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2022-11-02 净界法师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识,你不见得是它的对手,但是第六意识很好控制。就是说:你不向外攀缘,不要加以分别,第七意识就动不了,它的概念是这样子。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给它一个很好的环境,它必须要攀缘它、分别它,它才有办法执着的。

举一个例子,这是唯识学常用的例子。说有一个妈妈她生了两个儿子,那么当然这个妈妈对小儿子是比较宠爱的。有一天这个妈妈她经过老大的房间,看他读书的时候,看了一眼,就发觉老大在看书的时候,在书桌上睡着了,手上拿一本书,她就:唉呀,叹一口气摇摇头就走了;那么经过老二的房间的时候,她看她的老二,也在书桌上睡着了,也拿一本书,她很高兴点点头也走了。

然后晚上她先生回来就问说:欸,今天两个兄弟用功情况怎么样?这个妈妈说:这个老大实在是没善根。怎么?他一拿到书本就打瞌睡,他不拿书本没准还不会打瞌睡,一拿书本就打瞌睡,你看这个人。

这个老二呢?老二不简单,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时候还拿着书本,连打瞌睡都舍不得把书本放下。

这个妈妈对两个儿子做出了不同的名言分别:一个是懈怠的,一个是精进。其实她看到一个同样的相状,但是她把这个相状切成对立的,一个是她喜欢的,一个是她不喜欢的。

这就是为什么会把第七意识请出来后续,它已经动了第六意识的攀缘和分别,我们合理的推论,她一定会产生执着,未来一定启动生死的业力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识的节奏。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至少你第六意识不能为它做这些的布局呀。所以最高明的是不攀缘,但这个很难。第一念就把执着给切断,我们不能要求一开始就不攀缘,因为攀缘心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哦,这是怎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但是你起码你攀缘到影像的时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别它,不要把人生切成对立的世界,你要永远知道人生没有好坏,把今生过了就算了,随缘消旧业就可以了。

这就是说,我们在今生走过以后,你不能在心中留下尘埃,每一个尘埃都是生死的业力。

好,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断攀缘,那至少你断分别,不要产生太多的名言分别。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事都不分别了,但是如果你发觉有些事情,它在你的心中经常出现,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会扰乱你的心思,可能让你特别讨厌或者特别欢喜,那么这一条路你就要切断了,这一定是一个强因,你已经产生执着了。这一条路一定有地雷呀!诸位,我再讲一次,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这个道路给切断,如果你发觉有一种分别,你经常会出现,数数现行,深生好乐,这个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会深深的触动你的念头,让你喜欢它,让你深恶的讨厌它,这个道路你要切断,这个分别你要切断,你不能再触动它,这个一定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你先断那些已经形成执着的,就是言语道断嘛!你只要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切断了,第七意识就没办法执着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第七意识的执着要第六意识帮它铺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别。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悟慈法师:中阿含经卷第六 悟慈法师:中阿含经卷第六

《金刚经》讲解第六讲 《金刚经》讲解第六讲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九日(四):游历自在于念佛法门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九日(四):游历自在于念佛法门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六大愿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六大愿

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第六讲 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第六讲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9)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3)

永明延寿:宗镜录卷第六 永明延寿:宗镜录卷第六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卷第六上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六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净土法门法师:佛家从破身见下手

周贵华: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周贵华:瑜伽行派唯识学之结构——再谈无为依与有为依唯识学的区分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毛诗课》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毛诗课》叙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中庸传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附:读《大学》十义 欧阳竟无: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研究》附:读《大学》十义

肖永明: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肖永明:论唯识学建立的意趣

周齐:主体意识与主体解脱的悖论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启示 周齐:主体意识与主体解脱的悖论超越之道——禅宗六祖的思想启示

守培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六) 守培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六)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放生仪轨:“人日”放生强化环保意识 放生仪轨:“人日”放生强化环保意识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第118集 坚住意识心的认知 余正伟老师 第118集 坚住意识心的认知 余正伟老师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觉得唯识学很沉重,可以看看《楞严经》

