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的运作

2013-11-27 佛教故事

烦恼的运作

什么是烦恼呢?烦恼是佛教的名相(概念),它是指某些会污染我们心的现象,例如,贪爱、憎恨、疑惑、愚痴、傲慢、嫉妒、悭吝,这些都是烦恼。

作为人类,为什么你那么忙碌?为什么你要赚钱?因为贪。假如没有贪,你将不会去赚钱。在佛陀时代,有很多在家人是不去赚钱的,因为没有贪念、没有渴爱,他们只是以所拥有的换取所需要的。

例如,有一位陶匠,他自愿地日中一食,却不感到难过,因为他已经证得三果,断除了对欲乐的渴望,不再执著于欲乐享受。他从别的地方获得陶土制作成陶器,在烧制之后,把各种大小不同的陶器放置在家门前。人们来此拿走他们所喜欢的陶器,留下白米作为交换。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一个已经断除烦恼的人,是很知足的人。

身为人类,我们因为烦恼才在这世间忙碌。当得不到想要的,我们通常会感到生气,会起瞋恨心;当看到他人比自己好,我们常常会感到嫉妒;因为悭吝,我们大多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所有。

我们有贪爱、瞋恚、愚痴、嫉妒、悭吝、骄慢等各类烦恼,但是我们不能指出它们在哪里,也不能碰触到它们,更不能拿出来给别人看。那么,这些烦恼是你的吗?我们说“我的贪”“我的瞋”“我的慢”“我的嫉妒”,这是不正确的,这不是事实、真相。烦恼不是“你”的,假如那是你的,你就能够拿出来给我看或者指出来给我看,你就能够碰触到它;如果那是你的,你就能随你所愿去做。

因为我们还不懂得掌控、调伏烦恼,很多时候我们是失控的。为了少受一些苦,我们需要知道怎样处理它们。

有人说“假如烦恼不是我们的,我们甚至不需要去除它”,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只有认识到烦恼不是我们的,我们才能见到它们所带来的过患,才能见到它们的危险;如果认为它们是自己的,我们是没有办法断除它们的。当我们认为那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们就不会想给任何人;只有当我们知道那其实不是自己的,我们才能够舍下对那样东西的执著。

在世俗的传统上说“这是我的”是正确的;可是在究竟义上,这是不正确的、不真实的。在究竟义上,这不是我的。在世俗谛上,我们可以说“这是我的贪”,究竟义上却不是。究竟谛是我们需要了知的真谛,只有当了解究竟谛(究竟法),我们才有办法解脱一切苦。在此之前,由于不了知究竟法,我们无法远离一切苦或者解决生命中的问题。

如果烦恼是我们的,我们就应该能够随意地去管理和掌控它,随意做自己想要做的,但是它却不在我们的支配范围内。佛陀说,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认为烦恼是我们的。所有的凡夫都认为贪是我的、瞋是我的、痴是我的、慢是我的,这叫做邪见。邪见使我们在生死轮回中受苦。

现在我在尽最大的努力让你们建立起正见。正见非常重要,它能让我们走在解脱苦的正道上。

烦恼有三个阶段,它就像一颗芒果的种子,有长成一棵芒果树以及结出果实的潜能,可是,我们却无法在一颗芒果的种子里指出芒果树和芒果在哪里。同样地,各种烦恼作为一种潜能、一种潜在的倾向,它们是潜伏着、隐藏着的。因此我们不能看见、不能指出,也无法碰触作为一种潜能而潜伏、隐藏着的烦恼。

播下芒果的种子后,如果土地、水、阳光等使芒果生长的条件具足,它就能长成一棵芒果树,结出果实。若没有适当的因缘条件,它就不能生长、结果。同样,我们的烦恼(例如贪)潜伏在我们的名相续流里,这时它称为随眠烦恼(潜在的烦恼),当因缘具足时就会浮现出来。例如,对于一位男子,如果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经过,潜伏着的贪就会跳出来,浮现在他心中,然后他会做出示威说:“我要民主。”(看来这男子已经有太太,所以说要民主。)

在此,让贪生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让贪生起的因缘条件,即可喜或者美好的所缘;

第二,不如理作意;

第三,光。因为在黑暗之中,我们无法看见。

就如种子需要土地、水和阳光才能发芽生长一样。贪需要美好的所缘、不如理作意和光才会生起。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贪是没有能力生起的。因此,烦恼潜伏在名相续流中,当因缘条件具足时,它才会浮现。

更新于:2013-11-27 15:19

点赞 2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何不尝试用佛法减轻生活的烦恼压力? 何不尝试用佛法减轻生活的烦恼压力?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有烦恼 当自责 有烦恼 当自责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不需要对正法演说者生起烦恼 不需要对正法演说者生起烦恼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执着与人我是非烦恼 虚云法师开示录-放下执着与人我是非烦恼

第066集 从烦恼生成之因检视“完整的广论” 白正伟老师 第066集 从烦恼生成之因检视“完整的广论” 白正伟老师

第065集 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卢正娴老师 第065集 苦集圣谛、烦恼与无明 卢正娴老师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真正大乘佛法不叫断烦恼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功夫做的纯熟,妄想烦恼就会辗转消失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无上妙法!多读一点佛经,人生少点烦恼 无上妙法!多读一点佛经,人生少点烦恼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众生的烦恼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众生的烦恼

究竟是谁在烦恼 究竟是谁在烦恼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2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四) 正彝老师

第021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三)  正彝老师 第021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三)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20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二)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第019集 菩萨不入涅槃而证涅槃、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一) 正彝老师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欢喜烦恼两处中取证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香积如来所食之余饭,凡有食者都能灭除一切烦恼毒! 香积如来所食之余饭,凡有食者都能灭除一切烦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