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面对世间的种种荣辱毁誉

2016-05-16 汉传法师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小事件,层出不穷:高官落马、明星吸毒、青少年失衡、示威游行、空难坠机等等,接二连三,说之不尽。尤其现今社会中,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然备受关注与批评,因此,每日报章新闻,针砭时事,说长论短,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由于香港是一个言论自由之地,任何阶层、任何媒体、任何人士,均可发表意见及批评;唯此等言论,却时有偏颇,既不求真,亦不求准,甚至是蒙昧良心,违背社会公德,失实报导,令人心寒。若身为当事人,面对如此状况,该如何对应?

事实上,由于同一事情,站在不同的观点与角度,可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因此,谁是谁非、孰对孰错,都是很难定论的,所以佛法教我们要忍耐、包容,要保持沉默与冷静,要有“不动心”,要“心能转物”,不要“心随境转”,如此才能看得真、站得稳、走得远;尽管外在世界是是非非、风风雨雨,议论纷纭,内心仍能做到淡然面对,泰然自若;不回应、不解释、不争辩。这就需要不同与世俗的智慧、修养与功夫。

但如何能做得到呢?世事纷纭,社会混乱,人事复杂,价值颠倒、乱象横生,要看清楚这个“世局”确实是绝不容易。依佛法来说,世间的种种荣辱毁誉,可归纳为“世间八法”,因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所以又称为“八风”。此八种法即是:

一、称:每逢有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总不免令我们感到开心、欢喜。

二、讥:每当有人“责骂”、“讥笑”、“羞辱”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难堪与难过。

三、毁:当有人说我们的坏话时,一旦让我们知道了,会令我们感到难以忍受甚至是愤怒。

四、誉:当别人“褒奖”我们,或得到“功名利禄”或“众人的喝采与掌声”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是一种荣誉,会感到很得意,不觉沾沾自喜。

五、利:当我们事业成功,事事顺利通达,自然就会感到满足、心情愉悦。

六、衰:当我们事业衰败,遭受打击、倒霉或诸事不顺时,难免会感到颓丧。

七、苦:当我们受大挫折、罹患重病、种种烦恼的逼迫,令我们的身心难以承受,就会深感人生确为一大苦聚,人间确实充满苦难。

八、乐:当我们享受五欲,身心适意之时,总认为人间充满欢乐。

这八种顺、逆外境的旋风,时时在我们周遭循环不停地吹着;吹得我们一生人都为它团团转,永无宁日。正如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有八种陷阱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第一种陷阱是想要得到赞美,第二种是不想被批评,然后是想获得和不想失去,想要快乐和不想不快乐,想要被注意和不想被忽视。这些便是八种陷阱或前述所谓的“世间八法”,无论在修行或实践上,必须远离此八法。所以学佛之人,必须学习善法,亲近善知识,以建立正确的知见,开启智慧,不再随境摇动,逐物流转,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地。

说到这个“不动”或“不动心”,自然令人想起了禅宗里面“风动、幡动、心动”的公案:据《坛经》所载:

禅宗惠能大师得到五祖弘忍大师传授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有一天,途经法性寺,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六祖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就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

“二位请不要争执,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两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当时的惠能大师已经开悟了,所以和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样。一般人是从外境的现象着眼,透过主观形成因人而异的判断。外在的环境如果没有主观的人去观察它、体验它,它是毫无意义的。一旦通过人的观察、体验和认识,就失去了客观事实的标准。因为每个人内心的反应或感受都会因时、因地、因个人内心的状况而有所不同,所以两个出家人看到幡在动,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想法。显然这两种看法与想法都是相对的、都是不正确的;惠能大师一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就为他们点示出来了。

从这个故事可给我们一些启发:人间所谓是非、好坏、优劣、善恶等等判断,并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都是因时、因地、因主观想法而有所不同。所以佛教称之为“虚妄”;虚妄也就是不真实的,那么既然是不真实的,那就不应该执着它,而应该看破它、放下它。因此,如果能对一切现象不起执着,不生爱憎烦恼之心,就能获得解脱与自在。

不过,这里所说的“不动”,并不是要我们“幡不动、风不动、心也不动”,这是不正确的理解。因在现象界之中,有风的话,幡一定会动,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心是否随风而动、随幡而动,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心不随着环境而转动,就不会被环境所牵动、所左右;若不用主观的自我意识来观察、衡量、判断,就不会产生种种的矛盾与冲突。社会上很多人就是因为多管闲事;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去管,以致烦恼不已。其实只要我们内心不为环境所动,以智慧和慈悲为根本立足点,所谓“慈悲无障碍”、“宽恕无敌人”,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了。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修养自我,借境悟心,不为声色所动,这就是人间的智者和勇者。

我们一般人生活在世间上,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不知有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艰辛;甚至为了事业的竞争、名位的夺取,造成人际间种种的矛盾与冲突。如果没有修养,没有定力,就会变得很脆弱,常常会被外境所左右,会随外境而动摇,就会不知不觉被社会潮流牵着走,随波逐流,终而迷失方向。尤有甚者,甚至用各种不正当、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去表达自我的要求;如此的话,无论对个人、对社会,都会造成许多有形无形的伤害。所以,佛教宣扬其慈悲喜舍教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净化社会、世道、人心;令我们成为有善心、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样的话,当遇到任何事情、任何问题,就能气定神闲,不会轻易受到环境的牵引、动摇。而怎样才能做到不动心呢?

