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从印度到中国就是“空”跟“有”。唯识谈“有”,中观谈“空”,“空”跟“有”,空有二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谈“空”跟“有”。
“空”跟“有”什么意思呢?有,不一定说我们“有”就是错的,或者说“空”是错的,“有”跟“空”都是对的。“有”跟“空”都是对的,唯识跟中观,都是对的,都是佛法。那你说“有”跟“空”它有没有矛盾的呢,“有”跟“空”不仅没有矛盾,“有”跟“空”是相辅相成。
空,什么意思呢?就是空气、烦恼、执著、障碍、问题,烦恼障、所知障、业障、报障。空,空就是让所有的污染去掉,所以“空”它是清净法,清净的法。庄严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清净的法。不好的全部把它空。
也不是说我们外在的事物都是空,都是生灭,我们不理它,那也是错。“空”全部都是要空掉“我们内心里头”对万事万物万法的染污。所以这个“空”是清净法。
“有”呢,什么意思呢?“有”呢,是庄严的法。也就是说,我们这法会,场地组,它也是庄严——要去摆场地,它也是庄严的法。 一个是清净、一个是庄严。清净、庄严,这是“空”跟“有”。
那庄严,有时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说对不对?你要写一篇文章,你要做一顿饭,你要开车,你要盖一个楼……庄严的法。
所以这种“有”,不是说我们是错的。很多学佛法的人,他认为说,这个“有”好像这个境界也比较低,不是那么回事。“有”跟“空”都是需要。
更有不少人,他认为世间法是“有”,我们出世间法是”空”。这种理解也是有毛病,也是错的,至少是非常肤浅的理解,“空”跟“有”根本不是这么解释的。
你看我们唯识里头的四十二位怎么修行?非常清楚。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我们《道次第》也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那它是“有”吶。
那“空”,最后我们说“二空”、“人空”、“法空”。它是空掉,它才能清净。
就是先“有”,然后呢,我们才能够“空”。如果我们“有”门我们都摸不到边,“有”门我们都做不好,那我们就容易进入“断灭空”、“恶取空”,那就很危险了,就非常的危险。
所以这种“空”跟“有”,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去把握。这样子的话,对我们修道啊,对我们修行啊,对我们用功呢,都是会有好处的。
那么,在《六祖坛经》里头说到:“善男子,何名坐禅?”现在这个坐禅的,很流行,尤其到西方。我们前一段去了荷兰,西方人认为汉传佛教就是“坐禅”。我说这么简单的?汉传佛教就是“坐禅”?那么“坐禅”而且就是“打坐”,“打坐”好像就是调身、调息、调心,这是佛法,跟瑜伽好像差不多,那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六祖坛经》里头说:“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谓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就是你对外在所有的一切的境界,你不起心、不动念。那,这个不是很简单的事。
我们无缘无故的一个疯子把你骂一通,你即刻就会暴跳如雷。你说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个不容易的。不起心、不动念,你需要自性不动,也就是我们的本心不动。
我们说找回本心,成就自我,本心、真心不动,那你就外在一切善恶是非境界,你就可以不起心、不动念,你很清楚,但你可以不起心、不动念;反过来说,你内心如果是生灭心,没有本心,不是真心,你肯定会动念。你说你一听,哎,别人在说什么,你一听别人说好不好,马上就动了念头,你动了念头,那么你就会进入这种境界里头,进入这种境界你就被缠住了。
所以,坐禅它不仅仅说,我们坐在这里才是禅。当然坐禅坐在这里,也是让我们容易进入禅定的一种方式。永嘉禅师讲:“行也禅,坐也禅,行住坐卧体安然。”行住坐卧能够保持本心,它都是禅,这个是更广义上面的禅。
然后,《六祖坛经》下面又谈到:善知识,何名禅定?前面说坐禅,下面说禅定。
“外离相名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而心不乱,是真定也。”这禅定呢,外离相名禅,内不乱为定,外离相、内不乱,外离相,就是你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相非相,如果看到诸相不是相,那么就是离相,那这个就是名为禅。
但是我们凡夫有分别心,有分别心的话他不能离相,他就是住相。他一看,哎,这好看的、这好听的、这好玩的,着重感官方面的分别,六根、六境、六识,五根产生五识,通过意识的分别,然后他就住相,不能离相。
至于禅定,它指的是心。智慧指的也是心。禅为佛心,佛心就是我们这种的禅定。
那戒呢,它可能也有心也有形,它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它有很多戒行,很多外相。
那到这个禅定它完全都是指心,定心。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到色界,你看它这种四禅,进入四禅、四空,无色界,四空定,四禅八定,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他们都在禅定当中。
那我们欲界的众生都是在散乱当中,在散乱当中你去修禅,并且跟世间上面的禅,跟天人的禅不一样,而这个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戒,戒定慧的戒。所以也是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就你要进入初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不要说我们禅宗的禅,它是更高啊,那是相当得不容易。
所以不是说我们出家、我们学佛几天,我们就真正有定了,不是那么简单的。
那你真正一入定,你想想看,你到色界天了,他一天都等于我们几百年,所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那唯有我们佛教的这种大乘的这种定,跟世间,印度他们世间的这种定,或者说我们世俗社会上面这种定,不同的地方,那你说它有什么不同呢?
