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的越多,能够证得的就越多!

2023-03-13 自我

今天要讲的是佛典故事,要讲供佛的功德,这是有关一个海生商主的因缘。

当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城中有五百位商人想要冒险入海,希望能够采集珍宝。这个时候,商主就娶了望族的女儿为妻子,过了十个月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小孩就把他取名为海生。这个海生有大福德,他不但令商人获得大量的珍宝,而且都能够平安地回到家乡,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地称赞,说他叫作安稳的海生。这个海生渐渐长大,因为商人的不断鼓励,希望他能够让大家带来好运,所以他就同意再度入海。

当这些商人获得珍宝,想要回航的时候,这时候竟然遇到了大黑风吹来了;这船只就漂泊到罗刹鬼国这个地方去,陷入这些黑风漩涡中,没办法出离。商人很紧张,大家就跪拜祈求诸天善神能够救护他们,但是都没有神明感应来解救他们脱离困境。其中有一位修行人就告诉商人说:有佛世尊祂常常怀着大悲心,日夜都在观察我们众生,我们众生如果遭遇苦难的时候,因缘具足的时候,祂一定会来救度我们脱离这个苦难,大家应该称佛的名号,佛陀或许能够来拯救我们的性命。这个时候这些商人大家就很虔诚地念:南无佛陀!这个时候世尊有相应到了,遥见这些商人遇到了大灾难,就马上放大光明照耀这个黑风,黑风随即就消逝了。这个商人当然就得到解脱,个个就这样的思维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们今天能够蒙受佛的威德光明,脱离这样的灾难,让我们能够平安地回家,我们应该为佛来建筑僧塔佛塔,然后请佛及僧众来安住,作种种的饮食供养,使他们丰足无缺,便利修行。大家这样讨论之后,都一致同意;回去之后就要建立佛的塔寺。这个时候他们也很平安地回到他们故乡。

回到故乡之后当然获益良多,大家就依照先前的誓言,来建立佛的塔跟寺,请佛陀及僧众来接受他们的供养;供养完毕就退坐在一旁,听佛来说法开示。在闻法的过程中,心中就有很多疑问,佛陀一一开示之后,他们就豁然开朗,能够实际地了解到佛所宣说的这些佛法实际修行的真实义理,能够得证果位。商人们当然就很高兴,希望在佛前能够出家,佛就随着说:善来比丘!这些商人就须发自落,然后法衣披身,出家修行。因为这些商人每个人都很精进努力地修行,所以都很快地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然后也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脱,成为诸天及世人所恭敬的解脱道的圣人。

这个时候有个比丘,见到这个示现之后,就向佛禀报:世尊!不知道这五百个商人过去世是造了什么福业,所以遭受灾难的时候,能够承蒙佛陀您的威德光明加持之后,解脱这些逆境?又能够在世尊您的座下出家,很快地证得阿罗汉果,这个是什么因缘呢?佛就告诉这位比丘:我不仅仅是今天救护他们而已,在过去世,我也曾经救助他们脱离险境。这时候比丘还是不很了解,就再继续问:世尊!不知道过去世发生什么事?希望世尊能够把这个因缘,能够告诉大家。世尊就很慈悲地跟比丘们说:你们仔细地听,我现在就很详细地为你们来说明。在过去世无量世中,在波罗奈国有一位五通仙人,住在河边修行。当时有五百位商人,刚好要进入大海来寻求宝物,路过河岸的时候,见到那位修行的仙人,大众就向他问讯作一个祷告,希望仙人能够帮助他们平安吉祥,包括也祝福这个仙人能够平安吉祥,就等于问讯、问安。这个商人要求说:你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入海去寻宝?这个修行人、就是这位仙人就说:你们自己去就好,如果有遇到什么恐怖的灾难,只要称念我的名字,我就必定会救护你们。这些商人听到这个话之后,就知道仙人他本身就是修行人,他不愿意去寻求宝物,商人便自行去入海冒险去寻宝,于海中当然就获得很多的珍贵宝物。返乡的时候,路上遭遇了罗刹鬼国,然后黑风开始吹动,有很多的灾难。这时候商人就想起我们应该要称念这个修行仙人的名字;这个修行仙人感应到了这些求救的讯息之后,立即就以神通去救护,大众也就从种种的灾难中脱离。

佛就告诉诸位比丘说:你们要知道,当时的五通仙人,就是佛,我的前世,那时候的那五百位商人,就是现在来修行的这五百位比丘。当时这个五通仙人,所谓五通,就是还没断尽所有的烦恼,所以那时候没办法究竟地证得四果阿罗汉,但是我那时候都还有能力来拔除他们的灾难,何况佛已经成就无上的佛道,于三界中能够究竟解脱,哪里说没办法度化他们,也就是说比以前更有能力。这些比丘听到佛跟他们宣讲过去世的因缘之后,大家都能够信受奉行。

这个故事就是说,修行是一个累世,不是只有看到这一世,所以有的人修行有快有慢,这个都是累世的因缘。所以苏东坡居士他就讲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我们过去有无量无边,因每个人的因缘不知道,所以我们学佛不可以妄自菲薄,大家总是要尽力地修行。

