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不正确,一切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当佛珠手串,开始替代国人腕表首饰所佩戴的位置,佛学,也慢慢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关心的话题。然而,你有到底是为什么而学佛的呢?如果发心不正确,一切努力可能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前些日子,一位做文玩收藏品的朋友来请教一些佛学方面的问题。
谈及学佛的目的,他坦言:由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圈子,无论是茶桌上、饭局上,抑或日常的应酬交流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讲自己信佛,从而经常会谈到一些佛法、佛学方面的话题。想了解一些佛学知识,也只是为了在这些交谈中自己不至于显得一无所知。
万事皆有因缘,来学佛的人,也各有各自的“因”,各有各自的“缘”。只可惜,对于许多人来说,也只有一些各不相同的功利性的“因”,却没有实质上因为福报得闻佛法的“缘”。
有的人学佛,因为内心深藏的一些令自己不安的事,想通过佛法来安心;有的人学佛,是因为遭遇了一些苦难灾祸,想通过佛法来祈求平安;有的人学佛,是因为精神的百无聊赖,想在佛法中找到一些寄托;有的人学佛,只想把佛法当成一种所谓彰显精神内涵、向别人炫耀的学识……
这样的学佛者,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与佛有缘,也不能真正算得上达到了学佛的根基,更不能真正获得佛法的精髓。
当下的国人,许多人开始渐渐变得不再那么执迷于佩戴名表首饰,而是在手腕戴起了手串,颈上挂起了佛珠。与此同时,正如许多通俗的佛学图书,开始占据许多机场、车站书店的畅销书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心起了佛学。
抛除内心真正的需要,可能许多人也像那位朋友一样,对佛学的兴趣,也仅止于为了获得一种茶桌饭局上的谈资。
学佛讲求发心,发心不正确,一切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且不论因为一些肤浅、虚荣或功利的目的学佛,不可能真正触及到佛法的真知。本身,日常我们在茶桌饭局上谈论的那些“佛学”,也都是有着诸多认识浅薄的谬误。
比如,许多人常喜欢在花天酒地的饭局上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相传为道济禅师(济公活佛)名言的话头,让许多人在放纵自己酒肉欲望的同时,也想标榜自己对佛法的信奉。
其实,喜欢说这句话的人,几乎并不知道它后两句的内容,这个偈语的全文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正如一些武侠小说中记述的那些武林绝学一样,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效法的。若非体质奇绝,一般人学习只会走火入魔。
而关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另一个典故,说是明末时张献忠攻打渝城,强迫城外驻军庙里的和尚吃肉。但是庙里有个叫破山的和尚对张献忠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这位高僧正是为了万千百姓的性命才被迫破的戒,这与时下喜欢说这句话的酒肉之徒岂能相提并论?
再比如,许多人喜欢把《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做是一种轻佻戏谑的玩笑话。除了对佛经、佛法的大不敬外,他们的理解也严重沾染了内心不净的想法。
事实上,在佛经中,一般所说的“色”,指的是世间一切有形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并不是这些人所理解的情色。
当许多人抱着并不端正的目的,对佛法夸夸其谈时,所犯的谬误和过错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的佛学是一门在践行中获得真知的学问
真正的佛学,是一门在践行中获得真知的学问。离开了脚踏实地、真心实意的修行,一切的空谈都没有任何意义。
当我们通过学习来获得佛学知识,知道了如此这般的“如是佛学”,更要依照佛陀教诲,学习向佛陀一样如此这般地修行,从而做到“学佛如是”。这也正是如是佛学所倡导的“如是佛学,学佛如是”的修学精神。
相传当年佛陀降世,向四方各行七步,每一步落下,大地上便涌出一朵金色莲花。但愿我们每个有志于学佛的人,都能踏踏实实将佛法落实于生活、落实于当下、落实于修行,在生活中,每践行一步佛法,我们的生命中都能盛开一朵清净觉悟的莲花!
更新于:2016-09-19 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