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附录 静坐要诀 序(袁了凡)

2024-11-04 居士人物

静坐要诀

袁了凡

静坐之诀原出于禅门,吾儒无有也。自程子见人静坐,即叹其善学。朱子又欲以静坐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而儒者始知所从事矣。昔陈烈苦无记性,静坐百余日,遂一览无遗。此特浮尘初敛清气少澄耳。而世儒认为极则,不复求进,误矣。盖人之一心,自有生以来,终日驰骤,逐物忘归,动固纷纷静亦扰扰,稍加收摄,便觉朗然。中间曲折,无明师指授,不得肯綮,或得少为足,或反成疾患,余实哀之。大都静坐之法,其修也,有从入之阶。其证也,有自得之实。一毫有差,永不发深禅定矣。吾师云谷大师,静坐二十余载,妙得天台遗旨,为余谈之甚备;余又交妙峰法师,深信天台之教,谓禅为净土要门,大法久废,思一振之,二师皆往矣,余因述其遗旨,并考天台遗教,辑为此篇,与有志者共之。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禅定静坐的观念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禅定静坐的观念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道源法师:佛堂讲话 附录:念佛与拜佛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附录四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附录四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 动与静应兼修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 动与静应兼修

耕云大师:持《金刚经》得定要诀 耕云大师:持《金刚经》得定要诀

郭耀华: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郭耀华:附录二(第三章 文殊菩萨思想看大圆满法见地)5

郭耀华: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郭耀华: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二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周安士:附录一: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孙伦禅师:附录(1)孙伦大师法语 孙伦禅师:附录(1)孙伦大师法语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静坐时或平时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批判 静坐时或平时的心态,为什么不能批判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现代版“袁了凡”,我在学佛中破了大师“神算”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静坐的好处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附录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附录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庐山净土集 附录:祖师传 庐山净土集 附录:祖师传

西归直指 附录: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西归直指 附录:省庵劝发菩提心文

欲海回狂 附录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四念处颂 欲海回狂 附录 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四念处颂

静坐与念佛 观身定念法(见承法师) 静坐与念佛 观身定念法(见承法师)

静坐入定的训练 静坐入定的训练

静坐不仅可以打通经络,还有更多好处 静坐不仅可以打通经络,还有更多好处

静坐入门(定真法师) 静坐入门(定真法师)

大声说话的小孩续篇--小孩改变世界 大声说话的小孩续篇--小孩改变世界

不生病的要诀──不吃肉、不发脾气 不生病的要诀──不吃肉、不发脾气

77附录:禅修疑难解 77附录:禅修疑难解

能使福德日夜增长的要诀 能使福德日夜增长的要诀

通过吃素、静坐把我们身上的浊气净化掉! 通过吃素、静坐把我们身上的浊气净化掉!

冈波巴祖师:四句要诀 冈波巴祖师:四句要诀

佛教名词:【静坐】_静坐的意思_静坐是什么意思_静坐的好处和方法 佛教名词:【静坐】_静坐的意思_静坐是什么意思_静坐的好处和方法

静坐时怎么样的姿势最舒适? 静坐时怎么样的姿势最舒适?

静坐时候身体为什么会动摇? 静坐时候身体为什么会动摇?

佛学修行:初学静坐的基本姿势是什么_初学静坐需要注意什么 佛学修行:初学静坐的基本姿势是什么_初学静坐需要注意什么

素食、静坐与健康 素食、静坐与健康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附录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附录

虚云老和尚谈静坐的法要

虚云老和尚开示: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虚云老和尚开示: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控制情绪是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如何静坐问答录

静坐的方法 静坐的方法

附录一:风尘仆仆访台行 附录一:风尘仆仆访台行

附录: 附录:

14 眼见佛性之 附录五:卢胜彦的看见佛性 14 眼见佛性之 附录五:卢胜彦的看见佛性

13 眼见佛性之 附录四:《大乘方广总持经》(节录) 13 眼见佛性之 附录四:《大乘方广总持经》(节录)

12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三:现代禅对正觉同修会萧平实老师的基本看法 12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三:现代禅对正觉同修会萧平实老师的基本看法

