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录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

2022-09-12 净土往生故事

智旭

智旭。字蕅益。姓钟。吴县人。父持白衣大悲咒。梦大士送子而生旭。少以圣学自任。著书辟佛。凡数千言。及阅云栖竹窗随笔。乃焚所著论。年二十。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志。日诵佛名。天启元年。年二十四。听一法师讲经。疑情忽发。用心参究。已而豁然。寻掩关于吴江。遇疾且殆。始一意求生净土。疾少闲。结坛持往生咒。七日。说偈曰。稽首无量寿。拔业障根本。观世音势至。海众菩萨僧。我迷本智光。妄堕轮回苦。旷劫不暂停。无救无归趣。劣得此人身。仍遭劫浊乱。虽复预僧伦。未入法流水。目击法轮坏。欲挽力未能。良由无始世。不植胜善根。今以决定心。求生极乐土。乘我本誓船。广度沉沦众。我若不往生。不能满所愿。是故于娑婆。毕定应舍离。犹如被溺人。先求疾到岸。乃以方便力。悉拯暴流人。我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心。然臂香三炷。结一七净坛。专持往生咒。惟除食睡时。以此功德力。求决生安养。我若退初心。不向西方者。宁即堕泥犁。令疾生改悔。誓不恋人天。及以无为处。仰愿大威神。力无畏不共。三宝无边德。加被智旭等。折伏使不退。摄受令增长。其后历住温陵漳州石城晟溪长水新安。广宏台教。而归老于灵峰。时诸方禅者。多以净土为权教。遇念佛人必令参究谁字。旭独谓持名一法。即是圆顿心宗。有卓左车者。尝设问言。如何是念佛门中向上一路。如何得离四句绝百非。如何是念佛人最后极则。如何是淆讹处脑后一锤。冀和尚将向来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语。撇向一边。亲见如来境界。快说一番。震动大千世界。旭答言。向上一着。非禅非净。即禅即净。才言参究。已是曲为下根。果大丈夫。自应谛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设一念与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与佛无间。何劳更问阿谁。净土极则事。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见阿弥陀佛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但生西方极乐一佛国土。即生十方诸佛净土。此是向上一路。若舍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舍西方净土。别言唯心净土。此是淆讹公案。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但能深信此门。依信起愿。依愿起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照古照今。非为分外。何止震动大千世界。又尝示人云。夫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如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或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念佛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一念现前之心。本自离句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说元。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则永无退转。种种法门。悉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着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着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着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不了。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于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谋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公案。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然用不着。顺治十年冬。有疾。遗命阇维后。屑骨和粉。分施禽鱼。结西方缘。明年正月二十一日晨起。病良已。午刻。趺坐绳床向西举手而逝。年五十七。既寂二年。如法阇维。启龛发长覆耳。面如生。门人不忍从遗命。收其骨塔于灵峰(灵峰宗论)。

如会

如会。号妙圆。姓谭。顺天人。少断肉。二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以忏宿业。炼顶烧臂无算。初至南方。唯事苦行。后为道侣所感发。一心念佛。遂得豁忘身世。见一切缁素。不作寒温语。诲人必猛厉恳切。单己独行。不蓄长物。夏弃冬衣。冬尽舍夏。尝在水草庵。谓刘道澄曰。一心念佛。专求上品上生。便是向上第一义。子等他日方信此言。顺治五年秋。过淮安清江浦。众共留之。未几以一衲赠万德庵主人。且嘱之曰。吾不久将去。特一事相托。主人曰。和尚方来。何遽言去。曰。西方去耳。可以遗身付江流中。普与鱼虫结净土缘。主人辞不敢。会曰。然则茶毗后。以骨和[麩-夫+丐]粉。为我结缘何如。主人曰诺。因命购大烛好香。众莫测其意。十月十九日。夜四鼓。大呼主人曰。速启大门。烧香然烛。主人然烛竟。视之。寂然坐逝矣。远近闻异香。遵遗命。茶毗粉骨送之江。年七十一(灵峰宗论)。

