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就到底

2023-05-24 明心见性

佛陀说真心可以遍一切处,这个意识心念头的中间,即使可以捉摸的到,那可以如何遍一切处?它只是粗的意识心的「停格」,暂时不现起这个语言文字,或是去攀缘五尘境,或是固守一个空空的无有物质的法尘境,不管是哪一种,它还是很清楚地被意识心所缘取而知,自己知道所感受的是个什么,所以它必须要停止许多的外在的攀缘,才能够现起,这样哪里可以遍缘一切处呢?

这样努力上一辈子,想要去证悟一个真心,只是缘木求鱼,在这自己的意识心境界里面,努力去挖,努力去找,这样实在就是白忙一场,这样想要找个无念的真心,实在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生命不是这样虚掷的。楞严经说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了不起了,但是下一句话,「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意识心所感受的法尘境界,不论是这法尘境界都么殊胜,有光有影,有宁静,有自在,有不执着,有平等慈悲,有菩萨,有空,有虚空,有念,无念,这些都还是法尘,还是在意识心的分别所知境里面,所以只是这三界中的相貌是认取,这还是境界相,不能算是实际理地!

真心是从本以来就是无念,祂的念和这未证悟的有情所想的念,大不相同,所以称之为无念,让大众可以方便找寻,祂可以圆满成就诸法,这一点哪里是什么两个念头之间的东西可以作得到的?祂因为有许多的体性,但又不是意识心的哪种的体性,所以没有开悟以前,只能够少许提及,免得又认错;如果说真心有念,这个念很特殊,大家还是会穷往这个意识心里面去乱找,结果说无念,结果还是有人要把这个意识心活生生地挤出一个无念的空档,真的是只会错解 佛陀的意趣; 佛陀已经明白地说,这个真心不同于识蕴,也就是和这个意识心无关,就是因为不同,又会有人怀疑,所以直接说这个真心没有念头,这样可以加强这个不同于意识心的效果,可是还是有人就因为此,赶快去生出一个没有念头的状态,这真是自作聪明!

而且这种状态,明明就有可以感觉的心,另一个被感觉的境,这个就是能取和所取,不能离开这个三界中的能取,不能离开这个三界的境界,这个境界永远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会生灭,把心的感觉状态轻轻地改变一下,或是受到五尘境的干扰,这个感觉就没有了,哪里可以说这没有生灭呢?既然会有生灭,如何说它是究竟的真心呢?

所谓的真心,真的是一个心,只不过祂不是一般的意识心,也不是意根,也不是前五识。祂很特殊,可是祂又实在是很平常,因此证悟的人,只好也跟着 佛陀来说「无所得」,因为没有更多了什么,证悟了以后,有新得到了什么吗?都没有,除了了解了这件事情以外,其它的都没有,因此了解这个,就叫作般若,勉强说生出了般若智慧。所以这个般若智慧,在这一开始的时候,实在是也没有特别地产生什么;就是只有知道什么叫做是真心,这个就是般若!所以有的人危恐他的境界相会消失,所以要去下什么功夫,保持保任什么开悟境界,这个根本就不是开悟。

那如果说这个不用特别去寻找,这自自然然的状态就是,那也是无知外道,自然外道,无事息心的外道,不必用功的外道,不知接下来还要做什么的外道,所以这种外道,将想法放在自然,任运自然,这当下就是,当下即是,不必特别生起什么求圣求贤的念头,每天如是好好生活,这样不去执着一切诸法,而能够随缘过此生,遇到有缘份的人,就跟他说这番道理,以为这样就是了达 佛意了,对一切事物都不再着相,于众生也等同看待,这样的人就是自然外道,事实上,把这佛教的名相去除以后,这想法还是外道,当然即使是加入名相之后,当然也是外道。

法不在名字,法在其理,所以像是这样自然准备过这一生的人来说,当然是没有什么可以修学的了,因为自然就是道,任何的造作,当然就是多余的,任何再来继续往地上菩萨修行,这是这些自然外道无法相信的,因为他会认为佛陀所说的就是这个,这个对世界无所求的心,对这世界平等看待的心,对这世界无所执着的心,这样的心不着世间相,当然就是无相,这就是佛陀的真意;所以这样的人还是不知道,真心是不用修行,就对这个世界无有妄心的执着,妄心的见闻觉知的执着,真心都没有,真心不堕入世间的能所,因为这世间的能觉知的心,就是妄心,所以真心不是像这妄心的如是思惟。真心是真的有这个心,只不过您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明说这个就是,根本无法相应,就会毁谤,造业下堕地狱!所以必须要熏习正确知见,这样下了许多功夫以后,才会慢慢地想,去怀疑,最后知道了,承当祂真的就是,所以知见要正确,这个开悟是非常地简单,几乎是正确的知见,再去好好思惟参究,便应该就会怀疑了。

