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我们继续学习蕅益大师的五重玄义,昨天讲到第二个部分辨体,蕅益大师判这部经是以自性三宝为体,昨天跟大家报告了大师分「就事而论」和「观心而论」这两个角度来论述。昨天就事上谈辨体,今天我们来看观心辨体。「次观心辨体者,只此众生现前一念知觉之性,非内非外,不在中间;非过非现,亦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先看到这里,这里蕅益大师给我们谈自性,本经它的体是自性,也是实相,所以这是一部大乘经,不是小乘经。大乘经是以实相、以自性为体的,从观心这个角度来看,它只此众生现前一念知觉之性,这众生是一切众生,包括你、包括我,就在我们这现前一念知觉之性。这个知觉之性就是真心,一念真心,真心只有这一念,如果有二念、有三念,这就不是真心,就落到妄心里面。所以永远都是一念,所以称为一念知觉之性。这自性的功能有见闻觉知,这是它本来的功用。
自性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不可说不可说,老子《道德经》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桩事情本来是说不出来的。佛把这说不出来的这桩事用自性来代表,除了用自性以外,还有真心、真如、本性、佛性、法性等等很多名词。这一桩事情说这么多名词,目的就是让我们离开对名词术语的执著,这叫离名字相。
自性非内非外,不在中间。《楞严经》里面阿难尊者想找心在哪里,佛问他心在哪里,他找,说内、说外、说中间,讲了七个地方,佛都否定了,这是《楞严经》讲的七处徵心。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它没有一个方所。说有个地方,这就是变成有限了,那在内就不在外,在中间就不在两端,不能说内外或者是中间。这是在空间上讲,自性是遍一切处,无所不在。在时间上讲,非过非现,亦非未来,不是过去,也不是属於现在,也不是属於未来。过去、现在、未来,那是从时间上讲,自性超越时间,所以说不上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那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自性当中,所以它是超越时空。非青黄赤白,是它没有颜色;非长短方圆,它没有形状,所谓无形无相,我们六根没办法接触得到。就是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子嗅不到,舌头尝不到,身体触摸不到,连我们的意念都想不到。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缘不到自性,但是它又无所不在,所以佛赞叹这是真空妙有。说真空,是讲它的本体空寂,六根接触不到;但是它又是宇宙的本体,能现万有,宇宙是它变现出来的,叫妙有。竖无初后,横绝边涯,这是讲它超越时空。初后是从时间上讲,没有时间;边涯是从空间上讲,它没有边际的,无穷尽的。现在的科学家也都能承认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类的错觉,它不是真实的一个概念,是人感受上的一种错误的感觉。佛教讲这是妄想,有妄想,里头才有时空,妄想跟错觉非常对应,妄对错,想对觉,你看跟科学家讲的是一样的。
底下又说,「欲言其有,则毫无朕迹,欲言其无,则不可断灭」。这是讲它非有非无,你说它有,它又没有任何的痕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形状,没有一个颜色,六根接触不到。可是又不能说它没有,说它没有,自性却不可断灭,它是真常,本不生灭,本不动摇。「本自离诸戏论,但因觌体自迷,虽久积沉迷,然终无减缺,是名佛宝」,这是讲佛宝。佛宝是什么?即是自性,这里面是离开一切戏论。什么是戏论?能说出的话都属於戏论。道可道,非常道,能道得出来的已经是戏论了。所以这个事情古德告诉我们,必须是要离言绝虑,离开言语,文字更谈不上了。连我们的思虑、我们的意念都不能够存在,你要有思虑,你就没办法见到自性。必须放下我们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才能见到。
我们人人本有自性,跟诸佛平等的,那我们为什么现在见不到自性、得不到自性的受用?原因在於这里讲的觌体自迷。觌就是看见,见到了体,却是迷失了。其实自性无所不在,你看看祖师考验学人,学生要是见性了,师父就问他:自性在哪儿?随便抓住一物,「这就是自性」,随拈一物就是。为什么?自性无所不在。那见到性的人,他在任何一物上都见性,凡一切相不离自性。可是迷了自性,眼前看到的种种,这是相,看不到性。久积沉迷,时间久了,妄想分别执著日益加深,愈来愈沉迷於这些幻相当中,见不到自性。虽见不到,但是自性没有动摇过,没有增减,更没有缺失。失去自性是迷失,不是真的缺失,你迷的时候,它还完完整整的在,只是我们迷了,看不到。所以从自性角度上讲,这是佛宝,这是自性佛宝。
下面讲自性法宝,「现前一切十界依正诸法,皆此介尔心中之所显现。如彼梦中所见诸法,终不离於梦心。现前诸法,亦复如是,虽妄谓在我心外,各各实有,而实非有。犹如梦未醒时,执梦为实,醒后寻觅,了不可得。如此心中所现十界,不离自心,名为法宝」。这里说的法宝,也是从自性上来说的,现前一切的境界,所谓十界依正诸法。十界是十法界,包括六道和四圣法界,六道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这六道是属於凡夫;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圣人的法界。这十法界依正庄严,依是依报,讲的环境;正是正报,讲的我们本人,也就是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皆是我们一念介尔心中所现之物。介尔是比喻极其微小,念头极其细微,所以称为介尔之心。一有念头就变现出法界,这个念头里面如果有妄想,就变现出十法界;如果妄想里面有分别而没有执著,这十法界里面所现的是菩萨和佛的法界。佛是断了分别;菩萨,高位的菩萨也断了分别,低位的菩萨还没有断尽;如果四圣法界里面分别稍微严重的,但是没有执著,这就现声闻、缘觉法界;如果再带上执著,执著就很严重,那就现出六道。执著里头,如果执著善,变现的是人、天善的法界;如果执著里面带著恶,贪瞋痴的这些念头,就变现出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法界,全是我们这一念心所现的。
所以,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都是我们这念头产生的,这里比喻像作梦一样,你说梦中见到种种境界,这梦境哪儿来的?不是别人造给你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外来的,全都是你这个作梦的心变现的,所以终不离於梦心,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哪儿,拿给我看看?心就是梦境,所以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心境一如,心境不二。我们不仅是梦中如此,现前诸法(就是一切的现象)亦复如是,跟这是没有两样的,所以醒的时候是做大梦,睡著了是做小梦,整个就在梦中没醒过来。我们见到这些境界,以为这些境界是真实的,没有想到境界就是我的心变现的。妄谓,妄是打妄想,以为境界是在我心外,心外还有物,而这些境界以为是实有。其实都错了,实际上并没有。你说在作梦的时候,确实梦到了种种人、种种事、种种物,你不能说没有,他确实看到了。可是你想想它真有吗?