大勍

大勍。字冲符。姓边。绍兴诸暨人。髫年出家于邑之大雄寺。及长闻云栖声教。因渡江礼焉。机缘契合。遂倾心净土。晚年。憩锡大善禅堂。雅好华严。日诵一函。着怀净土诗一百八首。今录其四首。一云。佛种从缘起大机。吾今活计掩吾扉。身轻炼得同仙鹤。极乐横横一直飞。一云。自笑山僧不奈何。乾坤浪荡热心多。逢人要说西方话。指示明明一刹那。一云。苦尽甘来届晚年。佛声念彻齿流泉。金台少见庭槐兆。再着精勤勿怨天。一云。兀然起念念伽婆。平地无风自作波。念念消归无念处。岂知无念亦为多。顺治六年十一月。示疾。亲书封龛记对。属诸后事。至期起坐。着净衣。面西称阿弥陀佛而逝(冲符禅师净土诗并跋)。

大真

大真。号新伊。姓周。常德武陵人。在襁褓中。即能合掌称南无佛陀。逮就外传。不伍群儿。聚沙画地为佛塔。或趺坐观鼻。九岁诣莲居绍觉师受归戒。遂依座下。十五剃发。二十入云栖受具戒。真父母先后礼绍觉师出家。真就养无方。数十年如一日。师殁。真主莲居。着唯识合响。兼授金刚宝戒。建大悲坛。兼修事理二忏。年七十一。秋示微疾。集居士弟子。嘱以护持正法。越七日。沐浴更衣。趺坐持珠。与众同称佛号。顷之声息俱寂。鼻垂玉箸。过尺许。逾时顶犹热。先是优婆塞周氏。梦天乐迎真西逝。急偕戚属数人来受皈戒。庵主道声。预以元日梦真坐莲台上云(灵峰宗论)。

道枢

道枢。仁和人。通天台教。笃志净业。不亲世缘。顺治十二年。梦偕神僧登玉屏峰顶。明年六月。微疾。二十六日。蚤起语众曰。吾夜梦神僧来迓。岂即昔之登玉屏峰者邪。人静时。忽见幡盖盈空。莲华布地。即趺坐合掌。朗诵法华经题七遍。唱阿弥陀佛百余声。安详而逝。颜色不变。龛几间。异香郁然(净土全书)。

崇文

崇文。不详其所出。受业云栖宏公之门人。住常熟南洙[郊-父+ㄓ]静室。双目失明。乃专心念佛。夜每登座施瑜伽食。三年不辍。顺治十五年三月十四日。遣其徒行先报城中缁素曰。明日当西归。特遣告别。明日凌晨众集凡三十余人。文坐于床。命其徒诵弥陀经一卷。诵毕入寂。室中香气。三日不散(净土约说后跋)。

具宗

具宗。常州无锡人。讲天台止观。修念佛三昧。诲人不倦。顺治十六年。示疾。具汤沐浴。着一履。诵弥陀经毕。唱佛十声。大书八字云。廓落灵虚。无往来处。掷笔而逝。趺坐三日。颜色不变(净土全书)。

读体

读体。字见月。姓许。其先江南句容人。从军滇黔。以功袭指挥使。遂家于楚雄。体不欲袭官。去之剑州赤宕岩。修真三载。一日遇老僧授以华严经。披阅大悟。遂出家。受具戒于三昧光律师。三昧主宝华山。将示寂。授以衣钵为宝华第二代祖。静修般舟三昧。不坐不卧不依倚。昼夜壁立者九十日。四方缁素。翕然归附。南北礼请开戒者无虚月。一日示微疾。曰。勿进汤药。后七日吾当行矣。至期寂然而逝。年七十九。茶毗。见莲华佛相腾于火中。获五色舍利升余(宝华山志)。