只不过学人的信心不足,想善知识又还没有到我所住的地方来教授正确的参禅的方法,那应该因缘未到,所以不必了,不需要参学了,反正是不可能开悟的,这样自暴自弃,如是便是不明事理的人,要知道,善知识一定要到眼前来,这样才肯信受,便是怯懦之人,这样除了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开悟横加否定以外,也是不相信善知识的方便,所以要相信不管善知识有没有随住左右,还是要有信心。

古时候大德,像是香严禅师,因为师父不语,所以伤心地烧掉所有的书籍,离开道场,打算一辈子作个行脚僧,不再参禅,可是「一击忘所知」,还是一念相应,这个「一击」,可是不简单啊?有说是闻声悟道,这个闻声,很难悟到这个真心啊。不管这个公案如何说,这香严禅师还是没有忘记他想要参禅,所以还是日常生活中,又一个一个的怀疑,最后一次的疑情终于被打破了,所以把这个事情终于厘清了,原来如此,所以他也不是在道场悟的,如果要说悟,实在说,到底有多少人是在道场悟的呢?哪里不是道场呢?

只要开始参究,有这正确的知见一直追到底,就算是不参究,也很难不破参啊!那就要说,什么叫作正确的知见追到底呢?就是不断地思惟,演义其中的义理,说成更白话,更清楚,更和自己来作比较,因为是要找自己的真心,又不是要去找别人的真心,既然知道,就应该好好地去找自己的所有一切,看到底什么是个真心?

所以能够一直阅读唯识的申论,熏习个甚深义理,乃至自己可以如理阐扬,事实上,应该都具备了开悟的知见,只不过如果是学人牙慧,自己都不深思,当然会祂不得。然而毕竟唯识的正理,实在是非常地艰深,如果不是 圣玄奘菩萨的无量辩才,以及般若智慧,这实在是很难让中土的众生受益,所以一般大众还是无法直接领略这唯识的妙义,还是必须开悟后,才能知道少分,乃至多分,这时候,才会知道,喔,原来许多的体性,如来藏都有,并非是二转法轮所说的那些而已,所以究竟的大乘佛法还是要回到唯识诸义,这样才能够把这个真心的义理解释个清楚,但即使解释个明白了,这听讲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开悟?这实在是要深思,要熏习,单是二转般若经典所说的真心是「了众生心行」,如果能够实际不断地思惟,都有可能当下开悟,所以开悟是根本就不难的,但是因为许多的众生不是大乘佛法菩萨的根器,不是菩萨种性,所以就变成很困难,可是是不是会有不是菩萨种性的人开悟,这可能会有吧?但自己既然没有开悟,还是要勉励自己熏习大乘佛法之余,还是要发菩萨愿行,学学华严经的菩萨们吧!

因为「我」们今天所学的大乘法,是要最后直接进入初地,因此经典上的菩萨们是怎么样的发心,应当要学习,不必担心自己现在作不到,这许多事情时机到了,就知道作得到了;没有开悟以前,有些习气很难改,可是开悟后,知道这个道理,叹了口气,还是算了吧。因为这个真心就是这样会执藏,所藏,能藏一切业种,所以时机到了,要造业,还是未来受报,想一想,何苦呢?自己又不是吃太饱,吃撑了,干么自己要拼命地遮障自己的道业呢?

所以有些事情,有的人就想通了,当然有会有人不是一下子就甘愿的,这是没有办法,因为菩萨还是有新学菩萨和久学菩萨之分,久学菩萨想一想,就知道这个轮回就是这么一回事,您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真正的出路,只有作菩萨成佛,不然就是继续在无明里面轮回,所以没有什么更伟大不伟大的抉择,这是这三界中一切有情的唯一出路,只有走或是不走,既然要走,就甘愿一点,干脆就快一点走吧,拖着,只是让自己冤枉地多受些辛苦而也,这世间还要特别计较什么,只有佛法是最重要的,自己的道业如何增上,什么时候可以早一点成就入初地心的功德,这是佛子应当自问的。