它是梦,哪里是真有!是非有,可是非有却好像有,似有非有,这叫妙有。妙在哪儿?它不是真的,就是变现出来的境界,等到你梦醒来的时候,你就发现那是假的,了不可得。你在梦中的时候,就以为这梦境是实有,那是愚痴颠倒。所以,凡夫是在梦中还没醒过来的人,而诸佛菩萨都是从梦中醒过来了,知道一切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能够控制,不能够占有,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就是宇宙万有的真相。
从这一个方面来讲,「如此心中所现十界,不离自心,名为法宝」。这宇宙万有是我们心中所现之物,它没有离开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现象不离自心,从这个方面来讲,这是自性的法宝。这种知见叫做正知正见,法就是自性中的正知正见,你能够了解这个宇宙事实真相,这就是皈依自性法宝。前面讲的皈依自性佛宝,是觉而不迷,觉什么?觉悟自性。
底下讲自性僧宝,「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任颠倒昏迷,分能分所。究竟离心觅法,无分毫法相可得;离法觅心,亦无少许心相可得。即心是法,即法是心,本自和合,不可乖异,名为僧宝」。僧,它有清净和合的意思,叫和合僧。这里从心性上讲,僧宝是说什么?心中所现的万法本自和合,从来没有分离过。你看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我们这个真心变现出来的,真心以外没有东西,这叫心外无法。那一切的现象都离不开心,现象就是心,所以现象以外哪有心可得?像我们刚才讲的作梦,作梦的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作梦的心,梦外无心,心外无梦,只是我们凡夫颠倒昏迷。这个现象就是什么?起了妄想分别执著,起妄想分别执著就会分能分所。
什么叫能,什么叫所?譬如说我看见一样东西,有能看见的我和所看见的东西,把它分为二,这就是分能分所,就有对立了。实际上心性中没有对立,没有能所,能所不二。就好像作梦的能梦之心和所梦之境是一不是二,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这个宇宙也是这个样子,一切宇宙万法就是心,心是能知能觉,宇宙是所知所觉,能所不二。所以,你想要离心觅法,无分毫法相可得,离开了这个能变现宇宙的心去找宇宙万法,找不到。为什么?宇宙就是心变现的。反过来离法觅心,离开宇宙现象去找一个真心也找不到,无少许心相可得。为什么?心和法是和合为一,是不二的,所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它本来就和合,本来不二。乖异就是二,它不可乖异,这是讲自性僧宝。
底下又讲,「此介尔一念心中,圆具如此三宝体性,无欠无余」。要知道,我们自己本人这一念心性圆满具足自性三宝,没有任何的欠缺,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若能观此介尔之心,则能具足一切佛法。故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若不作此观心辨体者,云何名为於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耶?」这是讲到我们一念介尔之心,这一念真心具足一切佛法。佛是觉悟的意思,所以佛法是觉悟之法,你觉悟了,你知道万法唯心,都是唯心所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诸佛正遍知海就是诸佛的觉海,他的觉悟从哪儿来?从心想生,不离我们的心性。凡夫一切境界也是从心想生,只是诸佛觉悟,凡夫迷惑颠倒,所以这种受用就天渊之别,差别很大。
蕅益大师在这里给我们分析观心辨体,从心性上来辨明本经的体性,告诉我们,本经以自性三宝为体。真正明了这个道理,关键在於我们要觉悟,觉悟自己心性中的三宝,念念不离自性,念念觉悟,这就跟诸佛一样,这才能够称为「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这句是本经的经文,我们从观心的角度去体会,这句话意思极深。常忆父母,父母是什么?就是自性三宝。父母表示能生的意思。宇宙万法由什么来生?由我们心性来生,念念不离心性,这叫做念念中常忆父母。而修孝慈,这是对一切众生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有真正见了性的人,念念不离自性三宝的人,才能够念念中修孝慈,孝养一切众生,慈悲关怀一切众生。
所以明白本经的体性,对於如何修学这个经典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理解愈深刻,修行的功夫愈增上;理解得浅,你修行的功夫一定也就很浅,心量也就小,以为这部经就教我们孝顺父母,只孝顺眼前的父母,自己这一生的父母,那就太浅了。不了解佛真正的本意是让我们由小及大,把心量扩大,一切众生就是我父母,念念不离自性三宝,而孝慈一切众生。
底下就给我们讲第三方面,明宗。蕅益大师判此经以孝慈为宗,宗是修行的方法、要径。明白了这个经的体性,就知道该怎么修。蕅益大师讲明宗也从就事而论、观心而论两方面来论述。我们看,「就事明宗者,戒虽无量,以孝为宗。万行虽多,以孝为首。所以释迦旷劫,常修报恩之行,目连成道,即念乳哺之恩。当知非但成道之后,方念其亲,实因报亲因缘,方修圣道。如地藏菩萨,昔为婆罗门女,为度母故,发大悲心,生界未空,誓不先成佛道。诸佛菩萨,发心因缘,大率如此」。先看到这里。