11 眼见佛性之 附录二:印顺法师诽谤净土经典的事实 11 眼见佛性之 附录二:印顺法师诽谤净土经典的事实

10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一:现代禅教团李元松老师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 10 眼见佛性之 附录一:现代禅教团李元松老师向佛教界公开忏悔启

附录:和天台三圣诗叙 附录:和天台三圣诗叙

附录:天台山国清禅寺 三隐集记 附录:天台山国清禅寺 三隐集记

附录:合刻楚石石树二大师和三圣诗集序 附录:合刻楚石石树二大师和三圣诗集序

附录:天台三圣诗集序 附录:天台三圣诗集序

17 附录二《大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法师传》局部 17 附录二《大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法师传》局部

16 附录一: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原文 16 附录一: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原文

13 附录:公案拈提四则 13 附录:公案拈提四则

33 附录二公案拈提 永明不会 33 附录二公案拈提 永明不会

32 附录一公案拈提 马祖识心 32 附录一公案拈提 马祖识心

10 附录二:见道报告第二则 10 附录二:见道报告第二则

9 附录一:见性报告第一则 9 附录一:见性报告第一则

11 附录八:致佛弟子众: 研读平实居士之著作 应依先后次第 11 附录八:致佛弟子众: 研读平实居士之著作 应依先后次第

10 附录七:神通无关解脱慧之证量,亦无关般若慧之证量 10 附录七:神通无关解脱慧之证量,亦无关般若慧之证量

09 附录六:勿因玄奘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便判定玄奘菩萨 09 附录六:勿因玄奘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便判定玄奘菩萨

08 附录五:不应以一经一论楷定全部佛法 08 附录五:不应以一经一论楷定全部佛法

07 附录四: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 07 附录四:略说第九识与第八识并存…等之过失

06 附录三:禅三见道报告 释弘正 法师 06 附录三:禅三见道报告 释弘正 法师

05 附录二:公案拈提第五辑《宗门正道》自序 05 附录二:公案拈提第五辑《宗门正道》自序

04 附录一:公案拈题第四辑《宗门血脉》自序 04 附录一:公案拈题第四辑《宗门血脉》自序

19 附录:见道报告一则--曾邱贤 19 附录:见道报告一则--曾邱贤

40 附录三、对徐老第二函之回应 40 附录三、对徐老第二函之回应

39 附录二、 徐老答刘东亮书 第二封 39 附录二、 徐老答刘东亮书 第二封

38 附录一、 徐老答刘东亮书 第一封 38 附录一、 徐老答刘东亮书 第一封

附录:如意魔女 附录:如意魔女

若人静坐一须臾 若人静坐一须臾

19 附录:八识简表 19 附录:八识简表

23 附录三:如何加强看话头 锻炼动中功夫 23 附录三:如何加强看话头 锻炼动中功夫

22 附录二:《辨法法性论》文 22 附录二:《辨法法性论》文

21 附录一  辨法法性论 21 附录一  辨法法性论

附录三:正法眼藏----护法集 参考书籍编号 附录三:正法眼藏----护法集 参考书籍编号

附录二:宇宙万有之本体----生命实相之辨正 附录二:宇宙万有之本体----生命实相之辨正

附录一: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 附录一:略述以定为禅之现象

32 附录五: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 32 附录五:佛教正觉同修会(修学佛道次第表)

31 附录四: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31 附录四: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30 附录三:念佛心得报告第三则(感人的短篇) 30 附录三:念佛心得报告第三则(感人的短篇)

29 附录二:念佛心得报告第二则 29 附录二:念佛心得报告第二则

28 附录一:念佛心得报告第一则 28 附录一:念佛心得报告第一则

绍云长老:坐禅与静坐的区别 绍云长老:坐禅与静坐的区别

修无我空性不能离开的五点要诀 修无我空性不能离开的五点要诀

俞净意公、袁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吃素 俞净意公、袁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吃素

附录 万佛圣城七周年纪念 附录 万佛圣城七周年纪念

初五迎财神的方法和财神法要诀 初五迎财神的方法和财神法要诀

静坐法要 静坐法要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生病长寿的要诀是什么 不生病长寿的要诀是什么

拜佛礼忏之要诀 拜佛礼忏之要诀

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