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恶修善,回向极乐

2022-12-17 学诚法师

善恶的定义是什么?佛教所讲的善恶与世俗上讲的善恶有很大的的差别。世俗人认为:对我有利的就是善;对我不利的就是恶。佛教则不然。佛教认为对自己、他人,对现在、未来都有利的行为叫做善;对自己、他人,现在、未来都没有利益的行为叫做恶。

有人说,我已经受过戒了,以前的所有罪业都忏悔清净了。我在戒场里又没有造业。第一天上殿、过堂、诵经、念佛,什么罪都忏悔清净了。有位老比丘告诉他说:你的有些行为不威仪。可他就是不承认,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大有一派他非我不非的气概。别人指出我们的错误与过失,不能认错改正。从这一点上讲,就已经造了恶。

早上打板鸣钟时,还想多睡一会儿。不能依照历代祖师的教导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终日浑浑噩噩,无所用心,不知进取,修学乏力,这也名为造恶。早殿之时,有个别沙弥等到快要念经了,才匆匆忙忙起床、脸不洗、口不刷、边走边披衣,这就是有犯威仪的过失。

甚至有个别人在清净庄严的念佛堂里还说悄悄话,心理烦燥不堪,总是在念时间怎么还不到呢?维那师怎么还不敲引磬呢?他心里不是在念佛,而在念引磬、念时间。绕佛,脚跟拖着地走,人家说拖泥带水,可他却是拖地带恼。好像修行就是一种逼迫,那就会很苦恼,苦不就是逼迫义吗?此是苦逼迫性。因为修行不是他心甘情愿的事,总认为修行是一种很苦恼的事。既然这样,又何必出家呢?出家就是要好好修行吧!

在过堂时,见到美味佳肴、饭菜可口,即起贪心。看到不合口味的饭菜就起烦恼,怎么昨天白菜,今天又是白菜,心里就起嗔心。在寺院里,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所受用的一切,都是各地护法居士的供养的,也就是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发心成就我们的道业,让我们在寺院里安心修行,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如果成千上万的出家人不耕不种,修行不得力,人家就会认为佛教靠不住。有时,听到世人嘲笑出家人不务正业,诵经、念佛用录音机代替,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时髦,其实是在讥讽我们。

省庵大师在《劝告发菩提心文》中说:支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从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究其实,则尚不足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

像这样殊胜而又难逢的精进佛七,在自己的小庙里是很难办到的,更难找到近三百名僧众在一起念佛共修。所以,这对我们短暂的一生修学生活中,将是非常有意义的。而有极个别人认识不够,刚念三天就显的有点不耐烦。如果这样下去,请问:在漫长的修行路上怎么能顺利的走到尽头呢?我们一定要把平常那种散乱心收摄住,不要让它懈怠下去。

古人常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个别同学骄傲我慢习气比较轻,但浮躁心理非常严重,开口说话,就好像跟人吵架一样。坐在念佛堂里也不能安心,不时地往外跑。我们的十师在传授比丘戒那几天里,一坐下来就是四五个小时。我们青年人在生理上的控制能力应该更强,不要一会儿就往外跑,绝不可愉懒。

以上只简单地举出了几点常见的习气,请大家务必注意。总之,在我们的一天当中,每天清晨就应该考虑: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很简单,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修善;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是断恶,这就是名为断恶修善。当然,说起容易,做起难。所以,道业要在漫长的修炼中才能逐渐成就。

在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白居易听说鸟窠禅师道行高深。有一天,白居易骑着马专程去拜访老禅师,来到山上,未下马时见到老禅师在树梢上静坐,禅师一言不发。白居易知道自己失礼了,于是赶紧下马,顶礼禅师,跪在地上禀白大师说:

佛教的道理深如大海,佛教的经典多如恒沙。我根机浅薄,虽然看了一些佛经,但终不明白其中的究竟义理,愿禅师开示一二。

佛教的经论众多,道理甚深,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鸟窠禅师开示说。如此简单的道理,连三岁的小孩都知道。白居易失望地说。虽然三岁小孩都晓得,但八十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言下恍然大悟,知道禅师说的是实在话。所谓修行就是修正我们不良的行为,端正身口意三业。如果行为不正,跟谁都合不来,跟谁都谈不来,那你的路就越走越窄了,最终只剩下你一个人了。就象走独木桥,十分危险,如果掉进河里,没人救你啊!

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离苦得乐,见性成佛。然后,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普贤行愿品》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于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所以,每个人欲证无上佛果需要无量无边的众生来成就。众生不仅可以从顺增上缘来成就我们,也可以从逆增上缘来成就我们。

我们修行菩萨道具体的纲目是六度万行。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在极乐世界里,你有钱,布施给谁呢?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到处都是珠宝。可是,娑婆世界的众生贫穷者多,他们不仅需要物质条件的布施,更需要佛法甘露的布施,教导众生断恶修善,让芸芸众生早日脱离生死苦海。

另外,处在娑婆世界里,我们有因缘修无畏布施,如到医院里为人献血;一个小孩不敢走夜路,我们送他一程都是无畏布施。这些功德,在极乐世界里就没有机会成就。

持戒亦是如此,娑婆世界里的有情也好,无情也好,都是我们所缘之境。面对所缘诸境,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得住,不损害有情与无情,断恶修善,就是持清净戒。若往生极乐世界时时刻刻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没有娑婆世界的一切逆境,所以,就不能成就持戒、忍辱等功德。《大乘无量寿经》说:佛告弥勒,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戒律)、忍辱、精进、慈心专一(慈心对待一切众生,专一修道)、斋戒清净(斋:过午不食),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惟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八苦)食毒(三毒),未尝宁息。吾哀汝等,苦心诲谕,授予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转相劝勉)自相约检(约束检点)。(言行)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欢喜安乐,上慈下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奉持经戒,如贫得宝,改往修来,洒(洗)心易行(舍邪归正),自然感降(感应),所愿辄得得。