以下提供数点给大家参考:

一、不为名动:以世间法来说,名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有人以高位、厚职来诱惑我们,让我们放弃义理、道德、操守,我们动摇了,我们的人格道德就会被名位所操控,所以我要坚持不为名位所动。

二、不为利动:世间的金钱,是最吸引人的,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些人为金钱出卖人格、出卖道德、出卖朋友,使得自己的人格、生命、节操成为金钱的奴隶,实在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必须看透金钱的本质,才能不为其所动。

三、不为谤动:古语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不要轻易为毁谤所动,即使是一句闲话,几句是非,就当作是耳边风,吹过、听过就算了,不要随便因毁谤而动摇自己,更不要浪费时间去跟人家争辩、解释。

四、不为情动:人是情感的动物,故而常常被情所困、被情所惑,因而无法自拔,一生为情所苦。亦有人常因人情难却,故而终日担负着情感的重担,无法自我释怀,终日受情感及情绪的约束。所以,我们要打开心扉,让情感吸收清新的空气,将小爱扩充为大爱。

五、不为苦动:普通人往往遇到一点艰苦或困难,就会退缩或却步不前的,如此的话,一生的事业又怎可能会有成就?唯有不怕辛苦,努力奋斗,积极向前,人生自然就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六、不为难动:遇到艰难、挫折、困苦时,要有冒险犯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如果凡事因遭遇小小困难或阻碍,便裹足不前,最后必定是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锻炼自己养成不怕难、能吃苦的性格,人生自然无往而不利。

七、不为力动:别人力气比我们大,权势比我们高,我们不要畏惧,不要小看自己,其实每个人都人无穷的潜力,只要能立定脚跟,坚持到底,自然就能有成功的一日。

八、不为气动:人之所以生气,往往由于感到不平或不满;经常生气的人,容易心浮气躁,冲动坏事,累人累己。所以我们学会沉着、忍耐,不要让嗔恚心左右自己。正如古德所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社会虽然日新月异,我们却不要忘记这些历古常新的教训。所谓“能忍自安”,“百忍成金”,确实是我们人生最佳的座右铭。

正如佛在《佛说吉祥经》中所说: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治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盘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佛陀劝导我们要以慧眼看人生,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时刻保持一颗清净之心,谦卑、克己、惭愧、感恩、忍耐、包容,生活平淡幸福,无忧无恼,便是一种最为吉祥的生活。所谓“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在我们的人世间,有无数诱惑在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浮动躁乱的心难以平静;心动引起了的欲望增加,当欲望无法满足时,就会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在今日价值混乱、迷失的社会中,我们不但要守法、守道德,更要守住良心的底线;所谓“与社会同步,不与社会同流”,若能保持平静、安稳、不动的心境,便能令我们少欲少恼,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实现喜悦、自在的人生。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用好自己的智慧 用好自己的智慧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智慧第一,大势至菩萨 智慧第一,大势至菩萨

学佛之人该如何面对老鼠?看看我和小老鼠的故事 学佛之人该如何面对老鼠?看看我和小老鼠的故事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你准备如何面对修行路上的考验?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净土法门:复须忍耐内外荣辱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面对“帮不帮,救不救”, 考验人性更考验修行 面对“帮不帮,救不救”, 考验人性更考验修行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补充微量元素,防止智慧流失 补充微量元素,防止智慧流失

达真堪布: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达真堪布: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慈悲 有智慧的慈悲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极乐世界的菩萨,在这个世间的示现

第78集 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第78集 修行者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面对乞讨的老人,我们该不该给钱? 面对乞讨的老人,我们该不该给钱?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第024集 为什么佛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觉? 第024集 为什么佛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觉?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在世间上要做到这四个缘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修行人应该怎么面对是非

生活中会遇到逆境,您用何种心态面对呢? 生活中会遇到逆境,您用何种心态面对呢?

面对是非,修行人应该怎么做? 面对是非,修行人应该怎么做?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星云大师:每天面对很多问题八条原则如法处理 星云大师:每天面对很多问题八条原则如法处理

达真堪布: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 达真堪布: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

虚云法师开示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虚云法师开示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和鬼的辩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和鬼的辩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被车撞倒安然无恙感佛慈悲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被车撞倒安然无恙感佛慈悲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找回耳环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找回耳环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如何面对蚊虫的问题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电梯里的10个禁忌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电梯里的10个禁忌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伤胎救回母命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伤胎救回母命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男子全身泡冰中一百分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男子全身泡冰中一百分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虔诵圣号,终获雪冤无罪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虔诵圣号,终获雪冤无罪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挑粪人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挑粪人

法王如意宝:无论我们从事任何事情,事先都必须运用智慧观察! 法王如意宝:无论我们从事任何事情,事先都必须运用智慧观察!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你要用什么思想来面对果报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修佛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蕴含无穷的奥妙与智慧!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间的事情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世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