所以不要去学世间的人,嘴巴光是在哪里说,我们只要作好事,作好人,这样就对了,作人不要执着,这样就对了,这样还是生死业,根本还是继续未来生去享受痴福,这样的人也好不过几辈子,总是有一辈子,自己会去作坏事,作坏人,作人会执着,这样就会有未来的苦业要挨要受,所以这样离开佛法所说的正知见,而只会如同世间的善人,善知识,一样去作是善心,到底还是虚妄生死心,因为从来没有想要知道到底无始以来,这个我自己真心,到底在哪里,这三界一切的根本到底是什么,这样只是如同凡夫在过日子,认假为真,最后还是要在生死中痛苦,有的人可能会说不会,反正我就是作好人,佛法难道不叫大家要做好人吗?既然我做个好人,我心安理得,不管如何的横逆,我就是不动摇,也不在意。这样的人,说得好像是也有些道理,但是一到了他父母病痛,心中就是母子连心,泪眼不止,哪里没有动摇呢?更有的父母过世,人生顿感空虚,哪里可以不动摇,哪里可以说自己自得自在,只是虚语而已。

真正学佛的人,会知道,如果有真正善知识,说出了真实般若智慧的道理,如此根据 佛陀经典阐述义理,而不是在那里把文字翻译,或把文字添油加醋,或是扯到别的故事,而是就 佛陀的意旨,好好地在这经文里面阐扬,即使这是居士所写的书,所成就的道场,也是真实的圣义僧,而不是一般的凡夫僧。

如同观世音菩萨,您不可以不说祂不是圣义僧,祂当然是,不管菩萨是不是化现居士身,非出家相,祂当然是圣义僧,不是有人以为只有理去发须,穿上袈裟,这样才叫做僧吧?如果有这种错误知见,也无可奈何,那只问一句话,如果一个凡夫僧,无法说出大乘佛法的义趣,而一位居士,不知道是不是菩萨化现,但是却能够讲出当世都无法反驳的正知正见,而且依据这佛陀的经典,字句都能够阐扬,那应当向哪一位去学习呢?这还用说吗?佛陀要我们远离一切有为法,远离一切神通境界法,是要大家先熏习正知正见,以知见为先,所以才要叮咛这有为法,这个神通法,不是佛法般若,要以智慧为契入,而非以事相为熏学究竟,所以经典才会一直说要亲近善知识,就算是善知识不在身边,无可亲近,但是这熏习圣义,亲读善知识的著作诸论,这就是亲近,这才叫做亲近,否则就是每天都跑到善知识的跟前,这样也不济事啊!

因此真的有人可以把这佛陀的道理讲的这么清楚,要服气啊!不要心生不满,想我要来阻碍您,我不要他人来跟您学,这是愚痴啊!自己更要想这遇到了善知识是自己的福气啊!这轮回辛苦,善知识难遇啊!中土难生啊!佛法难闻啊!人身难得啊!如理如法的正知正见,哪里是轮回上常有的事?要多生多劫,时节因缘成熟,这样才能够成就这现在这难逢的因缘,哪里有一丁点容易的呢?

既然现在都遇到了正法,即使是在末法时节,也要甘愿一点,把邪知邪见放下,就是这一辈子往初地菩萨拼了,不然枉费多生多劫修学佛法,要知道不断学佛的有情总是有一个时节因缘的时候,可以一步就踏上去了,这就是那个时机,只差这辈子这一步!人生要甘愿,轮回要甘愿啊!作好人,作好事,也作过无量辈子,也作过无量劫了,没学佛,就是还要生死,每一个辈子重头来过,就算是每一辈子都作好人,也是太痴!有多少的辈子可以不为自己的父母眷属亲友而落泪的呢?轮回没有其它的出口,只有彻悟这轮回,这三界的一切真相!只有成佛一途!

好好地熏习大乘佛法,就算是最坏的情形,这一辈子竟然可以不开悟,那至少也是解第一义,还是净土世界,阿弥陀佛座下的菩萨,上品中生,怎么可以放弃熏习法义呢?对于诸大师居士,只要不是如理演说第一义谛,就是要知道,心中没有疑惑,在法上的见解要如是熏习,不被人所转;其实,现在这世界上,几乎看不见有正确宣扬第一义谛的法师居士,除了与正觉讲堂有因缘的以外,几乎看不见,因为「我」可能是孤陋寡闻,所以只能保留这一分可能性,「几乎」;就现在为止,实在是不知道,更何况 萧导师大菩萨可以如理宣说这唯识的精采义旨,「我」开悟也比较晚,现在导师就已经没再特别宣说 圣玄奘菩萨的「成唯识论」,所以许多唯识甚深妙理,「我」也是如痴如聋,根本无法置上一词,像是小潘菩萨所说的根尘境,「我」只知道那个地方一直是「我」在怀疑的,还是要到小潘菩萨说明后,才能少分领受,但是还是有留下许多疑惑,所以大乘佛法甚深极甚深,唯识种智甚深极甚深,绝非自满的人可以得窥圣境,妄比诸佛地。

