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心理学的,心理学是很讲究要“认识自己”的。它认为,完整而准确地认识自己是幸福的基础。但进入佛法修学后,我接触到无我的概念,身体、情绪、个性、关系都不是我,若执着于我,就会产生烦恼。两者的说法似乎有些出入啊!但似乎两者都有道理……我认真地反思了一下,总结为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点,关于身体,包括性别、身高、外貌、健康状况等。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变性、增高、整容、换器官等都可以轻易实现。一个人即使这些都经历过,我们还是会认为这个人还是这个人,所以身体不能代表我,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现在社会强调要更关注内在,而不是外在,还是有道理的嘛!
第二点,是关于情绪、个性。这是之前的我比较看重的,因为了解自己的个性确实给曾经的自己带来了不少益处。如,因为了解个性所以我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接纳个性,我变得更有自信了。但,随之而来也有些困扰。因为我喜欢清静,不喜好热闹,擅长心灵成长,不擅长家长里短。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专业,大家有问题也会求助于我。但,我也变得越来越孤独,甚至有点孤芳自赏,“我的心事与谁说”!那时的我还安慰自己,总是有利有弊吧,不是说那些大师级人物基本都是孤独的嘛!我不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去走的嘛!
但佛法告诉我们,真正有智慧是没有烦恼的,那我的烦恼是因为错在哪了?用“无我”观照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的烦恼,原因就在于我把某种个性执着于是我。具体表现为,认为这就是我的个性,当出现与个性相符的事情或观念,我就很喜欢,认为这很像“我”;与个性不符的事情和观念我就不喜欢,甚至排斥,认为这不像“我”。这些想法导致我的眼界、我的世界都局限在个性里。如果用无我观来看,个性是不能代表我的,它只是我当下状态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尊重当下的状态,但我也可以根据自己和他人、环境的需要来选择、调整。所以,我既可以清净地呆着,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跟大家一起high;我可以擅长心灵成长,如果大家围坐一起,也可以关心一下各人家里的油盐酱醋。这些都可以是我。观念一转过来,突然觉得,原来心真的可以像虚空一样没有限制。
第三点,是关系。心理学认为,人是活在关系里的,良好的关系塑造良好的人格。比如,亲子关系就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我是两个小宝宝的妈妈,在孩子的头几年,母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与家人商议后,我便辞职在家带宝宝。虽然不断提醒自己,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但我还是晕了,我晕在妈妈的重要感中,晕在妈妈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中。
我为孩子的表现不如意而失落,“我都对你那么有耐心了,你的性格怎么还那么急躁”;我为孩子做不到的事情担心,“一定是我的疏忽”……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似乎也有些问题,比如孩子会特别在乎我的感受。他经常仰着小脸问,“妈妈你开心吗?”如果我回答开心,他就继续他的活动;如果我回答“不开心”,他就会很着急地说“妈妈开心,妈妈开心”。我明白孩子是希望我处于开心的状态,可是,他为什么这么在乎妈妈的状态呢?这不对劲。反思后,我意识到,是我把自己陷入到“妈妈”这个角色中,所以特别在乎宝宝的状态;相应地,我也把宝宝陷入到“儿子”这个角色中,所以宝宝也特别在乎我的状态。
其实,即使再亲密的关系也不能代表自己。如果执着于某种关系,必然会因为关系的变化而心神不宁,走入极端时,甚至会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以满足这种关系。对于我和宝宝来说,虽然亲子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但不管是为人母亲或是为人儿子,都只是当前的一种因缘。宝宝不应该是妈妈的全部,妈妈也不应该是宝宝的全部,这样对我、对孩子的成长才是真正健康的。因为虽然我们都活在关系中,但不应该只是活在关系中。
终上所述,我清晰地看到,认识自己并没有错,但并不应该执此为我。若陷入其中,心必将受到限制,无法自由。
更新于:2017-05-23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