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6 忍辱
接下来 佛又接着开示说: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优婆塞戒经》卷2)实义菩萨的第十三个条件是,心不放逸常修忍辱。这是说:心要常常住于法上,不放逸。住于法上而不放逸,这才是真正的苦行。一般人修的苦行,是一天到晚出坡,然后晚上不倒单,坐在那边打瞌睡,辛苦自己,说这样是苦行。但这其实不是真正的苦行,真苦行是中道之行不苦不乐;不苦是身不受苦,不乐是心不贪于五欲,常能制心于一处。若不是在佛法整理思惟上用心,那就是忆佛而净念相继,不然就是一念不生地出坡,这才是不放逸。修身苦行的人出坡种菜时心中若在打妄想,身体劳累辛苦时在打妄想,那就不是真苦行了,而是放逸了。佛法的修行全都在心上用功,可是他专在身上自苦,那种用功是心外求法,是佛门外道,那种苦行不该是佛门中人所应该修的。平实导师也常说:心不放逸,名为苦行。也只有心不放逸才能修忍辱,修于生忍,修于慈忍,修于法忍,能于深妙法安忍而不动摇,才是真正地修忍辱行,这就是实义菩萨的第十三种条件:心不放逸常修忍辱。
2024-02-04 21:53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慈航普度,和谐社会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增上科学,回归正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提升修行,庄严国土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践行环保,摄护生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公案觉悟,生死了脱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间佛教,利乐有情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识宝知道,断臂求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去妄存真,明心见性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解脱生死,淡然入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无法可修,无果可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勇猛精进,累世修行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八万法门,安心而入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自心是佛,即心即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无智无得,入佛知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东行传法,大乘根器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豁然有悟,无住生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忍隐精进,调伏身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拈花微笑,禅法心传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燃灯授记,顿悟成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降伏烦恼,金刚能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无心无住,圆融无碍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死生一线,无常紧随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