林谷

林谷。绍兴人。住罗山之西南。破衲麻鞋。唯劝人念佛。一日见白云中有佛来迎。遂化去。土人名其庵曰白云(净土全书)。

万缘

万缘。姓乔。湖州长兴人。为人愚钝。人詈之弗嗔也。誉之弗喜也。专持佛号数十年。康熙二年七月。忽自缚草龛。有殷任之者。与缘善。谓曰。师既缚龛。我往苏卖茶归。当为置褥。缘曰。承汝好心。恐不及待耳。至九月一日。微疾。但饮白水。至六日方午。自入草龛。趺坐而逝(净土全书)。

胜慈

胜慈。字与乐。姓杨。滁州北谯人。出家鸡鸣寺。年十四。谒西竺大师。学唯识论。未契。时碧空大师讲法华经于师子窟。慈往依焉。尝以生死大事。启发二亲。二亲感悟。俱出家。年二十九。西竺以衣钵付之。明年。主鸡鸣寺。后居上乘庵。唯以净土为归。未几示疾。临终谓母氏曰。弥陀舟航。能渡苦海。言讫而逝。时康熙二年十二月七日也。年五十七(贤首宗乘)。

成时

成时。号坚密。姓吴。徽州歙县人。少为诸生。年二十八出家。于禅教二宗。参访略遍。及见蕅益法师。遂终身依止。卒传其道。歙人延时居仰山。山中猛兽皆驯伏。自撰斋天法仪。感天神现身。人多见者。后往江宁。驻锡天界半峰。宏灵峰之遗教。勤修净业。日有定课。虽甚寒暑不少懈。刻净土十要。为之序以畅其旨。其文曰。净土法门者何。法界缘起也。何谓法界。吾人现前一念之心。不唯非块然。亦复非倏尔。才有能起。即属所缘。非能缘者。不得已强名之曰无相。然虚空兔角。亦受无相之名。而虚空有表显相。兔角有断无相。非真无相。又不得已强名此无相曰真。唯其无相而真。故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皆在我现前一念无相真心中。炳然齐现。心无相而真。从心所现。一切诸法。莫不无相而真。是故于中随拈一毫末。一一皆具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无余欠。乃至一欬一掉。一名一字。罔非自心之全体大用。而欬掉名字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此所谓法界也。何谓法界缘起。圣凡皆此法界。非粗妙。无减增。不涉生死。不干迷悟。而悟顺法界故。出生二种涅槃。迷逆法界故。妄现二种生死。迷逆生死。法界宛然。无奈众生从未悟故。终不能了。诸佛菩萨愍之。从一真法界。起种种因缘。世出世间事类无算。一介蝼蚁。万圣互援。神力既同。慈心亦等。而众生迷逆妄故。受化不齐。于诸佛菩萨平等光中。有有缘无缘。及缘中浅深久近之异。缘分差等。化辨从违。若或无缘。徒劳引领。此所谓法界缘起也。是故建化门中。只论系珠一义。如法华妙典。广谈宿因。先圣以四释阐明(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而必以因缘居首。由缘匪一。故教网弛张。由教无方。故恩德贯彻。由恩不可穷尽。故得消归自己。领纳家珍。故知因缘即第一义。是旨也。精研藏教。备考群宗。由忍土而遐揽十虚。从末流而旷观三际。则求生净土一法。诚法界第一缘起矣。说者谓阿弥愿胜。驾越诸方。然诸佛愿等。子等心等。法性海中。岂容优劣。而千经万论。极口指归乐邦。十方广长。同声劝赞光寿者。何哉。缘在故耳。缘何谓在。信也。何谓不在。不信也。信不在处。恶业障之。又诸佛四土。上三上容有横义。至同居土。大抵有竖无横。唯极乐同居。横具四土。是故有情。以凡夫而例一生补处。国土即缘生而显称性法尘。佛身因应化而见法身真常。说法从众鸟而闻梵音深远。以要言之。法法圆融。尘尘究竟。教海无一名相可筌蹄。法门无一因果可比拟。然此等希有。十方罕闻。而唯在极乐者。何哉。缘深故耳。缘何谓深。信深也。缘何谓浅。信浅也。信根浅处。恒情域之。诸佛度生。皆经累劫。从凡阶圣。不退为难。今求生极乐。但七日竭诚。十念倾注。虽陷恶逆。悉记往生。才得往生。便圆踞三不退地。且见阿弥。即见十方诸佛。生极乐。即生一切刹海。乃至阿弥一光。极乐一尘。悉能于中顿证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不出刹那际三昧。夫诸佛度生如彼难。阿弥度生如此易者。何哉。缘久故耳。缘何谓久。信久也。缘何谓近。信近也。信缘近处。时分限之。如上所论。专重有缘。缘深则境界难思。非十地等觉所能测。缘久则神力迅速。非三祇百劫所可伦。要之阿弥。非有加于吾心也。吾心一念离绝。故圣凡无在。吾心万法顿融。故四土无在。吾心不属时劫。故十世刹那无在。吾心不属方隅。故微尘刹海无在。吾何歉乎哉。特仗增上因缘。一显发之耳。, 故净土一门。至简至妙。唯以现前一念无明业识之心。专称阿弥陀佛名号。无间一心。未有不亲证亲到者。但恐法门之戏论难忘。生死之天怀不切。或执摩尼而视同瓦砾。或以指爪而撮摩虚空。或抉医而与眼以明。或传经而苦舌之鴂。如此则扬之与抑。总莫畅乎本怀。而信之与疑。皆不成乎三昧。间有大智。知进知退。知存知亡。而未遘至人。未获圆悟。未穷极致。未学要诠。欲升永明之堂。入楚石之室。居五浊之世。阐难信之宗。殊非聊尔。昔灵峰老人。选定净土十要一书。剞劂未全。乙未以后。梨枣四散。成时窃念净土诸书, 。唯此十种尽善尽美。爰加点评。稍事节略。自以观经初门弥陀行仪二种附之。订讫。倡募流通。而大心缁白共成焉。于是成时合掌稽首。重为告曰。净土持名之法。有三大要焉。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如出幽狱。奔托王家。步步之间。欣厌具足。是故万缘之唾不食。众苦之忍莫回。高置身于莲华。便订盟于芬利。蛆蝇粪壤。可杀惊惭。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果能专修净业。不须更涉余宗。冷暖自知。何容强诤。三者。一句弥陀。非大彻不能全提。而最愚亦无少欠。倘有些子分别。便成大法魔殃。只贵一心受持。宁羡依稀解悟。乞儿若见小利。急须吐弃无余。棒打石人头。爆爆论实事。已上三要颇切今时。尚能真实指迷。我愿舍身供养。十方三世。共闻此言。康熙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卒于江宁半峰。三日前异香绕室(余学斋集净土十要序)。

