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大悲普慈念

2023-05-26 索达吉堪布

特别是对父母双亲、久病患者等,一定要关心、照顾他们,三门尽力做利益事,如此功德不可思议。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比如,有人从远方来到藏地,没有熟悉的人,高山反应很严重,气候也不适应,在此无助之际,你给他一瓶温水、一点食物,他可能会终生难忘;还有些久病不愈的患者,不仅仅是我们,连佛陀也会照顾他,这在很多公案中都讲过;尤其是父母,对儿女仁至义尽、恩重如山,如果在他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为报母恩,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这在《心地观经》中有过描述(《心地观经》云: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说: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也讲过: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云:世尊说:假使其子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经于百年不生疲倦。或满此大地末尼、真珠、琉璃、珂贝、珊瑚、玛瑙、金银、璧玉、牟萨罗宝、赤珠、右旋,如是诸宝咸持供养,令得富乐。或居尊位。虽作此事,亦未能报父母之恩。若其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善巧劝喻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佛陀在《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中还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令父母心入正法。

而且,莲花生大士曾言: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父母健在时,我们若没有好好孝敬,一旦他离开了人世,作为子女一定会后悔的当时应该多打电话,不该让他那么孤独!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平时对父母,务必要慈爱、随顺、关心、照顾。

前两天,有个出家人问:我想给父母寄点钱,可不可以?我说:应该可以。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讲过,父母即使不是圣者,但对他们供养的话,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俱舍论》云:虽非圣者然而于,父母病人说法者,最后有者之菩萨,供养功德无有量。)。所以,就算你是出家人,把化缘所得的财物供养父母,实际上也合情合理。

那么对病人也是如此。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比如有些人因为生病,不想去念经,僧众的念经钱就可以算他一份。不过,假如他没病装病,那就另当别论了。真正是病人的话,照顾他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从前,有一位明勖法师,想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他到了五台山以后,遇到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认为应该是文殊菩萨,就向他礼拜;那人也以为他是文殊菩萨,也向他礼拜。两个人拜来拜去,结果才发现弄错了。后来他们结伴同行,一连三天形影不离。(法王去五台山那年,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带着干粮也转过五台,当时好像只有南台没去。在北台,很多放羊牧马的人,操着浓重的口音问:你们到哪儿去哦?到了中台,我们有点困,一直睡了很长时间。晚上才来到东台,住在那里时,我们两个都不会烧煤,结果煤气中毒,头痛欲裂,差点不是死了。第二天迷迷糊糊的,下山都很困难。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有时候谈起来,我俩仍记忆犹新。)

有一天,他们来到东台顶,看到一座寺院,里面有几个出家人,可个个都很难看,气质不好,也没有什么威仪。明勖生起了骄慢心,瞧不起这几位僧人,但天色已晚,也只好将就寄宿在这里了。

睡到半夜,那位跟他同行的僧人突然生病,而且一下子病得很严重,整个晚上呻吟不停,周身也散发出臭秽之气,令人难以近身。

这个僧人看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就对明勖说:我病得这么重,本来有意陪你共同参拜,现在恐怕不行了。你先走吧!可是你因为三天来的相处,明勖不忍心不管。

僧人坚持道:别管我,朝圣要紧,你来这里是见文殊菩萨的,不是照顾我的,不是吗?好吧,等我游访礼拜过菩萨后,再回来照顾你。

他离开之后,才走了几步,忽然听到背后有声,回头一看,刚才的寺院、没威仪的僧众、卧病在床的病僧,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文殊菩萨冉冉腾空而去。他才猛然意识到,这些是菩萨试探自己。

明勖特别后悔,回去跟一个老和尚讲了自己的经历。老和尚告诉他:你的过错有两点:一、看见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起了我慢之心;二、不该在友僧病重时舍弃他,只顾自己去朝圣。如此一来,文殊菩萨观察到你慈悲心不切,就远走高飞了。

所以,照顾病人、照顾父母、照顾可怜人,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所在,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切记。否则,很多人把修法当成终生最有意义的事,而饶益众生则认为毫不相干,即使有人做了,也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不知道这与证悟一味一体,这样的话,大乘菩萨的精神就失去了。故我们的行为,应该像《华严经》中所说: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卢志丹:不谄富贵,不嫌贫穷 卢志丹:不谄富贵,不嫌贫穷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也经过这种贫穷困苦,所以就发了这个愿 宣化上人: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也经过这种贫穷困苦,所以就发了这个愿

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工资什么有贫穷、富贵,有聪明、愚蠢? 工资什么有贫穷、富贵,有聪明、愚蠢?

张桂梅用生命改变了三代人的贫穷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张桂梅用生命改变了三代人的贫穷命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海涛法师说故事5: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说故事5:贩卖贫穷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贫穷的人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贫穷的人

谁是最贫穷的人 谁是最贫穷的人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而是没福报! 真正的贫穷不是没钱,而是没福报!

前世吝啬今世贫穷

星云法师:如何面对老病? 星云法师:如何面对老病?