佛法一切法门基础就是戒律,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佛灭度之前遗训说到,以戒为师。戒律是无量无边,不仅是佛制定的明文的戒律,像我们现在必须要持的五戒十善,出家人要持的沙弥戒、比丘戒、还有菩萨戒,在家人也有菩萨戒,这些是明文定下来的戒律。实在讲,戒律是包括佛所说的一切的教诫,更广义的说,包括世间一切的法律、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礼仪等等,都属於戒律,所以是无量的。佛告诉我们,戒律以孝为宗,这个宗是它的纲领,你要落实戒律,修行的纲领在哪里?就在於尽孝。万行虽多,以孝为首,菩萨道修六度万行都是修在这个孝字上。世间圣人也这么说,百行以孝为先。所以释迦牟尼佛他无量劫来修菩萨道,修什么?就是修这个报恩之行,就是修孝行,就是在尽孝。成佛就是圆满的尽到孝道,目犍连尊者证了阿罗汉道,你看他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念父母乳哺之恩,要救度在饿鬼道的母亲。这些圣人给我们做出的样子,就是以孝为宗,以孝为首。
不仅是成道之后才念自己的父母,其实念父母、念报恩是我们真正发心修道的因缘。地藏菩萨过去做婆罗门女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造作恶业堕到地狱,发心要救度,你看她也是修大供养,她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虽然佛当时不在了,是属於像法时代,但是供养佛像、供养塔寺,这就是供养三宝,跟目犍连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她能念佛,她这种诚孝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现身告诉她,让她回去端坐念佛。念佛就是念三宝,念念不离佛号,就是念念不离三宝,所以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她念到一心不乱,将她母亲真的从地狱里超度到天上去了。她因这个因缘发起大悲心,要像度她母亲一样度尽一切众生,众生都成佛了,她自己才愿意示现成佛;众生要未尽,她誓不成佛。这种大慈大愿,都是从孝心而生的。实在讲,地藏菩萨是做个代表,其实诸佛菩萨,一切诸佛菩萨发心的因缘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都是从孝道而生。所以孝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没有孝道,佛法也就不复存在了。
底下,蕅益大师为我们分析世间之孝和出世间之孝的两种孝的分别。「申此孝义,即有二种,一世间孝,二出世孝」。先讲世间孝,「世间孝有三种,一能尊亲。谓自成圣贤,亦能喻亲於道,如大舜等;又继志述事,如武周等」。世间人尽孝基本上就是这三个方面。第一种叫尊亲,就是使父母能够尊贵显要。那什么人的父母最尊贵、最显要?要自成圣贤,自己要做圣贤,圣贤的父母是最令人尊贵的。还有一种喻亲於道,这是教导父母亲能够修学圣道。像大舜,这是「二十四孝」之首,大舜的父母那是不善,常常虐待舜,甚至千方百计要置舜於死地。而舜凭著他的至孝和智慧,一次一次的躲过他父母对他的虐待和残害,最后用自己的至孝之心感动父母,让父母改邪归正,这是喻亲於道,而自己最后成为圣贤。孔子最赞叹的舜王,说「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德堪称圣人,他的尊贵,你看他做到了天子,尧把帝位禅让给舜,这是他孝心的感召,这真是让他的父母亲得到最尊贵了。底下举武周的例子,武是武王,周是周公,武王和周公他们尽孝是在继志述事。真正大孝之人,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能够继续和发扬祖先的志向,能够继承父辈的事业,这是武王和周公做到的。他们的父亲是文王,武王和周公是兄弟俩,父子三人都是圣人。这是讲世间尊亲之孝。
第二个,「二不辱其亲,如曾子启手启足等」。能够令父母不要蒙羞,能够常常想到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爱惜自己的名节,像《弟子规》上讲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能够常常谨慎修持,不辱其亲,这是世间第二种孝。这里举出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这是出自於《论语》。启手启足,是曾子有病的时候,临终前跟自己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就是让弟子们把他的被子掀开来,这个启是开启的意思,掀开被子让弟子们看看,曾夫子的手足有没有损坏。《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做到了,他临终的时候给大家示现一下,你看看,我的全身都是完整无损的,这是对得起父母。父母把这个身体给了我,我到最后还能保持完整,这是不辱其亲。当然,曾子不仅是保持身体完整,而且能做到保持他的德行完好无缺,孔门十圣之一,后人把他尊称为宗圣。这是不辱其亲。