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极乐世界的一天,是娑婆世界的一劫。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功德之大,是不可思议的。可惜,我们的人生非常短暂,就活到一百年来说,从二十岁开始信佛算起。前面二十年没接触到佛法,什么都不懂,更不知如何用功。二十年的宝贵时光就这样虚掷了。到了八十岁以后,多成痴呆,变成老小孩,怎能有力量用功办道呢?这样,又去了二十年。还有六十年,一天睡觉八小时,又要除去三分之一的时间,这样,又是二十年,余剩四十年。

每天穿衣,吃饭等,至少须三个小时,四十年中,只剩下三十五年了。三十五中,读书十五年,工作十年。这样,在我们的一生当中,用功修道的时间,最多只有十年。十年,听起来好像很长,仔细想想,在无穷尽的时间里,是非常短暂,微不足道的。你看一棵树从小到大,都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长出一棵有用之材。在十年的用功中,往往又不能专心,半信半疑,这样,须要再次打折扣,减去五年。所以,我们的用功时间,用功的方法,非常值得去检讨、去研究。这样,才不会茫然。

如果出家人在寺院里,不懂得用功办道,磋砣岁月。那就象印光大师所批评的光头俗汉没有两样。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上说: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已有;三时粥饭,四季衣裳,疾病所须,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优悠卒岁!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已身,於理顺乎?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世俗上的人所吃所用是自己努力劳动得来的,而我们所用的一切都是施主供养的。我们务必珍惜施主供给的一针一线,披甲精进修证佛法。不要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与生死大事开玩笑。这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们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说不定哪一天,一口气不来,便是来生。如坐火车去北京,有的人到南平就下车,有的人到杭州下车,有的人到上海下车,有的人到北京才下车。同一趟列车,可是上上下下的人都不一样。这道理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是无常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痛念生死,痛念无常。这样,我们的道心才能发起,发的勇猛,发的永久。

出家学佛,首先要有这样的深刻认识,其次,下功夫培养自己的心力,即内心对修行产生一股无比强大积极的力量。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无论是顺境逆境,都能够站稳脚跟,学修自如。

接下来谈回向极乐。我们每天所做的一切善事,应该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回向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赚了十元钱存到银行里,存在银行里的钱又生钱。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就变得越来越多,数目就会越来越大。回向功德也是如此,我们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到极乐世界去,那我们的功德就会逐日增长。

如果念佛以及所做的一切善事,不回向极乐,无疑将会变成人天小果,这样,未免太可惜了。娑婆世界的有情念一声佛号,极乐世界八功德池中就会长出一朵莲花,如果念佛功夫越来越深,这朵莲花就会越长越大,越来越明显;如果念佛不得力,或在修善法的方面不认真,不广结善缘,这朵莲花就会越来越萎缩。极乐世界的莲化枯荣与自己的念佛功夫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每天晚上进行大回向,其目的就是把当天的念佛等功德都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

最后,奉劝告诸位,每天临休息前打打坐、念念佛,然后,把当天所做的一切善事回向极乐,正所谓万善同归,就是这种意思。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为女儿回向所发生的感应 为女儿回向所发生的感应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何为回向?为何要回向?若何回向?附各类回向偈

道证法师:心心回向:善根回向西方极乐,还是回向六道苦海 道证法师:心心回向:善根回向西方极乐,还是回向六道苦海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极乐之光:四如意足(四神足) 极乐之光:四如意足(四神足)

极乐之光:佛法应知:经.律.论 极乐之光:佛法应知:经.律.论

印祖故事:促妙真继任住持,示微疾回归极乐 印祖故事:促妙真继任住持,示微疾回归极乐

聋哑人念佛,火车撞摔竟无碍;真诚忏悔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二 聋哑人念佛,火车撞摔竟无碍;真诚忏悔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二

达真堪布:怎样的回向才是如理如法的 达真堪布:怎样的回向才是如理如法的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念完经这样回向,比你回向给自己的好处还大 念完经这样回向,比你回向给自己的好处还大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念完《地藏经》,要给一切众生回向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回向给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得到利益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心外无法,全佛即心,弥陀即我心,我心即极乐 心外无法,全佛即心,弥陀即我心,我心即极乐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的启示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和回向仪轨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和回向仪轨

简体注音|佛说甚深大回向经(栴檀恭诵) 简体注音|佛说甚深大回向经(栴檀恭诵)

宽运法师:业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宽运法师:业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自私的回向 自私的回向

为何要经常给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回向? 为何要经常给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回向?

菩提心师兄:关于一门深入,关于超度回向 菩提心师兄:关于一门深入,关于超度回向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

念完一部《地藏经》,按照这个方法回向,功德就大 念完一部《地藏经》,按照这个方法回向,功德就大

我真实体会到:回向的力量真大,太不可思议了! 我真实体会到:回向的力量真大,太不可思议了!

索达吉堪布: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 索达吉堪布: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

达真堪布:先回向众生再回向家人可以吗? 达真堪布:先回向众生再回向家人可以吗?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后应如何回向发愿 索达吉堪布:行持善法后应如何回向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