行?

行?。字截流。姓蒋。父全昌。宜兴老儒也。与憨山清公为友。憨山既示寂之三年。为天启六年。一夕全昌梦憨山入室而生子。因名之曰梦憨。及长。父母相继逝。发出世志。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箬庵问公出家。胁不至席者五年。顿彻法原。问公化去。?住报恩寺。遇同参息庵瑛师。劝修净业。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阅台教。乃同入净室。修法华三昧。宿慧顿通。穷彻教髓。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专修净业。因名所居曰莲柝庵。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唱兴莲社。学者翕然宗之。着劝发真信文曰。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虽曰功高易进。而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切。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宁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预斯法会者。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祇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 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次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也。具如上真信者。虽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庄严净土。何况持斋秉戒。放生布施。读诵大乘。供养三宝。种种善行。岂不足充净土资粮。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又尝起精进七期。作文以示众曰。七日持名。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也。但不缓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句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亦不沉没。如是持名。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矣。若能体究万法皆如。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净秽不二。苦乐不二。忻厌不二。取舍不二。菩提烦恼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净。不用勉强差排。但自如实体究。体究之极。与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着衣吃饭。总是三昧。嬉笑怒骂。无非佛事。一心乱心。终成戏论。二六时中。觅毫发许异相不可得。如是了达。方是真正学道人一心精进持名也。前一心似难而易。后一心似易而难。但能前一心者。往生可必。兼能后一心者。上品可阶。然此两种一心。皆是博地凡夫边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学。同堂缁素。各须勤?身心。近则七日内。远则一生中。常作如是信。常修如是行。纵不克证。为因亦强。华宫托品。必不在中下矣。居普仁十三载。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卒。年五十五。时有孙翰者。病死。一昼夜复苏。曰吾为冥司勾摄。系阎罗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烛天。香华布空。阎罗伏地。迎西归大师。问大师何人。云截流也。吾以师光所照。遂得放还。同日有吴氏子病死。逾夕复活。具言所见。亦如翰言(余学斋集净土约说)。