至于这一段故事里面,有讲到的一些名词,一一帮大家解说,希望能够利益大家修行。这个阿罗汉果解脱道的慧,阿罗汉果又分成四果,四果里面初果,其实就是断三缚结,三缚结它整个重点,其实如果能够断我见、身见,后面这两个就容易断了,就是我见还有疑见、戒禁取见。因为不知道这个身五蕴身,还有意识我虚妄,其实这已经包括五蕴十八界的虚妄,知道这个是虚妄、是无常,尤其是无常、苦、空、无我之后,当然心中就没有疑;没有疑,他就知道怎么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断对于我们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其他跟这个不相应的一切戒律,对修行没有帮助的这些戒禁取见,我们可以跟着断。所以其实初果的修行,整个重点都在于我见的断除,我见就包括身见,所以初果的证得是这样修。怎么样才算初果的证得呢?初果的证得跟我们的未到地定有什么关系啊?其实我们就是心要能够调伏,怎么样调伏?比如说定,叫作制心一处;制心一处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中是不断地修行,而不是片片段段、断断续续,这样修行没办法成就,所以能够心得决定。比如参禅要能够成片,这个就是定力的现起;忆佛能够成片,又叫作净念相续。这个时候都是真的开始进入修行的状况,所以这个初果,就是从断我见开始。

断我见就是我们知道这个身体的虚妄,我们就不会以这个妄为真,去造作种种的业。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人间修行,就是在欲界,所以我们对这个欲界的贪爱,就会渐渐地知道,既然它不是真实我,我不必为它去造作诸种恶业,这样渐渐地就会成就二果的薄地薄欲界爱,对这个欲界爱就会渐渐地淡薄。乃至到三果,就离开欲界这个束缚,就真的断离了五下分结,就断离了对欲界爱,这整个真正地能够彻底地把它断除,这样就能够证得三果了。所以它其实跟初禅是一样的,因为初禅已经离开这个欲界的束缚,只不过他是伏,他不是断,他是因为制心内摄的关系,所以他能够伏欲界爱。

但是阿罗汉的修法是要面对去观行这个欲界的不可爱,然后真正能够把它断除,所以两个修行方法不太一样的,一个是伏、一个是断,这个烦恼它是这样修断。四果就是对三界他统统都不起贪爱,都能够彻底地断除了,也就是四果阿罗汉,就是能够断五上分结。五上分结,其实重点就是在色界的贪爱,乃至无色界的贪爱,这样他就能够出离三界。那这里面有牵涉到定,因为解脱道的修法,它一定要有定作基础,所以你看初果跟什么相应,跟未到地相应,三果就跟初禅相应,俱解脱阿罗汉呢?就要跟四禅有一个相应,才能够俱解脱。所谓俱解脱就是定与慧都能够解脱,所以定能够成就。如果是四果阿罗汉,他没有修成四禅,那就只能说是慧解脱,等到他去世的时候,在中阴身才能够入涅槃,那个我们叫作中般涅槃。

这一段故事里面,它有提到三明六通,三明六通我们也解说一下。所谓三明六通,神通是怎么发起呢?是因为修定的关系,修定他自然能够发神通。神通就是不让外面的这些境界所束缚,所以三明一般来讲,就是说宿命通,然后天眼通、漏尽通,这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法。宿命通当然就知道自身、他身过去世的一个生死相;天眼通就知道自身或者是他身未来世的生死相,叫作天眼;漏尽明就是知道现在的苦,就是五阴十八界的苦,能够断尽三界的烦恼、贪爱这个智慧,这个就是三明。至于六通就是六种神通,六种神通都是因为定而现起的,当然有慧也可以帮助定,这个是一体的两面。第一个就是天眼通,天眼通就是说,他能够得到色界的天眼,当然他就是能够造就无碍,就能够无所障碍地见到各种境界;天耳通就是得色界的天耳根,他就是听闻无碍;他心通就是说,知道他人的心念而没有拘缚,知道人家的心念是在想什么;至于第四个宿命通,就知道自己跟六道众生宿世的因缘;第五个身如意通,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神足通,就是说他能够来往自在,来往自在不被境界所拘;至于第六个就是漏智通,一般来讲叫作漏尽通,这个漏尽通就诸漏断尽。诸漏,漏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一般来讲都是对三界,能够断尽三界的贪爱,自然就能够出离三界这个修持的方法。

我们来说一下八解脱、八背舍,它这个跟定的修持,是有一个相关的,比如我们说九次第定。定的修持并不是说,因为修而能够增加,它不是;是因为你舍离它的贪爱,它就现起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我们这个身包括有八个识,有如来藏,所以我们这个凡夫的肉身,这个五阴十八界中,就已经有具足四禅、有八个定,就是四禅加四空定,这些都是因为舍离下界的境界、下地的境界,它就能够现起上界的境界。比如说初禅的现起,本来我们每个人有情的身上,尤其是人身上就有初禅天身,只不过因为我们执着了我们欲界的法、贪爱这个法,所以它没办法现起。所以禅定的修法是舍,就是背舍或者是要舍离,我们如果要舍离我们六根对六尘的贪爱,尤其是五根对五尘的贪爱,自然而然这些禅定、这些受用就会一一现起。比如说欲界,它是以男女欲为主要的,束缚最大的就是男女欲;男女欲你愿意舍弃的话,初禅就容易现起了。

