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何消除烦恼?

2023-09-02 星云法师

如何消除烦恼

星云大师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字所造成。由于我执、我爱、我见等等所引起的邪知邪见,让我们产生数不尽的烦恼。所以,我们要学道,首先就要学习如何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烦恼的主要根源就是贪嗔痴,所谓“擒贼先擒王”,要破除烦恼,就得先讲求如何把贪嗔痴这三毒去掉。

王阳明曾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山里的土匪海盗容易捉,我们心上的贪嗔痴三种大病却不容易去除。在佛经里有两句话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我们生活上有种习气,利人的事往往不肯做,但是如用“戒”的力量,就会想到宁可牺牲自己的嗜好,不去侵犯别人,因此,可见戒就可以对治贪病。又譬如我们内心种种需求,对现实生活的猜忌怨懑,就要用“定”的功夫,使我们心境保持不偏不倚,纯正灵明,才能远离烦恼缠缚。再说到痴,就要用“智”来对治,佛教的智并不是世俗的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全是善的。内心的般若智不能开显,做事不合佛法,一切只依感情与自私的世俗常识而行动,这叫做痴。佛教的智是由闻思修而来的,是一种观照实相的中道方法,依着这方法,才可以灭除贪嗔痴等无明大病。

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公园,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神态栩栩如生。一只猴子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捺着耳朵,一只猴子捂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着某些道理,什么道理?

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可以驱除我们内心被贪嗔痴所覆盖的烦恼结使。如此一来,行为就不至于出差错,烦恼也自然会逐渐减少。

我的外祖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从十七岁起就持斋念佛,我出家就是受他的影响。她为人非常慈祥,有三个儿子,可是我这三位舅父所生下的儿女,在我的记忆中大约都是三、四岁就死了。但是,我的外祖母,从来不为这些事情难过。难道说她没有感情吗?不疼爱孙子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她学佛,知道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业就有报,谁也奈何不得。孙子的生,只是因缘和合投胎到此家来;他的死,是业报的现前,还了他的感情债而已。人的寿命本来就长短不一,孩子就是现在不离开我们,将来仍然要离开的。如果孙子们有善因,自有他的福报,又何必为他烦恼悲伤呢?所以学佛的人,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就与一般人士不同,忧伤啼哭,对于死者也没有什么好处。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如何供养才如法

如何证得念佛三昧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如何才是真念佛 如何才是真念佛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如何在布施中达到三轮体空

如何把咒语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 如何把咒语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

香积如来所食之余饭,凡有食者都能灭除一切烦恼毒! 香积如来所食之余饭,凡有食者都能灭除一切烦恼毒!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名号就是无尽藏,要如何去开采呢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如何去认知多善根多福德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恒传法师:功夫如何,就看心性修的如何了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恒传法师:功夫如何,就看心性修的如何了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彻底地消业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彻底地消业

寂静法师:企业经营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寂静法师:企业经营遇到瓶颈,如何通过积功累德去解决?

增广文钞|《心经》在处,即佛所在,消除灾障,致多吉祥 增广文钞|《心经》在处,即佛所在,消除灾障,致多吉祥

信心!虔诚!来看看这位师父是如何做大礼拜的…… 信心!虔诚!来看看这位师父是如何做大礼拜的……

寂静法师:佛法的智慧,如何用在生活中? 寂静法师:佛法的智慧,如何用在生活中?

达真堪布:无论是烦恼,还是恶念,力量都非常强大 达真堪布:无论是烦恼,还是恶念,力量都非常强大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佛教徒如何贡献社会国家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观照 星云法语:成功人生-如何观照

达真堪布:如何对付家里的“大债主” 达真堪布:如何对付家里的“大债主”

星云大师:如何消灾免难 星云大师:如何消灾免难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星云大师:如何开采内心资源

星云法师谈修行:我的宗教体验(一) 星云法师谈修行:我的宗教体验(一)

星云法师谈修行:我的宗教体验(六) 星云法师谈修行:我的宗教体验(六)

星云法师:慈悲的驯服场 星云法师:慈悲的驯服场

星云法师:不吃苦,就不能做佛祖 星云法师:不吃苦,就不能做佛祖

星云法师:药师法 星云法师:药师法

星云法师:百年一梦 星云法师:百年一梦

星云法师:佛教的宇宙观 星云法师:佛教的宇宙观

被魔王掳走之后,国王如何死里逃生? 被魔王掳走之后,国王如何死里逃生?

星云法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星云法师:从古德行谊说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态度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梦参老和尚:生病的时如何发菩提心

梦参老和尚:如何诵经

青年们的烦恼

人死亡时五大内收又是如何? 人死亡时五大内收又是如何?

人死亡时四大性(土、水、火、风)如何分解? 人死亡时四大性(土、水、火、风)如何分解?

道证法师:戒律是去除我们烦恼、妄想、执著最好的清洁剂 道证法师:戒律是去除我们烦恼、妄想、执著最好的清洁剂

明证法师:初学者如何修行

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三十五节 业障消除,菩萨光中现瑞相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三十五节 业障消除,菩萨光中现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