它会有很大不同。比如说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受戒的人。你看到我们这个房间里边,有蚊子、有蟑螂,那我们肯定把它赶出去,蟑螂呢,他可能抓了,放到别的地方去放生。但是,他如果不学佛的人,他就把它打死,肯定的。那么因为我们要学佛、受戒,他就不敢打,他有一种约束的能力。那么他不学佛的人,他实际上他认为这很正常,他内心里边不会有认为说这有什么问题,他觉得本来就应该把它打死掉。那如果我们有学佛、有受戒,他不小心可能把一只蟑螂,一只苍蝇啊,一只蚊子弄死了,他就很难过,他可能几天,有时候可能几天,几年都很难过,而且还不是杀生。
那他这就是学佛的人,他跟不学佛的人,受戒的人跟不受戒的人,很大的不一样的地方,这种心理的这种敏感度,是非常大的,非常强的,非常强烈的。这仅仅是举一个例子来说,其他的方面也是如此。
当然,这是指我们在戒定慧方面,比较有用功、比较有努力,如果我们真是马马虎虎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所以我们学佛法的人,佛觉悟嘛,觉悟内心就不会迷暗、不会黑暗,不会黑暗就是我们内心都是非常光明的,光明就代表力量,我们内心里头有很强的力量,这样的话在我们思想上,我们人的精神上,他是不会松懈。我们常常就懈怠。
松懈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一个窗户,你这个螺丝松了,你汽车你这哪里的这个零件松了,你手表零件松了,它就走不了了,不能用了,它可能还是手表、还是窗户、还是汽车,那你开不动了,窗户关不了了,他就透风。
人是一样,你精神上面松懈,不行,佛法学不了了,学了你不能持,你不能守,不能守持。
我们最后都要信受奉行。我今见闻得受持。你不能领纳,不能执持,你不能守持,你不能执持,就是你精神上面的松懈了。那就是放逸、散漫、懈怠、因循。因循就是得过且过,因循就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从初一到十五、到十六到三十,然后又从初一到十五,又从十六到三十,黑夜、白夜,黑夜、白夜,不断的循环,那这个就是学佛法学的不好,学的不对路,这样子造成的。
那么我们还有不少的居士。我们出家的同学还算比较好。他说这个,在我们这个道场呢住一段时间,或者我们学一段时间呢,这好像没有什么可学的,或者进步不大,三年、五年以后进步不大。然后呢,又跑一下,他觉得这个道场呢,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他可能住一段时间又学不到东西;再换一个道场呢,他觉得也学不到东西;那么我们有这边一个法师呢,他觉得在这个法师的身上学不到什么东西,再换一个法师也学不到东西,再一个上师呢也学不到东西,再一个活佛也学不到东西,很多人这样子。
所以他这种认了很多很多的师父、法师,道场跑了很多地方,最后他认为说好像这些道场都不适合。就这样,他对团体没有信心,信心在减退,就说大家都不用功,用功这个很难看到别人有什么进步,这种人呢,非常多。
原因是,适合你的道场是非常地多的,但是呢,你是不适合任何的道场的。就是你到任何道场人家不喜欢你,知道吧?所以你修行觉悟啊,绝对不能把自己,当成很高很了不起,那都是毛病,都是自己内心的这种我执、法执在作祟不能察觉。
那么佛法讲契理契机,那就要契理啊,才是契机啊,如果不契理那简直就是乱说,对不对?那你说你讲评书,你讲二人转,你讲小说,讲什么。
所以先是契理,然后才是契机,而不是说先契机然后再契理,已经契机了他就不能契理了,因为他很多本身他还没有学佛法,你说跟他一样的认识,那你怎么能契理呢,对吧?