所以要修禅定,它就是要弃五盖,这些整个重点就是在哪里啊,贪欲、瞋恚、睡眠、掉悔乃至疑盖,这些都是盖住我们禅定的现起。为什么叫盖住?因为本来我们众生就有禅定,尤其是欲界的人本来就有定,我们身上都有,只不过因为我们忽略它,我们没有去体验它而已。那怎么体验呢?就是舍离这个欲界的贪爱,就像我们衣服穿很多件,把外面的那一件脱掉了,里面的这些美好的衣服就会一一现起了。所以修行是舍越多,就能够得证得越多,这些证境是本有,就证自己的一个境界。所以众生在六度,大乘的六度里面,第一个就是布施,有布施才能够与定法相应,所以从布施,从身外的我所这边开始布施起,布施到后来,乃至能够布施我,这个我这个心法也愿意布施,就是愿意把它舍离了。一一舍离之后,下面的境界舍离了,上面的境界它自然就现前,所以并不是得;也不是说、不能说没有修就能够得,但是也不是修了之后就增加,只不过修了之后,把我们的这些禅定的功德现起,让我们能够受用。这个方法就在于整个对这个五阴十八界虚妄性的观察,尤其对欲界的这个贪爱,愿意思维了解,愿意把它舍离,禅定自然就现起了。

阿弥陀佛!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穷人证得初果的故事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哪部经典能够超过圣大解脱经的,它是无与伦比的。

蟑螂越杀越多怎么办?我找到了慈悲这味除蟑的灵丹妙药 蟑螂越杀越多怎么办?我找到了慈悲这味除蟑的灵丹妙药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钱财越多越好吗?过多贪念会要人命 钱财越多越好吗?过多贪念会要人命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依止上师越多越好吗?哪位是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上师开示】 依止上师越多越好吗?哪位是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上师开示】

素食主义能够延年益寿? 素食主义能够延年益寿?

圣身父子证得阿罗汉果位 圣身父子证得阿罗汉果位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障碍 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障碍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思邈证得仙品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孙思邈证得仙品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天使能够飞翔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天使能够飞翔

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愿力,所以我们努力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 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愿力,所以我们努力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

索达吉堪布:让自己的心能够安住,才算得上一个修行人,是吗? 索达吉堪布:让自己的心能够安住,才算得上一个修行人,是吗?

索达吉堪布:有没有能够彻底断除烦恼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索达吉堪布:有没有能够彻底断除烦恼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佛法能够解答所有的问题吗? 索达吉堪布:佛法能够解答所有的问题吗?

香烧的越多越好吗? 香烧的越多越好吗?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人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人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是从哪儿来的?

香河老人不腐之谜 人死后能够做到尸体不腐吗? 香河老人不腐之谜 人死后能够做到尸体不腐吗?

蔬菜汁能够“养生”吗? 蔬菜汁能够“养生”吗?

海涛法师: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弟子该如何忏悔,才有机会再接受肾脏移植能够成功? 海涛法师: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弟子该如何忏悔,才有机会再接受肾脏移植能够成功?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为什么现在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现在吃素的人越来越多了

海涛法师: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可以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 海涛法师:有什么窍诀或是方法,可以能够有效的对治情执-

人身上都有这两个神,能够记善记恶 人身上都有这两个神,能够记善记恶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素食者越来越多 不必担心被视为异类 素食者越来越多 不必担心被视为异类

改变贪心 种下善根 证得果位 改变贪心 种下善根 证得果位

车匿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 证得圣者果位 车匿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 证得圣者果位

钟茂森:一个妄念都不起,你很容易就能够做到功夫成片 钟茂森:一个妄念都不起,你很容易就能够做到功夫成片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吃红肉越多,死亡率越高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吃红肉越多,死亡率越高

什么是佛教中的“证得” 什么是佛教中的“证得”

萧蔷为环保吃素十年:希望众生能够和平相处 萧蔷为环保吃素十年:希望众生能够和平相处

黄念祖:怎么样能保证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怎么能够专心? 黄念祖:怎么样能保证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怎么能够专心?

佛学入门须知:香烧的越多越好吗?不要迷信了! 佛学入门须知:香烧的越多越好吗?不要迷信了!

佛教名词:证得_佛教中的证得是什么意思_佛教证得解释 佛教名词:证得_佛教中的证得是什么意思_佛教证得解释

素食主义越来越多,可是,你做好准备了吗 素食主义越来越多,可是,你做好准备了吗

证悟之后能够迅速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的四个方法 证悟之后能够迅速完成第一大阿僧祇劫的四个方法

面对拒绝 没有人能够最终拒绝一颗强韧的心 面对拒绝 没有人能够最终拒绝一颗强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