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
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
次观能说之人、所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音为口出?为龈腭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诵者?为心是诵?为口是诵?为和合出?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从想生?四众非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
虽无所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说;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身口,不出身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心中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
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炳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诵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懈怠,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昧,名之为禅。分别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句文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
自行此经,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
若能一生以此成办功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仍有观心,名为了因;高座为四众说授,名为缘因。
三观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一位,亦修亦性,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能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
是名诵经正观,三世诸佛无不从此而生,信者可施,无信莫说。
第三言流通者:若自调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复应庄严法界。所诵经竟,出观之后,以此运观功德,已登正觉者,愿广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共成正觉。
更新于:2021-05-27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