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依赖业力,或者依靠那些在心中造成倾向的先前行为。根据业力长期所制造的快乐和痛苦,业力可以被分为善与不善。比方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能够让我们再度投生为人,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善的,因为这个行为的长远效益是一个好的轮回。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行为的效果会让你投身为饿鬼,那么这个行为就是不善的,因为这个行为的长远效益是一个坏的轮回。
业力又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鲜明地描绘出生命的概貌,像是决定投生的类别或寿命的长短;另一类则填充一生的细节,如富裕、健康等。前面一类被称为「行为之道」,因为行为〔善或不善〕被当成是趋向完整一生的一条道路或一个方法,不论是一个快乐的轮回或是一个不好的轮回。要成为「行为之道」,业力必须具足四个特征,也就是动机、人或物的确认、适当的准备、成功的完成。有时候四个因素都存在,就像是你想要把钱拿给一个乞丐,而且确实如此做了;有时候只有动机,你想要把钱拿给一个乞丐,却没有如此做;或者你是无意识地做,若有些钱从你的口袋掉到人行道上,一个乞丐捡起来。不具有这四种特征的行为,就属于第二类,也就是填充一生细节的业力。
最后,业力又可以分为由团体如慈善组织或机构所做的,以及个人所做的。业力的效果能够在同一生、下一世,或者再下一世当中经验到。具有强烈动机去帮助或伤害他人的善或不善的业力,能够在同一生当中就产生作用。
更新于:2016-09-08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