第三个,「三能养其亲,如必有酒肉等」。第三类的孝就比较低一点,只是能养活自己的父母,譬如说供养酒肉饭菜,给予父母衣食温饱,这是属於能养。但是能养算不算是真正的孝?不算,你看《论语》里有「子游问孝」,夫子的学生子游曾经问什么是孝,夫子怎么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这好像就是说我们现在。我有一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当时正好遇到母亲节,记者采访了一些母亲,都是那些大款的母亲。先是采访这些母亲的儿子,问他们,母亲节要到了,你们想要怎么样孝养你们的母亲?这些大款们说:「我要赚多多的钱,买洋房、买名车,让我母亲能够享受。」这是能养。然后这些记者又去采访那些母亲,问她们,你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怎么样来孝养你们?没有一个母亲说我想要名车、想要洋房的,倒是不少说到:「我就希望我那儿子不要太忙了,母亲节能够陪我吃顿饭。」所以夫子讲「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是能养就叫孝,能养狗、能养马,跟能养父母有什么区别?养狗养马跟养父母的区别就在於「敬」这一个字,你要恭敬父母,处处能够体贴父母,真正满足父母的需要,这才叫孝。光用这些酒肉饭食供养父母,孔子讲,「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光是用酒肉供养,哪里称得是孝!更何况用肉来供养,那杀生,增加父母的杀业,反而是不孝;酒也是让父母昏沉。所以,吃肉失慈悲种,饮酒失智慧种,用酒肉供养父母是让父母失智慧种、失慈悲种,这曾是以为孝乎,哪里是孝?
底下讲,「能尊亲者,名为大孝,亦名达孝,亦名至孝,即是世间孝之极致。然虽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不能使其亲出轮回苦、证常住乐。圣人设教,曲随物情,杨叶止啼,为出世孝作弄引耳」。蕅益大师这里告诉我们,能尊其亲,这是属於大孝。第一种孝是世间讲的大孝,也叫达孝,达是到顶点了,又叫至孝,就是都是讲到最高的,世间孝之极致。但是世间孝之极致莫过於大舜,刚才讲的,孔子最赞叹的,「德为圣人,尊为天子」,而且「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这《中庸》里面所说的。宗庙飨之,这是后人给他祭祀,千秋万代的子孙都纪念他,这个德行太厚了;子孙保之,是他的事业,他的家业千秋万代的子孙都在保守著,确实,现在很多都是舜的后代。
可是,如果不能使其亲出轮回苦、证常住乐,父母还在轮回,不能够出离生死,证得常住真心的涅盘妙乐,这个世间孝也是有限的,只是对他这一生而已,不能管他来生后世。所以真正的圣人,这里是讲佛菩萨设教,设立圣贤教育,教导我们尽孝,先从世间孝教起,目的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做到出世间孝。那世间孝这种教育叫曲随物情,曲是勉强、委曲,因为众生他有情执,物就是这些众生的意思,随顺众生的情执,勉强来给他教化,讲世间孝,这叫杨叶止啼。杨树叶落下来的时候是黄色的,也叫黄叶,那个小孩哭的时候,父母就拿著这个黄叶在他面前扬,「你别哭了,这是黄金,你不哭,我就用这黄金给你买糖果吃,好不好?」这什么?就是为了让这小孩不要哭,用这种方便的手段来止啼。其实那黄叶真是能买糖果吗?等到婴儿破涕为笑了,他也就把糖果给忘了。所以这是比喻圣人以世间孝教化众生,目的是为出世孝作弄引耳,引导众生修出世孝。现在时间到了,我们暂时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菩萨,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盂兰盆经》五重玄义,我们继续看明宗,刚才我们学习到蕅益大师论述孝,分为世间孝与出世孝。刚才讲的世间孝分三种,一种是能尊亲,二种是不辱亲,三是能养亲。世间孝,圣人只是用这种方便的教学来导引我们修出世孝,因为世间孝不能够令父母出离三界,也不能够让自己真正成就出世圣人,所以即使是世间孝之极致的能尊亲,他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世间圣人设教,大概也不乏佛菩萨示现,先让我们众生孝养自己父母,因为众生都有情执,都有亲疏的分别,所以圣人随顺众生的情执,教导我们孝养父母。如果人不能孝养自己的父母,更谈不上去孝养一切众生了。但是又不能只停留在孝养眼前父母,还要提升、还要扩展,这就是修出世孝。
蕅益大师说,「出世孝复有二义,一直明孝道,二以慈成孝」,这两个意思。首先讲直明孝道,也有四种,「一尽心供养,二诱令修善,三劝令舍恶,四令证道果」。这四种属於出世孝里面的直明孝道,这是讲就孝顺父母而言,直截来谈孝道,就有这四种。我们首先看第一种,「尽心供养者,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也」。这是佛教导我们对父母要尽心供养。尽心就不能有私心,有一个「我」在,这就有私了,我们跟父母是一体的,所以供养父母是无我的。戒律上有规定,修行人必须孝养父母。
蕅益大师对律宗研究极深,很多人也称蕅益大师是律师,他是一生,可以说出家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专攻戒律。他这里引用《五分律》,这是对出家人的戒律,比丘戒里头的戒律。这里面讲到如果有人在一百年之中,这时间很长,右肩担著父亲,左肩担著母亲,这是尽心的去供养。而且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用世间最珍奇的宝物、最美好的衣食去供养父母,这是世间孝里面讲的能养,而且这个能养是用最恭敬的心态。右肩担父,左肩担母,这是比喻一种最恭敬的心态对父母奉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须臾,是时间很短暂,父母对我们的那种恩德尽管是须臾短暂的时间,我们要报起来,那是百年尽心供养都报不尽。为什么?因为父母对儿女的那种爱心、那种真诚,那种无私无我、尽心尽力,这个程度远超过儿女对父母。也就是说,儿女即使是能够做到,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珍奇衣食供养,这种爱心还比不上父母对儿女那种爱心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所以父母须臾之恩超过儿女孝养父母百年。所以佛,从今以后听诸比丘,听就是准许,准许受了比丘戒的出家人对父母尽心竭力的供养,而且是尽形寿的供养。所以有些人错误的以为,出了家就不能够去供养父母,这是错误的。佛在这里,特别在戒律当中规定,应该对父母尽心尽寿供养,如果不供养得重罪,这是犯戒了。这个当然不仅是对出家人而言,对所有的人都适用。
