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有非此即彼的观念。以为自己不富有,拼命赚钱;以为自己不够有权势,拼命谋升职;以为自己胖,拼命减肥;以为自己不快乐,拼命找消遣。所谓贫富、贵贱、胖瘦、快不快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价值观和个性等因素,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影响我们做出的抉择。
竞争成了人际关系的代名词,并且人人身不由己。担心被“物竞天择”地淘汰掉,内心常处于焦虑之中。失掉了士夫那种“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甚至闲适也变成了一种消费。
面对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人们把竞争当作唯一出路。《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说:“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讲的都是自强,“自强”是自尊、自立,没有要与人争斗的意思。竞争必然存在输赢,自强不必考虑成败。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淮南子》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祸福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缘变化,结果也随之改变。如果被互相对立的观念所束缚,患得患失,哪里有自在可言呢。
弘一法师晚年的时候,曾住在蓬壶山间的茅棚里。那里老鼠很猖獗,不仅咬衣服、咬书,连佛像都咬,粪便还弄污了佛像。弘一法师想到为老鼠留饭,又为它们念咒回向,不久人与鼠就能和平相处。如果以对立的观点,似乎只有互相伤害一条路。伤害过我们的成为敌人,帮助过我们的成为朋友。敌人和朋友的设定,只因为当前的条件而成立,并非永远不变。遇到对立的因素,需要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转化。
对立的心态是内心程式化的表现。一些相对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但也很容易让我们执著对错、是非,而看不到一体的两面。事物处在恒常的变化之中,我们的心态不灵活,就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内心减轻一些人我是非,层层乌云终将消散。观念里少存一些利害得失,我们的生活会拥有更多的阳光。
更新于:2014-10-17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