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赞不放逸法

2023-03-11 其他文章

佛陀时代,有一位仁德爱民、护持佛法的波斯匿王。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思惟着佛法的道理,他想:在佛法中,不知有没有哪种法门不仅能在现世得到利益,尽未来世亦能得到究竟利益?于是,国王来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虔诚恭敬地向佛陀顶礼,并且提出心中的疑问,请求佛陀开示。

佛陀慈悲地对波斯匿王说:我有一法能够增广修行,从现在到未来都能受益,这个方法就是不放逸。譬如大地,能生长百谷及一切草木,不放逸法就如同大地,能够增广种种功德善法。譬如一切根香,黑坚实香最为第一;不放逸法就好比坚实香中最胜的赤栴檀,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华鬘中,干陀婆梨琴华鬘最为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水生华中,青莲花第一;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一切畜生迹中,象迹最大;一切善法中,不放逸第一。如与贼战,能先出斗,名为第一;一切善法,不放逸第一。一切兽中,师子第一;善法之中,不放逸第一。又譬如一切大树,以波利质多罗为第一;一切高山,以须弥山为第一;一切黄金,以阎浮檀金第一;一切妙衣,迦尸衣第一;一切色彩,白为第一;一切众鸟,金翅鸟第一;一切光明,日光第一。

接着,佛陀告诉波斯匿王: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一切功德利益的起源,大王应该依此而行。一个国家中,如果国王能够做到不放逸,后妃、王子、大臣,乃至于百官眷属,也都能依此不放逸法来守护王城,国库仓廪自然满盈,国家自然富庶安乐。因此,大王应该依此而行,不但能守护自身,更能护卫一切生民。

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劝勉大众:

  不放逸最胜,放逸多讥嫌,

   今世不放逸,后世得大利。

   现利他世利,解知二俱利,

   是名为健夫,明哲之所行。

波斯匿王及与会比丘,听到佛陀以种种譬喻巧说,赞叹不放逸的殊胜功德,当下发起无上欢喜信乐之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省思:

经云: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一般人善恶念夹杂,起起伏伏,作不了主,所以常常陷入烦恼困境中。因此,若能不放逸,系住善法、正念,达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仅能克服烦恼障碍,更能坚固道念,保住法身慧命,生生世世,不退菩提。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放逸蹉跎时志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放逸蹉跎时志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内心不散乱、不放逸

在家菩萨如何修不放逸行? 在家菩萨如何修不放逸行?

心不放逸,名为苦行 心不放逸,名为苦行

修惭愧之心、不放逸心 修惭愧之心、不放逸心

修禅定(静虑)不放逸的方法 修禅定(静虑)不放逸的方法

佛与人生:灯云法师:安逸而不放逸,必能福寿绵长 佛与人生:灯云法师:安逸而不放逸,必能福寿绵长

不放逸行:随时随地检点身心 不放逸行:随时随地检点身心

摄心为戒,修不放逸! 摄心为戒,修不放逸!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但念无常,甚勿放逸 但念无常,甚勿放逸

不能放逸 不能放逸

了解放逸的源头 了解放逸的源头

第046集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第046集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认真修行莫放逸 认真修行莫放逸

放逸的祸害

不放逸如甘露妙药,可以解除违缘障碍 不放逸如甘露妙药,可以解除违缘障碍

暗钝愚痴人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暗钝愚痴人溺于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护宝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慈航普度,和谐社会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慈航普度,和谐社会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增上科学,回归正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增上科学,回归正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提升修行,庄严国土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提升修行,庄严国土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践行环保,摄护生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践行环保,摄护生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公案觉悟,生死了脱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公案觉悟,生死了脱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间佛教,利乐有情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间佛教,利乐有情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识宝知道,断臂求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识宝知道,断臂求法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去妄存真,明心见性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去妄存真,明心见性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解脱生死,淡然入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解脱生死,淡然入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无法可修,无果可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无法可修,无果可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勇猛精进,累世修行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勇猛精进,累世修行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八万法门,安心而入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八万法门,安心而入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自心是佛,即心即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自心是佛,即心即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无智无得,入佛知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无智无得,入佛知见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东行传法,大乘根器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东行传法,大乘根器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豁然有悟,无住生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豁然有悟,无住生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善法善行,惭愧增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忍隐精进,调伏身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忍隐精进,调伏身心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拈花微笑,禅法心传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拈花微笑,禅法心传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慧双修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燃灯授记,顿悟成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燃灯授记,顿悟成佛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降伏烦恼,金刚能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降伏烦恼,金刚能断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无心无住,圆融无碍 张朋: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无心无住,圆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