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新闻资讯
十信
宣化上人
舍利瑞应篇
【2023-05-25】般若之邪见,分析归类后,有四种邪见:一、有人认为无常空就是般若;他说:「你看这花那么漂亮,然而它是无常的,三天以后就谢了,四天以后就烂了,五天十天后在垃圾场化掉了;也许被野草吸收了
【2023-05-25】第一节 大菩提道--般若解脱道的佛法与邪见说完了,接下来讲般若及其邪见。般若究竟是什么?般若并不是讲无常空与缘起性空,如果用无常空、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那表示你这个人没有开悟,你不懂
【2023-05-25】大乘法的到彼岸和二乘法的到彼岸大不相同。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
【2023-05-25】《观无量寿佛经》 世尊向阿难及韦提希开示说:「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行者自见坐
【2023-05-25】见道明心是打开成佛之道之大门,必须精进求证成佛之道,诸经论依唯识五位而作分别,唯识五位略述于下: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劫修行十信,成信不退。信不退故,方能继续修学佛法而不退失。次则
【2023-05-25】有几位明心的菩萨提到悟后转依如来藏空、无相、无愿的寂灭清净性后,会有无法发起菩萨慈悲的疑惑。末学惟恐部分有这种疑问的菩萨长时无法释怀,以致影响佛道修学,故不揣孤陋,谨以个人一点体会
【2023-05-25】菩萨二果,因为三缚结已经断的缘故,所以他很清楚的知道,菩提不是从各种的缘聚合而产生的。什么叫做菩提?菩提称之为觉,称之为真如。但是有人这么听了就问:为什么我们这觉不是!你的觉就是?
【2023-05-25】【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
【2023-05-25】六祖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 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阴, 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 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我们要想在一念不生中,也就是无念、离念中去追求悟
【2023-05-24】古来多有大知识以证得定境为悟者。于今末法,似此流类更多于昔,每以悟道圣者自居,追求境界以为证悟,反多方非毁真悟者无所得、无境界之真解脱或无生忍为非悟。以定境之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诽
【2023-05-24】虎丘绍隆一脉,由于兼弘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数传而至大慧入灭后六十余年,已堕入离念灵知意识心中!更何况明朝中叶以后之虎丘后人所住持之天童山道场,当知更难以远离默照禅所堕之离念灵知意识境
【2023-05-24】还没有证得圣道之前,生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没有证悟之前,每天惶惶然不可终日,一天到晚想:学佛就是要了脱生死,可是生要怎么了?死要怎么脱?都不知道。连证个须陀洹果都完全没有把握,都不
【2023-05-24】禅与净土是我国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悟前,虽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然八万四千法门所指向的目标都是同一个开悟证得第八识
【2023-05-24】禅与净土是我国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行门。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实修大乘之行门大乘佛法的行门,统摄于禅与定;八万四千法门,皆汇归于净土,故禅
【2023-05-24】目 录一、前言1二、禅略说1(一)什么是禅?1(二)禅应如何修行2(三)禅悟的实质4(四)关于禅的简略辩证51、禅不同于禅定52、做主的一念心非禅63、能知能觉的妄心不是真心64、呼吸不是真心65
【2023-05-24】佛陀说真心可以遍一切处,这个意识心念头的中间,即使可以捉摸的到,那可以如何遍一切处?它只是粗的意识心的「停格」,暂时不现起这个语言文字,或是去攀缘五尘境,或是固守一个空空的无有物质
【2023-05-24】刚刚的就是,其实要跟大家阐明一件事情,就是来这边,都是被导师正式指派的,正式委任的,绝对不是我私下来。也不是说导师秘密派我来,都不是,一定是正式的指派,来跟大家做一个这种交流,来关
【2023-05-24】观行断三缚结《观行断三缚结》实证初果自从正觉同修会开始弘法以来,各大道场口头上的抵制说法是:萧平实弘扬的法义很奇怪,与各大道场都不一样。暗示说正觉同修会的法义有问题,因为他们不敢公
【2023-05-24】网络上的大家喜欢讨论机锋,喜欢讨论公案,如果是因为好奇心,则可以自己好好地阅读平实导师的公案书籍,不用再好奇了。受正藏师兄附嘱,勉力为文,希望能够利益大众佛法一分!一二三在开悟前将
【2023-05-23】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