在佛经里面有一本《杂宝藏经》,讲到一个故事,是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一段因缘。他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久远劫前,他还没有成佛,那时候还是个凡夫,叫做慈童女,他是一个长者子。他的父亲很早过世,家里又比较贫寒,这个慈童女侍奉自己的母亲极为孝顺,每天都辛勤的劳作。他是割草、卖柴来维持生活,每天得到两文钱,收入很微薄,可是他都用来奉养自己的母亲。因为他辛勤的工作,逐渐收入也增加了,后来每天能够供养自己母亲四文钱,到后来增加到八文钱。因为他为人忠实,令人信赖,所以他卖柴大家都喜欢多给他一些,所以他的利润就多起来了,后来每天能供养自己母亲十六钱。
结果有一次别人就告诉他说:「你很聪明,又经营有方,你为何不入海取宝?海里面有宝物,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常常入海取宝,这不是更加的富足吗?」慈童女听到这个话,就回来跟他的母亲讲,就问他母亲说:「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行业?」他母亲说:「你父亲在的时候常常入海去取宝物。」慈童女听了之后,他说:「我也要像我父亲那样入海取宝。」结果他母亲当时以为他是开玩笑,就跟他随便说说,「你也可以去」。结果慈童女听了就认真了,於是约了同伴,就约定要去入海。所以这一天他向母亲辞行,这时候母亲看他要来真的,就跟他讲说:「你别去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这入海取宝,那有危险回不来,我怎么办?」可是慈童女就对他母亲说:「我已经向您请问过,您同意了,我才跟同伴们约定一起入海。现在我要是不入海,那就失信了,为人要守信,宁可立信而死,不可无信而生。」很坚决。结果他母亲就非常的难过,舍不得,抱著他痛哭说:「那你等我死了之后再去,好不好?」可是这慈童女还是坚持要出海,而且当时把母亲推开,在他母亲头上拔了几十根头发。母亲这个时候就怕儿子会有不孝罪,於是只好同意放他走。
慈童女就跟同伴们一起去入海去了,结果在海上遇到了大风,就把他们伙伴全部吹散了。慈童女就走到一座山旁边,他一个人,就见到山的顶上有一个城,有个城池。他当时是又饥又渴又累,看到有城池,他就马上冲上去,看看有没有些吃的。结果这个时候城中有四位非常美丽的女孩子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这慈童女看了就很奇怪,就问她们:「你们为什么来迎接我?」这四位玉女就跟他笑著说:「你有很大的福气,能够在这个城里头跟我们姊妹四人共享四万岁的快乐。」结果慈童女一看这好事情,就留在城中跟这四位玉女一起玩乐,享受生活。住了四万岁,他就开始生厌弃,就离开她们了。这几位玉女就感觉到很遗憾,而且还带著娇瞋的口气跟他讲:「阎浮提人真是反覆无常,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抛弃我们?」这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人心无常,这么就走了。结果慈童女坚决执意要走,就离开她们,往前走。走了一段路,又见到一座城,很漂亮,结果有八位玉女,每个人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也是这样告诉他说:「你有很大福气,你可以跟我们在这里有八万岁的良缘。」慈童女看了也很高兴,也不客气,就在这里住下来。可是住了八万岁,他又生厌弃心,又离开她们了。
结果又往前走,又遇到一座城,又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如意宝珠来迎接他,兴高采烈的跟他讲,说「您很大的福报,你可以跟我们十六位姊妹有十六万岁的因缘」。结果这慈童女真的,他就知道自己福气很大了,就跟这些玉女在一起生活。又过了这一段时间,他又要走。如是又往前行,最后遇到了一座城,有三十二位玉女来迎接他,又加倍了,每个人拿著如意宝珠迎接,告诉他说:「你跟我们有三十二万岁的因缘。」这福报愈来愈大。慈童女又在这个城池当中住了这一段时间,结果又生厌弃了。这时候,这些玉女就很感慨,说:「你再往前走就可能会遇到困境了。」结果慈童女没有听这些玉女的话,他自己是雄心勃勃,知道可能往前会有更殊胜的福报,所以毅然跟她们诀别,又往前走。
结果走到前面发现有一座铁城,他心里就觉得奇怪了,这城好像跟以前的城池不太一样,阴森森的,挺恐怖的。又往里头走,好像那些光景不太妙,也没有什么玉女来迎接他,一座空城似的,开著门,他就进去了。一进去之后,那门自动就关上了,把他锁在里面,这时候他觉得好像不妙,可是又没有后路了。突然之间发现城里是一片火焰,非常的热,慈童女就很惊恐,四处去找,看看有没有玉女来迎接他。可是却发现有一个面孔狰狞、头上戴著火轮的鬼卒站在他面前,这时候他就非常的惊恐,这个人不是善类,这个地方好像一座牢狱似的。正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忽然之间一阵大响声,有一个大火轮忽然就飞来套在慈童女的头上,把慈童女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个火轮是非常的热,让他非常的痛苦。结果慈童女就问:「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地方,作了什么罪?」结果狱卒告诉他,说世间有人舍弃母亲,结果就会来到这里,通常如果是拔过母亲的头发,就会有头顶火轮的罪报。慈童女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够解脱这个罪?」鬼卒说:「要有另外一个人跟你一样舍离母亲,然后再来到这个地方,才能代替你这个罪。」