至于大众菩萨会想,到底今生会不会开悟,既然是学佛人,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妄自菲薄;「我」当初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一生可以开悟,没想过可以了解祖师们的这么多的公案作略,更没想过可以知道佛法里面许多甚深意旨,只是傻傻地甘愿把自己放到学佛的最后一条路上,因为「我」知道 萧导师平实菩萨大菩萨是真正的大善知识,所以经过了许多年,最后终于死心蹋地到正觉讲堂的禅净双修班修学,想自己的根器,根本是个凡夫,哪里可以作个什么菩萨,想自己如果可以学得无相念佛,也好确立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尽快到世界重新还愿,也愿「我」的亡母早日凭借「我」修行的功德,可以超生天界,作为将来得度的因缘,所以发心护持正法,上课不缺课,如是而已,讲堂一出新书,便是抱着回家,不断地阅读,自己常想自己是钝根,所以不断地勉励自己要能够申论导师书籍话语的意旨,所以书籍上常常布满了自己的心得,甚至才见到导师一句话,便自己要求自己要开演论旨,如是法乐自娱。后来听到导师批评藏密,便发心破斥藏密,只是学养俱是不足,虽然完成,却无有布稿,惟救护亲友,但却让自己养成了不断打字的习惯,虽然打字很慢,又很辛苦,但还是如是奠定了后来破参的因缘,所以像是「我」这样的愚人,之前修学也尚未发起大心的凡夫,也能够今日开悟,大众菩萨实在是应该体察 佛心,绝对不要辜负 佛恩啊!要努力精进,求取菩提啊!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人死了,灵魂去了哪里?”,到底尴尬了谁? “人死了,灵魂去了哪里?”,到底尴尬了谁?

道西法师:到底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道西法师:到底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星云大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有。命运可以看得出来,但算不出来 星云大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有。命运可以看得出来,但算不出来

江湖人称“神算子”,到底还是失算了 江湖人称“神算子”,到底还是失算了

第66集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第66集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寂静法师:吃素到底比吃肉好在哪里? 寂静法师:吃素到底比吃肉好在哪里?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功课必须定量定时,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牛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牛奶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生死心切,将一句话头看到底 生死心切,将一句话头看到底

第016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四) 孙正德老师 第016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四) 孙正德老师

第015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三) 孙正德老师 第015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三) 孙正德老师

第014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二) 孙正德老师 第014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二) 孙正德老师

第013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一) 孙正德老师 第013集 广论到底在论述什么(一) 孙正德老师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素食对于健康到底有多大好处? 素食对于健康到底有多大好处?

20个小建议 让你年轻到底 20个小建议 让你年轻到底

到底要不要受戒 到底要不要受戒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狗到底不如人,只会跟鞋走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狗到底不如人,只会跟鞋走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幸福快乐到底在哪里?

黄念祖居士:一句弥陀念到底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蜂蜜到底是不是素食? 蜂蜜到底是不是素食?

索达吉堪布:修行方面,聪明人与老实人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修行方面,聪明人与老实人到底哪种人更容易成功?

索达吉堪布:佛法到底想告诉世人什么呢? 索达吉堪布:佛法到底想告诉世人什么呢?

索达吉堪布:以佛教的观点看,我们每位普通人目前的处境到底如何? 索达吉堪布:以佛教的观点看,我们每位普通人目前的处境到底如何?

到底要不要喝牛奶? 到底要不要喝牛奶?

[拉珍文集]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一) [拉珍文集]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一)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之二)——从修行人的“种”与“品”谈起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之二)——从修行人的“种”与“品”谈起

到底佛菩萨是如何救人的

真觉上师:净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真觉上师:净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真觉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那个对? 真觉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那个对?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达真堪布: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净土还是秽土?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海涛法师:人生在世,到底什么事最快乐? 海涛法师:人生在世,到底什么事最快乐?

达真堪布:无常和空性到底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无常和空性到底有什么区别?

过春节了,为过世的亲人烧纸钱到底管不管用? 过春节了,为过世的亲人烧纸钱到底管不管用?

水果到底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水果到底应该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

魏忠贤和东林党,到底谁在误国? 魏忠贤和东林党,到底谁在误国?

闻法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闻法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佛弟子扪心问自己:这一生我到底想要什么? 佛弟子扪心问自己:这一生我到底想要什么?

【素食健康】感受生活 素食到底 【素食健康】感受生活 素食到底

为奥运提供最好的美食,英伦到底有美食吗? 为奥运提供最好的美食,英伦到底有美食吗?

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楞严咒能否带进厕所 佛像到底能不能佩带?楞严咒能否带进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