佛教故事:禅·看开: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佛教故事:禅·看开: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受持读诵修习供养为他宣说。能除一切贫穷业障。获大富贵丰饶财宝 受持读诵修习供养为他宣说。能除一切贫穷业障。获大富贵丰饶财宝

星云法师:贫穷就是罪恶 星云法师:贫穷就是罪恶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贫穷人知因果

贫穷可卖 贫穷可卖

为什么偷盗与赌博会导致来生贫穷的报应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贩卖贫穷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贩卖贫穷

李嘉诚:没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李嘉诚:没人愿意贫穷,但出路在哪里

菩萨既大慈大悲又拥有无量财富,为什么众生仍受种种贫穷苦恼? 菩萨既大慈大悲又拥有无量财富,为什么众生仍受种种贫穷苦恼?

菩萨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 菩萨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

改变贫穷的命运 改变贫穷的命运

贫穷妇人忠诚清扫精舍 获大福报 贫穷妇人忠诚清扫精舍 获大福报

济群法师:贪财和贫穷,哪个更可怕? 济群法师:贪财和贫穷,哪个更可怕?

迦旃延尊者公案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 迦旃延尊者公案 布施是根治贫穷的福田

贫穷恐怖吗 贫穷恐怖吗

把贫穷卖掉

如何远离贫穷?贫穷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远离贫穷?贫穷的原因是什么?

佛法教您,如何远离贫穷 佛法教您,如何远离贫穷

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

老病死苦常随逐 老病死苦常随逐

为什么帮助越贫穷的人功德就越大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把贫穷卖出去! 把贫穷卖出去!

布施--把贫穷卖出去! 布施--把贫穷卖出去!

冥官说这样将来必定贫穷短命,原来福尽而死是真的? 冥官说这样将来必定贫穷短命,原来福尽而死是真的?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卖掉贫穷 卖掉贫穷

贫穷也能变富有 贫穷也能变富有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今生贫穷并非由于不公,而是前世业力现前 今生贫穷并非由于不公,而是前世业力现前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一杯高汤浇下去,才只是惊艳的开始

贫穷不必无奈,俭以致富;愚笨无须自卑,勤能补拙

慧律法师:没有智慧是人最可怕的贫穷!

宽运法师:悭贪贫穷 布施获福 宽运法师:悭贪贫穷 布施获福

慧律法师:贫穷困苦,皆从妄想生!

大安法师: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大安法师: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法师开示:物质知识道德贫穷内外观

佛法告诉你改善贫穷的方法,守财奴和饕餮鬼

佛教教育短片-我从贫穷到富有的经历

学佛让我从贫穷到富有的真实经历

佛弟子贫穷求财念什么咒?经济困难念诵大吉祥天女咒 佛弟子贫穷求财念什么咒?经济困难念诵大吉祥天女咒

贫穷布施难?佛陀教你七种布施的妙法 贫穷布施难?佛陀教你七种布施的妙法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没有人会因布施而变得贫穷 没有人会因布施而变得贫穷

方海权:贫穷的人也可以这样布施,获福很大 方海权:贫穷的人也可以这样布施,获福很大

重新审视老病死 重新审视老病死

财富怎么来的?贫穷为什么还在? 财富怎么来的?贫穷为什么还在?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无论你再怎么贫穷 也应该要供一盏灯 无论你再怎么贫穷 也应该要供一盏灯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妙莲老和尚:你知道贫穷可以卖掉吗? 妙莲老和尚:你知道贫穷可以卖掉吗?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贫穷并不可怜 不知道为何贫穷才最可怜! 贫穷并不可怜 不知道为何贫穷才最可怜!

今生贫穷并非由于不公,而是前世业力现前 今生贫穷并非由于不公,而是前世业力现前

信仰是否虔诚与贫穷和富有毫不相关 信仰是否虔诚与贫穷和富有毫不相关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贫穷而能行布施,上天降给他的福报就非常大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偷心是很微妙的,这就是贫穷的因

贫穷不是光荣 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 贫穷不是光荣 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他在20岁的时候立志消灭贫穷和饥饿,创业8年,600000人因他而改变... 他在20岁的时候立志消灭贫穷和饥饿,创业8年,600000人因他而改变...

智慧法语:佛说文殊菩萨会化身贫穷苦恼的人来为你培福 智慧法语:佛说文殊菩萨会化身贫穷苦恼的人来为你培福

身价430亿,一条毛巾却用了27年。富有的贫穷! 身价430亿,一条毛巾却用了27年。富有的贫穷!

欠债不还,一生贫穷 欠债不还,一生贫穷

虚云老和尚:贫穷布施难?难不难全在一念 虚云老和尚:贫穷布施难?难不难全在一念

老病死怨敌,时时横眼前,智者谁欢喜 老病死怨敌,时时横眼前,智者谁欢喜

老病死是众生无法逃避的因果 老病死是众生无法逃避的因果

老病死是众生无法逃避的终极命运 老病死是众生无法逃避的终极命运

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 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

把贫穷卖出去 把贫穷卖出去

今世贫穷的前世因缘 今世贫穷的前世因缘

如瑞法师: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如瑞法师: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体验什么叫作「贫穷」

海涛法师:贫穷的富裕

净空法师答:如何懂得修福,帮助贫穷的人度过年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