海润

海润。字西一。淮安山阳人。康熙二十九年三月。至江宁华山。年仅二十余。众问作何行业。曰。念佛。问兹来何为。曰。吾为生死事故来。四月朔午刻便去。众问何去。曰。到时自见也。至期众忽见山顶火光烛天。亟趋视。见润跏趺贵人峰。火从眼耳口鼻中迸出。然其躯。良久。全身端直。火尽不倾。

时无锡长泾。有一庵僧。椎鲁无他长。唯念佛而已。一日告众曰。吾明日当去。至明日。问其徒曰日中否。徒曰未。曰。姑迟之。少顷。复问。徒曰。中矣。乃踞座跏趺。口自出火。焚其身(息庐剩言)。

指南

指南。苏州常熟人。居东塔吴王庵。终日默坐念佛。人予之钱。即转施与人。性坦率。于一切处无少系恋。有芝塘里善士数人。素皈心焉。康熙三十年六月入城谒南。南谓曰。来月五日。与诸檀施别。众如期往。南无他语。惟劝令专心念佛。趺坐而化(净土约说后跋)。

超城

超城。字霞标。徽州人。姓汪。初礼师一宝。剃染于常州南岳寺。继之杭州南润。受具于天笠珍公。参父母未生前话。一日闻击板声。有省。作偈呈珍。珍颔之。自是机锋迅利。信口说法。都成章句。后入华顶。开深云庵故址潜修净业。总兵蓝公感异梦。输金助之。既成。以授广润镜。去之南?。寻客金坛东禅寺。受县人李肖岩请。开净土寺。康熙三十四年秋。落成。即请虞山身叶萃继其席。其年十月六日。萃至。城设茶别诸外护。激劝深切。积薪为座。将焚身供佛。诣大雄殿拈香。说偈云。漱口佛不喜闻。总是乞儿伎俩。直须念兹在兹。方为现大人相。据坐示众曰。昔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云。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无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诸仁者看这一队随邪逐恶汉。万劫无有解脱之期。殊不知黄面老人。四十九年。说得天华乱坠。终是一场虚设。直到临末稍头。抵死命根不断。城上座忍俊不禁。今且别资一格。使现前大众。个个如龙得水去也。遂展两手云。汝等善观吾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离这●满子。毕竟恁处与诸人相见。若谓我灭度。是我同流。若谓我不灭度。亦是我同流。何以故。大海若不纳。百川应倒流。起引众绕佛。至积薪所。升座。复问众云。高峰妙禅师道。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大众试下一转语。东禅格云。正是老弟受用处。城举手笑曰。谢和尚证明。遂拊掌说长偈一首。以双手擎两烛台云。这个是金台邪。银台邪。直下构得。便知自性弥陀。共证药王三昧。遂合掌三唱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举烛然薪。须臾火大炽。众环诵阿弥陀经。至今现在说法。城高声曰住。顷之。复展两手。剪开薪焰。出示全身。端坐而化。年三十有五。东禅格其同门也。书所见为之传。诸方诵之(霞标禅师传焚身说法记)。