结果慈童女又问这个鬼卒:「我做过什么样的福,修过什么福,为什么之前见过这么多的城里头的玉女来迎接我,来伺候我?」鬼卒说:「你在阎浮提,每天用两钱供养母亲,就可以进入琉璃城,有四位玉女,有四个如意宝珠,在里头能够有四万岁的福报。后来你能够用四钱供养自己的母亲,你就得到玻璃城(玻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那种玉),就会有八个玉女,拿著八个如意珠来迎接你,你有八万岁的福报。后来你增加到八钱供养母亲,你就能够入白银城,这城是白银做的,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十六个如意珠来迎接你,你有十六万岁的福报。后来你能够用十六钱供养母亲,那你的福报又增倍,你在黄金城里头,有三十二玉女,有三十二如意珠,有三十二万岁的福报。可是后来你舍弃母亲,还拔了母亲的头发,现在就要戴这个火轮了。这个火轮不会掉到地上的,除非是有人来代替你。」慈童女听了之后就无话可说,就知道自己过去孝顺母亲真得福报,有一念违逆母亲,还拔了母亲的头发,就遭受这样的罪报。
他生起慈悲心,自己只是有少许悖逆母亲,就会有这样的罪报,那世间那些大逆不道的人,他所受的罪比我要重得太多了。他想到这里,就寒毛直竖,就想到要救人救世。所以他就发了誓愿,说愿我代一切众生来受苦。结果这个心一发起来,发现头上这个火轮忽然间就掉到地上。慈童女又问:「你不是说这个火轮不会掉到地上的,怎么会掉到地上来了?」鬼卒看到他这样,也不跟他说话,拿个狼牙棒,一棒就把他打死。结果在地狱里一死,就了结了地狱罪报,他从地狱就出来了,而且立即就生到了兜率天。你看,一念发起大慈悲心,地狱的业报就满了,就没有了,生天了。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当时这位慈童女就是我的前身。所以告诉大家,对待父母要勤心供养,不能够有少许悖逆之心,否则果报是真的丝毫不爽。这是讲到若不供养,得重罪也。这是讲到尽心供养这一条。
直明孝道第二条是讲「诱令修善」。「如《佛说孝子经》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尽孝养,犹为不孝。能令二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是报重恩。」这是讲到劝诱自己父母学佛修善。佛门里面有一本《佛说孝子经》,佛讲到关於孝道的经典有不少,这是其中一部。说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如果你不能够善巧方便导引自己父母亲去学佛,虽然你尽心孝养,犹为不孝。所以这里讲到孝道的标准就高了,不仅是能养父母之身,更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这里提到养父母的智慧,能够使到父母去恶为善,就是断恶修善,奉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奉持五戒,将来父母必定得殊胜的善报。如果只是在物质上尽心供养父母,可是父母还每天造恶,那你想想,你对他的孝养是他的福报,消了他的福报,而他又不能够去恶为善,福报终有一天享尽了,恶报现前。那我们做儿女的岂能忍心看到父母受恶报?所以必定是尽心尽力导引自己父母修善持戒。
执三自归,这是学佛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这里讲到自归,自是自己,皈依自性的三宝。我们做早晚课念皈依的时候,都是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这叫三自归。为什么叫自归?因为三宝是自性本来具足,只是我们能不能归、能不能依而已。什么叫皈依佛?佛者觉也,觉而不迷,能够从迷惑颠倒归回来,回头依自性的觉悟,这叫皈依佛,这是自皈依佛的意思。法者正也,正知正见,能够从邪知邪见那里回归,回头,依自性的正知正见,正而不邪,这叫自皈依法。僧者净也,净而不染,能够从污染,包括身心环境的这些污染回头,从污染的知见回头,依靠自性清净,清净心,这叫自皈依僧。能够劝导父母皈依觉正净,皈依三宝,这是大孝,天天如是,朝奉而暮终。所以真正报重恩者,那是让父母学佛,让父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往生净土,这个孝道才算尽到。莲池大师讲,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离尘垢就是脱离三界,往生净土,子道,就是孝道才算成就。这是诱令修善。
底下第三条是讲「劝令舍恶」。「如《孝子经》云:若亲顽暗,不奉三尊,凶虐残戾等,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若犹未悟,即为开化,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刑戮。若复未移,悲泣啼号,绝不饮食,亲虽不明,必惧子死,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儒礼亦云,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也」。这是劝父母断除恶法,断恶。《佛说孝子经》里面有讲到,如果我们的父母冥顽不化,不能够信奉三宝,执著自己的邪知邪见,甚至凶残、暴虐、狠戾,这种是属於恶的心,造作恶业,将来必定有恶报。作为儿女应该怎么做?应该是极尽全力的来劝谏。这个极力,一定要有智慧,不是硬来的,硬来反而有时候会产生反效果。要有智慧,善巧方便,全心全力来劝导父母,让他觉悟,让他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说明佛陀教育的利益,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学佛。但是父母善根深浅不一定,如果父母有善根,经过你的引导他觉悟了,当然这是儿女的这孝心有了结果,真的是不容易。