观心的下手功夫 观心的下手功夫

唯识学的精华 唯识学的精华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13)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13)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14)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六)-海仁老法师(14)

念佛三昧宝王论|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第六 念佛三昧宝王论|无善可择,无恶可弃门第六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卷第六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卷第六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卷第六(塔铭附)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卷第六(塔铭附)

缁门警训 卷第六 缁门警训 卷第六

《妙法莲华经》卷三授记品第六 《妙法莲华经》卷三授记品第六

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于行持,把“迁意修”落到实处 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于行持,把“迁意修”落到实处

星云法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星云法师:从何处下手学佛法

莲华世界诗 圣境现前第六 莲华世界诗 圣境现前第六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七 不思议品第六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七 不思议品第六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且慢下手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且慢下手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义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一节 好梦噩梦都是你意识的作用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二十一节 好梦噩梦都是你意识的作用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金刚经讲义 正信希有分第六 金刚经讲义 正信希有分第六

佛教名词:意识_意识是什么_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佛教名词:意识_意识是什么_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让“低碳”意识在你我心中扎根 让“低碳”意识在你我心中扎根

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法的汇合处 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法的汇合处

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黄念祖: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第六讲 黄念祖: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第六讲

龙舒净土文卷第六(新白话版) 龙舒净土文卷第六(新白话版)

意识心安住的过程---九住心 意识心安住的过程---九住心

道源法师:正信希有分第六 道源法师:正信希有分第六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净土宗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佛与人生:常旸法师:什么是自我意识_自我意识是自以为是吗 佛与人生:常旸法师:什么是自我意识_自我意识是自以为是吗

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不是常住法 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不是常住法

要依佛陀教诫,实在地修正自己的意识、语言行为 要依佛陀教诫,实在地修正自己的意识、语言行为

赌博欠债,堂同弟多次盗墓,并对自己的祖先墓葬下手 赌博欠债,堂同弟多次盗墓,并对自己的祖先墓葬下手

授记品第六 授记品第六

略谈意识和色身大脑的关系 略谈意识和色身大脑的关系

第六意识的病根

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今晨圆寂 唯识学泰斗惟贤长老今晨圆寂

从行为制约再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 从行为制约再谈末那与意识之奥妙

第一节 因缘所生之蕴处界世间法悉皆无常、苦、空、非我─意识是 第一节 因缘所生之蕴处界世间法悉皆无常、苦、空、非我─意识是

第三部曲 意识境界的终曲─实践篇:双人行淫的止观双运 第三部曲 意识境界的终曲─实践篇:双人行淫的止观双运

第二部曲 意识境界的执取─教化篇:建立三士道取代佛道 第二部曲 意识境界的执取─教化篇:建立三士道取代佛道

第一部曲 意识境界的变相分支─理论篇:走向细意识的永恒 第一部曲 意识境界的变相分支─理论篇:走向细意识的永恒

06 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06 第五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目录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目录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缘起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缘起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扉页 意识虚妄经教汇编 扉页

10 第六答 10 第六答

了却心意识 了却心意识

净土圣贤录 往生王臣第六 净土圣贤录 往生王臣第六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天灾人祸难以预料 危机意识必不可少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讲记版)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讲记版)

身体不适时,第六意识也会不适! 身体不适时,第六意识也会不适!

当代佛教徒要具备这3种意识 当代佛教徒要具备这3种意识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参禅的下手方法 参禅的下手方法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洋湖湿地公园 野生动物标本展出 增强孩子们保护动物意识!

金易明教授: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金易明教授: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第六白话注解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第六白话注解

蜥蜴的领土意识很强,素食的蜥蜴也会因为这个而撕咬入侵者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从哪里下手?

慧光法师:修道下手得力处 慧光法师:修道下手得力处

动物保护组织获奖短片,面对活生生的动物,你是否忍心下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