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玄奘精神再走玄奘之路

2016-09-13 其他文章

9月4日下午,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在西园特别为编译团队的译员师兄们开示了“玄奘的精神”。在聆听导师开示后,我对“玄奘之路”有了新的体会。

在中国,有个和尚可谓家喻户晓。无论你是否信佛,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唐僧”。跨越了千山万水,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他带着神通广大的弟子,仰仗着各大菩萨鼎力相助,一路上除妖战魔,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小说好神奇,现实更动人!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师从来没有这么幸运。他既没有腾云驾雾的孙悟空保驾护航,也没有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尽心侍奉,连逢凶化吉的菩萨都只是内心最坚定的信念和最后的心理支撑。用脚丈量着土地,孤身一人,横跨沙漠,翻越雪山,克服重重困难,西行五万里,来到了梦中的西天,前后历经17年多,终于把真经带回了中国。他用了一辈子的心血和生命,翻译佛经,传播佛法,开启了佛法在大唐的空前盛况,也让佛法在中国大地扎根,在无数信众心中开花结果。

玄奘大师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的思想和精神早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共同财富。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所谓舍身求法的人就是一代高僧玄奘大师。历经一千多年,玄奘精神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被湮没了光芒,相反,这种精神历久弥新,不断地感动和影响着一代代的有志之士奋力前进。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名文化使者,玄奘大师身上有着勤奋好学、淡泊名利、为法忘躯和无我利他的精神实质。但是,是什么让大师淡泊名利、如此勤奋好学,翻译出一千多万字流传于世的佛经?又是什么能超越生命和世间的一切利益,让他为法忘躯呢?”济群导师这样问道。

导师开示说,玄奘精神的意义有四点:一、传承智慧文化;二、由健康精神到高尚精神的追求;三、解除生命困惑的意义;四、降魔成道的意义。“理想,行动,坚持”是对玄奘精神的简炼概括。大师舍命求法,因为他具有无尽愿力,看到了佛法智慧文化对人类的价值,为了千千万万人能够降伏心魔,成就道业,他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用于传承这种文化。即使付出生命,也绝不退失道心半点!导师殷重地强调,玄奘的精神就是编译团队的精神。

看着导师慈祥的面容,我不禁想,导师不也在践行这种大乘精神吗?他修行弘法三十多年,接引众生,皈依佛门,从佛教的智慧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真谛;施设的三级修学更让众多年轻一代也能从佛法受益,踏上探寻生命真相的道路。

多年来,导师将浩瀚深奥的佛法用现代人可以听懂的语言,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他行云流水般的文风,让每个读过他著作的人爱不释手;他幽默风趣的演讲,让每个听众深受感染,在快乐听讲的同时领悟人生的大智慧。

导师清楚地知道每个众生都希望离苦得乐。他很了解,当今社会物质高度文明,西方国家拥有根基深厚的基督教,还有高度发达的科学和理性思维。但即使这样,快乐却没有如约而至,工业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内心的烦恼、困惑和心理危机却越来越严重。一些精英人士开始转向东方,希望古老的东方文明和智慧能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实现幸福。

三级修学的编译团队就在导师这样的愿心下应运而生。作为三级修学海外弘法的窗口和重要渠道,编译团队肩负着将佛法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各个非佛教国家去的重大使命。

这次导师和译员们重温了“玄奘的精神”,就是在嘱咐现场新一代佛法传播的每一位使者,要以玄奘法师为榜样,扎根编译工作,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以真正和法师一起,让无尽心灯照大千!

最后,导师幽默地说:“哪天,我们可以组织骨干力量重走玄奘之路啊!”