我记得当时我母亲带我学佛,可是我父亲他不赞成我们学佛,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我们当时也是想尽方法来诱导他学佛,不仅是跟他讲道理,我记得当时从美国留学回来—我是年年回来看望父母,带著父母,带著我爷爷奶奶去游九华山,游天目山,让他在佛教的道场氛围里面去薰陶,去增长善根。自己也要做出一个孝养父母的样子来,让他们心生欢喜,让他们知道学佛人是好,孝顺,让他们尝到甜头了,他们才肯接受。中间有种种的酸甜苦辣,那就不能细说了。真正相信古德所说的,「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你看我父亲现在学佛学得不错,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在道场里面修学,读《无量寿经》已经超过三千遍。虽然身体在七年前做过手术,脑瘤手术,本来医生给他断言是不会超过三年寿命,这念佛愈念愈好了,身体愈来愈好。手术之后生活都非常的正常,三宝威神加持。
所以子当极谏,以启悟之,让他学佛。若犹未悟,如果他冥顽不化,怎么办?种种善巧,为其开化。包括什么?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牵臂引类,示王者之牢狱,诸囚之刑戮,这是给他示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要启发人学佛,最重要的是让他明了因果的真相,牵臂引类,就是拉著他、带著他去看,你看看造作不善的就会有这种现报,到牢狱里去看那些受刑罚的,甚至被杀头的,都是因为造作不善,所以让他觉悟真的有因果。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若复未移,最后拿出绝招,悲泣啼号,绝不饮食,痛哭流涕。用自己的真诚心来感动父母,而且绝食,不吃饭、不喝水,坐以待毙等死,让父母觉得这不行。亲虽不明,虽然父母可能没有这么多善根,他不太明白佛法,但他总是疼爱自己的儿女,必惧子死,他看儿女这样不吃不喝,天天悲痛的流涕痛哭,他会死的,他害怕。结果当强忍伏,心修正道,就勉勉强强随顺儿女,跟著儿女学道,学著学著,就上路了。这是什么?不得已而为之,那是对一类真的缺乏善根的父母。但是真正用诚、用孝去感动,人心是肉团做的,没有不感动的,不能感动是自己诚意不够。
儒家礼节里头也有讲到,父母有过,「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这《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就是这个意思。父母有过失要劝导、劝谏,一次不听,再劝;再劝不听,三劝;三劝还不听的,那真是顽固不化的,怎么办?号泣痛哭,包括这里绝食抗议,让父母真正了解你是为他好,他最终也能随顺你,断恶修善,皈依三宝。这是第三条。
直明孝道第四条,「令证道果」。这是讲,「如净藏净眼之於妙庄严王,释迦世尊之於净饭父王及摩耶夫人等」。这里讲得比较简单,用两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令证道果,就是儿女能够帮助父母证得道果。道果,至少小乘初果须陀洹到四果阿罗汉,乃至证菩萨果位,证佛果位,这都属於道果。
这里举出第一个是《法华经》上的故事,净藏净眼之於妙庄严王,是出自《妙法莲花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这第二十七品中所说的。这是说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的时候,有一尊佛,这尊佛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当时有一个国王就叫妙庄严王,他有个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净藏,一个叫净眼。净藏、净眼两人其实是菩萨再来的,他们有大神力、大福德、大智慧,已经是久修菩萨道,是来报恩的,为了让他父亲改变邪见,能够学佛。当时他们想要出家,请求父王准许,那父王当然不准许。结果他们就在父王面前示现种种神变,用神通,那菩萨他才可以有这个本事示现种种神通,让他的父王看到之后觉悟。结果后来准许他出家,不仅准许两个儿子出家,而且自己后来也跟著出家,在八万四千年当中修习《妙法莲华经》。当然他们的寿命非常长,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寿命最多也就是百岁,他们那个寿命很长很长,所以在八万四千年中精进修习《妙法莲华经》,证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他成道果了。这是净藏、净眼两位王子对他的父王尽的大孝,真正让自己的父亲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下面的这个故事是讲释迦世尊之於净饭父王及摩耶夫人,释迦牟尼佛父王是净饭王,他的母亲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佛以后,七天就死了。世间人看是死,其实不是痛苦,她是因为生了佛,做了佛母,这个福德太大太大,这人间已经没有给她享受的福报,她生到忉利天去了。