重唯识观简介 黄忏华:五重唯识观简介

普贤菩萨化一花枝招展的女人来试他(宣化上人) 普贤菩萨化一花枝招展的女人来试他(宣化上人)

金刚经的简介和作用 金刚经的简介和作用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

楞严悲华: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楞严悲华: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开仁法师:《宝积经讲记》宝积经简介 开仁法师:《宝积经讲记》宝积经简介

善财童子第一参:德云比丘 善财童子第一参:德云比丘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二章 普贤菩萨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二章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

道坚法师:藏文大藏经简介——答蓬莱海市问 道坚法师:藏文大藏经简介——答蓬莱海市问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胆小的出家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胆小的出家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理入和行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理入和行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上善若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上善若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缠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缠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醒谁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谁醒谁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强盗弟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强盗弟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汤解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汤解网(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难化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难化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老头子怎么张口就说这种话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参禅与彻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菏泽神会:身缘在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菏泽神会:身缘在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没毛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这没毛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优婆夷发愿并子成道缘(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优婆夷发愿并子成道缘(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立地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立地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净国土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净国土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永嘉玄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永嘉玄觉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有老婆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有老婆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作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作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茶饭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茶饭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叶县归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叶县归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以头为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以头为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万里无寸草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万里无寸草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冷暖自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冷暖自知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洁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洁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山是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山是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像牛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像牛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楚圆慈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楚圆慈明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弥勒下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弥勒下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做一个最好的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做一个最好的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三界谁为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三界谁为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灯芯将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灯芯将残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与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与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未到曹溪亦不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未到曹溪亦不失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宗公案妙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宗公案妙语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善积福得升天(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修善积福得升天(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要到哪里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要到哪里去?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住涅槃的境界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留平常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留平常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出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石头出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求不死之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求不死之火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定上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定上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无道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你无道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观音菩萨在念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观音菩萨在念谁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多捡一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多捡一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棺两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一棺两尸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救蚁延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救蚁延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成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房的深夜静悄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色即见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见色即见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自悔自恼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自悔自恼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尘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咸淡有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咸淡有味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愧对禽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愧对禽兽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皮肉骨髓(菩提达摩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皮肉骨髓(菩提达摩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性空禅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潭崇信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潭崇信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牛杀三人——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牛杀三人——因果不爽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养生袪病法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小蛇感恩救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小蛇感恩救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俱胝竖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俱胝竖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坦山与醇酒美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坦山与醇酒美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和衣钵传承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和衣钵传承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要之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禅要之最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心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信为真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不信为真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郭子仪转世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郭子仪转世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