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中观、唯识之举例

2025-01-26 唯识略说

(一)误会中观之举例

自古及今,每有大师在未证实相中观之前,以自己曲解的中观来批判唯识,认为唯识讲有不究竟,而中观讲毕竟空,方是究竟。然若问其何为中观时,不是现观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所具有的八不中道体性(中道观行),而是将三界万法所具有的无常空、一切法空、缘起性空的性质当作是中观。如是误会,略举例说明。

1、误会的一切法空

(1 )一切法之内涵

在《阿含》诸经里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界生灭法,而在大乘经典里对一切法的定义又有所不同,譬如《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言:

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

故佛经中的名词概念在不同的经文里有不同的内涵,一切法(诸法、万法)有时候既包含三界一切法,也包含出三界之法身(第八识如来藏),有时候仅仅是指三界的一切法,而不包含出三界的法身如来藏。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三,佛言:

我法身者,清净无比,种种妙相,无量智慧,无量自在,无量功德,难可思议,一切众生,皆蒙利益,百千万劫,说不能尽。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

《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也就是站在第八识的角度来看,蕴处界等一切法皆因第八识而有,从属于第八识,且第八识和蕴处界诸法非一非异,故名一切法皆是佛法。《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须菩提)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是以说言如佛智所觉。

一切法不离如(第八识真如)故,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邪教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也是这个道理,淫怒痴之性即是第八识所具有的成就染净诸法的功能性,以第八识本身是自性清净心,即是涅槃,故言淫怒痴性也是解脱。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经文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

(2)一切法空是不了义的说法

如上文所述,一切法空,或者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是佛第二转法轮所说法,是不了义的说法,其中隐含密义需要进一步解说出来,故佛陀第三次转法轮时才将一切法空的密义有不空之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揭示出来。

(3)第八识法身如来藏具有非空非有之中道体性,既有空(非有)的一面,也有不空(非空)的一面

第八识有真实体不空的一面。如《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地藏菩萨云:

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法身如来既然是不空,为什么说是空,《央掘魔罗经》卷二,央掘魔罗菩萨说偈言:

解脱实不空,而作极空想见于空法已,不空亦谓空,有异法是空,有异法不空如来真解脱,不空亦如是,出离一切过,故说解脱空,如来(指法身如来)实不空,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阴(蕴),是故说名空。

复如《大般涅槃经》卷五,佛赞迦叶言:

若言空者则不得有(法身之)常乐我净。若言(法身)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片面地)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法身)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法身离)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法身)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

可见,如来法身实不空,但是因为远离一切烦恼、离一切有为之相,故说名为空,空的是烦恼与有为之相,并非法身无真实体。

(4)只见空不见不空,不能成就中道观行,故非中观

中观是中道观行之意,现观第八识法身如来藏双具空和不空的中道体性,即是中观。若只见空,不见不空,不是中道,见空与不空才是不落两边之中道观行。譬如《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佛言:

善男子!佛性者(此处的佛性是法身如来藏之意)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落在)空(见)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法身)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法身)。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异,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

故执一切法空,不见不空,并非中道!

2、误会的缘起性空

(1)缘起性空之内涵

缘起性空包括缘起与性空两个部分,缘起是说三界的一切事物众生的五蕴的身心、宇宙器世间,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和合而成的五蕴身心、宇宙器世间其性本空,无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必然会因诸缘的消散而坏灭。

(2)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并非缘起法

若佛菩萨的经论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法,这里的一切法是不包括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因为第八识是本来而有的法,不是缘起法。如《大乘密严经》卷中,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

诸仁者!一切众生(之)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

第八识如来藏是本来而有的真实法,非因缘所生的法。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佛云: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第八识),体是真实,名为涅槃。

可见,有法第八识如来藏法身能不依赖任何因缘而能存在自在,不是缘起法。

亦有经论谓若见缘起,即是见佛。这里所说的缘起是指赖耶缘起,以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三界一切法皆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根本因才得以出生、存在、消亡,若证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即是见佛见到无形无相的自性佛、法身佛。

缘起性空的内涵是可以意识思维的,如理思维过后,就理解掌握了,但是第八识第一义空,非断非常,非空非有,离四句,绝百非,无法以意识思维,唯证乃知。故缘起性空非第一义,非中道。

3、假必依实

佛于三乘诸经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者,皆有一大前提依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四《阿含》诸经中,依涅槃之本际、实际、识,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于般若系诸经中,依诸法实相、真如、法身、法性、非心心、无住心等,而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于唯识系诸经中,则依第八识常住不灭而说万法唯识、三界唯心。若离不生不灭之第八识而说无常空、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即成为无因论、断灭空。假必依实,譬如若无常住法(第八识),则不应有轮回现象;若承认有轮回,则必定要承认有常住法的存在。例如说某一众生上一世为牛,这一世作马,来世成人,就已经承认该众生有常住法(第八识)的存在,依此常住法才能说该众生过去世是牛、现在世是马、未来世是人。若无常住法连结三世,则该众生的过去(牛)、现在(马)、未来(人)即成毫无关联、各自独立的个体,哪里还谈得上轮回呢?