净饭王后来娶了摩耶夫人的妹妹,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把他抚养大的。净饭王他不信佛法,释迦牟尼佛当时出家的时候他也不允许,是释迦牟尼佛后来偷偷跑出来的。结果出家之后证道成佛了,后来回来度自己的父王。在回来之前,佛先派遣他的弟子优波离尊者,优波离尊者戒律非常好,阿难复讲佛的经典,优波离尊者是诵戒,把佛的戒律复讲出来,所以,经藏是阿难尊者结集的,律藏是优波离尊者结集的。由戒生定,由定开慧,他证得阿罗汉果了,所以佛派遣他回到净饭王的王宫。结果优波离尊者腾身在虚空当中,示现种种神通变化,而且还有天龙八部也示现种种庄严供养。这一示现,让净饭王折服了,知道这世间世俗的富贵之乐远远不如出世之乐,所以他后来也皈依三宝。佛以般若智慧为父王开导,告诉他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也劝自己的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法门,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你看,释迦牟尼佛劝他父王修净土法门,证明净土法门那是最宝贵的法门,否则释迦牟尼佛不会给他父亲来推荐,所以我们今天能够修行净土法门,这是至宝。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讲的,要「宝此一行」,这一行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至为宝贵的法门,蕅益大师讲这是至简易、至方便、至直捷、至究竟的法门。念佛简单容易,谁都会念,谁不会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没文化的老头老太太都会念,简单容易;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念;直捷,是直捷了当,念佛成佛,再没有任何的法门比这个更直捷、更快速了;究竟,往生净土不退成佛是圆证三不退,将来成佛是成究竟圆满的佛。这么殊胜的法门,佛为自己父王介绍,净饭王就在法会当中闻法,当下就证得法眼净,也证了道果;不仅净饭王证果,很多族人,在场的人都证得圣果。后来净饭王往生的时候,佛还亲自回来举丧,为自己的父亲入殓、抬棺木,把他父亲的棺木抬到灵鹫山上去安葬。过去佛常在灵鹫山说法。这是佛尽大孝,度自己的父亲出苦海、证道果。
对他母亲也是如此,摩耶夫人生了佛之后,生忉利天,佛为报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专门抽出时间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讲的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佛经里有一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就记载著这个故事,说佛在忉利天上讲法,是有一次结夏安居三个月,当时佛身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在忉利天的摩耶夫人,就是他的生母看到了,乳汁自然流出。她就说:「难道这个人(就是放光的这个人)是我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如果真的是,这乳汁应该送到他口中。」说完乳汁流出就像白莲花一样,进入了佛的口中,摩耶夫人见了之后非常的喜悦,心花绽放,於是一心至诚的五体投地,向佛请法。她专精正念,这时候烦恼顿时息灭,佛给她一说法,她就证得须陀洹果。须陀洹果虽然是小乘初果,但是也是圣人,在人间天上七次往来,他就证得阿罗汉。所以,这也是佛报母亲的恩德,让母亲也证道果。
最后有一段讲到,「此四种孝,即顺四悉檀意。初之一种,同於世间。第三能养」。这四种孝,第一种说尽心供养,跟世间孝里的能养父母是一样的,「令父母得欢喜益。但世间孝养,多事杀生,重结怨业;出世孝养,清净无过,是为异也」。可是世间孝和出世间孝还是有不同,世间孝养往往用酒肉,杀生,结了怨业,出世间的孝养是清净的。所以学佛,我们要首先帮助父母断肉吃素,清净没有过失,这就真正没有后遗症。「修善舍恶,同於世间,第一大孝」。刚才讲到的「劝令修善」和「劝令舍恶」,这两种跟世间的第一大孝,第一大孝是「尊亲」,是相同的。「令父母得生善灭恶二益」,这两种益处,生善和灭恶。「若自修善行,亦名为孝,即同世间。第二不辱其亲」。如果我们断恶修善是自己分上修行,这跟世间的不辱其亲就相同,「德有伤,贻亲羞」,我们断恶修善是不辱父母。「但儒明不辱,止据现生;佛戒功能,济度累劫,是为异也。」世间和出世间的孝还有不同,儒家讲的不辱其亲只是对现生而言,没有讲到来生。佛所说的戒律,持戒功德济度累劫,我们因戒而得定,因定开慧,能出离生死,这是不同的地方。「令证道果」,这是最后直明孝道里头出世孝的第四种,令证道果,令父母证得道果,「世间所无,能令父母,得入理益」。这世间孝就没有了,证道果可以让父母入理益,这个是真正的、实在的利益。所以「前三为权,此一为实」。前面三种讲尽心孝养,劝父母断恶,劝父母修善,这是权巧方便而已,真正实在的利益是让父母证道果,这就是理益。这是出世间四种孝,这是直明孝道里面讲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再讲「以慈成孝」。有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落实佛门至孝—《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9/9/3 中国云南晚晴轩 档名:57-005-0002
更新于:2023-08-06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