晚上回到家,我沉浸在幸福中。突然,眼前浮现导师慈悲的笑容,还是那么意味深长。就在那一刹那,我灵光乍现:如果我们安住在三级修学认真学习,发心好好地做编译工作,我们不是已经跟随着导师走在“玄奘之路”上了吗!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三级修学,感恩同修师兄们!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觉真法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字概括佛陀精神 觉真法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八字概括佛陀精神

收藏沉香也要侧重精神价值 收藏沉香也要侧重精神价值

楞严精神——末法时期的中流砥柱 楞严精神——末法时期的中流砥柱

秉承“工匠精神”传承沉香文化 香至尊沉香践行十年 秉承“工匠精神”传承沉香文化 香至尊沉香践行十年

净因法师:详解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净因法师:详解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演培法师:学习地藏经的孝亲精神 演培法师:学习地藏经的孝亲精神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高级佛学院开展结对互学互助 党内外共同深入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精神永在人间 精神永在人间

玄奘精神 第51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1) 玄奘精神 第51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1)

诵戒的意义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诵戒的意义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玄奘精神 第28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7)

玄奘精神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玄奘精神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睡眠过多反而会患头痛,怎样补充精神、增长慧力?(宣化上人) 睡眠过多反而会患头痛,怎样补充精神、增长慧力?(宣化上人)

李利安:《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李利安:《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高级佛学院组织专题党课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 高级佛学院组织专题党课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对“持戒”心生畏惧?你大概误解了戒律的精神

重温两个读诵《无量寿经》的感应故事 重温两个读诵《无量寿经》的感应故事

玄奘 (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玄奘 (饮誉天竺 留芳华夏)

《夺冠》中的女排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夺冠》中的女排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26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8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19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5)

法眼宗精神简论 法眼宗精神简论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珍珠的精神

法眼宗理行并重的融合精神 法眼宗理行并重的融合精神

名人读书故事:鲁迅的好学精神和读书方法 名人读书故事:鲁迅的好学精神和读书方法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话说药师禅文化的创新意义与积极入世的精神

星云法师:小草精神 星云法师:小草精神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索达吉堪布:全世界要想实现最大的和平、最好的和谐,应该从大乘佛教自他交换的精神入手

玄奘高徒三车和尚窥基的传奇故事 玄奘高徒三车和尚窥基的传奇故事

索达吉堪布:一阐提或精神有残缺的人,能修行吗 索达吉堪布:一阐提或精神有残缺的人,能修行吗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佛教故事:温暖之家: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

王府井大讲堂--楼宇烈教授开讲:《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王府井大讲堂--楼宇烈教授开讲:《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静静的树林里 玄奘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起了故事 静静的树林里 玄奘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起了故事

每天都抱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生命才会流光溢彩 每天都抱持只争朝夕的精神,生命才会流光溢彩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2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2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精通地理的旅行家玄奘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精通地理的旅行家玄奘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1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1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开展民间外交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开展民间外交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5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5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4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4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玄奘对佛教经典超凡领译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玄奘对佛教经典超凡领译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2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2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9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9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0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8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8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4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4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立志西行求法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立志西行求法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7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玄奘西游东归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玄奘西游东归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如愿心灯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如愿心灯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5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5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1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1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4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4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6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6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7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7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7)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5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8)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5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8)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3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3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9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9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0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80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高振农教授: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高振农教授: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素食养生丨中国素食精神所在 素食养生丨中国素食精神所在

星云大师宽心:精神修持的好处 星云大师宽心:精神修持的好处

《大唐玄奘》-唐朝高僧玄奘不畏艰险为求佛法 《大唐玄奘》-唐朝高僧玄奘不畏艰险为求佛法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玄奘出家机缘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玄奘出家机缘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高昌王苦留玄奘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高昌王苦留玄奘

学习佛陀的精神

为什么说吃素不仅是“肠胃调养“更是”精神调养“ 为什么说吃素不仅是“肠胃调养“更是”精神调养“

日本长寿饮食与东方哲学禅宗精神 日本长寿饮食与东方哲学禅宗精神

海涛法师:姊姊参加灵修后精神有问题,如何帮助她? 海涛法师:姊姊参加灵修后精神有问题,如何帮助她?

海涛法师:吃香菜能损人精神,令人多忘,不宜修行人食用 海涛法师:吃香菜能损人精神,令人多忘,不宜修行人食用

三个豆子一起煮,湿气没了,脾胃好了,人都精神了! 三个豆子一起煮,湿气没了,脾胃好了,人都精神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