4、《中论》的宗旨

中观的根本论著是《中论》,《中论》虽然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等名词,却是以指出错误知见的方式来间接地显现第八识所具有的中道体性。《中论》中虽已处处说有空性(如来藏)的存在,但是自古及今部分不明此理之佛教学者,却认为《中论》只是说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如古印度应成派中观误认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皆无自性,否认有任何真实法、常住法的存在。因此,古印度应成派中观本身无法成立自宗的宗旨,唯能以误会了的一切法空、缘起性空来批判他宗不立自宗,专破他宗(若究其实,应成派已经建立了一切法空、一法不立的主张而破他宗了,并非真的不立自宗)。

(二)误会唯识之举例

学人误会唯识,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有人以为佛陀初转法轮未说第八识,第八识是后人编造的

这种观点古印度亦有之。其实在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说到第八识,如无著菩萨于《摄大乘论》卷上言: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增一阿含经》)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

可见所谓的原始佛教佛初转法轮之时就已经密义说有第八识阿赖耶识,但是因时机不成熟,世尊没有将第八识的体性展开。在《阿含》诸经,更多的地方不直接使用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名词,而是用如、识、入胎识、本际、涅槃等名词,其实都是指第八识。如《长阿含经》卷十之《大缘方便经》载,佛言:

阿难!缘识有名色,此为何义?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阿难)答曰:无也。

此处能入母胎的识,即是唯识所说去后来先作主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意识不能入胎,《杂阿含经》卷九,佛告比丘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意根)、法(法尘)因缘生故。在受精卵阶段,没有五根,便没有六入,无六入便无识蕴的现起,故受精卵没有意识,更不存在意识能入胎的说法,此能入胎的识当然是指第八识。

2、误会阿赖耶识不存在,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

依佛教教理第八识阿赖耶识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第八识是真实存在、可证的法,如《华严经》(四十卷本)卷六,佛言:

诸佛菩萨自证悟(阿赖耶识)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

《大乘密严经》卷下,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复告众言:

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

《成唯识论》卷三,亦如是说:

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

可见阿赖耶识如来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是真实可证的法,实证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也即大乘的见道。

如是误会第七、第八识只是一个名词概念者,主要是古印度的应成派中观见。该派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的存在,认为有情只有六识,将佛教所说的万法唯识的识局限于六识之内。第七识末那识即是十八界所说之意根,若无意根末那识,意识也不会存在(意根、法尘因缘意识生故),则整个十八界法将无从成立。如果只有六识,那么人死后,肉体、六识灭了以后,若无第七识、第八识连接前后世,不就是人死如灯灭了么?若无第八识住于无余涅槃中,那么阿罗汉舍报取无余涅槃以后不就成为断灭了么?若无第八识又如何有变易生死呢?若第七、第八识的法完全是想象出来的,并不存在,也不可证,若佛第三次转法轮都是在说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如龟毛兔角,那么佛辛辛苦苦所说的唯识经典皆成戏论了。复次,若不实证万法唯识,现观三界一切法皆第八识所生所显,只是在意识心中思维、认定一切法空,无论思维的多么深入,认定的多么坚决,都无法真正地破除法执,尚不证法界实相故。

故古印度应成派所坚持的六识论实是对佛法的浅化与误会。

3、将承认第八识如来藏的客观存在与执著如来藏等同起来

佛教中有真实法可证,承认如来藏的胜义实有,不是常见,更不等于执著如来藏。诸经皆说第八识有真实体,客观存在。故承认如来藏的存在,不等于执著如来藏。其实能执著的心是意识、末那识,如来藏之存在是法尔如是,不论意识、末那识是执著还是不执著,如来藏都是如如不动。然《成唯识论》卷二亦言:

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玄奘菩萨的这段话是说第八识之实有,是胜义有,非同三界有为法之假有,如果将第八识阿赖耶识之胜义有等同于三界有,这也是法执。

4、如来藏并非外道的梵我思想

或谓如来藏是印度教的梵我思想的翻版,是外道法。其实,与其说是如来藏是外道梵我思想的翻版,不如说外道的梵我是如来藏法的翻版。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前,外道中就有轮回、解脱、涅槃等思想,这是先佛遗法,只不过在先佛所传之法灭了以后,徒留下一些名相,外道盗用了这些名相而不知其实加以曲解罢了。印度教的梵我思想也是如此。古代印度教大师商羯罗盗用了佛教的唯识教义,创立了印度教吠檀多派,主张梵我一如、梵我不二,其思想在很多方面接近佛教的唯识教义,所不同者主要在于,其主张众生皆是由同一个梵变生出来的,梵是绝对的,而唯识教说有情各有其第八识,第八识也会受熏。商羯罗的梵我一如思想来源于唯识,因此被印度教内反对者斥为伪装成印度教的佛教学说。商羯罗吸收佛教教义改革了印度教,对佛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学人不能不顾这些事实,因为外道盗用了佛教的唯识教义,致使其梵我思想接近如来藏法,就反过来诬指如来藏是外道法,这完全是一种颠倒见。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