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意义及实践

2022-12-18 宣化上人全集

中国的道德伦理思想,全包括在“道”里,所谓“道能生我,德能长我”;道德乃天地之正气,人类最优良品性之基础,它是每个人本具的性德。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个无名之妙,即是道的写照。真正的道,不可名状,故太上老君又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万物之母,没法给它一个名字,虽勉强名“道”,实际上连这个“道”也无。这个道,也是人人之本性,仗此能修行成佛,所以世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再看看“道”字的结构,上面两点“丷”是“人”字演变而成的。仓颉造字,掌握了天地之奥秘。这两点亦是阴阳,即无极生太极,太极图里的阴阳点;在人身上乃二目,在天即日月,故《易经》云:“一阴一阳之为道,偏阴偏阳之为疾。”

道是无穷无尽的,五行八卦皆由道而演变出来。两点下面是“一”字;其实这个“一”字,本为“O”字,O是万有之本;它没有数目,但它是一切数目之本体,无大无小无内外,循环无端,周而复始。在O的旁边加“一”字,便成一O;一O加O则成一OO,一OO加O则成一OOO,一OOO加一O则成一OOOO。如斯加下去,则无穷无尽,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若不加下去,回复本有的O,则一个数目也无。此O即无极,从无极生太极,从太极继而生天地生万物。

这个O,若把它剖断了伸展开来便成为“一”字。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如何得到“一”?

(一)格物:从格物才能修成一,又从一变回O。这个O,在佛教里又叫大光明藏;至于格物,即格除物欲,如财色名食睡五欲,都要格除,才能恢复本有灵明觉性,返本还原。

(二)致知:物欲尽而智慧现前,能触类旁通;又像镜子,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三)诚意:对人接物,要主敬存诚,恳切笃实。

(四)正心:不存邪念,所谓“正念之时佛在舍,邪念之时魔在堂。”修道人不苟言笑、不轻举妄动,要保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不能同流合污,不能作乡愿为德中之贼。

(五)修身: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尊重人格,从皇帝到庶民,皆以修身为本。

(六)齐家:修身然后才能和睦家庭,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七)治国:家庭,是国家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自然国泰民安。

(八)平天下:从国治,进而能靖平天下。

《大学》上所讲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及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条目分明,是做人处世必修之路。一定要在此处下功夫,故不要向外驰求,说食数宝,如此得不着受用;必要躬行实践,所谓“欲想天下好,先从自身上做起”。我是人类的一分子,自己未做好,如何令全人类都好?大家不要像洗衣机,只懂洗别人的衣服,自己积满了尘垢却洗不清;也不要像照相机,光能往外照,而照不到自己的相。那是机器,而人类乃万物之灵,故要以身作则。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曰仁。”克己即律己,心不存邪念,身不作邪行,口不说骗人的话。必要律己,始能服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正己而后教人、化人、助人。

“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现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仁义礼智乃人本然天性,你能从心内把它发扬出来,自然流露一种光泽,此乃德光普照,与人人有缘,随时随地,从形态、仪表、语默动静中皆流露这种德光。

所谓“有德人人亲,有道便为尊;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这种德性,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顺序,鬼神合其凶吉。又云“充实之谓美”;这个美,非擦胭脂抹粉,而是道德充满,才谓之真美人。“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为什么你有敌人?因为你的德行未充满;佛教里没有敌人,人打我,我不打人;人骂我,我不骂人。所谓“不贪不争,福禄无边;争贪搅扰,罪业连城。”

再看“道”字,下面是“自”字;道在自己,勿向外寻。这不是凭金钱或手段弄来的,而是要自己下功夫;差之丝毫,谬之千里。“丷”、“一”、“自”,合起来是“首”。“首”,头也。修道,是人生头一件大事,可惜人皆忘记而舍本逐末。

名利小事人人好 生死大事无人防

清净是福无人享 烦恼是罪个个贪

“道”字的左边,是“ ”部,意谓这个道是自己走出来的。“道是行的,不行那有道?德是做的,不做那有德?”因此大家要自己做德行,不是光叫人做,自己不做,这叫“舍己为人”啦!再者,不害人是“道”,助人是“德”;若损人利己,便缺道缺德。

道,贵在躬行实践。“富润屋,德润身”,你有修行,美大圣神的光辉,便能发于外。我不懂得高谈阔论,只讲此老老实实的话。

── 一九八九年七月廿五日于夏威夷大学

更新于:2022-12-18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