明宏

明宏。字梅芳。杭州人。弱岁父为纳妇。逃去。母哭之失明。后父母相继而殂。始剃发于绍兴柯桥弥陀庵。寻事参访。习天台教观。坐禅有省。后阅藏于天台万年寺。久之。两目并劳损。曰。此吾违亲慈念之报也。自是一心念佛。寒暑无间。尝曰。我因失明。得大利益。平时一钵一杖。居无常处。所得?施。随施贫乏。思齐贤公与宏交。尝谓宏决生净土。谓宏有三真。真解脱。真干净。真精进也。雍正五年九月。贤公于梵天寺。起念佛七期。招宏入社。时宏患痢。而持名不少懈。七期毕。往无锡斋僧馆。病转剧。一日遍告檀越。期以明日将行。众如期至。即起坐念佛。合掌而化(思齐大师遗稿)。

佛安

佛安。字誓愿。苏州人。年三十余。邻家杀猪。出其腑。有文曰曹操。瞿然发心。投上津桥天竺庵为僧。已而住北濠大王庙。以念佛为课。得钱辄买香华供佛。放诸鱼鸟。乾隆四十一年三月。有疾。遣徒往狮林寺。请僧礼净土忏三日。演瑜伽??口一坛。期满。明日设斋筵召客为别。称佛名。其徒和之。香三炷。日午。日行矣。端坐而逝。平居偶为诗。劝人回向。其末后有诗云。西方世界妙莲台。观里分明一朵开。赤白青黄无异色。心心唯愿见如来。又云。莫道西方路正遥。只今弹指上金桥。弥陀接引微微笑。赞尔娑婆戒行高(僧修学述)论曰。佛法入中国。自汉迄晋。多以传经解义为先。至远公始建白莲社。修念佛三昧。自利利人。后之言净业者归焉。祖师西来。直指本心。曹溪说法。简斥净土。此乃最上一机。绝诸方便。至天台永明天如楚石诸师。既悟无生之旨。复开念佛之门。岂非圆融性相。兼摄三乘者哉。夫所谓出家者。非独辞亲割爱而已。诚欲出三界之家也。能生极乐是真出家。若诸公者。或由禅入净。或即佛明心。掉身污泥之中。蝉蜕轮回之苦。斯亦极大丈夫之能事矣。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慧律法师:临终备览-第十二章 往生实例 慧律法师:临终备览-第十二章 往生实例

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大乘正宗分第三 印顺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大乘正宗分第三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无论好人坏人,念佛十声也能去净土世界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佛菩萨用清净心,六道凡夫用散乱心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这一部经一说,连5000个比丘都走了,无法相信这个东西 这一部经一说,连5000个比丘都走了,无法相信这个东西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念佛是第一善,念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自己度自己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净土法门:念佛必须要念成习惯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农历正月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慈颜常笑,纳天容地,愿人间变净土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净土法门:我们一旦发心,阿弥陀佛立刻知道!

海涛法师说故事6:巧匠比丘 海涛法师说故事6:巧匠比丘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二十亿比丘的故事 二十亿比丘的故事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放生仪轨:净土法门最简单的两种放生仪轨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只有净土念佛才是能够成就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吗?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大孝王锡璠居士是这样助念送母亲往生极乐的--学佛网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往生极乐的菩萨:若何修行净土窍门信愿行--学佛网

摸骨断人往生何处的婆罗门与佛陀的比试--学佛网 摸骨断人往生何处的婆罗门与佛陀的比试--学佛网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临命终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净土吗?就能罪业消除吗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98 岁春婆婆何以能预知时辰,往生净土?

祖孙四代安闲往生 祖孙四代安闲往生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窍门,功德很大,再次延长你寿命

笃信正法,往生极乐——81 岁慈母念佛往生 笃信正法,往生极乐——81 岁慈母念佛往生

没有学到真佛法,出家也易盲修瞎练 ——壹乘比丘出家 30 年的感言 没有学到真佛法,出家也易盲修瞎练 ——壹乘比丘出家 30 年的感言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夏莲居老居士的外甥安闲往生纪实——到此方知功不唐捐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信愿不是很足,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第62集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第62集 念佛就能往生,何需受五戒、修十善?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把生命彻底看破,你才能往生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现在很年轻想往生,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定不定业对净土宗的往生有什么启示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漫画】念佛卖苦,端坐往生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蕅益大师:大病初起求生净土(六首)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