那所以首先是佛法,首先你是药,最后你才想办法说,怎么样子让病人能够喜欢吃药,对吧?那如果首先你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是不是药,那么只是适应、满足我们众生的一种需求,最后就会导致,“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不是佛法就把它当成佛法,然后认为说这个佛法是非法,是不对的,不应该那么做应该那么做,最后变成没有道理的变成有道理,有道理变成没有道理的,那这个就是乱说法,就是无理、无据、无法,那这种的现象也是非常地多的,不是一点点,只是很多人他没有察觉。
我们禅宗的五祖弘忍讲“但信真谛,守自本心,守心不二,不忘、不退、不失、不没”,就是你要守住本心,守自己的本心,那么在真谛方面,在涅槃方面,在解脱、在佛果方面,有决定的信解。否则你要守住本心是不可能的,就是你要让自己的菩提的正因坚固是不可能的。就是你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面的一个弘大的愿景,这种愿景是不变的、是坚定的,那你就很难很踏实、很发心,一辈子那么去奋进、去努力。
其实我们过去的很多的祖师大德,他们已经都悟到了,他们也知道这些道理,所以他们有些话呢很简要,但是非常地对治问题。
戒定慧,那么戒我们就是规范嘛。自己、众人,就大家的行为、行事,做事和我们这些行为规范的一个标准。那我们居士,五戒,八关斋戒什么标准,沙弥十戒,比丘两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了四十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是标准。
那么定、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定以智持,慧以化判。定以智持,就是内心上面如如不动,你才能够有慧;慧的目的是为了要做判断的,判断是因为你的行为跟别人跟外界的事是会发生关系的,会发生问题的,如果我们处理事情一塌糊涂,一说话就触恼众生,这怎么会有慧呢?这绝对都是问题。
所以“慧”是对人来说的,是对众生来说的,“慧”不是对自己来说的,说我很有智慧,我看很多经。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没有经本呢,那哪有经本,他都是听。所以慧,所有的是指度化众生来说的。那么这个“慧”它是建立在定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你有定呢,你才会有慧,没有定的话,你不可能有慧的。没有定的话,那可能我们都是生灭心,生灭心就是我们内心都是混沌的。
所以我们需要慢慢去培养戒定慧的这种能力、这种功德。三学我们都要学嘛,学戒、学定、学慧,都是需要。并且戒定慧它能够互相支撑。互相支撑,这样的话就辗转增上,三学的力量会更强。
那实际上面,我刚才也谈到了,我们说这个菩提、佛果,如果用我们佛教的话讲,菩提佛果,就是成佛。用社会上面的话来讲,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愿景,就是佛教的愿景。那么这个愿景清晰不清晰,笃定不笃定,明确不明确,就非常重要的。
世间上面你做事也好啊,办企业也好啊,读书也好啊,肯定有愿景。他想办法来做工作嘛,没愿景工作怎么能干好?
但是你有愿景之后,最后怎么来实现?怎么来实现我们这个的愿景,能够来落实,能够来落地,这个愿景能够真正做到?那就变成非常的重要。不能说我们这个学佛法,三大阿僧祇劫,要等、等,N长的时间你才能够成佛。关键是我们这个人呢。
无常,我们这一辈子很快,几十年,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就死了,有时候也可能出来一个什么横祸,有可能也活不了那么久。就是说这个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就是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用功。
那在佛门里头,戒腊,从一腊到九腊,下座;从十腊到十九腊,中座;从二十腊到四十九腊,上座,才上座。受戒,结夏安居,二十年到五十年才上座,五十年以上才算长老。五十年,受戒五十年,你就二十岁受戒,也得到七十岁,如果三十岁受戒,你要到八十岁。我们很多同学三四十岁,那你要到八九十岁才能做上长老。
所以从这种戒腊,它也是能够衡量我们一个人内心方面对佛法,戒定慧功德的修为的一个过程。那实际上面也是一个量化的过程。
为什么在佛门里头对戒腊这么重视呢?它这个也就是量化,那五篇七聚,你犯了什么戒怎么忏悔,持了什么戒会有多大的功德,那它实际上面这也是一个量化的标准。
所以我们学佛法,如果最后,或者说你开始不能落实到量化,最后可能都糊里糊涂,绝对是糊里糊涂。
量化,就是我们这一天,早上四点起来,到晚上十点,你都做了些什么事,四点到五点,五点到六点,然后每个时间段,你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很忙,做这些事是不是效果很好。一天,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一个月,一年、半年,三年,五年都这么去累积起来的,并且必须每天去总结,每天去反省。
我们常常说要总结,要反省,反省知道我们今天错了,忏悔。忏悔就是今天做错了,明天就不能再错。如果今天错了明天再错,那叫什么忏悔呢?那就是屡教不改。那就不是忏悔。你还错,下次也错,错错错,永远错,那就不对的。所以这是非常的重要的。
更新于:2016-02-16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